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网络报道,中国近几年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投江、跳楼、自缢、服毒、割腕等自杀行为。其中学生又占很大比例。校园欺凌现象也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殴打双亲,行凶杀人......从北京到南京,从山西到陕西,从上海到青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让人揪心。
2015年5月26日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记者邵巧宏报道,宁波法院2014年审结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03起,判决未成年犯804人。
《人民日报》记者张洋等报道,2017年4月1日6时20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赵某跳楼身亡;2018年6月8日,内蒙古一女生赵某跳楼身亡……
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一个娃娃,对于近14亿中国人口来说,仅九牛一毛,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但是,一个娃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希望之所在,甚至是唯一的希望。君不见,一生跳楼,其一家人哭得呼天抢地,悲痛欲绝。有的父母伤心过度,到九泉之下陪孩子去了。
中学阶段的学生逆反心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有的学生因为家长或老师收了他们的手机、睡个懒觉被批评几句、本不该早恋却失恋了……,他们都可能自伤、自残、自杀或寻衅滋事,报复他人……
我们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历来很重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应加强,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很多具体工作是靠家庭和学校来完成的,学校的教育工作主要又靠教师来完成。我国从党中央到地方,很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201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育人功能最强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2017、2018年又进行了小小的修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从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浅述一下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教师能做些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希望能引起同行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班上状元,学习成绩超好,人际关系差,爱好少,经不住挫折与打击。
2.程度不等的抑郁症。情绪低落、意志力减退、情绪消极、丧失信心,自伤、自残,甚至自杀。
3.焦虑症。面对 外界威胁时,紧张不安,心跳加快,甚至大汗淋漓吗,惶惶不可终日。
4.没有学习积极性。视学习为畏途,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故意迟到,故意经常上厕所,甚至旷课。
5.盲目性。盲目从众、盲目追星……,例如有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过生日请客,互相攀比,致债台高筑。
6.有的学生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可能打架斗殴,提刀杀人。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抬不起头,却在打游戏上找到了成就感。或者凭拳头说话,拉帮结派,成为校园霸王。
7.其它各种心理不健康 表现,这里不再赘述了。
二、主要原因
1.学习压力大。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习习惯良莠不齐,学习科目又多,部分学生成绩不如小学了,甚至一蹶不振。
2.父母外出打工。2018年3月,民政部公布中国目前有留守儿童约6800万,其中四川的留守儿童最多。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还是伯爷叔子、姨妈姑妈带,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他们的好习惯、好性格也缺失了,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3.受到老师、家长或其他人的不公正待遇,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偏执、偏激性格。日久天长,导致自卑、孤僻、焦虑、压抑、抑郁。
4.其它原因,在此不细叙述。
三、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科教师能做些什么?
1.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父母等的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一个孩子如果缺少接受生命的教育,遇到一点儿烦心事就轻生,如果没有防骗意识,做了研究生依然被拐卖。我们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接受现实,懂得宽容,学会感恩,乐观向上,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2.对症下药,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言行。
3.前些年讲得很多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就应该为学生着想,处理问题切忌简单粗暴。
4.把握好教材,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心理更加健康。
2016年7月出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我们已经用了两年,育人效果很好。它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新生从小学升到中学,拉开了中学的序曲,就得进行理念教育。教材恰到好处地设置了课程《少年有梦》。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都应该和祖国与时代一起成长。
教育学生志当存高远之后,还要教育学生心动不如行动,把每一天过得充实。努力才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要教会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少与他人攀比,只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使用教材时,不能空洞的说教,应该多举例说明,举例证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教材就设计了中学生如何与家人、老师、同学交往。
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非常贴近初中生的生理、生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探问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我们不能回避青春期的早恋问题,每年为情所困、失恋殉情和实施性犯罪的学生为数不少。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开篇第一课《青春的邀约》,就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体的悄悄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教师要悦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和生理缺陷,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自我调节和排解不健康心理。我们要教育学生用写日记、倾诉、散步、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做情绪的主人,管控好不良情绪,发誓不当失足青年。
5.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要多教学生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解除心理危机。
