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画卷中的血火青春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几位山西籍学生,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太原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太原成成中学。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来到成成中学,畅想历史畅想未来。
  抗战前,成成中学的校址设在坝陵桥。抗战初期,校园被日本飞机炸毁。1950年,成成中学恢复,校址选在后铁匠巷(现校址)。校门口有一块碑,几个大字镌刻在碑上:“明理明德,成己成人。”这便是成成中学校名的由来。
  现在的成成中学,是太原市重点中学,它以每年名列太原市前茅的高考率受到人们的青睐,参加中考的学生都以考取成成中学为荣耀。但是,人们是否了解过去的成成中学呢?
  历史上的成成中学是一所人才荟萃之地,许多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就“以自力勤俭,师资雄厚,管理严格,学业精良而蜚声三晋”。但如果仅论规模、论设施,无论如何它也不可能与当时的公立学校相提并论。走进书斋,静下心来,打开尘封的史册,抖落历史的尘埃,再访访成成中学的老一辈,你会知道在艰苦卓绝的年代,学子们是如何高擎着“成己成人”的火炬前进的。
  ……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
  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开启了一代雄风,激扬文字的意气书生在民族危难、山河破碎的紧急关头肩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成己成人”的星星火炬不仅鼓舞着热血青年迅速成长,而且鼓舞着他们为着祖国去战斗。
  我徜徉在成成中学的校门前,凝视着“成己成人”的校训,仿佛走进了历史,仿佛走进了昔日的太原城,走到当年的成成中学,来到了爱国师生们中间,在感受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情怀。
  在近代,中华民族蒙受了多少屈辱!曾几何时,古老的长城上,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战马长嘶,枪炮齐鸣,偌大的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中华民族在抗争,古城太原在抗争,太原成成中学的师生们也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救亡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反抗侵略成了师生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语文老师上课,必讲文天祥的故事和《文天祥传》;政治老师上课,必先朗诵一首岳飞、辛弃疾或陆游等爱国诗人的佳作;地理老师上课,带一份中国地图,挂在墙上,告诉同学们:台湾、东北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任何时候都不可忘了祖国。课堂上,老师们慷慨陈词,学生们义愤填膺,爱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把全校师生联结在一起,爱国是永远飘扬在人们心中的旗帜。
  当年的成成中学,规模并不大。从建校到1937年的13年中,总共招生不过2200余人,在校生最多时也只有五六百人,还比不上今天的一所乡镇中学。但是,就在这所小小的学校中,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已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员人数最多时达到60多人,是当时太原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不仅许多教师和学生加入了党组织,就连校长和学校的其它许多负责人也是共产党员,其中有后来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林枫,建国后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刘墉如,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领导职务的武新宇……他们冲破了当局的层层阻挠,领导了全校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党的周围,各种各样的进步组织成立起来了,抗日救亡的旗帜在高高飘扬。黎明社、曦光社、前夜研究社、红军之友社、十月读书会、战旗社、血旌社……抗日组织有二三十个。1935年,成成中学的大部分师生都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他们在读书,在思索,在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中华民族因为有这样肯为她战斗的青年而不至沦丧。当我打开史册,读到这一个个活泼泼、光闪闪的组织名称时,就像看到悠悠岁月的深处,闪耀着永不熄灭、灿烂辉煌的星星火炬。
  我看到了岁月深处的四季。春天,校园内救亡的歌声像奔腾的春水,流向远方,给祖国带来希望;在盛夏的酷暑中,体质柔弱的女同学挥动着小旗,在向围观的人们慷慨陈词;深秋,一队又一队的学生顶着秋雨,聚集在山西省政府门前,要求抗日救亡;即使在风雪交加的严冬,抗日救亡的运动也没有停息,火种就在这时孕育着,萌动着,生长着……
  这就是当年的年轻人,他们白净的脸上充满了忧患,他们纯洁的眼神中流露出伤痛,他们的心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他们在寒风中疾呼:“今日痛,明日痛,日日痛,痛何如哉?”他们像文天祥一样也在向后人诉说:“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余以诗记其所遭,使后之来者继余志。”
  听!这可是那代青年向后之来者的诉说啊!作为后之来者,可曾听到了?也许没听到,也许听到了而不理解。如今的青年也许要向历史发问:那一代人,他们到底忧什么?痛什么?那时的青年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在生活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在学业上,当时能读到高中,尤其是考进成成中学这样学校的人有几何?从全省几十万、上百万青年中选拔出来的2200多名学生,算得上是沙里淘金,他们都是学业上的优胜者,肯定未来光明一片。
  他们在痛什么?忧什么?如果让现在的青年给那时的青年疗痛消忧,药方很容易开出:考大学、考研究生,加上出国深造,可谓生活优哉悠哉。学习枯燥时,可以约三五好友,找一家不错的饭馆嘬一顿;思想苦闷时,可以听听流行歌曲,放松放松;可以出去旅游,可以街头漫步,可以开车兜风,可以携情侣逛公园,花前月下诉说万种风情。还有什么忧痛可言?
