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城民俗活动中的锣鼓艺术种类之多、群众号召力之广都居于全国各地区锣鼓艺术前列,可以说锣鼓是韩城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也是韩城对外树立的重要民俗文化形象。千百年来在韩城乡村世代相袭流传下来的韩城行鼓、韩城黄河阵鼓、韩城围鼓深受韩城人民喜爱,是当地传统民俗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韩城锣鼓;民俗艺术;传承;变异
民俗,“或指民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或价值取向,相当于民风或指民间节口、礼仪、祭祀等民间活动本身。”[1]民俗简单的来说就是民间风俗,它包含了宗教信仰、地方神灵信仰、节口节庆风俗、社会风俗如婚丧嫁娶等方面。韩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行鼓)艺术之乡、中国锣鼓之乡等。
一、韩城锣鼓与地方民俗活动
锣鼓作为最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艺术形式,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所有的锣鼓乐均起塬、流传于民间。根据《韩城文史资料汇编第十七辑:韩城民俗》中的记录,韩城锣鼓与如下民俗活动相关:
(一)韩城背芯子
每逢年节,在社火队列里常会出现高约丈余的芯子。韓城南塬以抬芯为主,韩城北塬则以背芯著称,在社火队伍中芯子往往最引人注目。在传统社火游街中,先是鸣锣开道,接下来为龙凤旗仪仗队,俗称“头旗”,旗帜多为四米高的条状,旗帜上描龙绣凤,很有气势。旗帜过后接着是一组锣鼓花杆队,锣鼓队在行进过程中敲击着节奏简单有力的“走锣鼓”,花杆队随鼓点舞动。在路过路口时,锣鼓队还会停下表演一段激昂的鼓乐。锣鼓队过后则是高跷队,高跷队后再跟一组锣鼓队芯子就出场了。芯子上的孩子扮成各种角色被绑在五六尺高的芯子上,腿不能动,上半身随着背芯人的舞动自由摆动。芯子过后又是一队锣鼓表演,随后跟着“落尾子”的丑角,他们时而跟随队伍,时而落下几十米,有时与周围群众打逗互动。
(二)耍神楼
在在韩城北塬,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祈雨祈福活动一一耍神楼,神楼也叫爷。古时人们祭拜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了祈雨外,人们还化人的意志为神的意志,在耍神楼时借神灵向“歪人”示威,平口里人们对于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不仁不义之徒无可奈何,在耍神楼时借助神威,闯其家门,要求其赔礼道歉。
求雨祈福时,耍的是两个小神楼。两个神楼一个红脸持铜,一个黑脸抓鞭,面目凶狠令人生畏,被称之为“黑虎”和“灵官”。神楼两侧各有一根拳头粗的抬杆,长约2米,有4名彪形大汉耍手扛在肩上,冲来撞去,在大神楼前开路。
韩城西庄一带,八社除了武神楼外还有法王神楼,各社神楼大同小异,只是雕刻花纹和彩绘图案有所不同。法王即房寅,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记载:“法王庙,在县北三十里西庄,案神姓房名寅,以宋真宗梦中治疽显,救封五狱法王,于槐柏相抱间,营宇绘象,以崇典礼,每岁清明四方祭者,辐揍县册……”[2]。
在耍神楼的过程中,锣鼓作为神楼表演的伴奏乐器出现,被称为神楼鼓。神楼鼓按照韩城锣鼓区域的划分应属于“挎鼓子”即行鼓,其基本鼓点来自于行鼓的“走锣鼓”点,花杆也与行鼓表演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耍神楼”重点在“耍”,配合横冲直撞的神楼舞蹈,提炼出激越的鼓点和动作。
二、民俗活动的历史变迁
韩城的锣鼓与当地的民俗活动自古以来都是依存而生的,在节庆社火、祭祀先祖、求神祈雨、婚礼庆典上都有锣鼓的参与,可以说锣鼓表演就是作为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锣鼓伴随各类民俗活动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
(一)祈雨活动逐渐消失
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农耕文化深入人心,旧时人们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每逢大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各村社自发的组织祈雨活动,祈求上天庇佑庄家得以丰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取代了求神拜佛,人对于自然和神灵的敬畏逐渐减弱。原来“耍神楼”中的武神楼就是用以祈雨,祈雨活动的天神崇拜意味消退必然使之用于祈雨的民俗活动性质发生变化。
