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奏诠释的思考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西班牙著名大提琴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作曲家卡萨多·加斯帕尔(Cassado Gaspar 1897—1966)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因演奏才能出众,获得巴塞罗那市政府奖学金,1910年赴法国巴黎深造,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1876—1973)一生仅有的3名学生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卡萨多随法国著名作曲家拉威尔(1875—1937)、西班牙著名作曲家法雅(1876—1946)学习作曲。卡萨多的演奏柔和优雅,音色宽厚。换弓演奏时,力量控制较好。他技艺高超,优于常人,具有生动的想象力。卡萨多曾创作、改编了多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1962年、1966年,卡萨多两次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组委会邀请,出任第二、第三届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以罗斯特罗波维奇为首的大提琴组评委会,是由大提琴界最最权威的专家组成,其权威性是前所未有的,他们都是公平严厉的评审官,其中包括格里戈里·皮亚季戈尔斯基、加斯帕尔·卡萨多、皮埃尔·弗尔涅、丹尼尔·沙弗兰、卡季米尔·维尔可米尔斯基。”[1]由此证明,卡萨多在大提琴业界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卡萨多《大提琴独奏组曲》创作于1926年,采用巴洛克时期流行的组曲体裁写作手法,由前奏曲-幻想曲、萨达纳舞曲、间奏曲与终曲三个乐章组成。该部作品借鉴了西班牙典型的民间舞蹈音调为素材,极为巧妙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大提琴各种技法,旋律清新高雅、曲调耐人寻味、舞蹈律动十足、织体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西班牙热情奔放、能歌善舞、节奏多变、情感丰富的民族文化。該部作品篇幅适中,结构紧凑,大提琴极具歌唱的抒情特性,充满异域风情的优美旋律,韵味十足,环环相扣。巧妙设计的高难演奏技巧层层递进,凝聚贯穿于作品始终,夺人耳目。其演出效果与训练价值相得益彰,堪称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后,二十世纪大提琴独奏组曲的典范之一。
  本文使用维也纳环球出版社出版的《Gaspar Cassado Suite per Violoncello》曲谱中第一乐章为卡萨多原创谱例,以亚诺斯·斯塔克于1988年7月(64岁)在日本举办音乐会的现场演奏视频,玛利亚·克利格尔于1993年7月(41岁)在纳索斯(Naxos)唱片公司出版的《le Grand Tango》CD唱片,爱丽莎·韦勒斯坦于2014年10月(32岁)在Decca唱片公司出版的《ALISA WEILERSTEIN solo》CD唱片为例,从技术特色与音乐诠释进行详细比较,进而说明演奏诠释中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演奏诠释比较
  卡萨多《大提琴独奏组曲》,受欧洲浪漫主义中晚期民族乐派、拉威尔、法雅作曲技法之影响,借鉴吸收了西班牙丰富的音乐舞蹈与吉他弹奏等语汇,将其旋律、和声、节奏极为巧妙地融为一体。第一乐章将巴洛克时期萨拉班德舞曲中舒缓的3拍子节奏引用于此,将不拘于形式的前[CD10]
  [HT6”SS]① 亚诺斯·斯塔克(1924—2013)美籍匈牙利著名大提琴教育家、演奏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音乐学院终身教授。
  ②玛利亚·克利格尔(1952—),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③爱丽莎·韦勒斯坦(1982—),美国青年职业大提琴演奏家。
