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西兰的幼儿学习故事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学习别国的理念时,我们依然不能忘本,要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保持我们中国幼儿的特色。那么如何运用新西兰的理念来撰写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呢?除了理念的支撑,还需要做好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为幼儿的发展提出更加合理的支持策略。
关键词:幼儿学习故事;中国特色;中国幼儿
一、什么是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由新西兰学前教育教育家卡尔提出,是一种用来记录、评价和支持幼儿学习的方式。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方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和记录,能提供一种反映儿童发展的持续性画面,能用来记录和交流儿童学习的复杂性。一个学习故事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注意”“识别”和“回应”。目前学习故事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的学前教育甚至是中小学教育的评价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也开始受其影响,众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学习故事的研究活动。
二、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
新西兰幼儿学习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还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学习故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学习故事所要展示的是幼儿的优点和兴趣。学习故事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相信儿童的理念,一种真正把尊重幼儿落到实践中的理念。新西兰幼儿学习故事理念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求知与学习的火焰。
三、如何運用新西兰理念撰写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
1.寻找共同点
就如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一样,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色和需要,别国的理论我们无法照搬、照抄、照用。同样的,关于撰写学习故事,我们也要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让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理念结合中国教师的实践落地生根。
首先,作为教师、教育者,我们要从中找到新西兰理念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的共同点,有了理论的支撑,实践才能少走弯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指导准则。关于“教育建议”,《指南》与《纲要》中都指出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想象和创造力,尊重幼儿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这与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不谋而合。
找到了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和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共同点后,在实践中我们就要带着理念去看待孩子们的行为、语言、活动。在理念的支撑下撰写真实的幼儿学习故事。
2.结合自身特点
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我们中国地大物博,那作为学校,我们的学习故事也可以带有学校的特色、班级的特色。我们可以结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理论撰写学习故事,结合园本课程撰写学习故事,让学习故事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充满我们古镇同里的神秘与快乐。例如,本班这学期关于“鸡头米”的学习故事,鸡头米作为我们同里的特产,孩子们自然而然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在我的观察中,孩子们通过和鸡头米的接触,剥鸡头米,吃鸡头米,发现它长得像石榴,味道臭臭的,剥出来白白的、黏黏的,头上有朵花等,这都是我们作为同里人的鸡头米“特权”,学习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
3.以幼儿为中心,捕捉“哇”时刻
教师在实践中渗透学习故事的相关理念,转变自身视角,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者”的形象,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将目光聚集到幼儿的身上,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教师要相信孩子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孩子的大脑和双手,“填鸭式”的教育早已过时,新时期的幼儿和老师都应该相互信任,相信孩子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哇”时刻。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懂”幼儿,懂他们的语言,懂他们的行为。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学会从寻找幼儿的“不足”转变到发现他们的优点,接纳幼儿,积极地赞赏幼儿。
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看见儿童、支持幼儿的成长和发现。在学习故事的撰写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客观性,不可主观猜测幼儿行为,给幼儿“贴标签”。撰写中抓住细节和关键信息,避免对幼儿行为描述不清,过于笼统。对幼儿一些细节性、关键性的语言和动作要放大,找到幼儿成功的关键学习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4.共同评价、助力发展
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学习故事的评价应由教师、幼儿、家长三者共同参与,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要将目光聚集在幼儿的发展的可能性上,发现他们的优势,让幼儿成为一个具有无限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师要和其他幼儿、家长一起分享这些积极正面的学习过程,建立孩子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对幼儿的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专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合理的支持策略,不能泛泛而谈,提出的指导策略不能脱离自身的观察和幼儿学习行为的关键点。针对本次观察或是连续多次的观察提出有效的、适宜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卡尔.另一种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卡尔.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张亚妮,程秀兰.基于“学习故事”的行动研究对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6(6).
[4]王明珠.利用学习故事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11).
[5]周欣,黄瑾,华爱华,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观察和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J].幼儿教育,2012(6).
关键词:幼儿学习故事;中国特色;中国幼儿
一、什么是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由新西兰学前教育教育家卡尔提出,是一种用来记录、评价和支持幼儿学习的方式。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方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是在真实情景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和记录,能提供一种反映儿童发展的持续性画面,能用来记录和交流儿童学习的复杂性。一个学习故事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注意”“识别”和“回应”。目前学习故事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的学前教育甚至是中小学教育的评价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也开始受其影响,众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学习故事的研究活动。
二、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
新西兰幼儿学习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还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学习故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学习故事所要展示的是幼儿的优点和兴趣。学习故事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相信儿童的理念,一种真正把尊重幼儿落到实践中的理念。新西兰幼儿学习故事理念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求知与学习的火焰。
三、如何運用新西兰理念撰写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
1.寻找共同点
就如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一样,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色和需要,别国的理论我们无法照搬、照抄、照用。同样的,关于撰写学习故事,我们也要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让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理念结合中国教师的实践落地生根。
首先,作为教师、教育者,我们要从中找到新西兰理念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的共同点,有了理论的支撑,实践才能少走弯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指导准则。关于“教育建议”,《指南》与《纲要》中都指出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想象和创造力,尊重幼儿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这与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不谋而合。
找到了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和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共同点后,在实践中我们就要带着理念去看待孩子们的行为、语言、活动。在理念的支撑下撰写真实的幼儿学习故事。
2.结合自身特点
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我们中国地大物博,那作为学校,我们的学习故事也可以带有学校的特色、班级的特色。我们可以结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理论撰写学习故事,结合园本课程撰写学习故事,让学习故事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充满我们古镇同里的神秘与快乐。例如,本班这学期关于“鸡头米”的学习故事,鸡头米作为我们同里的特产,孩子们自然而然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在我的观察中,孩子们通过和鸡头米的接触,剥鸡头米,吃鸡头米,发现它长得像石榴,味道臭臭的,剥出来白白的、黏黏的,头上有朵花等,这都是我们作为同里人的鸡头米“特权”,学习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
3.以幼儿为中心,捕捉“哇”时刻
教师在实践中渗透学习故事的相关理念,转变自身视角,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者”的形象,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将目光聚集到幼儿的身上,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教师要相信孩子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孩子的大脑和双手,“填鸭式”的教育早已过时,新时期的幼儿和老师都应该相互信任,相信孩子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哇”时刻。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懂”幼儿,懂他们的语言,懂他们的行为。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学会从寻找幼儿的“不足”转变到发现他们的优点,接纳幼儿,积极地赞赏幼儿。
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看见儿童、支持幼儿的成长和发现。在学习故事的撰写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客观性,不可主观猜测幼儿行为,给幼儿“贴标签”。撰写中抓住细节和关键信息,避免对幼儿行为描述不清,过于笼统。对幼儿一些细节性、关键性的语言和动作要放大,找到幼儿成功的关键学习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4.共同评价、助力发展
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学习故事的评价应由教师、幼儿、家长三者共同参与,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要将目光聚集在幼儿的发展的可能性上,发现他们的优势,让幼儿成为一个具有无限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师要和其他幼儿、家长一起分享这些积极正面的学习过程,建立孩子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对幼儿的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专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合理的支持策略,不能泛泛而谈,提出的指导策略不能脱离自身的观察和幼儿学习行为的关键点。针对本次观察或是连续多次的观察提出有效的、适宜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卡尔.另一种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卡尔.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张亚妮,程秀兰.基于“学习故事”的行动研究对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6(6).
[4]王明珠.利用学习故事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11).
[5]周欣,黄瑾,华爱华,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观察和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J].幼儿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