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何时问·怎么问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思维的容量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问题的数学课堂应该从3个方面对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即问什么,何时问和怎么问. 这三个问题涉及我们对设问目标、提问时机与提问技巧的思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问题;学生
  课堂提问是我们组织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如何借助于提问来促进课堂教学走向高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向思索与实践.
  问什么——设问的目标指向
  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了教学设想的顺利达成会对学生提出相关性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提问什么呢?学生面对过于简单的问题往往会不屑回答,面对过于复杂的问题往往又无法回答,面对模糊的问题往往不仅无法回答甚至不知问题其所以然,这些提问对于学生来说也就毫无意义了. 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学习方面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往往得益于此.
  比如以下一问:“有4只盒子,在把4支铅笔放在这些盒子的过程中保证其中一只盒子为空盒,有哪些不一样的放法?”对此问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4支铅笔是一样的吗?盒子呢?因为问题显现的信息不够精确,学生感觉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就很正常了. 因此,此问中如果能够对盒子与铅笔分别做出“相同”或“不同”的阐述,提问要表达的内容也就精准而清晰了,学生心中自然没有疑虑.
  何时问——提问的时机
  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因为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受到直接的影响. 因此,提问时机也是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思考的环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抓住最好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学效果自然会非同一般. 但如果在学生思维尚不能跟上教学节奏或者已经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的情况下进行提问,提问设计所预期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而且,教师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时机才是课堂教学提问中最为合适的呢?
  1. 无疑时以问促问,有疑时以问促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孔子的名言告诉我们,学生探究欲望最为强烈的时候正是他们情绪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时,学生在此时的思维活动也是最为活跃的,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关注到学生学习中的这种状态并及时提问,提问中促使学生因为问题而产生疑问,在学生的疑问中引导他们进行有效思考,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2. 新旧知识冲突时提问
  任何个体的学习都离不开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基础,当新旧知识交汇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都是很自然的,当这些“认知”与“矛盾”产生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开启了,此时也是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进行提问的好时机.
  3. 教学关键处提问
  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易错易混淆点是教学最为关键的地方,这些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往往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学生思维的闸门也因为有问题的引导而完全打开,学生由此展开的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都是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掌握中最为难得的.
  4. 思维转折处提问
  环境或他人的成长对于学生的思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都是正向的,不过,实际事物的发展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很多时候又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状态时进行提问,一定能够在他们思维的轉折处给予其最好的点拨,学生遵循教师的提问与点拨才能逐步找出正确的答案.
  怎么问——提问的学问与艺术
  1. 要有明确的提问对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面对几十个在基础知识、能力状况以及情绪状态上各有差异的学生,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就应该预先有所考量,思索面对不一样的学生究竟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在提问预设与实施中做到这一点,那么不同需求的学生都会因此获得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性格与生俱来,胆大开朗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关注,但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却往往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因此,教师在面对这部分学生的思考互动时应适当给予他们较长的时间与较多的鼓励. 即使在他们回答错误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并及时纠错. 一旦学生回答问题能够准确且完整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与肯定,让他们学习的信心能够因此而慢慢树立. 另外,教师在面对智力与基础都较为普通的学生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在提问预期设计中考虑这部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得自己设计的问题能够让这部分孩子在努力中有所收获,学生们应对困难所必需的信心很有可能因此建立. 教师在面对基础与智力都比较好的学生时又应该注重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更好的思维与解题激情,使得学生思维需求与心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2. 要有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课堂提问因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而更具学问性,又因其形式的丰富多彩而具艺术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的思考中要将“问什么”与“怎么问”都预先设计好,一般来说,“怎么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引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例子的列举或者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新的问题的思考,这就是引问.
  比如,教师可以将高斯小时候演算“1 2 … 100”这一故事案例放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讲解之前,并请学生思考自己遇到这一问题时应该如何计算,教师在学生回答“1 100,2 99,…”时将这种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并同时提问:在遇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Sn=a1 a2 … an时应该如何计算呢?前面小故事中的计算方法对于后面问题的解决来说是一个借鉴,学生联想倒序相加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2)诱问
  在学生易错点上请容易犯错的学生进行解答能为全体学生进行思路的整理做好铺垫.
  (3)追问: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误区中走出来,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解答追加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方法的自我发现,最终实现认知的深化.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几年高考压轴题中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考题,这些考题隐含着一定的学习价值,对于学生认识高考命题方向,学习解题思路构建,提升解题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解题反思学习. 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题为例,进行深入探究,并从考题出发开展解后反思,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解析几何;多解;思路;方法;反思;思维  考题再现  (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AM的方程;  (2)设点
Hello, everyone!As a saying goes,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but without money, everything is nothing.”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saving money. We know that money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Alt
[摘 要] 数学知识由于其抽象性,与英语、政治等文科记忆型科目不同,较多学生难以直观理解. 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水平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划分. 数学的学习讲究理解记忆,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很多学生在感官上就对某些知识难以理解.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试从几个方面入手将直观性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  [关键词] 高中数学;直观性教学;塑造思维;教学应用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建立起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应当成为职教学生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 在职教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当其冲的应当是研究课堂. 在职教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要打造活力课堂,真正释放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与运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 活力课堂是学生自主性自由释放的课堂,活力课堂是学生新旧知
Memory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and study. Do you know how to improve memory quickly? Here are some good ways for you.  Firstly, when you study, you should focus on it and don’t think about
亢健美  出生日期:2006年2月6日  座右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就读学校:河北省衡水市志臻中学  指导教师:张超  My Favorite TV Program  My favorite TV program is The Readers.  The Readers is an excellent TV program created by Dong Qing. It is popul
摘自:www.thoughtco.com  原著:Grace Fleming  华中科技大学 侯冬意 编译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develop great study habits. If you’re starting a new school year, or you just want to improve your grades and school perf
[摘 要] 解析几何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解析几何中遇到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解决解析几何学习中的困难,是提高其圆锥曲线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解析几何;数学;困难;因素;对策;双曲线;概念;性质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是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曲线的教学,让学生能从
[摘 要] 不可否认的是,近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而明、清两代的数学家在翻译这些著作时取了一些高度概括的中译名. 子曰:“必也正名乎.”一个概念的名称必然是高度概括其本质的,如果能从命名的角度看待这些概念,那对学生在概念的理解和识记上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本文将从笔者在必修1中的两个概念课教学片段和反思中,体现再译中译名的得失.  [关键词] 概念教学;中译名;数学文化  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的重点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 本文是作者对一节优质课中情境教学的反思,并就此粗略地谈谈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