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指责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根本原因却是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本文探讨了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的主要表现、原因,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学科建设 表现 原因 措施
  
  语文自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规定单独设科以来,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但它从来没有消停过,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激烈争论:文白之争,“语”“文”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争论的结果,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但“语”“文”之争和“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至今还在继续。因为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语文教学的结果是: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但学生的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
  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的主要表现,是对关乎语文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有:
  一、语文到底是什么?
  浙江师大李海林教授认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本体论,而语文本体论问题就是一个“何为语文”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语文呢?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语言文字说”,“语言文学说”,“文化说”,“言语说”,“语言说”,“收集、加工,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由语文新课标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这一提法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江汉大学的张西安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性质,因此无法‘统一’”。基层语文老师也疑惑“前半句讲的是语文的功用,后半句说的是语文的归属。不知此处的‘语文’指的是语文课程呢,还是语文的教学内容。如果指前者,那么说课程是交际工具,不通;如果指后者,那么应该说清楚语文是文化中的什么东西。李海林先生也认为:“就新课标来说,语文本体论问题被提出来了,但回答‘不清楚’‘无实质意义’‘不具体’。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本体论问题的‘闪避’,即形式上解决了,而实质上没有解决,表面上看解决了,大家以为解决了,而深层次上的东西、本质上的东西,依然故我。”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即出现了“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诸多问题。
  二、语文到底教什么?
  诚如李海林先生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教(学)什么”。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正因为语文课程没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上每一节课就要靠老师去挖掘隐藏在课文里的知识,但老师们水平不一,语文课就上成了王荣生教授批评的那样:任何课的教学实际是个体的教师任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亚里士多德称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任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些甚至叫不出应该是什么名。
  三、语文到底怎么教?
  新课标虽然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但因为语文“教什么”不清楚,教学内容无法分类,也就无法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确定最恰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而且目前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讨多集中于具体的某一节课或者某一环节,至于这一“过程与方法”何以在此是最优化的,鲜有宏观的学理分析。对于同一篇课文可以有许多种教学设计,即“过程与方法”,至于教学效率,也是各收其果,孰优孰劣,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一般的老师很难从中窥见玄机。
  其实,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无非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是什么”,即学科定性;二是“为什么”,即教学目的;三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四是“怎么教”,即过程方法。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不仅仅是“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也有“为什么”解决的不十分好的问题。
  语文学科建设没有搞好,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对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不够,学科建设缺乏社会的整体联动。
  课程建设是国家行为,需要在国家及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有合作地按程序开展工作。反观百年来的语文课程建设,每次都是先由部分个人或者部分机构、社团发起,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国家行为,而国家组织的改革机构又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人员不齐全,机构不紧凑,研讨不彻底,程序不健全,因而效果就难以保证了。就以语文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性来说,既然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研制组讨论写定的,为什么一出台就又引来方方面面的质疑呢?这起码可以说明,研制组的人员组成缺乏广泛性,讨论调研不充分,论断欠科学严密。
  二、根深蒂固的一元思维影响着课程改革剑走偏锋。
  就建国后的语文课程建设来说,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学侧重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文课”或“革命文艺课”,78年拨乱反正至90年代,语文教学又恢复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正途,可是新课改以来,相当多的语文课又变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以致钱梦龙先生要“为语文教学招‘魂’”。我们要么过分强调“工具”,要么过分强调“人文”,何时又把二者恰当结合起来了呢?新一轮课改,主要是借鉴了外来的教育教学理论,于是,凡本土的、传统的经验和理论,便是落后的、不科学的,只有借鉴,缺乏继承;既不能古为今用,也不能洋为中用。
  三、学术界没有为语文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语文课程是需要一系列知识来支撑的,但学术界并没有提供出足够的知识。这一点,学术界也已经意识到了。当前的语言学研究实在拿不出一套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学所用的语言知识,客观地说,真正为母语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该是怎么样的,具有什么样的系统,并没有被我们的语言学认真探索过。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行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
  四、教材编写中淡化知识以及按人文主题组元的编排方法使语文学科边缘化。
  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语言思维的训练,情感品德的陶冶,但新课改鉴于过去语文教学中机械讲授知识的倾向,现在强调“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而且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课标制订者对语文知识的淡化、漠视甚至放弃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直接导致了语文知识的隐退以及老师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问题的发生。
  就现在新课程教材的单元编排来看,基本都是按照人文主题组元编排的。早在1938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既侵犯了公民课的范围,又离开了语文课立场,我不敢苟同”。语文课就是教人文主题的吗?它和品德课到底啥关系?它还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和体系?
