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谁的时代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rra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在1980至1989年之间出生的年轻人约为2.04亿,我们按照22岁大学毕业计算,“80后”都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并走上工作岗位。于此同时,第一批“80后”也已经正式步入“而立之年”,据一项调查表明,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中,有三成已经担任主管以上管理岗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80后教师也已渐渐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然而,大部分学校的核心领导仍然是“50后”和“60后”,多数学校的校长也都是“60后”,他们仍然遵循着传统的管理哲学,并采取着传统的管理方式来管这些新生代的“80后”们。在他们眼中,这群新生代教师却都表现出了一系列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例如缺乏责任心、不够敬业等等。
  那么,这究竟是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问题,还是80后教师真的就丧失了职业道德呢?
  
  难管的“80后”?
  “60后”员工是“头低头”,他们现在大多已成为商业领域的核心领导,讲理想、讲责任、讲激情;“70后”员工是“背靠背”,他们现在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养家、房贷和晋升空间,有较强的职业焦虑感;“80后”员工则是“脸贴脸”,他们以快乐为导向,做着他们喜欢做的新新人类,他们热爱的是旅游、聚会、消费以及自我实现。
  (流传在网络上对三代人的描述)
  特立独行的一代——是缺点,也是优点
  有专家认为,“80后”之所以难管,就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又恰好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期,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这一代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所以新生代“80后”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一代。
  他们认为,“80后”的基本特质就是:注重追求个人兴趣目标和价值实现,维护自我权利,淡化权威和权力,厌恶规则约束自我意识强;而另外一方面,更为灵活、心态开放。
  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先生,曾这样评价“80后”:自我意识很强,以我为中心或者有独立思考能力;知识面宽;很讨厌虚伪、说教,喜欢真实的东西;生活优越,缺乏耐心和韧性。
  是的,这些都是“80后”进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但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这些,恐怕并不能解决内在的问题。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时代赋予“80后”的优越特点“更为灵活,心态开放”。
  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先生,就给予“80后”很高的评价:非常有创造力,直接、开诚布公,如果他们能真正负起责任做一件工作时,也许会做的非常好。
  从盖保罗先生的话中,我们既要看到“80后”身上的闪光点,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让“80后”们真正的负起责任做事。
  我想这也是时代交予当前管理者们的一个管理命题,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也必须解答好这个“管理命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让我们的教师队伍永葆活力。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问题,更是答案
  不少专家认为,新生代“80后”们,将自身与工作单位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的是工作是否能帮助自我成长,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领导吝啬授权,凡是自己说了算,员工只负责执行的做法,“80后”们会认为是束缚了自己的才华发挥。
  然而,有专业机构对国内多家企业的高层领导做了一项调查,在调查中这些高层回答“哪些人对你的管理理念形成的影响最大?”这个问题时,提及最多的是曾国藩、胡雪岩、康熙和柳传志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以“60后”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层,他们是以“英雄式领导”为主流,他们的领导行为表现为依赖高度集权和超凡的个人能力进行管理。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时代里,“英雄式领导”的确是管理的主流方式,但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对“80后”新生代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目前管理者们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
  华为的“床垫文化”、富士康的“半军事化管理”在面对“80后”员工时就出现了众多从未出现的问题,回过头来,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华为”和“富士康”的管理方式强调对组织规则的遵守,忽略了员工个体的需求和个性发展,但“80后”员工更在乎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80后”新生代与“60后”管理层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矛盾的不断产生和恶化。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感觉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方法,今天看来,都必须抛弃了,要采取新的策略……
  张瑞敏的这个感慨是不无道理的,如果我们的校长至今还用几十年前的管理思维来管理这群80后教师们,又怎能不出问题呢?
  
  这样引导“80后”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能勉强找份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流传在“80后”之间的自嘲)
  从某种程度上讲,“80后”在步入社会的初期,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是相当大的,正如他们在自嘲中所描述的时代变迁带给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平。
  有人说,“80后”就像一台笔记本电脑,能创造无限的价值,但一定要轻拿轻放,因为他们“易碎”;因此,作为一个新型的管理者应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抗压能力。
  对于学校而言,要更好的管理80后教师,校长必然需要调整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既不要带有过强的个人色彩,更应该避免英雄式、权威式领导风格,多采用参与式的、授权式的领导风格,努力做一个具有号召力的引导者。
  只要引导得法,这群80后教师们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设计激励制度——有激励,才有成长
  很多管理者在听到“激励制度”时,总会以为就是高额的薪资报酬和奖励制度,甚至还认为但凡涉及激励均需花费大笔资金。对于学校而言,很多校长便会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其实,他们并不清楚,激励不仅仅是薪酬,还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成就层面激励:“80后”的自尊心与成就感相对来说都特别强,因此要让他们能够感觉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使他们为在这样的一所学校工作而自豪;机会层面激励:在“用人所长、人岗匹配”的前提下,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为特殊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文化层面激励:容忍“80后”多元化的价值观,创造超越物质利益至上的学校文化认同和信仰,创造“制度留人”的文化魅力。
  施行弹性管理——有弹性,才更科学
  所谓之弹性管理,即指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管理对象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余地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以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让“80后”在教师团队中重塑个性、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活在以交互性、平等性为标志的网络世界中的“80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实现他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进而能够因势利导地发挥80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知道,作为互联网时代代表企业的Google,其工程师的弹性工作时间、小团队合作方式、将娱乐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氛围,就更符合80后员工的需求。
  进行细分管理——有细分,才够精准
  “80后”们的性格都具有相对较大的差异性,对不同性格的“80后”要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当校长面对的是狂妄的80后教师时,可以适当地提高工作难度使其更谦虚;当校长面对的是自我、特立独行的80后教师时,就要设法将其融入到团队中来;当校长面对的是有创新性的80后教师时,我们应该适时进行奖励,并委以更大责任;当校长面对的是责任心不强的80后教师时,便要加强其责任感,使其能够自我施压……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让每一名80后教师都成为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颗有用的“螺丝钉”。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预言2030年当今社会将转变成“下一个社会”,并为管理者们提出忠告:“社会变化对于组织和管理者的成败而言,可能比经济事件还要重要。”
  有专家研究指出,“80后”占主流的社会特征已经越来越接近德鲁克所指的“下一个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工作的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不是全职员工和终身员工,而是扮演着兼职、临时人员或者顾问和承包人的角色,员工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见,在60后校长与80后教师的管理博弈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作为管理者,在应对“80后”带来的管理挑战时,首先就必须放下姿态,敞开胸怀,重新审视与“80后”的关系,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开始行动,针对80后教师的特性修改和调整自己以前那些屡试不爽的管理策略。
  (责任编校:白水)
  
