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遍布山东各地的古村落,为这片地域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一个个村庄成为活动的历史。朱崖村就是这些古村落中的一个,作家冯伟山探寻自然,用文字解读朱崖村的历史变迁。
山水桃花源
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的朱崖村,现属庙子镇,四面环山,景色宜人。朱崖村依山而建,说是山,其实是崖,面西的一片平缓的崖,从崖底到顶部数百米的距离,崖上红石累累,故称朱崖。
明朝洪武初年,山西移民来此定居时已经有村,并有多个姓氏的先民在此生活。经过数百年的时光淘洗,历经战乱、瘟疫等诸多变故的原住民,有的外迁,有的身后无嗣,人员骤减,延续至今的仍有姬、乔、仇三姓后人。现村中有居民2400余人,23姓,以田姓、王姓居多,大多来自那场声势浩大的山西大移民。
朱崖村究竟何时立村,说法不一。有说元朝的,也有说汉代的,传说诸葛亮经过此地,见遍地山石,鲜有水井,人畜和庄稼严重缺水,心下不忍,就拿出平生所学在附近查看地形,让老百姓在他点穴的地方掘井。果然,地下丈余就是甘冽清泉。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他,周边村子挖出的十几口井都叫“诸葛井”。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古井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西边就有一口,井口由十几层石块垒砌,由于汲水的年代久远,上面留有三十几道绳索磨出的深深印痕。井口除了人工垒砌的石块外,下面是一道天然的石缝,大且阔,井水四季不断,纯净甘甜,推测此井可能与附近的地下河相通。可惜,这样一口历经千年风雨的古井,修路时被压在了路面以下两米的地方。
早先为防匪患,村子四周大都筑有围墙,或土或砖石,两三米厚丈余高,围墙上留有进出村子的大门。朱崖村也不例外,据村里的老人讲,清一色的石墙,高大厚实,四周有七门。西面三个,北面两个,南面和东面各一个,可谓气派。朱崖村南、东、北三面不甚平坦,丘陵沟壑纵横,只有西面地势开阔,且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是去青州府的必经之路,又紧邻淄河,人流量大,村西自然成了“正脸”。
朱崖村有集,且大,逢三排八,啥时有的,无人知晓。每逢集日,方圆十余里的人络绎而来,黑压压到处是人,集上物品丰富,卖啥的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闭目细想,一座偌大的村子,依山傍水,四周围墙高耸,瘦石叠加,七个进出村子的大门开着,村民、行人踏在朱色的街路上来来往往,或行色匆匆,或悠闲自得,无不在追赶和丈量着岁月的步履。庭院错落,草木葱茏,鸡鸣狗叫鸟儿啁啾,山村风光奇秀,当年陶渊明的南山也不过如此吧。
节孝碑与老房子
村子的东北角地势较高,一眼能望出去很远。远处的山、远处的路、远处的大树和行走的人,都在视线里变得很小,小成一个点。
一条小路从眼前伸开,野草和灌木蓬勃著,遮了路面的一半。草丛里有一石碑,近了才看清是一块老碑,并且是御赐碑。碑高近三米,碑顶雕有二龙戏珠的图案,碑身两侧雕有八仙,正中四个苍劲大字:寒松冻竹。右侧是一排竖刻小字:钦命山东提督学政翰林院编修汪为。左侧也是竖刻小字,三排,从左向右分别是:皇清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年孟冬谷旦。男永秀暨孙元林。田大士之妻邱氏立。是一块典型的节孝碑。
碑是为田大士的妻子邱氏立的,立碑人是他的儿子田永秀和孙子田元林。邱氏年纪轻轻就独守空房,漫漫长夜独对灯影,其苦其闷不言自明。后把夫家的侄子过继到自己身下,独自抚养成人,耗尽了一生的青春和快乐。终于,邱氏的行为感动了地方百姓和官员,立为典范,上书朝廷为其表功。
离节孝碑不远,小路拐弯进了村子。朱崖村历史遗存很多,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很多,据说都是清中期的建筑,可惜没有具体的文字佐证。岁月斑驳的青石板路、上马石、下马石、垒砌在长长石墙上的拴马石随处可见,如一人置身此地,绝对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处老房尤其显眼,房子建在大街的右侧,因此处街面坡度较大,呈六七十度的样子。建房首先解决的是地基要用石头垒平,并且房子的东西两侧要保持水平,这样的房子要建好谈何容易,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这座房子之所以显眼,光建地基就足足砌了23层石头,高约十米,站在屋基处仰头看,石头厚薄一致,一层层呈金字塔状慢慢向上收缩,用工之细致,耗时之久长,不得不叹服前人的勤劳和智慧。
