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文化思想意识不断进步的同时,教育生活化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点。笔者针对于此,在本文中对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理念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在此阶段实现的。作为小学主要教学科目的语文,通过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知识底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其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生活,提高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并掌握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做出反应。因此,进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语文生活化教学为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提供帮助。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潜能,都可以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自我才华的展示,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第二,语文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领域的开阔。生活是丰富的,而教育又源于生活,由此我们可以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结,发挥生活资源充裕的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活动的生动,以此来开阔学生的体验领域,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针对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四种方式,分别为: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以及课堂评价生活化等。
(一)教学形式生活化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形式要体现为“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教书优先,育人靠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教学做合一”以及“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精髓,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中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笔者会在课后携同家长带领学生们到树林中进行植树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完成挖坑、放树苗、填土以及对树苗浇水的环节,使学生们通过切身行动,了解到植树的过程并体会到植树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因此,教材编委会可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进一步的选编,以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的同时教学。
第一,应当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与编辑。现今,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收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因此,学校在进行教材选择时,要选择一些与教育部门要求相符合的教材,以保证教材的质量,检查课文的内容和配图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等。部分有能力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编辑校本课程,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加入生活中的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向他人致歉或表示感谢等。
第二,加强教学课程的建设工作。现今,部分语文教材的版本与社会生活相脱节,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只注重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许多学生读起来晦涩难懂,难以提升其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当使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衔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安全、礼仪、责任等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学效果如何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提升教学效率。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开放式的教学。例如,在教授《失物招领》一课时,笔者会在课堂中模拟情境,安排某个学生扮演丢失东西的人,某些学生扮演
失物招领处的人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表演。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找寻自己丢失的东西,便于日后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怎样去正确处理。
第二,构建“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多带领孩子到自然中游玩,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与植物,或者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到超市进行购物,在结账时告诉孩子要学会排队,使其知道如何购买东西并养成排队的好习惯等等。
(四)课堂评价生活化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检查者”的形象。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在众多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观念,使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单一,较为闭塞,也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学校可以创新考试方式,将考试与生活内容紧密结合,既包括书面考试又包括实际操作,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必备的生活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语
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的主要目的。对此,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适当地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通过生活经验来帮助教学,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并且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在此阶段实现的。作为小学主要教学科目的语文,通过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知识底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其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生活,提高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并掌握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做出反应。因此,进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语文生活化教学为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提供帮助。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潜能,都可以在特定的领域内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自我才华的展示,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第二,语文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体验领域的开阔。生活是丰富的,而教育又源于生活,由此我们可以将教育与生活相联结,发挥生活资源充裕的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活动的生动,以此来开阔学生的体验领域,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针对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四种方式,分别为: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以及课堂评价生活化等。
(一)教学形式生活化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形式要体现为“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教书优先,育人靠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教学做合一”以及“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精髓,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中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笔者会在课后携同家长带领学生们到树林中进行植树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完成挖坑、放树苗、填土以及对树苗浇水的环节,使学生们通过切身行动,了解到植树的过程并体会到植树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因此,教材编委会可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进一步的选编,以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的同时教学。
第一,应当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与编辑。现今,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收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因此,学校在进行教材选择时,要选择一些与教育部门要求相符合的教材,以保证教材的质量,检查课文的内容和配图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等。部分有能力的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编辑校本课程,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加入生活中的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向他人致歉或表示感谢等。
第二,加强教学课程的建设工作。现今,部分语文教材的版本与社会生活相脱节,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只注重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许多学生读起来晦涩难懂,难以提升其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当使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衔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安全、礼仪、责任等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学效果如何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提升教学效率。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开放式的教学。例如,在教授《失物招领》一课时,笔者会在课堂中模拟情境,安排某个学生扮演丢失东西的人,某些学生扮演
失物招领处的人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表演。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找寻自己丢失的东西,便于日后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怎样去正确处理。
第二,构建“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多带领孩子到自然中游玩,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与植物,或者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到超市进行购物,在结账时告诉孩子要学会排队,使其知道如何购买东西并养成排队的好习惯等等。
(四)课堂评价生活化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检查者”的形象。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在众多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观念,使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单一,较为闭塞,也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学校可以创新考试方式,将考试与生活内容紧密结合,既包括书面考试又包括实际操作,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必备的生活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语
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的主要目的。对此,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适当地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通过生活经验来帮助教学,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并且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