  [HT5”SS]奏
  曲与幻想曲的创作体裁有机结合,给听者留下了清新悠
  扬、疏密有序、高低错落、余音绕梁的无限遐想与回味。
  与一些近现代作品不同的是,卡萨多的大提琴独奏组曲,以其对
  大提琴各种技法特有的娴熟技艺,为该部作品标有较为详细的弓指法和音乐术语,便于演奏者快速识谱和理解作品。亚诺斯·斯塔克、玛利亚·克利格尔和爱丽莎·韦勒斯坦面对同一首作品,创造了性格迥异的演奏诠释,各有点睛之笔,值得借鉴深思。
  对于原创曲谱弓指法的重新编订,是演奏家为充分表达音乐需求
  所进行的技术再思考,这样的改动足以表现出每个演奏家的个人风格特点和音乐技术特色,是演奏家完成艺术创作的重要过程。卡萨多大提琴独奏组曲,无须考虑大提琴与乐队或与钢琴合作时的音响比例,给予演奏家更多的挖掘、想象、表现音乐的二度创作空间。
  1速度与呼吸
  第一乐章,前奏曲幻想曲,速度Andante。
  亚诺斯·斯塔克在第一乐章采用了接近Adagietto(小柔板)的速度演奏,总时长为3分58秒。其演奏技术纯熟硬朗、乐句呼吸与音响比例均衡,和弦根音通常占用前面音符时值完成,乐句之间衔接紧凑干练,没有刻意夸张渲染。在前10个小节中,只做了少许处理。
  玛利亚·克利格尔在第一乐章中采用了接近Largo(广板)的速度演奏,总时长为6分22秒。在第2、7、10小节最后一个音符,做了很明显的延长(比原时值延长了一倍)与渐强。其中第5、9小节最后一个音符,延长稍短,乐句之间衔接清楚,松紧有度,滑音少许,听上去首尾分明,磅礴大气。
  爱丽莎·韦勒斯坦在第一乐章采用了接近Lento(慢板)的速度演奏,总时长为5分40秒。在第1-10小节中,接连不断的上下滑音与自由延长音的频繁使用,构成了她换把连绵,换弓流畅,无拘无束、自由表达音乐的演奏特色。
  在演奏速度处理上,亚诺斯·斯塔克明显快于玛利亚·克利格尔和爱丽莎·韦勒斯坦2~3分钟左右。如果不做演奏时间比较,你并不会感觉到三位演奏家因速度差异,影响了音乐表达效果。究其原因,是他们对一首作品的诠释,都有其独立的统筹布局,符合他们内在音乐理解与技术表达需求后的总体把控。2力度与松紧
  从17小节开始,乐曲从行板渐慢后转到加快。
  亚诺斯·斯塔克在16小节原有渐弱基础上,从第1拍开始将速度逐渐放缓,安静自然地进入到加快段落。通过两次明显的气口,两次少许的上、下滑音和渐弱,将24小节连续4次上行、逐渐紧凑渐强的装饰音,推向25小节的高潮。   玛利亚·克利格尔从16小节开始,在原有渐慢上,将3组16分音符编订为分弓演奏,安静地进入17小节后,一反原谱设定的速度而加快,通过4次延长音、局部渐强渐弱、巧妙弹性节奏、部分弓法调整、3个突出音符等多样设计,将该段音乐处理的繁复丰满。
  爱丽莎·韦勒斯坦在16小节进行了渐慢处理,进入17小节加快段落后,沿用了前面的稍慢速度,从弱力度起舒缓演奏,平稳持续渐强至21小节第一个音符。随后,通过1个延长音、2次明显的气口、6次下滑音,1次上滑音、少许弹性节奏的设计,将该段落处理得惟妙惟肖。
  在加快后的段落里,三位演奏家通过乐句间(旋律发展走向过程中)强弱、渐强减弱、突强突弱等力度处理的不同,制造出音乐发展变化中的紧张度层级。进而,他们又通过乐句间(音乐情绪脉络走向过程中)音符延伸、上下(快慢)滑音、乐句加快拉宽(弹性节奏)处理的不同,制造出舒缓后的深情感叹、加快后回归的内心独白。
  二、技术细节比较
  卡萨多无伴奏大提琴独奏组曲第一乐章,包含了和弦,分解和弦(Arpeggio)、装饰音、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快速音群等多种演奏技法。三位演奏家在技术细节处理中,展示了各自特色。
  1和弦与装饰音
  亚诺斯·斯塔克为了将和弦演奏充分,经常把和弦前一个音符的节奏时值缩短,使得和弦根音巧妙占用,和弦高音的节奏时值能充分奏出,听上去紧凑而饱满。
  玛利亚·克利格尔在强调和弦根音力量的同时,保持了和弦高音音量与后面旋律线的紧密连接。各式各樣的装饰音,疏密有度,丝丝入扣,大多超越了原作规定速度。听上去每个乐句都是随意的自由舒缓,实际全都是有意而为之。
  爱丽莎·韦勒斯坦在和弦高音的少许柔和滑音,形成了她独具特色的演奏。24-27小节的装饰音与和弦段落,从紧张到恬静,收放自如,惟妙惟肖。强弱兼具,快慢随性的装饰音处理,恰到好处。
  三位演奏家在和弦演奏上,通过对有低音到高音琴弦自然无痕转换、继而迅速连接高音揉弦等技术手段上,都表现出其独到的弓速掌控力与左手手指对琴弦的关节支撑力。他们的演奏(音乐表现)差异主要表现在弓指法划分(运弓速度与运弓部位)与揉弦幅度(揉弦手指选择与快慢松紧)的微妙变化之中。
