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之后我们国家开展的又一重大工程,全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路线,与其他的基本建设工程不同,其中线在河北境内的所经之处,大部分为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恰是古文化遗存埋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了最大限度地,抢救和保护地下文物遗存,获取尽可能多的考古信息,将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与考古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河北省的23家考古机构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程。历时5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分布在渠线上的文物考古挖掘工作,在这次工程中河北段的渠线所属的唐宋墓藏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唐宋时期瓷器,有“类银、类雪”的唐代邢窑白瓷,有色彩鲜艳的三彩瓷器,有胎薄质白、造型精美的宋代定窑白瓷,这些出土的唐宋时期的瓷器,明确了邢窑、定窑这两大窑系的分布范围,特别是一些瓷器新器形的发现,丰富了这两只窑系的研究内容。
邢窑创烧于北朝,在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所烧制的细白瓷,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代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大诗人皮日休写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形容其造型“圆似月魄随”,轻盈则如“轻如云魄起”。形容其色彩说“越瓷如玉,邢瓷如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当时内邱县烧制瓷器的规模,在唐代文献《新唐诗》《大典六典》《乐府杂录》《长庆集》中都有记载。近些年来,邢窑的考古挖掘不断的又为邢窑的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陶器和瓷器共烧一窑
令人惊奇的是,在此次的考古挖掘中,在同一馒头窑中竟有瓷器和陶器同时被发现,这在以往的窑口中比较罕见。且早在隋代时,邢窑就已采用匣钵烧制,代替明火叠装烧制。唐代时匣钵的使用极为普遍,粗瓷都成叠装匣入窑,精细白瓷采用垫饼,一器一匣入窑烧制而成。
经分析研究,其窑炉不同部位的温差也比较大,窑中的最高温度虽然能够达到1370度,但大部分窑位的温度没有那么高,结果只有少数产品烧的比较好,多数产品有不同程度的生烧,有吸红现象,(吸水率一般1—5%之间,最高可达8%以上,个别烧结较好的在1%以下。)只有隋代精细白瓷达到烧制恰到好处的程度,这归功于白瓷胎中含有相当高的助溶剂。
隋唐邢窑白瓷的化学成分
中唐邢窑瓷器胎薄,多白中泛青,细瓷白度不及宋代定窑的高档白瓷,但隋代的邢窑白瓷却比定瓷的白。
《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邢窑白瓷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特别是公元9世纪中,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记载,乐师郭道原“用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其音妙于方响”。这段文字说明邢瓷的质量之高,击时有金石之音,也说明河北内邱所生产的白瓷,无论从数量上和产量上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邢窑白瓷胎的化学成分有如下特点:一、高铝低硅;二、细白瓷的铁钛含量低(铁含量在0.6%以下,钛含量在0.4%以下),在北方白瓷中甚为罕见。三、助溶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变化大,隋代的粗白瓷和唐代粗、细白瓷胎的助溶剂含量都非常低,一般为3—4%,比其他定窑、巩县窑、德化窑、景德镇窑都要低,而内邱隋代细白瓷助溶剂含量竟高达6—6.9%,其中大部分是钾。这样情况在历代的北方古窑场中几乎没有,在南方的窑场中也是少见。(见表一)
而其釉又呈现另一番景象。白瓷的釉外观看上去是白色的,白釉习惯上称为白釉。实际上它是一层很薄的接近于透明无色的玻璃,有时带有轻微的乳浊感,在积釉处或釉层较厚处则往往呈现白中带青或白中带黄的色凋。为了提高其白度,早在隋代,邢窑陶工就在瓷胎表面施加一层厚厚的化妆土,有效地提高了瓷胎的白度,所以白瓷的色调实际上是釉色和胎色或釉色和化妆土夹在一起的合成色。
邢窑白瓷釉的组成特点:一、高石灰釉,隋代之前的青瓷釉和粗白瓷釉属之;二、低石灰釉,大部分的唐代细白瓷釉属之;三、石灰—碱釉,部分隋代细白瓷釉属之;四、碱石灰釉,部分细白瓷釉属之,隋代的精细白瓷的胎釉配方中都加入了大量钾长石,这种工艺在中国历代名窑瓷器中极为少见。邢窑白瓷釉的铁、钛含量在历代的南北方白瓷釉中算是比较低的。(见表二)
