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080-0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和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备受重视。那么,教师要在新的时代发展自我,就必然离不开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反思便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
题记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
——[美]波斯纳
“智慧的花朵,常开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唯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师要想使自身素质和修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波斯纳归纳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勿容置疑,没有反思的经验,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浪费的经验,只有在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自我反思,才是联系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与今后的教学行为的桥梁,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才能推动教师改善教育行为。
一、教学前的反思
在课前准备时反思能够避免错误的“再生”。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课堂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效果?学习主体对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接受?教学效果如何?又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实行教学反思后,就会及时与学生交流,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从而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教学效果,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如何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因为课堂是一个比较复杂、充满变数的动态过程。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否可行,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才能明辨优劣。
实施教学中的反思,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按部就班在教师的意料之中进行,而课堂上的情况往往不如教师所设想,而是充满了变数。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要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设计教学方案时,虽然有预测学生的多种信息走势,并有所准备。但也不能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一题多解的出现,这时课堂上师生之間或学生之间产生了争辩。此时教师要马上反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适时适地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和对策,进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过程沿着理想的轨迹运行。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能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它是最有效的一种反思形式,是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既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对别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剖析。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目标完成了没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教学过程中有亮点没有?亮点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体现出来了?学生还有哪些困惑?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自身教得是否流畅?是否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哪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完善?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会出现?
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应冷静细化和推敲,将原来所设想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及学生的理解、参与程度等各方面及时进行有意识的自省,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中,用教学反思来审视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利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为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准备条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四、结语
“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反思,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不断的反思,让我学会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不断的反思,让我敢于怀疑自己,突破自我,学习研究别人的长处,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异;也正因为教学反思,让我懂得了反思决不是某个阶段的特殊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小到一节课下来可以反思,大到一届学生毕业可以反思。反思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使我能不断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体会创造的喜悦。我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经常写好教学反思,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和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备受重视。那么,教师要在新的时代发展自我,就必然离不开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反思便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
题记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
——[美]波斯纳
“智慧的花朵,常开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唯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师要想使自身素质和修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波斯纳归纳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勿容置疑,没有反思的经验,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浪费的经验,只有在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自我反思,才是联系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与今后的教学行为的桥梁,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才能推动教师改善教育行为。
一、教学前的反思
在课前准备时反思能够避免错误的“再生”。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课堂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效果?学习主体对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接受?教学效果如何?又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实行教学反思后,就会及时与学生交流,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从而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教学效果,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如何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因为课堂是一个比较复杂、充满变数的动态过程。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否可行,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才能明辨优劣。
实施教学中的反思,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按部就班在教师的意料之中进行,而课堂上的情况往往不如教师所设想,而是充满了变数。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要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设计教学方案时,虽然有预测学生的多种信息走势,并有所准备。但也不能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一题多解的出现,这时课堂上师生之間或学生之间产生了争辩。此时教师要马上反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适时适地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和对策,进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过程沿着理想的轨迹运行。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能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它是最有效的一种反思形式,是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既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对别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剖析。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目标完成了没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教学过程中有亮点没有?亮点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体现出来了?学生还有哪些困惑?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自身教得是否流畅?是否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哪些问题还要进一步完善?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会出现?
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应冷静细化和推敲,将原来所设想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及学生的理解、参与程度等各方面及时进行有意识的自省,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中,用教学反思来审视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利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为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准备条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四、结语
“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反思,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不断的反思,让我学会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不断的反思,让我敢于怀疑自己,突破自我,学习研究别人的长处,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异;也正因为教学反思,让我懂得了反思决不是某个阶段的特殊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小到一节课下来可以反思,大到一届学生毕业可以反思。反思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使我能不断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体会创造的喜悦。我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经常写好教学反思,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