进院门十余米,竟还有一个朝东的大门,但大门已完全坍塌,只留地基上的几块巨石,石上有雕纹的痕迹。这是一处两进门的大院,院里的房屋基本保留了最原始的样子,也是砖石结构,也镶嵌着雕花的砖石,古朴别致,百年来少有修缮。据现在的主人,一位九十岁的老奶奶讲,此房是自己的公公从一位本家手中买来,尽管当时主人急于出手,价钱很低,但还是掏空了公公多年的积蓄,并且借了债。他太喜欢这座宅院了,价格也的确比当时的造价低很多。
那房子的主人为何要急于出手呢?这里有一段故事,听来也算荒诞。
据说,这家房子的主人姓田,在山西做生意,不是很大,无非是从当地贩运一些土特产去卖,但在当时的朱崖村也算首富了。那时盖房不花钱,都是村人相互帮忙,管饱饭就行。但等建好这23层的石头地基,主人家的几个米缸还是空了,他又买来新米和整坛整坛的老酒,期盼一鼓作气把新房建好。新房终于落成,主人高兴异常,买了鞭炮和震天雷以示庆贺。
当震天雷在天空炸响的时候,院中树上的一只鸡突然展翅西飞,竟一下飞到了二百米外的淄河上空,不见了踪影。这让在场的所有人大惊失色,特别是新房的主人,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好久愣没起来。鸡怎么会飞呢?主人百思不得其解。因心里装着事儿,起工酒也喝的没了滋味。
主人翻来覆去想了好几天,越想越害怕,鸡向西飞不就是上了西天吗?看来是凶兆!怕是自己在此居住,一家人会招来灭顶之灾,赶快搬走。于是,主人咬牙低价卖掉新房,举家搬迁了。有说去了山西的,也有说去了济南的,总之这家田姓人走后再没回来。
故事已经过去了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这院子里的一砖一瓦早就凝了岁月的风霜,沧桑尽显。其实,现院子的主人也姓田,老奶奶有四儿一女,丈夫二十年前就去世了,孩子也都有出息,定居在全国的好几个城市。小儿子离家最近,也在50里外的青州城。 老奶奶身体很好,行动自如,说话也思维清晰,根本不像九十出头的老人。她说,孩子们都孝顺,让自己跟着他们住,可她舍不得这座生活了70多年的房子。自己是童养媳,十几岁就过来了,这么多年的朝夕相伴,房子就如自己的家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连墙头上的一块小石子,她都了然于胸。70年来,这座宅院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好的、不好的,她也全都记得。
她没事儿就闭着眼坐在小凳上过电影,一幕幕从脑海掠过。
红枪会抗日
朱崖村东南二里,有一山叫障拦山,是专门保护村子的,意思是阻拦着不好的东西,以防冲进村子。据说附近的村子都有这样一座山,应该是先人立村时,先看好了“障拦山”,后立的村。
障拦山应该和现在的影壁墙有异曲同工之妙。可1939年以后,这山上竟然驻了一支伪军,专门给朱崖村炮楼里的鬼子放哨,有时也跟着鬼子去附近的村里扫荡。鬼子在朱崖村里建有一个炮楼,虽说就一个班的人马,可武器装备精良,是一颗硬钉子。鬼子还有一个中队驻扎在临淄,和方圆数十里各村子里的鬼子据点来回互动,形成了一股极强的战斗力。
那时,朱崖村以南五公里的长秋村,冯毅之早就组织队伍到处打击鬼子,在淄河两岸播撒着抗日的种子。据载,1942年冯毅之带领队伍采取“调虎离山”“诱敌深入”的战术,把鬼子围在朱崖村南边的一条山坳里,击毙鬼子小头目小林一郎,并缴获机枪一挺。后来,冯毅之又带领队伍多次对朱崖村的鬼子进行打击,其中两次攻进村子,但都因种种原因被迫撤出。
到了1945年8月18日夜,活动在朱崖村以东的“七庄红枪会”爱国热情高涨,突然发动袭击,包围了朱崖村。红枪会的会员们精神抖擞,杀声震天,手持长矛从村里的西门冲进来,向鬼子炮楼杀来。因是夜晚,动静又大,炮楼里的鬼子不敢贸然出动,慌忙朝远处的人群打了三发迫击炮弹,红枪会见鬼子火力太猛,就从北门撤出了。
