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只有识字量大了,才有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表达。所以,教师要认识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我们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识字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充分利用汉字文化魅力,激发兴趣
  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眼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体故事,它集音、形、义于一体,有着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等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汉字创设情境,再引导学生细细观察、研究从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教学“月”和“火”字,这是象形字归类识字课,象形汉字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所以可边讲边画边演示,把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教学“月”时,可先画一轮弯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你们猜,月亮上有什么呢?”(有桂花树)“古时候,我们祖先就根据月亮的模样,创造了表示月亮的这个字,起初是这么写的,后来慢慢地变得如今天的‘月’字了。”教学“火”时,可先神秘地划着一根火柴,让学生看小小的火苗闪动,然后启发学生注意“火”的字形,教师先画一团火,最早的“火”字就是这样写的,学生会觉得新奇有趣,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字怎样慢慢变成今天的“火”,这样使学生对这看似简单的象形字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爱学的情感。
  2.学会“学”,体会识字乐趣
  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所以要想方设法保持学生识字热情,增强识记效果,那就教会学生方法。如猜谜法:教“秋”字时,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又如拆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木子李,弓长张等;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有、友、左、右”等字,可编为“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等顺口溜;形象记忆法,小学生善于联想,如记“当”字,他们会说: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树还直立着。记“蚕”字,他们会说“蚕”是天下最好的虫;比较法,由独体字可引出许多新字,或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新字,这样互相比较,又可达到识字目的。
  3.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做游戏,把游戏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玩”中学,对识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识字游戏的名目可谓繁多,有数十种,如开火车、找朋友、顺风耳、送信、放鞭炮、火眼金睛、七色花、踩石过河、考考你……这儿介绍几种我们在教学中常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游戏:(1)顺风耳,老师提示: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就是顺风耳,请听仔细。然后老师或学生“小老师”报音,其余同学找出相应生字卡片,边举卡片边迅速读:找到了,找到了xx,这可帮助学生区分音近字,培养听音辨别能力和倾听习惯。(2)火眼金睛,师出示一些形近字的错误,让学生“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问题出在哪?”学生当孙悟空找对字时,学生就说:“小眼睛亮亮亮”,找错了,就说:“小马虎,没分清。”(3)“叫号出征”:在黑板上将生字编上号,然后教师依据生字的编号叫号,会认读的起立大声读:问“x号是什么?”,答:“x号是xx”,叫对了前进了一步,叫错了后退一步,比上谁前进得快。还有许多游戏也适合在各种情况下进行,这种“玩”中学使学生体会到无限乐趣。
  4.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后,给教学带来诸多便利之处,它可利用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视频等效果,将久远、陌生、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多种感官刺激,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激发持久高涨的学习情绪,所以我们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依托多媒体进行。
  二、优化阅读结构,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提倡依托具体的语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严把初读环节,严把读音关,扎扎实实地把好识字的第一关。可安排循序渐进的过程: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生字词用卡片、投影等手段单独实现出来,检查订正;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检查时可自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等等多种形式;指名读文,或四人小组合作读文,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错改错。这样一环扣一环,面向全体,踏踏实实走好识记生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
  生字读音掌握了,学生读文的障碍扫清了,再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把生字、生词置于相应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将巩固字音、了解字义、词义、指导诵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识字教学要求也就达到了。而不要像以往许多教师在分析时唯恐不细,或分析得支离破碎,或提出过高要求,使得学生兴味索然,也白白浪费了时间。
  三、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延伸识字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识好字,这不等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应意识到识字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意识到识字从生活中来,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所以要讲究教学策略,树立大语文观,使识字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能自主识字。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对学生起着熏陶的作用,于是,在教学中要会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刚入学时,就创设条件让学生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鼓励学生认识校园里的标语,教室里的牌匾,校园内的宣传栏,提高识字量。在班级的环境进行有意识的布置,有班训、名人名言、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经常开展课间“生字开花”游戏,使学生的识字热情不断高涨,巩固识字成果。
  2.巧妙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随时随地会与文字打交道,教师要努力拓展教学空间,与家长配合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鼓励学生多看书,《奥特曼》、《西游记》……在看电视中识字,如少儿频道中的《动画城》、《七巧板》等,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字幕。在逛街、购物中识字。在动手操作中识字,把收集到的包装袋,刊头等粘贴成小报、手抄报,定期出“汉字百花园”专栏。也可建立“我的识字本”让每个学生设计一本较厚的本子,进行美化,平时将生活识字中的原件粘贴在上面,或将每天认识的新字记录在上面,不定期抽看,定期进行“我的识字本”展览,互相欣赏,找到不足,加以改进。
  四、运用多元评价促进识字教学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多元化,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通过及时评价得到反馈,激发兴趣,促进师生的教与学,提高识字质量。
  1.激励性评价语言的巧妙运用
  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大家看,他多会动脑筋,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还要善于运用评价语言为学生指明方向:“真的,你是从哪儿认识这个字的。”“你真是有心人,懂得注意生活中的生字。”这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充分运用评价语言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互相促动
  在多元评价中除了教师评价,还有家长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相促动。让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使他们能更直观感性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为自己孩子很小的一点进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家校合力。如可设计《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在一个主题单元完成之后,请家长评价。
  表1: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家长)(在表中括号内打“√”)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可采用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表2: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在表中括号内打“√”)
  总之,识字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每个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知识,在教学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识字潜能,为孩子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技巧。翻译在国与国之间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该文旨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与陶行知先生以整个生活为课程资源的课程观十分吻合,是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应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注重多种形式  语文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查,与听、说、读、写、演、画、做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
现在,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但在校本教研的推进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形式的单一、教师参与的被动、活动的低效等。为此,我们努力另辟蹊径,另换一种视角和表现方式。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实践了一个校本教研新途径——模拟课堂。  一、五个环节——优化“模拟课堂”的操作流程  在模拟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大体围绕“制订方案—模拟实践—优化模拟—回归课堂—反思重建”的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合成控制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立以来
文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石油公司2003/2004两年的生产和经营数据,根据经济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确定所有变量的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语文是一种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老师只看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