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版英语教材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是一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语言材料。作为高二英语教材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篇阅读文本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生平、学术成就和性格特点,无论从语篇长度、生词数量,还是句式的复杂性、内容的专业性等角度分析,这都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光電效应、相对论等物理理论对于中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无疑会有较大困难。
大部分的中学生对爱因斯坦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大家对他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但是另一方面,对他的生平、主要理论以及业余生活等又了解得较少。因此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文章题材的浓厚兴趣,希望能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内容,教师主要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设置多级“台阶”,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完成任务和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和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在读前活动部分,以一段短视频导入。因为学生对爱因斯坦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所以让他们先说说自己了解的爱因斯坦及其生平事迹,这样在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然后提出一个重要问题“Why is Albert Einstein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提这个问题是因为“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 是本课的标题,也是全篇的主题,它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学生带着这个核心问题阅读全文,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若能回答这个问题,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的主旨和关键内容了。在之后的读中和读后活动中,也始终贯穿着这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
读中活动分为2遍阅读。第一遍是“快速阅读,了解大意”,学生通过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等阅读技巧完成“段落与小标题配对”以及“回答文章的写作顺序”二项任务,这样就对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遍阅读是分别对三个部分进行细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和活动。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设计也体现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理念,最终指向对核心问题的理解。比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about Albert Einstein from this section?”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重要,是为后面的讨论活动做铺垫的,学生一开始很难得出全面、深入的回答。因此教师进一步将它分解为几个较容易解答的小问题:“Did he enjoy working on physics? How do you know that? What do you think could be the reason for his interest in maths and physics? ”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思考,不是仅停留于爱因斯坦对物理感兴趣和投入这个层面,而要进一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测、挖掘感兴趣和投入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爱因斯坦从小就对宇宙充满好奇,梦想探索宇宙,所以才会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因为这2门学科能够帮助他更好地了解宇宙万物,为了实现梦想他不仅仅是投入钻研,更有多年的坚持不懈。
读后的讨论活动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学生从已经学习的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述爱因斯坦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原因。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多级“台阶”的设置以及充分的铺垫,学生在讨论展示环节能够联系文本、有理有据地侃侃而谈,对爱因斯坦这个人物做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价,也成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巧妙地将核心问题贯穿于读前、读中和读后任务的设计中,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由易到难的小问题和小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以通篇阅读和分段阅读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个人阅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各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形式多样的任务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完成全部教学环节后,学生得以从整体上把握全篇的主旨与核心内容,并能从三个方面论述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学习到他谦逊为人、勤奋为学的可贵品质,使得文本字面内容之外深层次的文化、思想内涵得以显现,教学目标达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大任务”也得以实现。此外,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多模态资源融入教学之中,以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诸如“光电效应”之类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较为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度学习、主动思考、乐于表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附教学设计: Teaching Plan
学 科:英语
年 级:高二
教 材:新世纪版英语教材高二(下)Unit 5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作者简介】郝玥,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
大部分的中学生对爱因斯坦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大家对他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但是另一方面,对他的生平、主要理论以及业余生活等又了解得较少。因此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文章题材的浓厚兴趣,希望能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内容,教师主要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设置多级“台阶”,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完成任务和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和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在读前活动部分,以一段短视频导入。因为学生对爱因斯坦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所以让他们先说说自己了解的爱因斯坦及其生平事迹,这样在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然后提出一个重要问题“Why is Albert Einstein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提这个问题是因为“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 是本课的标题,也是全篇的主题,它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学生带着这个核心问题阅读全文,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若能回答这个问题,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的主旨和关键内容了。在之后的读中和读后活动中,也始终贯穿着这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
读中活动分为2遍阅读。第一遍是“快速阅读,了解大意”,学生通过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等阅读技巧完成“段落与小标题配对”以及“回答文章的写作顺序”二项任务,这样就对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遍阅读是分别对三个部分进行细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和活动。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设计也体现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理念,最终指向对核心问题的理解。比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about Albert Einstein from this section?”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重要,是为后面的讨论活动做铺垫的,学生一开始很难得出全面、深入的回答。因此教师进一步将它分解为几个较容易解答的小问题:“Did he enjoy working on physics? How do you know that? What do you think could be the reason for his interest in maths and physics? ”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思考,不是仅停留于爱因斯坦对物理感兴趣和投入这个层面,而要进一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测、挖掘感兴趣和投入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爱因斯坦从小就对宇宙充满好奇,梦想探索宇宙,所以才会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因为这2门学科能够帮助他更好地了解宇宙万物,为了实现梦想他不仅仅是投入钻研,更有多年的坚持不懈。
读后的讨论活动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学生从已经学习的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述爱因斯坦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原因。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多级“台阶”的设置以及充分的铺垫,学生在讨论展示环节能够联系文本、有理有据地侃侃而谈,对爱因斯坦这个人物做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价,也成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巧妙地将核心问题贯穿于读前、读中和读后任务的设计中,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由易到难的小问题和小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以通篇阅读和分段阅读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个人阅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各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形式多样的任务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完成全部教学环节后,学生得以从整体上把握全篇的主旨与核心内容,并能从三个方面论述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学习到他谦逊为人、勤奋为学的可贵品质,使得文本字面内容之外深层次的文化、思想内涵得以显现,教学目标达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的“大任务”也得以实现。此外,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多模态资源融入教学之中,以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诸如“光电效应”之类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变得较为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度学习、主动思考、乐于表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附教学设计: Teaching Plan
学 科:英语
年 级:高二
教 材:新世纪版英语教材高二(下)Unit 5 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作者简介】郝玥,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