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不可忽视。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接受言语指导,热情更高,学习更积极。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绪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 心理疏导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场所。课堂表现为一定的时空状态,如教室与具体课程授课时间的结合构成课堂;表现为一定的活动状态,即课堂教学的状态;表现为一定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不仅有构成课堂的物质要素的组合,而且有构成课堂的学生状态的组合;表现为一定的角色结构状态,即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分别扮演着各自明确的角色;表现为一定的制度状态,即受学校相关纪律、规则所控制和维系;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即构成课堂的氛围等。由此可见,课堂受到物的因素、人的因素 、制度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这表明构建和谐课堂具有复杂性。众所周知,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师生都满意的课堂——和谐课堂。
关于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莫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多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教学等手段,让他们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他们就必然会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合作探究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时尚。从表面上看, 合作学习使语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学生对这种形式已没有了新鲜感和主动性。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敷衍了事,更无所谓探究。其实质就是给学生捧上了所谓的“新瓶”,而继续走接受式学习的“装旧酒”,未能很好地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教学中这样的“点缀”,虽然具有观赏性,但于学生无益。
2 归因训练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时难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失败结果归因不当形成的。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对学生那不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干预,完全可以使其转变为积极的归因倾向。这种教育干预就称之为归因训练,纠正学生的偏科现象。
第一阶段:归因引导。这个阶段重点在于提高自我效能,使学生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在任何学校、任何班级,总难免存在一部分差生,也叫做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所谓困难学生就是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怎样对待差生呢?有的人视差生为天生的愚笨,认为属“无可救药”,于是破罐子破摔;有的人则采取一味责怪的态度,好像差生的差是由于故意不学所造成的,于是对差生讥讽、挖苦;有的人则对差生冷若冰霜,认为这些学生只要不“捣乱”便心安理得;有的人同情差生,懂得应该帮助差生和其他学生一道前进,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第二阶段:强化努力归因。学生获得自信和较高的自我后,应强化努力归因,即要求学生学会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获得较好成绩时,教师及时反馈,强调努力因素,并要求学生坚持不懈,保持好成绩;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结果,找出失败原因,要求学生将努力因素摆在首位,然后辅之以必要的学习上的指导:如在课堂提问和其他形式的测验,事后都要进行强化归因。通过这样的归因训练,维持一定的期望水平,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
3 学习动机内化
学习动力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觉性增强、好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过程。
在心理内动力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提高他们的信誉可信度。信誉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正式制度安排的补充机制,是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在此可以借鉴我国经济学者关于此方面的论述。信誉源于理性预期,而预期选择又源于交易过程中的博弈,它进一步扩展为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秩序。
作为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假设,它与信息或知识的完备性无直接关系;与最佳选择和最终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也无直接关系。行为努力与行为结果是否一致,取决于约束条件,而这种约束条件除信息的不完备性外,更多地还与人的社会性相关,包括偏好、人力资本(如知识与核算能力等)、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以及与这些相关的意识形态等。当把友谊、尊敬、人格、权力、诚实等等“非经济的”融入个人效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建立一种有约束的、开放的效用函数时,信誉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生变量。
通过对学生进行约定、检查、复核、奖励和批评,使学生既能认识到这种制度的确立重要性,又能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得到鼓励和鞭策。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中学)
1 心理疏导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场所。课堂表现为一定的时空状态,如教室与具体课程授课时间的结合构成课堂;表现为一定的活动状态,即课堂教学的状态;表现为一定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不仅有构成课堂的物质要素的组合,而且有构成课堂的学生状态的组合;表现为一定的角色结构状态,即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分别扮演着各自明确的角色;表现为一定的制度状态,即受学校相关纪律、规则所控制和维系;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即构成课堂的氛围等。由此可见,课堂受到物的因素、人的因素 、制度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这表明构建和谐课堂具有复杂性。众所周知,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师生都满意的课堂——和谐课堂。
关于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莫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多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教学等手段,让他们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他们就必然会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合作探究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时尚。从表面上看, 合作学习使语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学生对这种形式已没有了新鲜感和主动性。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敷衍了事,更无所谓探究。其实质就是给学生捧上了所谓的“新瓶”,而继续走接受式学习的“装旧酒”,未能很好地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教学中这样的“点缀”,虽然具有观赏性,但于学生无益。
2 归因训练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时难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失败结果归因不当形成的。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对学生那不适当的归因方式进行干预,完全可以使其转变为积极的归因倾向。这种教育干预就称之为归因训练,纠正学生的偏科现象。
第一阶段:归因引导。这个阶段重点在于提高自我效能,使学生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在任何学校、任何班级,总难免存在一部分差生,也叫做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所谓困难学生就是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怎样对待差生呢?有的人视差生为天生的愚笨,认为属“无可救药”,于是破罐子破摔;有的人则采取一味责怪的态度,好像差生的差是由于故意不学所造成的,于是对差生讥讽、挖苦;有的人则对差生冷若冰霜,认为这些学生只要不“捣乱”便心安理得;有的人同情差生,懂得应该帮助差生和其他学生一道前进,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第二阶段:强化努力归因。学生获得自信和较高的自我后,应强化努力归因,即要求学生学会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获得较好成绩时,教师及时反馈,强调努力因素,并要求学生坚持不懈,保持好成绩;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结果,找出失败原因,要求学生将努力因素摆在首位,然后辅之以必要的学习上的指导:如在课堂提问和其他形式的测验,事后都要进行强化归因。通过这样的归因训练,维持一定的期望水平,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
3 学习动机内化
学习动力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觉性增强、好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过程。
在心理内动力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提高他们的信誉可信度。信誉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正式制度安排的补充机制,是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在此可以借鉴我国经济学者关于此方面的论述。信誉源于理性预期,而预期选择又源于交易过程中的博弈,它进一步扩展为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秩序。
作为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假设,它与信息或知识的完备性无直接关系;与最佳选择和最终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也无直接关系。行为努力与行为结果是否一致,取决于约束条件,而这种约束条件除信息的不完备性外,更多地还与人的社会性相关,包括偏好、人力资本(如知识与核算能力等)、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以及与这些相关的意识形态等。当把友谊、尊敬、人格、权力、诚实等等“非经济的”融入个人效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建立一种有约束的、开放的效用函数时,信誉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生变量。
通过对学生进行约定、检查、复核、奖励和批评,使学生既能认识到这种制度的确立重要性,又能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得到鼓励和鞭策。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