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李老师,缘于我遇到困惑向他请教。那天,我向李老师讲述了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他耐心倾听,仔细解答,还随手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张已泛黄的笔记本,不时地用铅笔在上面写着什么。这就是初次见面,李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之后,每次我去请教问题,他总会拿出那个本子记些东西。后来我有幸翻看这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他对语文教学的思索和感悟。看得出这是李老师多年治学养成的良好习惯,他时常教导我“语文教学研究贵在日积月累”。
《善始者,事半成》一文记录了李老师中师三年的求学经历。捧读文章,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热火朝天的筑堤工地,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热情好学的青年,他在劳动之余随时随地观察倾听,收集素材。每想到一个句子,必定及时记下;每有灵感,就写成诗行。在创作实践中,他懂得了调整语句结构,有助于全诗的协调;推敲词语,有利于表达的精准;更换句式,有益于音韵的顺畅……源于劳动实践的诗歌创作,让他积累了生活、积累了经验、积累了技巧。
捧读文章,时光仿佛倒流回那段艰苦的岁月,我来到海师宁静的教室,看到那个孜孜不倦,一心向学的青年。他手握书卷,刻苦钻研,仍践行着努力学习的誓言。演讲比赛,他妙语如珠,技惊四座;作文比赛,他文思泉涌,词采斐然……而这一切源于日积月累。海师的学习生活,让他积累了知识、积累了才情、积累了素养。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老师学生时代的经历告诉我治学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正因为几十年的日积月累,他的治学之路越走越宽;正因为几十年的日积月累,成就了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建树。
此时,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幅图画。黄晕的台灯下,先生戴着老花镜,手握铅笔又在记着什么……
《善始者,事半成》一文记录了李老师中师三年的求学经历。捧读文章,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热火朝天的筑堤工地,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热情好学的青年,他在劳动之余随时随地观察倾听,收集素材。每想到一个句子,必定及时记下;每有灵感,就写成诗行。在创作实践中,他懂得了调整语句结构,有助于全诗的协调;推敲词语,有利于表达的精准;更换句式,有益于音韵的顺畅……源于劳动实践的诗歌创作,让他积累了生活、积累了经验、积累了技巧。
捧读文章,时光仿佛倒流回那段艰苦的岁月,我来到海师宁静的教室,看到那个孜孜不倦,一心向学的青年。他手握书卷,刻苦钻研,仍践行着努力学习的誓言。演讲比赛,他妙语如珠,技惊四座;作文比赛,他文思泉涌,词采斐然……而这一切源于日积月累。海师的学习生活,让他积累了知识、积累了才情、积累了素养。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老师学生时代的经历告诉我治学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正因为几十年的日积月累,他的治学之路越走越宽;正因为几十年的日积月累,成就了他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建树。
此时,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幅图画。黄晕的台灯下,先生戴着老花镜,手握铅笔又在记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