  2快速音群与两种泛音
  从49-51小节,由四分音符分别构成的快速9、11、16、8、6连音接踵而至,高潮迭起。51小节最后一拍逐渐舒缓的6连音,引出了5小节人工泛音与自然泛音段落,宛如天籁之音,缥缈回味。
  亚诺斯·斯塔克的演奏基本遵循了原创要求,流畅清晰,质朴无华,他只是在56-57小节中做了两处少许滑音与拉宽。演奏时长为14秒。
  玛利亚·克利格尔在进入泛音段落时,演奏速度与情绪延续了51小节第3拍的渐慢与渐弱,继而伴随柔和的波弓,先慢后快的不规则装饰音,连同53小节中有意制造的少许上滑音,不时穿插在空旷无际的旋律之中,55小节第2拍之后,该段落在舒缓的渐慢中连接到极其安静的新段落。演奏时长为24秒。
  爱丽莎·韦勒斯坦在进入泛音段落前的第51小节第3拍渐慢的同时,在b音上加入了少许上滑音,继而流畅自然地演奏了泛音段落,第55小节第3拍做了延长处理。演奏时长为18秒。
  三位演奏家在上述不规则节奏的快速音群中,保留了各自对音乐理解后的心怡情绪与速度。亚诺斯·斯塔克在此演奏的时长最短,两位女性演奏家对个别音符进行了滑音、延长等细节上的处理。由此看出性别特征在诠释同一首作品中男性简洁明快、女性细腻刻画的不同审美取向与个性内心需求差异。[BW(S(S,,)]
  三、演奏诠释思考
  亚诺斯·斯塔克、玛利亚·克利格尔与爱丽莎·韦勒斯坦三位演奏家,在原作要求基础上,通过各自演奏中速度、呼吸、力度、和弦、分解和弦、装饰音、泛音、音色等技法的运用,通过各自对该作品音乐理解的差异,扬长避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同一部经典作品演奏诠释各异的背后,通过对三位演奏家(包括作曲家、演奏家卡萨多)的学习(成长)经历,演出(教学)经历等相关信息与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究演奏诠释更深层级的人文内涵。
  1人生经历思考
  良好的家庭人文氛围,幼年时的音乐天赋展露,导师们的博学多才,自身始终如一的勤奋专注,形成了他们的演奏特色。
  1924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大提琴家亚诺斯·斯塔克,其父母均是热爱音乐的俄罗斯犹太人,他们秉承了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 斯塔克7岁开始随李斯特音乐学院的施菲尔老师学习大提琴。那个时期,胡拜、巴托克、柯达伊等身兼数职的音乐精英(教授、作曲家、演奏家),均执教于这所著名学府,这支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每个学生并不都是天才”的观点形成共识。由此,为每个学生探寻训练方法,直接与作曲家探讨原创作品的表达方式,室内乐老师韦纳(leo Weiner)的博学,潜移默化影响了斯塔克一生。
  与很多天才少年所不同的是,亚诺斯·斯塔克学习与教学(8岁开始带学生)始终平行展开的特殊经历,促使他努力将向内输入知识、向外输出知识的同步实践中,收获了教学相长。22岁那年,斯塔克在日内瓦比赛获得铜奖的失落经历,使他顿悟:演奏直觉不可靠,唯有遵循科学严谨的演奏方法,才得以使音乐技术有保证。从而他对运弓技巧、呼吸方法、呼吸和肌肉力量的分配等原则在朋友(学生)身上反复试验,并终生研究扩展运用这些原则,以追求更完美的演奏效果[2]。
  亚诺斯·斯塔克的血液里流淌着犹太人勤奋好思(好学)的基因。他几经转折,心智技术日趋成熟。自1958年受邀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音乐学院后,他完成几千场音乐会,灌录了一百多张唱片,他的演奏声望誉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学子前来求学。他一生活跃在课堂与舞台,桃李满天下。其编订、录制的《巴赫大提琴六首无伴奏组曲》,于1998年获得美国格莱美大奖。斯塔克低调做人,温文尔雅的大师风范,影响了无数业内人。   1978年,大提琴家亚诺斯·斯塔克首演、并将精准贯穿始终的卡萨多《大提琴独奏组曲》录音发行后,使得该曲重见天日,并成为当代大提琴无伴奏曲目中的重要作品之一[3]。亚诺斯·斯塔克的演奏阳刚坚毅,老到精练,冷峻质朴,不喜造作。虽没有过多肢体语言带给观赏者的视觉冲击,但其音乐叙述环环入扣,情理之间都是在深刻反思考量后而形成,没有多余赘述与刻意修饰。其手指功力、百变弓法,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世界“大提琴之王”的称谓与斯塔克的演奏毫无夸大之嫌。