可第二天一早,即8月19日,临淄的鬼子接到消息,立刻派兵和朱崖村的鬼子一起向“七庄红枪会”发起反扑。所谓七庄,是指朱崖村以东的七个小村庄,“七庄红枪会”是指七个村子联合起来的红枪会。七庄中离朱崖村最近的村子只有五里路,路旁有一大槐树,当地人称“五里槐”。此时,“七庄红枪会”的会众们也不含糊,在五里槐列好队形,手中紧握红缨枪,神色庄重,口中念念有词,准备迎击鬼子。他们坚信自己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法术,战无不胜,群情激昂。鬼子的队伍与红枪会隔仁河摆开阵势,数挺机枪和数门山炮架好,准备朝对面的红枪会进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朱崖村一个人跑来,对鬼子高喊“不要开火”。不多时,鬼子兵全部撤走,一场大的血腥场面竟瞬间避免了。
事后得知,临淄大本营的鬼子一早接到济南鬼子方面的电报,说日本天皇已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土地上不能再开一枪。于是,临淄的鬼子赶紧打电话到朱崖村据点,据点留守的鬼子兵又赶紧找了一个本村百姓火速去五里槐送信。
历史就是这么巧合。那时通讯落后,日本宣布投降后,消息要从总部一级级向下传达,等传到临淄时已经过去了五天。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济南方面早就知道了消息,但一些主战派将领不愿接受投降的事实,故意拖着不往下传达。不管怎样,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的事实谁都无法更改,冯毅之和七乡红枪会在朱崖村英勇抗日的壮举也将永载史册。
根据国际战争的有关规定,中国军队接受日本受降后,不能再對日本军队发生任何“擦枪走火”的事儿,更要保证士兵的人身安全。几天后,为防鬼子撤退过程中遭到地方抗日武装的袭击,国民党杨大山部将临淄方面的鬼子兵全部“护送”到济南火车站。至此,青州临淄地界鬼子绝迹。
1958年3月,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在淄河断裂带发现铁矿石,投资开采后因放炮常有飞石危及周边百姓,昔日人流如织的朱崖大集只好北迁至庙子,朱崖公社人民政府所在地也东迁安全地带。1984年后,朱崖公社并入庙子乡,即现在的庙子镇。
时光总在飞逝,眨眼的工夫,朱崖这座古村已经在历史的烟云中历经千载。高大厚实的石头围墙以及古街夜市的喧嚣,早在岁月的流逝中荡然无存。昔日朱色的五道崖,也被水泥街面覆盖,今人再也无法一睹其真容。
山水桃花源
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的朱崖村,现属庙子镇,四面环山,景色宜人。朱崖村依山而建,说是山,其实是崖,面西的一片平缓的崖,从崖底到顶部数百米的距离,崖上红石累累,故称朱崖。
明朝洪武初年,山西移民来此定居时已经有村,并有多个姓氏的先民在此生活。经过数百年的时光淘洗,历经战乱、瘟疫等诸多变故的原住民,有的外迁,有的身后无嗣,人员骤减,延续至今的仍有姬、乔、仇三姓后人。现村中有居民2400余人,23姓,以田姓、王姓居多,大多来自那场声势浩大的山西大移民。
朱崖村究竟何时立村,说法不一。有说元朝的,也有说汉代的,传说诸葛亮经过此地,见遍地山石,鲜有水井,人畜和庄稼严重缺水,心下不忍,就拿出平生所学在附近查看地形,让老百姓在他点穴的地方掘井。果然,地下丈余就是甘冽清泉。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他,周边村子挖出的十几口井都叫“诸葛井”。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古井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西边就有一口,井口由十几层石块垒砌,由于汲水的年代久远,上面留有三十几道绳索磨出的深深印痕。井口除了人工垒砌的石块外,下面是一道天然的石缝,大且阔,井水四季不断,纯净甘甜,推测此井可能与附近的地下河相通。可惜,这样一口历经千年风雨的古井,修路时被压在了路面以下两米的地方。
早先为防匪患,村子四周大都筑有围墙,或土或砖石,两三米厚丈余高,围墙上留有进出村子的大门。朱崖村也不例外,据村里的老人讲,清一色的石墙,高大厚实,四周有七门。西面三个,北面两个,南面和东面各一个,可谓气派。朱崖村南、东、北三面不甚平坦,丘陵沟壑纵横,只有西面地势开阔,且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是去青州府的必经之路,又紧邻淄河,人流量大,村西自然成了“正脸”。