(二)庙会性质改变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对于庙会的形成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小商贩被人流吸引在寺庙活动期间聚集在寺庙周围出售商品,“早先是卖些香烛之类的祭祀用品,尔后又卖吃食、日用品;打把势卖艺说书唱戏的看到此处人多也赶来助兴,天长日久,庙会就形成了。[3]由此可见,庙会依托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普。因以上原因的共同影响使得庙会得以在中国民间长久的传承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在精神活动、经济活动等方面不再依赖庙会活动,使得之前依附于庙会活动的祭祀锣鼓在意识形态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三、韩城锣鼓表现功能及传承方式变化
韩城锣鼓队的数量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尤其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首先,锣鼓在其民俗文化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在旧时的民俗活动中,锣鼓主要承担了娱神、驱邪,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以娱乐大众为主,锣鼓也承担了更多娱乐方面的功能。当今社会下,锣鼓艺术明显能够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论是商铺开业还是企业年会亦或寿宴喜庆,敲上一段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锣鼓可以很好地发挥传导祝福之意,但这种表演往往忽略了民间风俗行为的实质性内涵,保留的只是民俗的象征符号存在。
其次,锣鼓乐器及服装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乐器、服装等方面锣鼓队也纷纷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变。首先是乐器种类进行的改变,如“黄河阵鼓”中原来使用的锣为背弓锣,在现在的表演中为了行进敲击方便,在许多时候改为与行鼓和围鼓相同的手持锣。锣鼓队的服装也更加贴近舞台表演的需要,目前韩城行鼓和围鼓的锣鼓队大多身着元代将士服装、头戴类似头盔的装饰,有的背后还背有类似戏曲的扎旗,以显示其军鼓的身份。
参考文献:
[1]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清]毕沅、傅应奎修撰.《韩城县志》[M],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05页
[3]张双林编著.《中国庙会大观》[M],工商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作者简介:杨园园,1989年9月生,女,陕西咸阳,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民俗学。
关键词:韩城锣鼓;民俗艺术;传承;变异
民俗,“或指民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或价值取向,相当于民风或指民间节口、礼仪、祭祀等民间活动本身。”[1]民俗简单的来说就是民间风俗,它包含了宗教信仰、地方神灵信仰、节口节庆风俗、社会风俗如婚丧嫁娶等方面。韩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行鼓)艺术之乡、中国锣鼓之乡等。
一、韩城锣鼓与地方民俗活动
锣鼓作为最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艺术形式,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所有的锣鼓乐均起塬、流传于民间。根据《韩城文史资料汇编第十七辑:韩城民俗》中的记录,韩城锣鼓与如下民俗活动相关:
(一)韩城背芯子
每逢年节,在社火队列里常会出现高约丈余的芯子。韓城南塬以抬芯为主,韩城北塬则以背芯著称,在社火队伍中芯子往往最引人注目。在传统社火游街中,先是鸣锣开道,接下来为龙凤旗仪仗队,俗称“头旗”,旗帜多为四米高的条状,旗帜上描龙绣凤,很有气势。旗帜过后接着是一组锣鼓花杆队,锣鼓队在行进过程中敲击着节奏简单有力的“走锣鼓”,花杆队随鼓点舞动。在路过路口时,锣鼓队还会停下表演一段激昂的鼓乐。锣鼓队过后则是高跷队,高跷队后再跟一组锣鼓队芯子就出场了。芯子上的孩子扮成各种角色被绑在五六尺高的芯子上,腿不能动,上半身随着背芯人的舞动自由摆动。芯子过后又是一队锣鼓表演,随后跟着“落尾子”的丑角,他们时而跟随队伍,时而落下几十米,有时与周围群众打逗互动。
(二)耍神楼
在在韩城北塬,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祈雨祈福活动一一耍神楼,神楼也叫爷。古时人们祭拜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了祈雨外,人们还化人的意志为神的意志,在耍神楼时借神灵向“歪人”示威,平口里人们对于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不仁不义之徒无可奈何,在耍神楼时借助神威,闯其家门,要求其赔礼道歉。
求雨祈福时,耍的是两个小神楼。两个神楼一个红脸持铜,一个黑脸抓鞭,面目凶狠令人生畏,被称之为“黑虎”和“灵官”。神楼两侧各有一根拳头粗的抬杆,长约2米,有4名彪形大汉耍手扛在肩上,冲来撞去,在大神楼前开路。
