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由于最初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不同产业会向不同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分工,进而可以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区域分工均衡;由于比较优势的转变,原先适合该产业形成集聚的区域会变得不再适合,从而会引发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与再集聚,这会引起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演变.以产业集聚与扩散为基础,通过建立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汽车产业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汽车品牌对顾客购买决策的直接影响格外显著。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品牌竞争力评价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结合国产汽车行业特征
介绍了硅酸盐水泥基材与铀反应的理论依据,自然界铀矿物的蚀变以及含铀废物硅酸盐水泥固化的研究现状,并对硅酸盐水泥基材固化铀提出了初浅的认识.
概述种子活力概念的定义过程,论述国内外种子活力的研究概况及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玉米种子活力测定常用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为科学、准确进行玉米种子
逐段解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由情志关系探索杜甫情感矛盾的根源:儒家的思想融入他的个人情感,使他在个人的追求与对社会的关怀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正因为如此,当杜甫遭
夏季暴雨与洪涝作为中国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国东部区域暴雨与亚洲季风联系紧密,亚洲气候变化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季风特征。在中国季风区往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