  应该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与今天的青年是一样的,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已的理想,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生活。可是,在黑暗中,他们的心中首先是沉沦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全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笔从戎,成立了著名的“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走上抗日战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山西历史上,这都是感人至深的壮举!
  在这支队伍中,初一的同学仅14岁左右,高三的同学也仅18岁左右,都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都是大好年华。
  徜徉在成成中学的校门口,久久凝视着“明理明德,成己成人”的校训,我仿佛听到有歌声隐隐传来……
  工农兵学商,
  一齐来救亡,
  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
  走出工厂、田野、课堂。
  到前线去吧,
  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
  ……
  雄壮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一直回荡在我的耳畔。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这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就是在那一代青年的深深忧患和无私奉献中,新中国诞生了。
  听吧!听听那代青年在暴风雨中的钢铁誓言。1938年2月7日,太原成成中学全体师生在晋北抗日前线发表了《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表达了他们抗战到底,视死如归的决心:“我们反抗奴役,反抗压迫,反抗侵略。我们的意志是坚定的,心胸是热烈的,我们的力量是伟大的,捍卫祖国的责任是我们的,我们应当为了祖国的生存流最后一滴血!”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吕梁山,在黄河边,在大青山上,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北高原,在抗日义勇队战斗过的地方,洒下了爱国师生们的汗水和鲜血。
  请不要忘了那个时代,不要忘了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这支从太原杀出去的铁流,不要忘了在塞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8年抗战中,200多位师生为国捐躯,200多束壮丽的青春之花装点了祖国的塞北高原。
  据说,当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成立时,有7对父子兵、兄弟兵。来自榆次东阳镇的学生秦赞忠当年只有15岁。在国難当头、山河破碎的危急关头,他不仅自己报名参了军,而且还动员在榆次读书的弟弟秦赞贵也报了名。父母闻讯,心急如焚,几次派人劝他兄弟俩回家团聚。秦赞忠劝父母:“国将亡,家以何为?”兄弟二人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1939年5月,年仅17岁的秦赞忠在绥远凉城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殉国。还有来自沁县的农民子弟张国靖,当年参加义勇队时,他把许多个人物品留在了太原,却带了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夏伯阳》、《铁流》等世界名著。在书中英雄人物的激励下,他由一名文弱的书生成长为挥戈跃马的八路军骑兵连连长。1942年春天,他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他当年在成成中学读过的那些名著,战友们把书和他的遗体一起埋在大青山上,让心爱的书伴他长眠。
  在成成中学老校友的心中,还牢记着阎焕景、阎焕耀、阎焕春三兄弟。当年义勇队成立时,阎焕景和阎焕耀正在成成中学读书,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毅然相约参加了义勇队。在太原新民中学读书的阎焕春也不甘落后,参加了战动总会第五游击支队。1938年,他们所在的部队配合八路军120师收复了晋西北7座县城,兄弟三人在岢岚前线相逢。“别来沧海事”,兄弟战场相逢,别具真情。此后,兄弟三人都被编入由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改编的战动总会第四游击支队。兄弟三人在火线上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北上大青山参加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但是,三兄弟此行,他们谁也没有再回来。年迈的父母心系亲人,企盼儿子们早日归来,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历史已经久远了,如今战火早已停息,硝烟已经散去。我徜徉在成成中学,凝视着门前“明理明德,成己成人”的校训,眼前仿佛屹立着一座高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又仿佛奔腾着一条大江,江畔乱石穿空,江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其他文献
1969年5月19日,党的“九大”闭幕没几天,笔者作为中央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山西班的普通一员,随队走进人民大会堂,在二楼西侧前两排一个座位上,等候毛主席的接见。  在毛主席未出场前,朱德元帅、陈毅元帅、陈云、李富春等陪同接见的20多位老同志自动排成两行,站立在舞台靠后的台中央。  下午5时半,在震耳欲聋的“毛主席万岁”欢呼声中,毛主席身穿浅灰色的中山装从台后走到台前,向来自全国数省的军政干部招手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所作的一个巨大理论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更为深刻的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80年光辉历史的科学总结和本质还原,它开辟了对党的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认识的新境界。以研究、宣传党的历史为
