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复州双管乐是辽宁省的传统民间音乐。据有关史料记载,复州双管乐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到复州,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双管乐以大连市瓦房店复州城镇为中心,辐射瓦房店市所有乡镇。既添节日气氛,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复州双管乐刚柔相济,它的音色既有粗犷、豪放、高亢的一面,又有深沉、委婉、细腻、柔美的一面,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喜怒哀乐的情感;它吸收了西洋管乐中的一些演奏方法,其独特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是其它乐器所不具备的。旧时,复州双管乐主要是为婚丧嫁娶吹奏,尤其是为办白事吹奏。解放后,复州双管乐也一度成为民间节庆和各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项目之一,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复州城、双管乐、民俗文化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会遭遇濒临灭绝的状态?
复州双管乐在演出、发展、繁荣过程中,形成了秦家、李家、于家和刁家四个比较著名的管乐班且传承谱系清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和新的现代艺术形式应运而生,鼓乐班没有了阵地,失去了市场,民间艺人们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致使复州双管乐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经统计,现瓦房店地区能够演奏复州双管乐的艺人只有七八个人,复州双管乐濒临灭亡。
在瓦房店南部有一座复州古城。作为辽南半岛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的人文景观独具异彩,复州双管便是这众多民间艺术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红极一时的复州双管却在百年以后开始了“孤独前行”。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遭遇有些落寞,它的前途令人担忧——管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起于何朝何代,史书和典籍尚无完整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管和双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其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至于复州双管乐产生的时间,则要近了许多。据复州双管乐老艺人乔忠新介绍,这双管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1621年后金军队占领复州卫,当地居民死伤逃亡所剩无几。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垦荒奖励条例,由山东的登州府和莱州府招民来辽东垦耕,大批的山东移民进入辽东,也带来了双管及其演奏艺术。 由于双管音色粗犷、高亢、深沉,非常适合道观、庙宇中念经和做法事的音乐伴奏,双管传入后,首先被道观和庙宇的道士和和尚学会,成为道教和佛教音乐活动中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双管即能传递粗犷高亢的音色,又含有细腻委婉的特点,传入伊始,就受到复州百姓的喜爱。很多民间艺人向道士、和尚学习吹奏双管技术,并把它同唢呐、笙、牛角、二胡、四弦等乐器合在一起演奏,达到良好的效果。从此,双管便在复州民间广泛流传开来,不但成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成为民间婚丧嫁娶和各种喜庆活动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
乔忠新告诉我们,清末民初直到9.18事变,瓦房店地区会吹奏双管的艺人不下百人,并涌现出大批年轻、技艺全面的艺人。其中的代表人、乔忠新的师父刁登科曾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解放后,外来的和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失去了市场,民间艺人依靠吹双管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为了能让更多年轻人学习双管,乔忠新收徒弟是不收学费的,可复州双管乐的主要是唱白活和婚殇嫁娶活动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目前跟随乔忠新学习双管的也只有六七个人,还不经常来上课,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如今,复州双管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细数这200多年,复州双管乐由传入、发展、高潮到逐渐没落,仿佛它的声音由细腻到粗犷,再到高亢,然后转为委婉、缠绵,最后到低沉,这是一首发人深思的双管乐,更是一首萦绕心间让人不忍落泪的双管乐。
二、这种特殊的民俗,传承模式是什么样的?
管乐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区的普通农村,乐社以村落为单位,各村在自由的宗族圈中发展,组员则以祖祖辈辈与土地有割舍不断的联系的农民为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管乐多穿男不传女,且只限本村村民,老乐师招收徒弟后,采取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教学生读唱演奏工尺谱式的曲谱及学习主奏乐器;在《非遗中国:屈家营音乐会》,中可以看到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唱工尺谱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简谱和五线谱的影响下,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记谱方式之一,现今已被视作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稀世珍宝”的工尺谱,现有专业学者对其有所了解和研究。而对比依附乐社为中的复州管乐,朴实的农民未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们却对中国传统的工尺谱信手拈来,不得不令人钦佩。此外,这也为我们研究工尺谱在民间器乐的记谱提供了有力的“物证”,极具史料价值。
三、如何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视媒体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西方,同时,大量的青壯年农民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到远方的城市打工。开始是只身而去,随着在城市里站住脚便将全家人迁居而去。笔者近两年到农村做考察,发现农村的人口正在迅速的疏离化。有的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的全家都已迁居到城市。笔者今年过年曾到陕北的农村做考察,走过好几个村庄,村中的青壮年几乎都出外打工,仅仅只是过年时回家几天。还有不少人家已全部搬到城市,房子空在那里过年也不回来,这样的人家在村里几乎占到三分之一。如果农村里的这样状态再继续下去,不仅传统的农业生产会衰退,传统的手工技艺会无人继承,而且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及风土民情也将面临消失的危机。
保护不仅仅是目的,重要的还要继续存活,作为一种静态的物的保护,相对的来讲比较容易,但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让其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当今社会之中,却是不太容易的。但笔者认为,其经验我们可以参考,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应用 为打造先进文化之都而服务.赵书,20112011北京文化论坛
关键词:复州城、双管乐、民俗文化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会遭遇濒临灭绝的状态?
