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糖色可用作菜肴的增色剂,被广泛应用于卤、烧、煨、烤类有色菜肴的着色中。通过研究具体介绍了炒糖色的基本制作方法。
【关键词】炒糖色;色泽;初探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7-01
一、概述
食品专业中的焦糖色,就是将砂糖或绵白糖放在烧热的油或水中溶化,加热后的糖变成亮红色,用于为食品着色,俗称炒糖色。
糖色也称“酱色”、“焦色”、“焦糖”,是糖类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经加热、脱水、焦化后形成的天然色素物质。糖色可用作菜肴的增色剂,被广泛应用于卤、烧、煨、烤类有色菜肴的着色中。白砂糖、冰糖是制作糖色的最佳原料,綿白糖次之,红糖不能作为制作糖色的原料。
二、菜肴的色泽
(一)调色
焦糖色素,又称焦糖,俗称酱色,是目前人们使用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天然食品着色剂, 广泛用于酱油、食醋、黄酒、饮料、糖果、药品、烧腊卤品等产品中。多年来, 用户在与笔者交往中常会谈及亮度问题。这是一个在国家标准或专业书籍中找不到的概念 ,但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体会。
色,在这里指色泽,包括颜色和光泽两个方面。调色,广义地讲,指菜肴色泽的调配和菜肴中各原料问的色泽搭配。原料色泽搭配属配菜的内容,因此,本节所要介绍的是狭义的调色,即运用各种有色调料和调配手段,调配菜肴色彩,增加菜肴光泽,使菜肴色泽美观的过程。调色是调制技术之一, 与调味和调香并存,有其特有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调色,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与调味和调香同时进行,这使得人们对它不够重视。而实际上,色泽是反映菜肴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色泽能激起人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还是构成菜肴艺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泽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形式美。不论从食用性还是从艺术性看,菜肴的色泽属性都十分重要,因此对调色技术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色泽
菜肴的色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原料固有的色泽,加热形成的色泽,调料调配的色泽。
1、原料固有的色泽:即原料的本色。菜肴原料中有很多带有比较鲜艳、纯正的色泽,在加工时需要予以保存或者通过调配使其更加鲜亮。
2、加热形成的色泽,即在烹制过程中,原料表面发生色变所呈现的一种新的色泽。加热引起原料色变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本身所含色素的变化及糖类、 蛋白质等发生的焦糖化作用、羰氨反应等。很多原料在加热时都会变色,其中有些是菜肴色泽所要求的,如鸡蛋清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的白色,虾、蟹等由青色变为红色,油炸、烤制时原料表 面呈现的金黄、褐红色等。另有一些则是烹制时需要防止的,如绿色蔬菜变 成黄褐色,原料受高温作用过度形成黑色等。对于具体的菜肴,应根据其色 泽要求,通过一定的火候与调色手段的配合,来控制原料的色变, 该白的白、该黑的黑,该绿的绿、该红的红,该黄的黄、该褐的褐,不可随意更改。
3、调料调配的色泽:调料调配色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有色调料调配而成;二是利用调料在受热时的变化来产生。用有色调料直接调配菜肴色泽,在烹调中应用较为 广泛。常见的有色调料有:酱油(可调配褐黄、褐红等色)、红醋(参于调 配褐色)、酱品(用于调配褐红色),糖色(用于调配较酱油鲜亮的红色)、 蕃茄酱及红乳汁(用于调配鲜红色)、蛋黄(用于调配黄色)、蛋清(用于 调配白色)、绿叶菜汁(用于调配绿色)、油脂(可增加菜肴光泽)等。调 料与火候的配合也是菜肴调色的重要手段。如烤鸭时在鸭表皮上涂以饴糖, 可形成鲜亮的枣红色,炸制的畜禽及鱼肉,码味时放入红醋,所形成的色泽 会格外红润,这些都是利用了调料在加热时的变化或与原料成分的相互作用。
三、炒糖色制作法初探
烹调用的糖色,一般都是厨师现制现用,没有制成品。而厨师制糖色一般都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水炒,另一种是用油炒。水炒糖色的具体方法是:祸中放少许水烧开,下入糖溶化,随着水分的蒸发,糖汁中开始出现大泡、小泡,然后才出现糖色变化的一系列反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人采用水炒的方法制作糖色。相比之下,用油炒的方法制作糖色比较简便,也更容易掌握,所以较为普遍地被采用。油炒糖色时锅要洗净,置于中小火上,先在锅中放植物油少许,烧热后加入糖,不断地用手勺顺一个方向搅动,让糖完全溶化。糖溶化后,糖汁先是浓稠,然后逐渐变稀,颜色则由浅黄变成浅红黄,并开始起零星大泡。随后大泡消失,糖汁的温度也继续升高,接着出现第二次起泡,泡的大小不一,且持续时间稍长,颜色逐渐变为棕红色。随后泡消失,糖汁中的水分逐渐减少,颜色则变得更深,这时会出现第三次起泡,泡细小而均匀。
糖色炒制的好坏,关键在于火候,炒糖色的温度不宜过高,如果火旺温度过高,就会出现苦味和焦糊味。炒糖色的最佳温度是在180~190度之间。
此外,炒糖色宜使用慢火,用慢火才能使糖逐渐熔化,水分蒸发并焦化,而出现令人愉悦的焦糖气味,从而达到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陶文台,中国烹饪概论.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3.
[2] 沈嘉禄..蜡烛炖肉坑板煮狗. 中国烹饪.2000.2.