2018年10月一日,《四川教育》编辑陈敬在《教育不能用蛮力》中说得很好: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心理问题解决了,可能也就成人了,可能也就成龙了。
综上所述,我们都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维新初级中学)
2015年5月26日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记者邵巧宏报道,宁波法院2014年审结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03起,判决未成年犯804人。
《人民日报》记者张洋等报道,2017年4月1日6时20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赵某跳楼身亡;2018年6月8日,内蒙古一女生赵某跳楼身亡……
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
一个娃娃,对于近14亿中国人口来说,仅九牛一毛,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但是,一个娃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希望之所在,甚至是唯一的希望。君不见,一生跳楼,其一家人哭得呼天抢地,悲痛欲绝。有的父母伤心过度,到九泉之下陪孩子去了。
中学阶段的学生逆反心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有的学生因为家长或老师收了他们的手机、睡个懒觉被批评几句、本不该早恋却失恋了……,他们都可能自伤、自残、自杀或寻衅滋事,报复他人……
我们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历来很重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应加强,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很多具体工作是靠家庭和学校来完成的,学校的教育工作主要又靠教师来完成。我国从党中央到地方,很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201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育人功能最强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2017、2018年又进行了小小的修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从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浅述一下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教师能做些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希望能引起同行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班上状元,学习成绩超好,人际关系差,爱好少,经不住挫折与打击。
2.程度不等的抑郁症。情绪低落、意志力减退、情绪消极、丧失信心,自伤、自残,甚至自杀。
3.焦虑症。面对 外界威胁时,紧张不安,心跳加快,甚至大汗淋漓吗,惶惶不可终日。
4.没有学习积极性。视学习为畏途,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故意迟到,故意经常上厕所,甚至旷课。
5.盲目性。盲目从众、盲目追星……,例如有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过生日请客,互相攀比,致债台高筑。
6.有的学生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可能打架斗殴,提刀杀人。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抬不起头,却在打游戏上找到了成就感。或者凭拳头说话,拉帮结派,成为校园霸王。
7.其它各种心理不健康 表现,这里不再赘述了。
二、主要原因
1.学习压力大。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习习惯良莠不齐,学习科目又多,部分学生成绩不如小学了,甚至一蹶不振。
2.父母外出打工。2018年3月,民政部公布中国目前有留守儿童约6800万,其中四川的留守儿童最多。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还是伯爷叔子、姨妈姑妈带,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他们的好习惯、好性格也缺失了,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3.受到老师、家长或其他人的不公正待遇,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偏执、偏激性格。日久天长,导致自卑、孤僻、焦虑、压抑、抑郁。
4.其它原因,在此不细叙述。
三、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科教师能做些什么?
1.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父母等的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一个孩子如果缺少接受生命的教育,遇到一点儿烦心事就轻生,如果没有防骗意识,做了研究生依然被拐卖。我们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接受现实,懂得宽容,学会感恩,乐观向上,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2.对症下药,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言行。
3.前些年讲得很多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就应该为学生着想,处理问题切忌简单粗暴。
4.把握好教材,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心理更加健康。
2016年7月出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我们已经用了两年,育人效果很好。它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新生从小学升到中学,拉开了中学的序曲,就得进行理念教育。教材恰到好处地设置了课程《少年有梦》。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都应该和祖国与时代一起成长。
教育学生志当存高远之后,还要教育学生心动不如行动,把每一天过得充实。努力才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要教会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少与他人攀比,只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使用教材时,不能空洞的说教,应该多举例说明,举例证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教材就设计了中学生如何与家人、老师、同学交往。
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非常贴近初中生的生理、生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探问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我们不能回避青春期的早恋问题,每年为情所困、失恋殉情和实施性犯罪的学生为数不少。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开篇第一课《青春的邀约》,就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体的悄悄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教师要悦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和生理缺陷,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自我调节和排解不健康心理。我们要教育学生用写日记、倾诉、散步、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做情绪的主人,管控好不良情绪,发誓不当失足青年。
5.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要多教学生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解除心理危机。
2018年10月一日,《四川教育》编辑陈敬在《教育不能用蛮力》中说得很好: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心理问题解决了,可能也就成人了,可能也就成龙了。
综上所述,我们都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维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