朱崖村有集,且大,逢三排八,啥时有的,无人知晓。每逢集日,方圆十余里的人络绎而来,黑压压到处是人,集上物品丰富,卖啥的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闭目细想,一座偌大的村子,依山傍水,四周围墙高耸,瘦石叠加,七个进出村子的大门开着,村民、行人踏在朱色的街路上来来往往,或行色匆匆,或悠闲自得,无不在追赶和丈量着岁月的步履。庭院错落,草木葱茏,鸡鸣狗叫鸟儿啁啾,山村风光奇秀,当年陶渊明的南山也不过如此吧。
节孝碑与老房子
村子的东北角地势较高,一眼能望出去很远。远处的山、远处的路、远处的大树和行走的人,都在视线里变得很小,小成一个点。
一条小路从眼前伸开,野草和灌木蓬勃著,遮了路面的一半。草丛里有一石碑,近了才看清是一块老碑,并且是御赐碑。碑高近三米,碑顶雕有二龙戏珠的图案,碑身两侧雕有八仙,正中四个苍劲大字:寒松冻竹。右侧是一排竖刻小字:钦命山东提督学政翰林院编修汪为。左侧也是竖刻小字,三排,从左向右分别是:皇清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年孟冬谷旦。男永秀暨孙元林。田大士之妻邱氏立。是一块典型的节孝碑。
碑是为田大士的妻子邱氏立的,立碑人是他的儿子田永秀和孙子田元林。邱氏年纪轻轻就独守空房,漫漫长夜独对灯影,其苦其闷不言自明。后把夫家的侄子过继到自己身下,独自抚养成人,耗尽了一生的青春和快乐。终于,邱氏的行为感动了地方百姓和官员,立为典范,上书朝廷为其表功。
离节孝碑不远,小路拐弯进了村子。朱崖村历史遗存很多,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很多,据说都是清中期的建筑,可惜没有具体的文字佐证。岁月斑驳的青石板路、上马石、下马石、垒砌在长长石墙上的拴马石随处可见,如一人置身此地,绝对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处老房尤其显眼,房子建在大街的右侧,因此处街面坡度较大,呈六七十度的样子。建房首先解决的是地基要用石头垒平,并且房子的东西两侧要保持水平,这样的房子要建好谈何容易,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这座房子之所以显眼,光建地基就足足砌了23层石头,高约十米,站在屋基处仰头看,石头厚薄一致,一层层呈金字塔状慢慢向上收缩,用工之细致,耗时之久长,不得不叹服前人的勤劳和智慧。
进院门十余米,竟还有一个朝东的大门,但大门已完全坍塌,只留地基上的几块巨石,石上有雕纹的痕迹。这是一处两进门的大院,院里的房屋基本保留了最原始的样子,也是砖石结构,也镶嵌着雕花的砖石,古朴别致,百年来少有修缮。据现在的主人,一位九十岁的老奶奶讲,此房是自己的公公从一位本家手中买来,尽管当时主人急于出手,价钱很低,但还是掏空了公公多年的积蓄,并且借了债。他太喜欢这座宅院了,价格也的确比当时的造价低很多。
那房子的主人为何要急于出手呢?这里有一段故事,听来也算荒诞。
据说,这家房子的主人姓田,在山西做生意,不是很大,无非是从当地贩运一些土特产去卖,但在当时的朱崖村也算首富了。那时盖房不花钱,都是村人相互帮忙,管饱饭就行。但等建好这23层的石头地基,主人家的几个米缸还是空了,他又买来新米和整坛整坛的老酒,期盼一鼓作气把新房建好。新房终于落成,主人高兴异常,买了鞭炮和震天雷以示庆贺。
当震天雷在天空炸响的时候,院中树上的一只鸡突然展翅西飞,竟一下飞到了二百米外的淄河上空,不见了踪影。这让在场的所有人大惊失色,特别是新房的主人,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好久愣没起来。鸡怎么会飞呢?主人百思不得其解。因心里装着事儿,起工酒也喝的没了滋味。
主人翻来覆去想了好几天,越想越害怕,鸡向西飞不就是上了西天吗?看来是凶兆!怕是自己在此居住,一家人会招来灭顶之灾,赶快搬走。于是,主人咬牙低价卖掉新房,举家搬迁了。有说去了山西的,也有说去了济南的,总之这家田姓人走后再没回来。
故事已经过去了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这院子里的一砖一瓦早就凝了岁月的风霜,沧桑尽显。其实,现院子的主人也姓田,老奶奶有四儿一女,丈夫二十年前就去世了,孩子也都有出息,定居在全国的好几个城市。小儿子离家最近,也在50里外的青州城。 老奶奶身体很好,行动自如,说话也思维清晰,根本不像九十出头的老人。她说,孩子们都孝顺,让自己跟着他们住,可她舍不得这座生活了70多年的房子。自己是童养媳,十几岁就过来了,这么多年的朝夕相伴,房子就如自己的家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连墙头上的一块小石子,她都了然于胸。70年来,这座宅院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好的、不好的,她也全都记得。