  链接:
  管理者需要了解的“80后”十大专属特质
  特质一:宁可没有电视也不能没有电脑
  电视的存在已经不是搜索卫星频道,收看芒果台或者番茄台的娱乐节目,每天眼巴巴等着一群娱乐明星来让自己开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电视的存在是用来播放碟子和玩WFI游戏,但宁可没有电视也绝对不能没有电脑,“80后”的生活已经和互联网捆绑在了一起。
  特质二:留恋小时候的每一样东西
  上发条的青蛙,已经有些掉色的公仔,丑陋难看的校服,济公开胃丹和大大泡泡糖,开始奔三的“80后”意识到自己即将青春不再,于是这些触景生情的东西成了“80后”寄托情感的载体,能猫商店是“80后”逛街的常去之处,身着蓝色运动条纹衫一起奔三,“80后”并不是拒绝长大,而是不想让自己变得世故圆滑。
  特质三:经常想不起来一个汉字怎么写
  比起“60后”看字识人,“70后”狂练书法的喜好,“80后”十分纯粹,因为工作生活都和电脑息息相关,汉字的字体结构已经显得非常陌生了,尤其是出现在纸上,对拼音的熟练程度让“80后”几乎人人都能够做到键盘盲打,这很正常,从智能ABC到搜狗拼音,没有“80后”不会用的打字软件,但常常有他们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完全的汉字。
  特质四:感觉和三十岁以上的人完全无法沟通
  三十岁以上绝对是“80后”心目中的老年人,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他们绝对不会和三十五岁以上的人交朋友,“80后”笃定自己还带着内心的一点小坚持,但这种坚持却很容易就被老年人成熟的阅历、博大的知识而击溃,他们渴望自己成为这种成熟的男人,但又不希望自己因此而变得老陈,所以纠结其中不能自拔。
  特质五:喜欢小孩但不喜欢生小孩
  生小孩对“80后”来说几乎是整个人生的全部重担,眼看着自己还仍旧是个孩子,转眼间又该拥有自己的孩子了,想来想去也没能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样长大的,忽然又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知道自己负不起这个责任,所有“80后”喜欢小孩,但对于自己要不要小孩仍然还是个未知数,想较于已经为人父母的“80后”来说,孩子更像是一个玩具,调剂平淡而平凡的生活。
  特质六:害怕变成自己鄙视的人
  “80后”内心最大的恐惧来自社会,其实他们本可以活得没有压力,但事实上,即将奔三的“80后”,面对结婚和买房的压力,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许多“80后”从月光族开始思考怎样理财,虽然仅仅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但一点一点累计的责任感让“80后”开始正视自己,但他们最惧怕的就是变成自己早先鄙视的那些人,生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有尊严地活着更加重要。
  特质七:绝不问为什么,直接百度谷歌
  如果说《十万个为什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学生科普的话,那么很显然,在科技力量下成长起来的“80后”对此更加深信不疑。谷歌、百度,这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就是最万能的解答器,心中的全部疑惑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答案,事无大小,从工作到学习,从生活到情感,万能的谷歌和百度成为伴随着“80后”成长的利器,习惯了上网搜索一下,包括不会写的字。“80后”从不绝对崇拜和迷信,但搜索引擎除外。
  特质八:心血来潮不问原因
  在尊重自我感觉的“80后”心中,逻辑学不过是一门在大学中被反复提及的教程而已,他们坚信,直觉这种奇妙的感受绝对值得被珍惜和重视,活在当下的最好写照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直觉办事,按照直觉玩一次人间蒸发,按照直觉选择男朋友,按照直觉选择去那家餐厅吃饭,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抱着不可强求态度未必端正,但问及原因才最愚不可及。
其他文献
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文言文枯燥、乏味、难学。我做过问卷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厌学文言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老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力度不够,未能找到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过去传统的老套的教学手段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自己主动去学。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盛行串讲法,即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先字后句,从开头
期刊
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作文一直阻碍了语文成绩的提高。经过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师生应该从内容入手进行作文指导,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1.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困难,老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材料,指导他们如何从内容入手。为丰富学生生活
期刊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于2017年11月—2020年11月选取山丹县人民医院106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53例患儿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双号53例患儿为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最大呼气流量、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则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的医疗投诉、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而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乎每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扪心自问:我“立”起来吗?那么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只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30岁的比尔盖茨,成功推出了Windows1.0;松下幸之助注册了“NATIONA L”商标;李嘉诚建了第一座工业大厦;杨志远的Yahoo开始成为网络神话的标志。然而并不是所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