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只有当教学设计最优化时,才能实现最佳的课堂效能。现以“搜索引擎”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目标
解读教材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深入解读教材,理解编者、专家的意图,深入了解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教学目标的提炼。以下是笔者对教材内容《桂林一日游》一课教学目标的优化过程。
1.研读教材,梳理知识与技能目标
研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三大板块,笔者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图的分析、整理和归纳。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搜索引擎与关键词的概念;②初步掌握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从结果页面中选择信息;②感悟不同关键词带来的效果,能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查找官方网站;了解其他搜索引擎。
2.研读纲要,提炼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再来思考本课目标,就可以这样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能按照合理的步骤使用搜索引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的策略。
3.以生为本,融合三维目标
本课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搜索引擎。从学生实际出发,本课目标定位就要相对指导纲要的要求降低一个层次: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能将其初步应用于生活、学习中,并形成一定的策略。再看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对网络有了一定的认识。据了解,部分学生使用过搜索引擎。针对学生的差异,在目标定位上就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此外,四年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是无意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所渗透。
通过与教材、纲要、学生对话,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能够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初步掌握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的操作方法,能够进入合适的网站;了解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
二、了解学生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素材和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与情感需要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实现“教学有意义”。
1.由教材引发的思考
本课教材的课题是《桂林一日游》。我们学校地处杭州,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作为一名杭州人,在杭州游一天更具有真实性。那么,用“杭州一日游”来代替“桂林一日游”会更有现实意义。
2.由学生引发的思考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视角,选择以《杭州一日游》为课题进行教学,将直接指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应用性。
学习内容确定后,我将学习任务分解为三大板块:通过搜索引擎的学习,能够选择一个喜欢去的景点(落实基本搜索要求)、查询天气情况(学习关键词的选择,知道能从官方、权威网站获取信息)、提供选择景点的理由(巩固落实基本技能,又能引出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
三、分析教学过程,制定教学策略
制定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合理地选择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每一节课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有效率。
1.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
在此前分析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将其细化,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操作实验。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细化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选择一个喜欢去的景点”这个环节其实是一个固定动作,带给学生的是使用搜索引擎的操作技能。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将信息筛选的学习放进这一环节。在教师的操作实验中,发现当选择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页面。怎样的结果页面才能体现出信息筛选的功能呢?这需要教师不断尝试。通过实验,最终确定以“杭州旅游景点”为关键词。因为当以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时,结果页面有一些信息是与搜索结果无关的,从而体现出信息筛选的原则:有用的信息才去看,没用的则不看。
“查询天气情况”这一环节是对关键词的教学。关键词有两种确定方式:一是能直接从所要查找的内容中得出关键词;二是从所要查找的内容中提炼出关键词。四年级学生缺少提炼关键词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这一环节进行一定的技巧性指导。当学生提炼的关键词不适合时,教给学生更换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从“会不会下雨”到“杭州气象”或“杭州天气”,就是一个提炼的过程。当然,查询天气最正确的信息来自官方网站,从而引出“杭州气象网”等官方网站。
“提供选择景点的理由”这一环节其实是一个巩固提升的过程。它体现了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的筛选等多种操作应用。更重要的是,顺势提出了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2.教学方法优化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优化的基础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第一板块,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学生演示、教师总结”的方式,既给进度快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也给其他学生以示范。在进行信息筛选时,以对比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谈一谈选择的信息条目与理由,从而得出信息筛选的原则。
在第二板块,由于教学目标较多,教学方法的使用尤为重要,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猜测、探究、对比交流等教学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关键词,然后汇报各小组讨论得出的关键词。全班尝试操作,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操作。集体反馈环节,教师让学生演示选择的关键词,在遇到问题时,请已经查找到信息的学生上台,进行关键词更换。最后,师生总结交流如何提炼关键词,并引出官方网站。
第三个板块中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任务操作,让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想推荐的景点,其他学生对他搜索的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九堡中心小学)