她没事儿就闭着眼坐在小凳上过电影,一幕幕从脑海掠过。
红枪会抗日
朱崖村东南二里,有一山叫障拦山,是专门保护村子的,意思是阻拦着不好的东西,以防冲进村子。据说附近的村子都有这样一座山,应该是先人立村时,先看好了“障拦山”,后立的村。
障拦山应该和现在的影壁墙有异曲同工之妙。可1939年以后,这山上竟然驻了一支伪军,专门给朱崖村炮楼里的鬼子放哨,有时也跟着鬼子去附近的村里扫荡。鬼子在朱崖村里建有一个炮楼,虽说就一个班的人马,可武器装备精良,是一颗硬钉子。鬼子还有一个中队驻扎在临淄,和方圆数十里各村子里的鬼子据点来回互动,形成了一股极强的战斗力。
那时,朱崖村以南五公里的长秋村,冯毅之早就组织队伍到处打击鬼子,在淄河两岸播撒着抗日的种子。据载,1942年冯毅之带领队伍采取“调虎离山”“诱敌深入”的战术,把鬼子围在朱崖村南边的一条山坳里,击毙鬼子小头目小林一郎,并缴获机枪一挺。后来,冯毅之又带领队伍多次对朱崖村的鬼子进行打击,其中两次攻进村子,但都因种种原因被迫撤出。
到了1945年8月18日夜,活动在朱崖村以东的“七庄红枪会”爱国热情高涨,突然发动袭击,包围了朱崖村。红枪会的会员们精神抖擞,杀声震天,手持长矛从村里的西门冲进来,向鬼子炮楼杀来。因是夜晚,动静又大,炮楼里的鬼子不敢贸然出动,慌忙朝远处的人群打了三发迫击炮弹,红枪会见鬼子火力太猛,就从北门撤出了。
可第二天一早,即8月19日,临淄的鬼子接到消息,立刻派兵和朱崖村的鬼子一起向“七庄红枪会”发起反扑。所谓七庄,是指朱崖村以东的七个小村庄,“七庄红枪会”是指七个村子联合起来的红枪会。七庄中离朱崖村最近的村子只有五里路,路旁有一大槐树,当地人称“五里槐”。此时,“七庄红枪会”的会众们也不含糊,在五里槐列好队形,手中紧握红缨枪,神色庄重,口中念念有词,准备迎击鬼子。他们坚信自己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法术,战无不胜,群情激昂。鬼子的队伍与红枪会隔仁河摆开阵势,数挺机枪和数门山炮架好,准备朝对面的红枪会进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朱崖村一个人跑来,对鬼子高喊“不要开火”。不多时,鬼子兵全部撤走,一场大的血腥场面竟瞬间避免了。
事后得知,临淄大本营的鬼子一早接到济南鬼子方面的电报,说日本天皇已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土地上不能再开一枪。于是,临淄的鬼子赶紧打电话到朱崖村据点,据点留守的鬼子兵又赶紧找了一个本村百姓火速去五里槐送信。
历史就是这么巧合。那时通讯落后,日本宣布投降后,消息要从总部一级级向下传达,等传到临淄时已经过去了五天。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济南方面早就知道了消息,但一些主战派将领不愿接受投降的事实,故意拖着不往下传达。不管怎样,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的事实谁都无法更改,冯毅之和七乡红枪会在朱崖村英勇抗日的壮举也将永载史册。
根据国际战争的有关规定,中国军队接受日本受降后,不能再對日本军队发生任何“擦枪走火”的事儿,更要保证士兵的人身安全。几天后,为防鬼子撤退过程中遭到地方抗日武装的袭击,国民党杨大山部将临淄方面的鬼子兵全部“护送”到济南火车站。至此,青州临淄地界鬼子绝迹。
1958年3月,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在淄河断裂带发现铁矿石,投资开采后因放炮常有飞石危及周边百姓,昔日人流如织的朱崖大集只好北迁至庙子,朱崖公社人民政府所在地也东迁安全地带。1984年后,朱崖公社并入庙子乡,即现在的庙子镇。
时光总在飞逝,眨眼的工夫,朱崖这座古村已经在历史的烟云中历经千载。高大厚实的石头围墙以及古街夜市的喧嚣,早在岁月的流逝中荡然无存。昔日朱色的五道崖,也被水泥街面覆盖,今人再也无法一睹其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