隋代邢窑白瓷中透影瓷是怎样形成的
邢窑的白瓷是个创举,邢窑的透影瓷更使中国白瓷的“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滋润投影,薄轻巧”,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觅销”。九世纪中叶(唐大中五年)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写了一部游记,其中有对白瓷的记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苏莱曼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它是邢窑白瓷,但就我国当时的白瓷工艺水平而言,非邢窑莫属。
邢窑白瓷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一大飞跃,其技术难度相当之高,即必须在原料加工和烧成时,将胎和釉中含铁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方能烧成上成白瓷。由于透影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易破裂和变形,制作时,需要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流程,配料时为了防止薄胎制品在烧成中产生变形,以及提高制品釉面和透明度,需增大氧化铝(A1203)在坯料中和精修操作,将较粗的粗坯修成各种部位厚度小于1毫米的精坯。
隋代邢窑的精细白瓷胎中含钾特别高,而铁、钛的含量又特别低,烧成后无色透明,这些是造成透影瓷的内因。烧成温度高使瓷器完全能够烧结是其外因。半透明性是是现代白瓷必须具备的重要指标。我国古代在明清以前都缺乏半透明性,隋代邢窑精细白瓷是中国瓷器具有半透明性的最好例子。唐代邢窑白瓷,包括粗白瓷和细白瓷,其胎大都没有完全烧结,有的甚至明显生烧。其原因就是氧化铝(Al2O3)的含量太高,而助熔剂含量太低之故。
透影细白瓷,不论胎体薄厚,遮光而视,均可见后面的手影。透影细白瓷的胎体洁白细腻,轻叩有金属声,烧制温度在1200℃以上。釉色纯白,与传说中的“夹雪”相一致。这样的效果不仅与瓷土的材料有关,还与透影瓷的成型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利坯时,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利坯的最后阶段,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使是一个大的喘息,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而其器物足部做工精细,有邢窑标志性的一圈刀的削痕,器物的做工、烧制精细,很少有变形。
其外表白如凝脂,半透光中呈暖色调,光洁莹润。有的甚至薄如蛋壳,其瓷化程度,给人一种胎釉合一、内外不分的感觉。而邢窑隋代透影瓷的发现,将我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古代遗址中都曾发现有邢窑白瓷。
邢窑的白瓷朴素无纹,以洁白、细腻、滋润、“类银类雪”的色调及朴素大方的造型见长。许多专家普遍认为,薄胎透影瓷始于明永乐时期(当时欧洲称“中国白”),时人赞之谓:“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雪”。如在内邱古窑址出土有一件残破的隋代白瓷深腹实足杯,其不足1毫米厚度的薄胎已达到半脱胎的地步。薄胎邢窑细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为主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的新格局。
邢窑在工艺技术上的重要成就
中国最早的主要瓷场,其质量为其他窑场所不及,被推崇为中国最早白瓷的代表。九世纪中晚期,邢窑白瓷的地位已与越窑青瓷并重。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同时也为宋代以后各种彩瓷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最早成功烧制精细白瓷。隋代邢窑精细白瓷是中国瓷具有半透明性的最好例子,胎质细腻洁白,造型规整,器底除只有圈足无釉外,一般内底心也施釉。
中国最早开发瓷器外销的主要窑场之一。唐代时邢窑白瓷即已输出国外,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和市区都可找到大量的邢窑白瓷瓷片。而在上海博物馆也收藏有泰国出土的唐邢窑白瓷器。
邢窑的装饰方法对宋代定窑的影响
邢窑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盒、盂、盆等。以玉璧底碗最为典型,隋代的碗外侧施釉不到底,粗白瓷胎色灰或灰白,质粗,釉层透明,釉色白中带黄。细白瓷胎色白而质细,釉呈半透明,底足积釉处呈淡绿色。邢窑重胎质和釉色而不重纹饰,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内邱也发现有“盈”字款、“翰林”字款白瓷(“盈”字款瓷,应为唐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这种印花的纹饰在定窑的出土器物中也较常见。
