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課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的延伸,进行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较高的课外阅读能力是检验学好语文的标准之一,为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做起。
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如下。
1.以讲激趣
学生只有对阅读材料产生了兴趣,才能热爱阅读,主动阅读,阅读效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我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兴趣后,再辅以讲故事留悬念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首先让学生爱上语文,不仅将语文融于课堂,还将语文融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只要事事用心,处处细心,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之外,我在语文课堂上,每讲授一篇课文,我都会用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做形象描述,但常常不讲完全,或讲头留尾,或讲果留因,留下一个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结果,从而激发他们在课外查找资料的兴趣。
2.以读激趣
冰心曾经说过: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本好书,就好比是自己忠实的朋友,更是自己最好最贴心的老师。读好书既能够让自己增长知识,又能够清洗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但很多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他们认为阅读与个人的素质没有根本的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值得深思的地方。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这本书,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老师有感情范读课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有感情比赛读课文等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让学生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惬意,从而受到爱阅读的熏陶。
3.以引激趣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要让学生自己喜欢看,愿意看,首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所以,在介绍书本给孩子们看时,我往往会介绍我读过的又适合孩子们读的书。如我有意介绍给孩子们读曹文轩的小说时,我先把我看过的《草原上的小木屋》绘声绘色的向孩子们介绍:劳拉一家人迁徙到西部大草原上,在那里自力更生。这期间,他们的遭遇惊险而又刺激――大草原上荒芜一片,缺水少粮,古怪的印第安人,森林大火,热病,狼群……危险无处不在!劳拉一家人却处之泰然,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爸爸砍来木材,建起一个温暖的新家,又辛勤地挖井、买种子、买犁、犁地、播种……又一次草原上着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小动物从劳拉家的水桶边、井边、身边跑过。这一切多美呀!孩子们的眼睛亮亮地听着我介绍,课后,都跑来问我,哪有这本书借,没几个星期,我们班就掀起了曹文轩热。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很快提高了,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二、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怎样读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这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精读法
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精读时全身投入,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帮助小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文修养。
2.略读法
读的目的是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采用以不理的方法跳过去,以免影响速度。当然,略读也不是走马观花的读,而是有目的的读。
三、营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氛围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在课外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在班级设立“读书角”,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借阅书报,让学生产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优越感,同时,我为了这种阅读氛围能持续下去,还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 我在每个周的规定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读课外书获取的故事内容、感想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对阅读次数多、感悟精彩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这样,不仅他们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加强课外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只要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那么学生一定会在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获取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如下。
1.以讲激趣
学生只有对阅读材料产生了兴趣,才能热爱阅读,主动阅读,阅读效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我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兴趣后,再辅以讲故事留悬念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首先让学生爱上语文,不仅将语文融于课堂,还将语文融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只要事事用心,处处细心,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之外,我在语文课堂上,每讲授一篇课文,我都会用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做形象描述,但常常不讲完全,或讲头留尾,或讲果留因,留下一个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结果,从而激发他们在课外查找资料的兴趣。
2.以读激趣
冰心曾经说过: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本好书,就好比是自己忠实的朋友,更是自己最好最贴心的老师。读好书既能够让自己增长知识,又能够清洗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心胸坦荡的情怀,乐于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但很多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他们认为阅读与个人的素质没有根本的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值得深思的地方。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这本书,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老师有感情范读课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有感情比赛读课文等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让学生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惬意,从而受到爱阅读的熏陶。
3.以引激趣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要让学生自己喜欢看,愿意看,首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所以,在介绍书本给孩子们看时,我往往会介绍我读过的又适合孩子们读的书。如我有意介绍给孩子们读曹文轩的小说时,我先把我看过的《草原上的小木屋》绘声绘色的向孩子们介绍:劳拉一家人迁徙到西部大草原上,在那里自力更生。这期间,他们的遭遇惊险而又刺激――大草原上荒芜一片,缺水少粮,古怪的印第安人,森林大火,热病,狼群……危险无处不在!劳拉一家人却处之泰然,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爸爸砍来木材,建起一个温暖的新家,又辛勤地挖井、买种子、买犁、犁地、播种……又一次草原上着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小动物从劳拉家的水桶边、井边、身边跑过。这一切多美呀!孩子们的眼睛亮亮地听着我介绍,课后,都跑来问我,哪有这本书借,没几个星期,我们班就掀起了曹文轩热。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很快提高了,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二、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怎样读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这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精读法
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精读时全身投入,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帮助小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文修养。
2.略读法
读的目的是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采用以不理的方法跳过去,以免影响速度。当然,略读也不是走马观花的读,而是有目的的读。
三、营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氛围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在课外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在班级设立“读书角”,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借阅书报,让学生产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优越感,同时,我为了这种阅读氛围能持续下去,还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 我在每个周的规定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读课外书获取的故事内容、感想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对阅读次数多、感悟精彩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这样,不仅他们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加强课外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只要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那么学生一定会在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获取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