复州双管乐在演出、发展、繁荣过程中,形成了秦家、李家、于家和刁家四个比较著名的管乐班且传承谱系清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和新的现代艺术形式应运而生,鼓乐班没有了阵地,失去了市场,民间艺人们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致使复州双管乐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经统计,现瓦房店地区能够演奏复州双管乐的艺人只有七八个人,复州双管乐濒临灭亡。
在瓦房店南部有一座复州古城。作为辽南半岛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的人文景观独具异彩,复州双管便是这众多民间艺术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红极一时的复州双管却在百年以后开始了“孤独前行”。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遭遇有些落寞,它的前途令人担忧——管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起于何朝何代,史书和典籍尚无完整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管和双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其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至于复州双管乐产生的时间,则要近了许多。据复州双管乐老艺人乔忠新介绍,这双管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1621年后金军队占领复州卫,当地居民死伤逃亡所剩无几。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垦荒奖励条例,由山东的登州府和莱州府招民来辽东垦耕,大批的山东移民进入辽东,也带来了双管及其演奏艺术。 由于双管音色粗犷、高亢、深沉,非常适合道观、庙宇中念经和做法事的音乐伴奏,双管传入后,首先被道观和庙宇的道士和和尚学会,成为道教和佛教音乐活动中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双管即能传递粗犷高亢的音色,又含有细腻委婉的特点,传入伊始,就受到复州百姓的喜爱。很多民间艺人向道士、和尚学习吹奏双管技术,并把它同唢呐、笙、牛角、二胡、四弦等乐器合在一起演奏,达到良好的效果。从此,双管便在复州民间广泛流传开来,不但成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成为民间婚丧嫁娶和各种喜庆活动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
乔忠新告诉我们,清末民初直到9.18事变,瓦房店地区会吹奏双管的艺人不下百人,并涌现出大批年轻、技艺全面的艺人。其中的代表人、乔忠新的师父刁登科曾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解放后,外来的和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失去了市场,民间艺人依靠吹双管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改行干别的工作。为了能让更多年轻人学习双管,乔忠新收徒弟是不收学费的,可复州双管乐的主要是唱白活和婚殇嫁娶活动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目前跟随乔忠新学习双管的也只有六七个人,还不经常来上课,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如今,复州双管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细数这200多年,复州双管乐由传入、发展、高潮到逐渐没落,仿佛它的声音由细腻到粗犷,再到高亢,然后转为委婉、缠绵,最后到低沉,这是一首发人深思的双管乐,更是一首萦绕心间让人不忍落泪的双管乐。
二、这种特殊的民俗,传承模式是什么样的?
管乐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区的普通农村,乐社以村落为单位,各村在自由的宗族圈中发展,组员则以祖祖辈辈与土地有割舍不断的联系的农民为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管乐多穿男不传女,且只限本村村民,老乐师招收徒弟后,采取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教学生读唱演奏工尺谱式的曲谱及学习主奏乐器;在《非遗中国:屈家营音乐会》,中可以看到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唱工尺谱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简谱和五线谱的影响下,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记谱方式之一,现今已被视作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稀世珍宝”的工尺谱,现有专业学者对其有所了解和研究。而对比依附乐社为中的复州管乐,朴实的农民未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们却对中国传统的工尺谱信手拈来,不得不令人钦佩。此外,这也为我们研究工尺谱在民间器乐的记谱提供了有力的“物证”,极具史料价值。
三、如何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视媒体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西方,同时,大量的青壯年农民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到远方的城市打工。开始是只身而去,随着在城市里站住脚便将全家人迁居而去。笔者近两年到农村做考察,发现农村的人口正在迅速的疏离化。有的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的全家都已迁居到城市。笔者今年过年曾到陕北的农村做考察,走过好几个村庄,村中的青壮年几乎都出外打工,仅仅只是过年时回家几天。还有不少人家已全部搬到城市,房子空在那里过年也不回来,这样的人家在村里几乎占到三分之一。如果农村里的这样状态再继续下去,不仅传统的农业生产会衰退,传统的手工技艺会无人继承,而且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及风土民情也将面临消失的危机。
保护不仅仅是目的,重要的还要继续存活,作为一种静态的物的保护,相对的来讲比较容易,但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让其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当今社会之中,却是不太容易的。但笔者认为,其经验我们可以参考,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应用 为打造先进文化之都而服务.赵书,20112011北京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