邢州瓷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是华夏白瓷的鼻祖,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邢窑的所在地内邱一直也有“瓷都”的美誉。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辑:王征)
邢窑创烧于北朝,在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所烧制的细白瓷,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代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大诗人皮日休写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形容其造型“圆似月魄随”,轻盈则如“轻如云魄起”。形容其色彩说“越瓷如玉,邢瓷如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当时内邱县烧制瓷器的规模,在唐代文献《新唐诗》《大典六典》《乐府杂录》《长庆集》中都有记载。近些年来,邢窑的考古挖掘不断的又为邢窑的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陶器和瓷器共烧一窑
令人惊奇的是,在此次的考古挖掘中,在同一馒头窑中竟有瓷器和陶器同时被发现,这在以往的窑口中比较罕见。且早在隋代时,邢窑就已采用匣钵烧制,代替明火叠装烧制。唐代时匣钵的使用极为普遍,粗瓷都成叠装匣入窑,精细白瓷采用垫饼,一器一匣入窑烧制而成。
经分析研究,其窑炉不同部位的温差也比较大,窑中的最高温度虽然能够达到1370度,但大部分窑位的温度没有那么高,结果只有少数产品烧的比较好,多数产品有不同程度的生烧,有吸红现象,(吸水率一般1—5%之间,最高可达8%以上,个别烧结较好的在1%以下。)只有隋代精细白瓷达到烧制恰到好处的程度,这归功于白瓷胎中含有相当高的助溶剂。
隋唐邢窑白瓷的化学成分
中唐邢窑瓷器胎薄,多白中泛青,细瓷白度不及宋代定窑的高档白瓷,但隋代的邢窑白瓷却比定瓷的白。
《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邢窑白瓷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特别是公元9世纪中,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记载,乐师郭道原“用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其音妙于方响”。这段文字说明邢瓷的质量之高,击时有金石之音,也说明河北内邱所生产的白瓷,无论从数量上和产量上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邢窑白瓷胎的化学成分有如下特点:一、高铝低硅;二、细白瓷的铁钛含量低(铁含量在0.6%以下,钛含量在0.4%以下),在北方白瓷中甚为罕见。三、助溶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变化大,隋代的粗白瓷和唐代粗、细白瓷胎的助溶剂含量都非常低,一般为3—4%,比其他定窑、巩县窑、德化窑、景德镇窑都要低,而内邱隋代细白瓷助溶剂含量竟高达6—6.9%,其中大部分是钾。这样情况在历代的北方古窑场中几乎没有,在南方的窑场中也是少见。(见表一)
而其釉又呈现另一番景象。白瓷的釉外观看上去是白色的,白釉习惯上称为白釉。实际上它是一层很薄的接近于透明无色的玻璃,有时带有轻微的乳浊感,在积釉处或釉层较厚处则往往呈现白中带青或白中带黄的色凋。为了提高其白度,早在隋代,邢窑陶工就在瓷胎表面施加一层厚厚的化妆土,有效地提高了瓷胎的白度,所以白瓷的色调实际上是釉色和胎色或釉色和化妆土夹在一起的合成色。
邢窑白瓷釉的组成特点:一、高石灰釉,隋代之前的青瓷釉和粗白瓷釉属之;二、低石灰釉,大部分的唐代细白瓷釉属之;三、石灰—碱釉,部分隋代细白瓷釉属之;四、碱石灰釉,部分细白瓷釉属之,隋代的精细白瓷的胎釉配方中都加入了大量钾长石,这种工艺在中国历代名窑瓷器中极为少见。邢窑白瓷釉的铁、钛含量在历代的南北方白瓷釉中算是比较低的。(见表二)
隋代邢窑白瓷中透影瓷是怎样形成的
邢窑的白瓷是个创举,邢窑的透影瓷更使中国白瓷的“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滋润投影,薄轻巧”,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觅销”。九世纪中叶(唐大中五年)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写了一部游记,其中有对白瓷的记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苏莱曼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它是邢窑白瓷,但就我国当时的白瓷工艺水平而言,非邢窑莫属。