  现任教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的玛利亚·克利格尔教授,1952年11月出生于德国迪伦堡(Dillenburg)。10岁学习大提琴,师从于大提琴家莫尔松斯(MoLzohns)教授。15岁登台演出,获取“青年演奏大赛”联邦州第一名。随后前往美國印第安那大学布鲁明顿音乐学院,跟随斯塔克深造。在美期间,获得“芝加哥全美大学比赛”第一名。1975年,在波恩举办的“德国音乐大赛”中,玛利亚·克利格尔再次夺魁。
  此后,她以助教身份协助斯塔克工作,并投身于国际赛事中。1981年,在第一届“罗斯特罗波维奇(Concours Rostropowitsch Paris)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玛利亚·克利格尔成功签约了Naxos唱片公司。由此开始了她的职业演奏与教学生涯,足迹遍及欧美。
  玛利亚·克利格尔的演奏形式丰富多样,涉猎时期广泛,无论古典作品,抑或当代作品,都给她带来了极好的声誉。她的唱片销售量居世界同行之前列。为表彰她对大提琴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波恩任职期间,亲自赠与她一把斯特拉蒂瓦利名琴。
  1996—1999年间,玛利亚·克利格对于推动南非为争取全面实现公民权和人权运动,通过为曼德拉献上一首“为大提琴与打击乐”而谱写的原创作品首演、重演、举办慈善音乐会等公益性活动,为曼德拉儿童基金会提供了援助资金。此举,又使得利玛利亚·克利格尔在南非这片土地上赢得了立功奖章。南非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将名为“ExGevdron” 意大利斯卡拉蒂瓦利的大提琴供她使用。
  玛利亚·克利格尔的专业影响遍及世界。她出任过众多国际赛事评委:如美国华盛顿“罗斯国际大提琴比赛”(Leonard-Rose),德国科隆“卡萨尔斯国际大提琴比赛”(Pablo Casals),Unisa Transnet,Intem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南非(Pretoria)“国际音乐比赛”,德国慕尼黑“ ARD国际音乐比赛”,芬兰“国际大提琴比赛”等。[4] “玛利亚·克利格尔是我所听过的,继婕奎林·杜普蕾之后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罗波维奇评价她是天生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人。[5]
  1982年出生的爱丽莎·韦勒斯坦,是当今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杰出青年大提琴家。她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音乐家庭,四岁开始学习大提琴,13岁登台与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成功合作了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少年时期与家人组成了室内乐团,与不同人(乐团、指挥)、不同乐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打交道,非常自然地构成了天才演奏家爱丽莎·韦勒斯坦丰富多彩的舞台生活。
  2010年,她成功签约Deccr Classics 唱片公司,成为最年轻的独奏录音艺术家。2011年,麦克阿瑟基金会在为她颁发的“天才奖”贺词中这样写道:“一位年轻的大提琴家在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总表现出的情感共鸣,已经赢得了她的国际认可……Weilerstein是一位将技术精确与激情四溢、音乐与人结合在一起的演奏家。”她的演出邀约遍布欧美多个国际音乐节和交响乐团,涉猎曲目量多而广。[6]搜狐“古典音乐”专栏作者“2017年世界上演出最忙的10位大提琴演奏家”的撰文,爱丽莎·韦勒斯坦被收录其中。
  2数据分析思考
