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仍停留在仅让学生锻炼和完成教学任务上,导致许多学生上体育课“装模做样”,课后基本不动,身体素质不升反降,相当多的学生“有体重无体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 玩”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中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中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尤其是刚刚升入中学学习的农村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动作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比赛等,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助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就是在“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4.活而不乱。“玩”是助“教”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的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教和玩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组稿编辑:罗天旻】
(作者单位:341900江西省定南县定南中学)
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 玩”有机结合,是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中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中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尤其是刚刚升入中学学习的农村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动作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比赛等,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助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就是在“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4.活而不乱。“玩”是助“教”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的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教和玩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组稿编辑:罗天旻】
(作者单位:341900江西省定南县定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