期刊
国 际     10月2日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  10月4日 上万名来自各国的移民在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草原公园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政府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  10月8日 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10月9日 新华社记者邵杰、李骥志发表综述称:美国军队占领巴格达已整整半年时间,美国在伊拉克的处境可以说每况愈下,稳定遥遥无期。为摆脱这一困境,
期刊
华北战场上国共联合抗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1937年10月12日,日军板垣第5师团及东条察哈尔兵团之混成第15旅团等部3万余人,向我忻口正面前沿阵地猛烈进攻。国民党守军与敌激战,由此打响忻口战役。进攻忻口的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立体战”的密集火网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次地集团冲锋,都被中国守军打退。15日争夺204高地的战斗最为激烈,24小时内双方易手13次,中国守军6失7得,阵地依然在手
期刊
金秋十月,香山已见点点红叶,我们专程赴北京,看望和采访了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两年,现年83岁高龄的革命老人李力安。  李力安15岁参加革命,先后在党的区委、县委、地委任过委员、部长、副书记和书记。建国后,在中央人事部、中央财贸部和中央组织部任过职。在黑龙江省担任过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和书记。以后又担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老是党的十二届
期刊
太原盆地西南,距山西省会太原100公里的地方,是雷任民的故乡——古城平遥。  1909年7月15日,雷任民出生于四川成都,他父亲雷昌武是当时平遥商界的风云人物。1927年2月,雷任民在山西汾阳中学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4年7月,雷任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经济学研究生。  1937年1月他返回祖国,奔赴抗日前线,成为晋西北地区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将领。1937年2月,
期刊
一封电令,使他们踏上了新的征途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根据中共中央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即将接管川南。不久,又传来了关于18军接管川南的具体消息:军长张国华将任川南行署主任,军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将任行署副主任,军政委谭冠三将任自贡市委书记,18军副政委王其梅将任泸州市委书记,各师还将抽调大批工作队到所属各县开展新区工作。  消息传来,长期南征北战的18军官兵无不感到振奋:
期刊
周恩来洒泪写文告     1929年8月31日下午。上海戈登路善庄里114弄的一座小楼——党中央领导人起草文件的秘密地点。  周恩来坐在一张桌前,神情显得无比悲愤。他一边流着泪,一边奋笔疾书。他在替党中央起草《为反抗国民党屠杀革命领袖告全国劳苦大众书》,愤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残杀彭湃等同志的罪行,沉痛哀悼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号召人民为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而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回答反革命的屠杀。  《告大
期刊
编者按山西有个左权县,左权的故事代代传。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人民不会忘记为捍卫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抗日英烈们。本期特推出一组关于左权将军的文章,以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牺牲63周年。本刊编辑部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将领,他以其一生对党的赤胆之爱,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烈之歌。    “黄埔新星”与军事学院高才生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湖南醴陵人。他自幼家境贫
期刊
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队伍里有一支由产业工人组成的武装部队,它就是工卫旅。工卫旅的前身是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是山西新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讲述的是任应枢及其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发展壮大的过程。这支后来编入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的队伍,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发展壮大,谱写了一曲曲英勇善战、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壮歌。    1     任应枢于山西大学毕业后,1936年底加入牺盟会。全面抗战爆发后,加入第二战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