[3] 许百成,侯兵.火锅史话.中国烹饪.2001.3.
【关键词】炒糖色;色泽;初探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7-01
一、概述
食品专业中的焦糖色,就是将砂糖或绵白糖放在烧热的油或水中溶化,加热后的糖变成亮红色,用于为食品着色,俗称炒糖色。
糖色也称“酱色”、“焦色”、“焦糖”,是糖类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经加热、脱水、焦化后形成的天然色素物质。糖色可用作菜肴的增色剂,被广泛应用于卤、烧、煨、烤类有色菜肴的着色中。白砂糖、冰糖是制作糖色的最佳原料,綿白糖次之,红糖不能作为制作糖色的原料。
二、菜肴的色泽
(一)调色
焦糖色素,又称焦糖,俗称酱色,是目前人们使用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天然食品着色剂, 广泛用于酱油、食醋、黄酒、饮料、糖果、药品、烧腊卤品等产品中。多年来, 用户在与笔者交往中常会谈及亮度问题。这是一个在国家标准或专业书籍中找不到的概念 ,但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体会。
色,在这里指色泽,包括颜色和光泽两个方面。调色,广义地讲,指菜肴色泽的调配和菜肴中各原料问的色泽搭配。原料色泽搭配属配菜的内容,因此,本节所要介绍的是狭义的调色,即运用各种有色调料和调配手段,调配菜肴色彩,增加菜肴光泽,使菜肴色泽美观的过程。调色是调制技术之一, 与调味和调香并存,有其特有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调色,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与调味和调香同时进行,这使得人们对它不够重视。而实际上,色泽是反映菜肴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色泽能激起人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还是构成菜肴艺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泽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形式美。不论从食用性还是从艺术性看,菜肴的色泽属性都十分重要,因此对调色技术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色泽
菜肴的色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原料固有的色泽,加热形成的色泽,调料调配的色泽。
1、原料固有的色泽:即原料的本色。菜肴原料中有很多带有比较鲜艳、纯正的色泽,在加工时需要予以保存或者通过调配使其更加鲜亮。
2、加热形成的色泽,即在烹制过程中,原料表面发生色变所呈现的一种新的色泽。加热引起原料色变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本身所含色素的变化及糖类、 蛋白质等发生的焦糖化作用、羰氨反应等。很多原料在加热时都会变色,其中有些是菜肴色泽所要求的,如鸡蛋清由透明变为不透明的白色,虾、蟹等由青色变为红色,油炸、烤制时原料表 面呈现的金黄、褐红色等。另有一些则是烹制时需要防止的,如绿色蔬菜变 成黄褐色,原料受高温作用过度形成黑色等。对于具体的菜肴,应根据其色 泽要求,通过一定的火候与调色手段的配合,来控制原料的色变, 该白的白、该黑的黑,该绿的绿、该红的红,该黄的黄、该褐的褐,不可随意更改。
3、调料调配的色泽:调料调配色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有色调料调配而成;二是利用调料在受热时的变化来产生。用有色调料直接调配菜肴色泽,在烹调中应用较为 广泛。常见的有色调料有:酱油(可调配褐黄、褐红等色)、红醋(参于调 配褐色)、酱品(用于调配褐红色),糖色(用于调配较酱油鲜亮的红色)、 蕃茄酱及红乳汁(用于调配鲜红色)、蛋黄(用于调配黄色)、蛋清(用于 调配白色)、绿叶菜汁(用于调配绿色)、油脂(可增加菜肴光泽)等。调 料与火候的配合也是菜肴调色的重要手段。如烤鸭时在鸭表皮上涂以饴糖, 可形成鲜亮的枣红色,炸制的畜禽及鱼肉,码味时放入红醋,所形成的色泽 会格外红润,这些都是利用了调料在加热时的变化或与原料成分的相互作用。
三、炒糖色制作法初探
烹调用的糖色,一般都是厨师现制现用,没有制成品。而厨师制糖色一般都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水炒,另一种是用油炒。水炒糖色的具体方法是:祸中放少许水烧开,下入糖溶化,随着水分的蒸发,糖汁中开始出现大泡、小泡,然后才出现糖色变化的一系列反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人采用水炒的方法制作糖色。相比之下,用油炒的方法制作糖色比较简便,也更容易掌握,所以较为普遍地被采用。油炒糖色时锅要洗净,置于中小火上,先在锅中放植物油少许,烧热后加入糖,不断地用手勺顺一个方向搅动,让糖完全溶化。糖溶化后,糖汁先是浓稠,然后逐渐变稀,颜色则由浅黄变成浅红黄,并开始起零星大泡。随后大泡消失,糖汁的温度也继续升高,接着出现第二次起泡,泡的大小不一,且持续时间稍长,颜色逐渐变为棕红色。随后泡消失,糖汁中的水分逐渐减少,颜色则变得更深,这时会出现第三次起泡,泡细小而均匀。
糖色炒制的好坏,关键在于火候,炒糖色的温度不宜过高,如果火旺温度过高,就会出现苦味和焦糊味。炒糖色的最佳温度是在180~190度之间。
此外,炒糖色宜使用慢火,用慢火才能使糖逐渐熔化,水分蒸发并焦化,而出现令人愉悦的焦糖气味,从而达到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陶文台,中国烹饪概论.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3.
[2] 沈嘉禄..蜡烛炖肉坑板煮狗. 中国烹饪.2000.2.
[3] 许百成,侯兵.火锅史话.中国烹饪.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