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红色珠江

来源 :珠江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寻红色足迹 看珠江巨变”主题报道,终落帷幕.rn从桂林到黎平、从百色到曲靖、从遵义到邵通、从广州到惠州……红色灯火在珠江流域被点亮,并成燎原之势.rn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里,我们启动了“寻红色足迹 看珠江巨变”系列报道.
其他文献
比较分析了恩施凤头姜、莱芜大姜等10种生姜资源的可溶性蛋白、粗纤维、干物质和姜辣素等品质成分.结果表明,供测10种生姜资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81~5.70 mg/g,粗纤维含量为1.60%~3.60%,抗坏血酸含量为11.2~97.1 mg/kg,干物质含量为11.34%~18.19%.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得到供试生姜干样中均能检测到6种姜辣素成分,其中6-姜酚含量为4.749~8.227 mg/g,8-姜酚含量为0.810~1.399 mg/g,10-姜酚含量为0.578~1.640 mg/g,6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对柿子黄色素静态和动态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201×7型号的大孔树脂对柿子黄色素的吸附效果较好.采用201×7型号的大孔树脂,以50%柿子黄色素溶液为吸附液并调pH为3.0,在温度为40℃条件下静置6 h,吸附率达到98.85%;采用60%乙醇溶液对吸附柿子黄色素的大孔树脂进行解吸,解吸率可达19.64%.采用201×7型号的大孔树脂,以25%柿子黄色素溶液并调pH至3.0为上柱液,流出液量低于150 mL时采用流速为21 BV/h,流出液量高于150 mL时采用速度为6 B
为研究不同品种芥菜对发酵酸菜品质的影响,收集了贵州省内11种芥菜作为酸菜原料自然发酵,分析酸菜理化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8天,11种芥菜发酵的酸菜中总酸含量均超过0.35 g/100 g,其中有6种芥菜的总酸含量达到了0.4 g/100 g,Vc含量最高的为“四月青”,酸菜中还原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镇远青菜”,“昆明宽叶青”和“四月青”发酵的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分别为10.95 mg/kg和10.96 mg/kg,“四月青”发酵的酸菜获得了最高的感官评分.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了胭脂红番石榴叶总黄酮,经AB-8大孔树脂纯化,用高分辨质谱仪鉴定了13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9种黄酮和4种原花青素等.通过抑制率、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以及生长曲线研究,评价了番石榴叶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并探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番石榴叶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机制是通过破坏致病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及提高胞内ROS水平达到抑菌的作用.由此说明胭脂红番石榴叶黄酮提取物是一个有效的潜在天然抗菌剂,有望代替人
为掌握胡萝卜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和提取工艺,以番茄红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提取剂对提取效率的影响,评价了水浴加热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3种提取方法的工艺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萝卜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并对提取的番茄红素进行初步的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的条件下超声提取效果最好,最优条件为:超声温度40℃,料液比1:4,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15 min时,提取率为0.362 mg/g.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在0.2~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OSA)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甜橙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首先对壁材组成比例、壁芯比、固形物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和麦芽糊精的比例为3:1,壁芯比为5:1,固形物含量为25%,在此条件下甜橙精油的包埋率为82.1%.微胶囊为颗粒在10~20μm的球形,包埋效果良好,甜橙精油微胶囊在220℃以下质量较稳定.
四川调味品类非遗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众多非遗博览园和非遗体验基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非遗传播、传承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非遗保护传承还存在保护体系有待完善,保护措施不够全面,非遗价值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各种问题.要不断夯实调味品类非遗保护工作基础,推动调味品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更多调味品类非遗文创产品,推动四川调味品类非遗保护传承迈上更高的台阶.
燕麦β-葡聚糖是存在于燕麦胚乳和糊粉层细胞壁的一种非淀粉多糖.文章从燕麦β-葡聚糖的结构特征、含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阐述了燕麦β-葡聚糖降胆固醇、降血糖、改善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期望能为燕麦β-葡聚糖作为食品功能因子进行深度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的膳食结构随之发展变化,导致微量元素与营养成分缺乏的情况频发.调味品作为膳食结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营养强化处理,以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该次研究阐述了调味品营养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原料营养化处理、营养强化剂合理化应用以及调味品营养化加工工艺设定三个方面.同时,明确了调味品营养化技术会逐渐走向生产设备集成化、生产工艺搭配多样化以及营养强化能力提升的发展趋势,为日后的调味品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的食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被表述为“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而且这咸、肥、乳、酸、杂的五味,代表了传统中国的味道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今天的味道民族志中依然.中国食性的五方与中国哲学的五行的整体世界观一体,为中国世界观表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味道的研究是饮食人类学的深化和具象,它隐含了政治、地方和身体,故中国的五方食性就是在味道中展开的.但每一种味道并非滋味的本意,都包含着一个思想、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整体运行.国食,国味,国病,国治,也即国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