一、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目标
解读教材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深入解读教材,理解编者、专家的意图,深入了解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教学目标的提炼。以下是笔者对教材内容《桂林一日游》一课教学目标的优化过程。
1.研读教材,梳理知识与技能目标
研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三大板块,笔者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图的分析、整理和归纳。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搜索引擎与关键词的概念;②初步掌握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从结果页面中选择信息;②感悟不同关键词带来的效果,能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查找官方网站;了解其他搜索引擎。
2.研读纲要,提炼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再来思考本课目标,就可以这样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能按照合理的步骤使用搜索引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的策略。
3.以生为本,融合三维目标
本课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搜索引擎。从学生实际出发,本课目标定位就要相对指导纲要的要求降低一个层次: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能将其初步应用于生活、学习中,并形成一定的策略。再看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掌握了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对网络有了一定的认识。据了解,部分学生使用过搜索引擎。针对学生的差异,在目标定位上就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此外,四年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是无意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所渗透。
通过与教材、纲要、学生对话,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能够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初步掌握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的操作方法,能够进入合适的网站;了解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
二、了解学生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素材和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与情感需要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实现“教学有意义”。
1.由教材引发的思考
本课教材的课题是《桂林一日游》。我们学校地处杭州,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作为一名杭州人,在杭州游一天更具有真实性。那么,用“杭州一日游”来代替“桂林一日游”会更有现实意义。
2.由学生引发的思考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视角,选择以《杭州一日游》为课题进行教学,将直接指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应用性。
学习内容确定后,我将学习任务分解为三大板块:通过搜索引擎的学习,能够选择一个喜欢去的景点(落实基本搜索要求)、查询天气情况(学习关键词的选择,知道能从官方、权威网站获取信息)、提供选择景点的理由(巩固落实基本技能,又能引出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
三、分析教学过程,制定教学策略
制定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合理地选择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每一节课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有效率。
1.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
在此前分析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将其细化,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操作实验。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细化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选择一个喜欢去的景点”这个环节其实是一个固定动作,带给学生的是使用搜索引擎的操作技能。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将信息筛选的学习放进这一环节。在教师的操作实验中,发现当选择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页面。怎样的结果页面才能体现出信息筛选的功能呢?这需要教师不断尝试。通过实验,最终确定以“杭州旅游景点”为关键词。因为当以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时,结果页面有一些信息是与搜索结果无关的,从而体现出信息筛选的原则:有用的信息才去看,没用的则不看。
“查询天气情况”这一环节是对关键词的教学。关键词有两种确定方式:一是能直接从所要查找的内容中得出关键词;二是从所要查找的内容中提炼出关键词。四年级学生缺少提炼关键词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这一环节进行一定的技巧性指导。当学生提炼的关键词不适合时,教给学生更换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从“会不会下雨”到“杭州气象”或“杭州天气”,就是一个提炼的过程。当然,查询天气最正确的信息来自官方网站,从而引出“杭州气象网”等官方网站。
“提供选择景点的理由”这一环节其实是一个巩固提升的过程。它体现了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的筛选等多种操作应用。更重要的是,顺势提出了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2.教学方法优化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优化的基础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第一板块,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学生演示、教师总结”的方式,既给进度快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也给其他学生以示范。在进行信息筛选时,以对比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谈一谈选择的信息条目与理由,从而得出信息筛选的原则。
在第二板块,由于教学目标较多,教学方法的使用尤为重要,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猜测、探究、对比交流等教学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关键词,然后汇报各小组讨论得出的关键词。全班尝试操作,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操作。集体反馈环节,教师让学生演示选择的关键词,在遇到问题时,请已经查找到信息的学生上台,进行关键词更换。最后,师生总结交流如何提炼关键词,并引出官方网站。
第三个板块中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任务操作,让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想推荐的景点,其他学生对他搜索的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九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