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人民服雾”,你们还好吗?

来源 :考试·新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回顾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目前,京外沙尘区的浮尘随着西风抵达北京,延庆、石景山、门头沟、海淀等多地已经开始出现浮尘、甚至是扬沙天气,中午前后随着风力加大,北京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扬沙浮尘。北京全境将由雾霾污染转变为沙尘污染,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气象台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工作。
  据上则消息微薄网友纷纷发表言论,例如:
  @刘峻JOHN:你只看到我的雾霭却不解这是云与城的误会;你有你滨海的小清新,我有我三面环山的避风垒;你否定我的首堵,我鄙视你道路的碌碌无为;你嘲笑我雾锁重楼,我可怜你天气乏味,只有晴与晦;堵,是繁华的点缀,雾里不辨东西南北,但那又怎样?哪怕再添堵,也要在这里发威,我是北京,我为自己带烟。
  @方汉秦:今天的沙尘暴是沙尘暴中的优品,沙质颗粒细小均匀有利于穿过呼吸道,金黄中透着白皙可以遮挡军事卫星的侦查,风速适合快速均匀扩散,覆盖范围广可以横扫整个华北平原甚至直达东瀛,能见度百米左右不致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是雾霾的绝好替代品。
  当PM2.5直面而来的时候很多网友都“献计献策”,如毒尘、微尘、超微悬浮颗粒、侵肺颗粒、皮阿姆贰点伍,还有人说干脆叫“幸福指数”,因为“肯定世界第一”。@翔翔如飞:这不是要给PM2.5起中文名字吗?那就叫“喂人民服雾”吧。也有网友认为,起名字不重要,如何治理才是重点。经专家讨论目前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
  大风来了,雾霾没散,吹来沙尘;PM2.5降得还不明显,PM10却直线上升。沙尘替代雾霾,灰白转为土黄。几人升、几人降、几人害咳嗽,几人睡凉炕;几个青天几个黄,转瞬兴亡,大梦一场。沙尘暴吹走了雾霾,PM10替代了PM2.5,当沙尘暴替代了雾霾,兴高采烈,就是嘛,不能死在一种灾害里嘛,要时不时多换几种尝尝鲜。于是乎有网友起草出最新放假通知:鉴于持续雾霾天气,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2013年2月29、30、31日连续放假三天,3月1日正常上班;请大家抓紧时间,该旅游旅游,该度假度假,好好大玩三天,特此通知,请大家相互转告,按时休息!
  说实话,北京这样寒冷雾霭沙尘大风的天气,很容易让人沮丧哭泣。也许你会怀疑奔忙的意义,吃苦的理由,追寻的方向,生命的价值。也许都是《1942》里蝼蚁般行走的人群,活着,含泪活着,咬牙活着。没有世界末日,精彩生活还在继续……
其他文献
一、高考试题  假设你是李华,正在英国牛津参加短期语言培训,计划星期天去伦敦旅游。互联网上一则广告引起了你的注意,但一些具体信息不明确(箭头所指内容)。请给该旅行社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有关情况。  (说明:此为全国卷II中的书面表达试题,习作全部来自高考试卷。)  注意:1. 词数100左右,信的格式已为你写好。  2. 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参考词汇:牛津—Oxfo
期刊
对情景交际型试题的备考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注重考纲中规定的和教材中出现的口语交流项目  如表达意愿或希望、问时间、打电话、过生日、购物、看病、请求、劝告、提供帮助、语言困难等。  例1 ---Susan, will you please go and empty that drawer?   ---_____ ?(2004全国卷)  A. What for B. What is it  
期刊
I FIRST visited China in 1979, a few months after our countries normalized relations. China was just beginning to remake its economy, and I was in the first Senate delegation to witness this evolution
期刊
Japan (日本) → the country of cherries(樱花国)   Singapore (新加坡) → the country of gardens(花园国)   Brazil (巴西) → the country of coffee (咖啡国)   Panama (巴拿马) → the butterfly country(蝴蝶国)   Tunisia (突尼斯) → the
期刊
Imagining what the world would look like today if the attacks had never happened.    How different would the world be today if there had been no 9/11? What if the attacks had been foiled or bungled?1
期刊
The brain’s real super-food may be learning new languages.    [1] On a sweltering August morning, in a classroom overlooking New York’s Hudson River, a group of 3-year-olds are rolling sticky rice bal
期刊
在高考阅读理解中,主题概括类试题的考查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也是《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通过阅读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才能正确理解文章,进而根据文章的事实细节推测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主题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全文主题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根据多年的备考及高考实践,我们可以分析出阅读理解主题概括类题目的一般范围是:基本论点、文章标题、主题或段落大意
期刊
Age is a quality of mind  If you have left your dreams behind  If hope is lost  And your ambitious fires are dead  And you no longer look ahead  Then you are old  But if from life you take the best   
期刊
完形填空作为整份高考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综合性强、考查面广、考点变化空间大、对考生思维能力及语言障碍排除能力要求高。但只要我们把握其命题规律,注意题型特征,用好解题策略,就一定能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取得理想成绩。  本文介绍的“三要”“四招”“五考虑”,是在长期教学中总结出来且行之有效的一套解题方法,希望对考生们的成绩提高有所帮助。  一、三要——大处着眼,宏观备考  1. 要把握四个统一 
期刊
导 语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中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对小说来说,更是如此。细节是情节展开的纵深,细节是环境铺就的缘由,细节更是人物展现的平台,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的给力,也就没有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许你在阅读文学作品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情节甚至人物都已被淡忘了,但是其中的某个细节却是记忆犹新。可以说:小说可以没有完整的情节,比如一些散文体的小说;可以没有人物,比如那些关于动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