  鉴于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语文学科的建设:
  一、由教育部组织广具代表性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联合研讨,集体攻关,有计划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这个研制组应该是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的: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又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
  这个研制组应该是一个紧凑的组织,而不是顾问式的松散组织;应该是按照一定程序严格运作,层层检验把关的组织,而不是不经过实证就粗糙出台政策的组织;应该是有充裕的时间和经费保障的组织,而不是一个仓促应命,敷衍塞责的组织。
  这个组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应该是:“语文是什么”,“为什么教语文”,“语文教什么”,“怎样教语文”,其核心是“语文教什么”,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确定及重构。
  二、课程建设研制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批判地继承借鉴。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科目,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人文性,但这个“人文性”必须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否则,这样的课文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也不要刻意强调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要放开手脚,相机施教,让作品体现的普世情感和价值自然熏陶读者。
  语文课程建设要批判地继承,既借鉴吸收国外有益的教育教学理论,也继承我国几千年来积累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既引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也不排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辨证地分析、借鉴、吸收。
  三、语文学术界要组织专门力量,在认真探索总结的基础上,拿出一套切实合用的语文知识。
  刘大为先生指出: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又能离开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展开它的教学过程。语文是一门课程,它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反对的是把语文知识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及机械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并不反对语文课所需要的语文知识。所以,当前不是淡化、放弃语文知识,恰好相反,我们要研究整理并扬弃过去的语文知识,开发新的知识,整合构建语文学习必需的、真正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语文知识,以此支撑起语文学科。
  四、语文教材要努力探索新的编排方法,有效承载并便利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首先,可否借鉴孙俍工编的由神州国光社1932年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以“文章作法”为线组织单元的编排方法,即按照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的序列来组织编排单元,变以课文为核心的“文选型”教材为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训练型”教材,真正让课文发挥“例子”的作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其次,研究语文教材到底是分编型好还是合编型好,文选型教材是否适合承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知识和能力又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组元是不是实现教学目标单一化和教学内容序列化的唯一途径等教材编写的根本问题,并予以恰当的解决。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起,把课外阅读推到读者眼前,指出要达到“多读,广博”就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进而提出了一系列课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一、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种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轻视课外阅读,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与讲读教学、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多元创造与一元标准等几组关系的认识、处理上。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反思,以求正本清源。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矛盾;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已实施两年了,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风貌,让广大的语文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但事物往往过犹不及,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以台湾地区的两所高水平大学为案例,分析了高校的学生评教改革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与系统建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理论架构与案例分析发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评教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在学习成效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孤立”到“系统”的外部结构转变;在学习过程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制式化”到“多样化”的内部结构转变;在学习发展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从“绩效控制”到“教学改善”
【摘 要】经过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我对《蜀道难》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具体教学流程为以下四个环节:诵读文本,感悟文体——再读文本,文意切探——作者背景介绍、合作探究主旨——自主鉴赏艺术,自我总结诗风。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有读有思,有说有写,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教学效果很好。这得益于让质朴回归课堂、把主权教给学生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理念 转变 回归 质朴    经过新课
【摘 要】在《全唐诗》中,以“马嵬坡”或“马嵬驿”为题,或以马嵬坡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有十几首。这些诗歌,有如下几种态度:一是圣明天子斩断私情,二是女色亡国千年冤情,三是君王也有常人的悲情,四是怜香惜玉之人之常情。同一个历史故事,诗人们有如上种种的反应,由此可见:诗人可以使这个世界感情更加丰富多样,色彩更加绚丽多彩,生活更加有趣美好。  【关键词】马嵬坡事件 历史故事 唐诗 态度    天宝十五
【摘要】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重要文体,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既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也是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应用文写作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用 教学方法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重要文体,也是中小学生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应用文教学效果,使中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让学生
【摘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传统题型,甚至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对于此类题型,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做。本文以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了回答这类题目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以期对学生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传统题型,甚至在有些地区的高考命题中逐年强化,因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诗词选取上,也慢慢
【摘要】高效作文教学训练是一种合理有序高效的作文训练途径:(1)选定兴趣点,突破写作的恐惧心理;(2)选定积累点,突破写作素材缺失的瓶颈;(3)选好读写结合点,突破学生写作与阅读的脱节;(4)选好导练与自练的结合点,突破课内老师引导与课外学生自主写作的游离状态;(5)选好评改结合点,突破作文“练”“评”的不和谐;(6)选定能力点,突破写作训练的随意性;(7)激活发散点,突破寫作的锁链;(8)选定情
【摘 要】诗歌文化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心灵历程,诗歌教学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在意象的解读中品味漫漫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教学思考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通过引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来感受诗歌的美。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实现的。  诗歌中的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形象与诗人心灵融
【摘要】当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出现趋同化现象,这与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理想归宿是完全相悖的。要打破这种状况,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改变观念,加强指导,合理讲评。这也依靠学生的写作智慧,要思维求异、用材求新,语言求鲜。  【关键词】作文 趋同 讲评 求异  写作上亦步亦趋,简单模仿,是一大弊病。宋人黄庭坚诗云:“文章最忌随人后”,又云:“随人作计终后人”。黄庭坚的这些话,本指诗文而言,不幸时隔千年,这两句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