邢窑白瓷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一大飞跃,其技术难度相当之高,即必须在原料加工和烧成时,将胎和釉中含铁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方能烧成上成白瓷。由于透影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易破裂和变形,制作时,需要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流程,配料时为了防止薄胎制品在烧成中产生变形,以及提高制品釉面和透明度,需增大氧化铝(A1203)在坯料中和精修操作,将较粗的粗坯修成各种部位厚度小于1毫米的精坯。
隋代邢窑的精细白瓷胎中含钾特别高,而铁、钛的含量又特别低,烧成后无色透明,这些是造成透影瓷的内因。烧成温度高使瓷器完全能够烧结是其外因。半透明性是是现代白瓷必须具备的重要指标。我国古代在明清以前都缺乏半透明性,隋代邢窑精细白瓷是中国瓷器具有半透明性的最好例子。唐代邢窑白瓷,包括粗白瓷和细白瓷,其胎大都没有完全烧结,有的甚至明显生烧。其原因就是氧化铝(Al2O3)的含量太高,而助熔剂含量太低之故。
透影细白瓷,不论胎体薄厚,遮光而视,均可见后面的手影。透影细白瓷的胎体洁白细腻,轻叩有金属声,烧制温度在1200℃以上。釉色纯白,与传说中的“夹雪”相一致。这样的效果不仅与瓷土的材料有关,还与透影瓷的成型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利坯时,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利坯的最后阶段,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使是一个大的喘息,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而其器物足部做工精细,有邢窑标志性的一圈刀的削痕,器物的做工、烧制精细,很少有变形。
其外表白如凝脂,半透光中呈暖色调,光洁莹润。有的甚至薄如蛋壳,其瓷化程度,给人一种胎釉合一、内外不分的感觉。而邢窑隋代透影瓷的发现,将我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古代遗址中都曾发现有邢窑白瓷。
邢窑的白瓷朴素无纹,以洁白、细腻、滋润、“类银类雪”的色调及朴素大方的造型见长。许多专家普遍认为,薄胎透影瓷始于明永乐时期(当时欧洲称“中国白”),时人赞之谓:“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雪”。如在内邱古窑址出土有一件残破的隋代白瓷深腹实足杯,其不足1毫米厚度的薄胎已达到半脱胎的地步。薄胎邢窑细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为主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的新格局。
邢窑在工艺技术上的重要成就
中国最早的主要瓷场,其质量为其他窑场所不及,被推崇为中国最早白瓷的代表。九世纪中晚期,邢窑白瓷的地位已与越窑青瓷并重。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同时也为宋代以后各种彩瓷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最早成功烧制精细白瓷。隋代邢窑精细白瓷是中国瓷具有半透明性的最好例子,胎质细腻洁白,造型规整,器底除只有圈足无釉外,一般内底心也施釉。
中国最早开发瓷器外销的主要窑场之一。唐代时邢窑白瓷即已输出国外,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和市区都可找到大量的邢窑白瓷瓷片。而在上海博物馆也收藏有泰国出土的唐邢窑白瓷器。
邢窑的装饰方法对宋代定窑的影响
邢窑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盒、盂、盆等。以玉璧底碗最为典型,隋代的碗外侧施釉不到底,粗白瓷胎色灰或灰白,质粗,釉层透明,釉色白中带黄。细白瓷胎色白而质细,釉呈半透明,底足积釉处呈淡绿色。邢窑重胎质和釉色而不重纹饰,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内邱也发现有“盈”字款、“翰林”字款白瓷(“盈”字款瓷,应为唐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这种印花的纹饰在定窑的出土器物中也较常见。
邢州瓷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是华夏白瓷的鼻祖,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邢窑的所在地内邱一直也有“瓷都”的美誉。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辑: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