  通过对卡萨多大提琴独奏组曲原创版本曲谱、亚诺斯·斯塔克、玛利亚·克里格尔、爱丽莎·韦勒斯坦三位演奏家诠释的音频、视频第一乐章的深入分析,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笔者将其中相关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四位演奏家平均年龄相差283岁,四代人生长的年代、国籍、社会环境,音乐趋势,为各自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都拥有良好和谐、热爱音乐、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音乐遗传基因、极好的音乐天赋。前三位长者都相继受益于那个时代著名演奏家、作曲家的亲传(即做人、演奏、教学全方位、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形成了他们起点高、定位高、目标高、眼光高等特性。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多29岁,正当年轻有为之时,创作了这首大提琴独奏组曲。由于他的作曲学习经历,加之对大提琴技法纯熟的掌控力,使这部西班牙民族舞蹈音乐、与大提琴丰富演技巧(训练价值)融于一身的经典作品,其创作(具有明显的十九世纪中晚期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创作技法特点)发挥到极致。美国大提琴家艾丽莎·韦勒斯坦32岁录制该曲,卡萨多与艾丽莎·韦勒斯坦,相继在音乐(创作)技术日趋成上升成熟期的而立之年完成该作品。他们的内心直觉(一腔热情)感受,全部流露于外在(作曲创作、演奏二度创作)酣畅淋漓的表达之中,更多的是享受舞台(谱曲过程)上纵情(纯情、热情)释放音乐的本真阶段。
  德国大提琴家玛利亚·克里格尔41岁录制该曲,是在功成名就、累计了舞台演奏和教学经验的不惑之年完成。她拥有与德国(师从于莫尔松斯)、美国(师从于斯塔克)、俄罗斯(师从于罗斯特·罗波维奇)独特的欧美学习经历,加之个人才华,使她汲取融合了德国人的严谨,犹太人的广博,俄罗斯人的歌唱,加之她对音乐细微之处浪漫敏感的天性,声音悠扬而厚重、优雅华丽、韵味十足,形成了她的演奏标签。
  美籍匈牙利裔大提琴家亚诺斯斯塔克64岁独奏音乐会公演该曲。斯塔克是在誉满全球、桃李满天下的耳顺之年完成。年长者敬畏音乐,理性思考,音乐整体设计更加审慎合理。一招一式的表达,全在内心掌控之中。师徒二人(亚诺斯·斯塔克、玛利亚·克里格尔)在学习传承中,不断挖掘表达支持音乐作品更多的技术可能性。斯塔克受早年求学时与作曲家直面交流、沟通、受益的影响,从多年演奏教学中,形成了对每部作品结构、风格深入探究的特性,加之对大提琴演奏技法了如指掌的综合控制能力,他的演奏更多尊重了作品原貌。
  随着时代发展,演奏技术复杂,音乐分工细化,19世纪末,演奏者同步学习作曲的传统学习模式在悄然淡化。卡萨多以自身音乐才华和独特学习经历,为后人留下了大提琴经典篇章,值得称道。
  在上述几位大提琴家形成独立演奏个性的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传承着老师们的演奏理念,并将自己探讨、实践后有效的演奏方法,有机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与教学之中。进而,通过为不同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尝试更多音乐表达的可能性。“教学相长”是在立体化、多层面、多角度中得以体现的。
  结语
  一部经典作品演奏诠释的背后,包含了很多乐谱(音响)之外的潜台词。演奏者在学习技法、分析结构、掌握风格的过程中,要刻意把视野全方位、立体化聚焦到与作品息息相关的人文精神层面,才能逐渐摆脱低标准的背奏、浅层次的模仿,找到音乐的真谛(内涵)。
  [参 考 文 献]
  [1]塔·格鲁姆-格日迈洛.《国际音乐盛会》——第十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剪影[M].焦东建,董茉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2] Margaret Campbell.不朽的大提琴家[M].张世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简茂玄.提纲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之节目单[Z].台北市“国家音乐厅”,2007.