韩城西庄一带,八社除了武神楼外还有法王神楼,各社神楼大同小异,只是雕刻花纹和彩绘图案有所不同。法王即房寅,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记载:“法王庙,在县北三十里西庄,案神姓房名寅,以宋真宗梦中治疽显,救封五狱法王,于槐柏相抱间,营宇绘象,以崇典礼,每岁清明四方祭者,辐揍县册……”[2]。
在耍神楼的过程中,锣鼓作为神楼表演的伴奏乐器出现,被称为神楼鼓。神楼鼓按照韩城锣鼓区域的划分应属于“挎鼓子”即行鼓,其基本鼓点来自于行鼓的“走锣鼓”点,花杆也与行鼓表演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耍神楼”重点在“耍”,配合横冲直撞的神楼舞蹈,提炼出激越的鼓点和动作。
二、民俗活动的历史变迁
韩城的锣鼓与当地的民俗活动自古以来都是依存而生的,在节庆社火、祭祀先祖、求神祈雨、婚礼庆典上都有锣鼓的参与,可以说锣鼓表演就是作为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锣鼓伴随各类民俗活动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
(一)祈雨活动逐渐消失
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农耕文化深入人心,旧时人们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每逢大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各村社自发的组织祈雨活动,祈求上天庇佑庄家得以丰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取代了求神拜佛,人对于自然和神灵的敬畏逐渐减弱。原来“耍神楼”中的武神楼就是用以祈雨,祈雨活动的天神崇拜意味消退必然使之用于祈雨的民俗活动性质发生变化。
(二)庙会性质改变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对于庙会的形成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小商贩被人流吸引在寺庙活动期间聚集在寺庙周围出售商品,“早先是卖些香烛之类的祭祀用品,尔后又卖吃食、日用品;打把势卖艺说书唱戏的看到此处人多也赶来助兴,天长日久,庙会就形成了。[3]由此可见,庙会依托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普。因以上原因的共同影响使得庙会得以在中国民间长久的传承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在精神活动、经济活动等方面不再依赖庙会活动,使得之前依附于庙会活动的祭祀锣鼓在意识形态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三、韩城锣鼓表现功能及传承方式变化
韩城锣鼓队的数量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尤其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首先,锣鼓在其民俗文化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在旧时的民俗活动中,锣鼓主要承担了娱神、驱邪,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以娱乐大众为主,锣鼓也承担了更多娱乐方面的功能。当今社会下,锣鼓艺术明显能够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论是商铺开业还是企业年会亦或寿宴喜庆,敲上一段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锣鼓可以很好地发挥传导祝福之意,但这种表演往往忽略了民间风俗行为的实质性内涵,保留的只是民俗的象征符号存在。
其次,锣鼓乐器及服装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乐器、服装等方面锣鼓队也纷纷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变。首先是乐器种类进行的改变,如“黄河阵鼓”中原来使用的锣为背弓锣,在现在的表演中为了行进敲击方便,在许多时候改为与行鼓和围鼓相同的手持锣。锣鼓队的服装也更加贴近舞台表演的需要,目前韩城行鼓和围鼓的锣鼓队大多身着元代将士服装、头戴类似头盔的装饰,有的背后还背有类似戏曲的扎旗,以显示其军鼓的身份。
参考文献:
[1]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清]毕沅、傅应奎修撰.《韩城县志》[M],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05页
[3]张双林编著.《中国庙会大观》[M],工商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作者简介:杨园园,1989年9月生,女,陕西咸阳,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