  [4]http://www.maria-kliegel.com.
  [5] Maria Kliegel.Mit Technik und Fantasie zum künstlerischen Ausdruck[M].SCHOTT,2006.
  [6]新浪微博-百家号.
  [7] Gaspar Cassado Suite per Violoncello[M].UE 8458.Universsl Violoncello Edition.
  [8] ALISA WEILERSTEIN-SOLO[L].Decca唱片公司,2014.
  [9]小记四位二十世纪作曲家的无伴奏大提琴作品[J].三联爱乐,2014(04).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夜歌
期刊
[摘要]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馆;建设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诞生十多年了。各种评论它的文章也看了不少了。除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等几部经典作品之外,像它那样初演过之后,还有多家文艺院团及艺术院校排演过的,似乎还不多;像它那樣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似乎还不多;对它的艺术性和当代意义做更深一层透析的,也似乎还不多……  [关键词]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评论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竹樓傣语(钢琴小品)
期刊
[摘要]  现如今,随着竹笛艺术的飞速发展,南北派的演奏风格趋于融合的趋势,本文将以《早晨》为例来分析并研究。本曲作者赵松庭,原名赵鹤初,浙江人,人称“江南笛王”。是南派笛乐中浙派笛曲音乐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赵松庭先生的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早晨》,且本曲也是他的成名作。本曲的最大成功在于赵松庭先生将竹笛南派风格和北派风格天衣无缝融合在了一起,更是竹笛音乐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分为三个
期刊
[摘要]  在神性观念的照耀之下,神圣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作曲家约翰·K·塔文纳爵士(Sir John Kenneth Tavener ,1944—2013)的音乐呈现出简约的风格特征,其简约性渗透至各音乐元素乃至创作方式。简约性形式来自于信仰之“神启”,与作曲家的神圣性音乐观念相融通。  [关键词]塔文纳;神圣简约主义;《圣母的面纱》;《羔羊》;《雅典娜颂歌》  [中图分类号]J65
期刊
[摘要]  《费加罗的婚礼》源于法国作家博马舍的经典戏剧,经莫扎特改编后,再次成为一部经典的歌剧作品。本文立足于《费加罗的婚礼》,探讨了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解析这部歌剧作品的经典之处。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艺术特色;《费加罗的婚礼》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8-0086-02  18世纪,格鲁克引发了歌剧史的一次重大改革,并赋予
期刊
[摘要]  舞蹈作品的创作是一个需要经过深入分析的过程,涉及到创作主题与文本研究。本文以苏自红的舞蹈作品创作为例,深入探究舞蹈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创作文本阐释以及创作主体对于舞蹈创作本身造成的影响,从而挖掘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的内在联系,探究舞蹈创作的重要文化意义。  [关键词]舞蹈创作主体;文本研究;苏自红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
期刊
故鄉情
期刊
[摘要]  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于1934年创作完成的《露露组曲》是其同名歌剧的纯音乐版本,也是作曲家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管弦乐组曲。作曲家对传统曲式结构进行了重新审视,在组曲第一乐章的创作中嵌入了双回旋曲式的结构布局。文章将对这种结构进行详细阐释并探讨其在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回旋曲式;贝尔格;露露组曲;结构映射  [中图分类号]J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