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实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学院制已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定期对二级学院的办学成果、效益进行科学考评是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对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对二级学院工作的考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两套方案都是通过设定考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力求科学评价二级学院周期内的工作成果与实效,促进学院间的良性竞争。但两者也有重大区别,表现在考评本质、考评内容、计算方法及适用性等方面。各高校应在设置方案时厘清不同方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条件,科学选取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考评方法,减少照搬等盲目性,保证考评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事业发展;考评方法;目标考核制;绩效评估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031
1引论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一方面是办学规模持续扩大,表现在学科数、专业数、教师数、学生数、办学场地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馆藏图书量等的增长速度与已达到规模;另一方面是办学实力显著提升,表现在学科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评估方法、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推陈出新。随着办学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原先学校对各项办学事业的相对直接管理模式逐步发展为学校通过职能部门对由若干相近学科与专业集中的二级学院进行各项工作的管理,二级学院对学科、专业、教师、学生等方面有更自主、更直接的管理权限模式。学院制现已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模式的转变是适应办学规模发展,降低直接管理成本,提高事业发展效率的必然选择。转变后,二级学院为高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具有相对具体及自主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实体单位,按照其专业特色和优势承担着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二级学院自主权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决策自主性的不断增强,管理模式转变的同时也有管理层级增加,管理信息沟通不畅,学校整体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路径贯彻受阻,学校资源投入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此,各院校纷纷制定符合高等学校发展规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的校院二级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在相应制度的制定、完善中,定期对二级学院的办学成果、效益进行科学考评是重要环节;是对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校对二级学院工作的考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目标管理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两套方案都是通过设定系列指标,力求科学评价二级学院一段时期内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学院间的排序与比较,优化学校资源投入的结构,促进学院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校整体办学与发展实力。但两者也有重大区别,表现在考评本质、考评内容、计算方法、适用性等方面。很多学校在设置考评方案时并没有厘清不同考评方法的本质及其适用条件,在制定自己学校的考评方案中存在照搬他校方案等盲目性。本文力求科学分析两种考评方法的差异及其适用条件,为科学选取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考评方法,保证考评取得实效提供参考。
论文分成六个部分:引论后在第二部分分析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本质特点;第三部分分析两者考评内容及指标设计上的差异;第四部分分析两者分值计算方法的差异;第五部分分析两者适用条件的差异;最后总结全文。
2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本质特征
作为二级学院办学成果与质量的考评方法,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方案设计、操作环节上很多的相似点。方案设计中,首先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负责考评方案的制定,考评工作的实施,牵头部门设在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各职能部门参与;考评方案内容包括二级学院分类方式、考评主要方面及指标体系设置、赋分与计算方法设计、二级学院考评结果排序与奖惩方法、考评工作基本流程、牵头部门与职能部门工作分工等方面。考评工作实施中,牵头部门按照考评方案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考评内容分类对学院相关工作完成情况或完成效果进行考评,一般包括:学院自评,职能部门审核、复评、数据核算,职能部门将统计的各学院的分类数据汇总到牵头部门后计算总得分,根据各学院最后得分排序按比例确定等次形成结果评价等环节。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对考评结果均有进一步使用。学校将全部或部分依据考评方案所计算的各学院总得分、(分类)排序及学院等次等考评结果,做出新一轮考评周期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不同投入安排。虽然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方案设计与工作实施中有诸多类似,但两者绝不是完全相同的方法,本质上有很大差别。
目标考核制是高校对其给二级学院下达的年度具体办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的一系列办法及其操作安排,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二级学院目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参与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明确考核方向与实施原则,指导考核方案起草,组织调查研究,审核发布考核方案并组织相关实施等工作。
第二,设定考核内容。考核内容的大类一经确立,在一定年限内不会改变,一般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本(专)科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大项;具体考核内容由一定时期内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任务及其分解所构成;考核内容配以相应完成情况的得分设置形成考核的指标体系。学校在考核周期的开始阶段下达经分解过的各学院考核周期内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高校采取二级学院签订经学校审核的目标责任书办法明确当年的工作任务);考核周期结束时,学校通过比照指标体系对各学院考核周期内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序等。
第三,考核结果使用方向。目标考核的结果有进一步使用的方向:首先通过考核结果评价各学院在考核周期内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对目标任务实际的完成、未完成及超额完成状况做出详细的梳理,以调整下一个考核周期目标任务的分配;其次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二级学院考核周期内的工作成果给予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最后根据考核结果优化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学校对二级学院各项资源的投入结构与比例。 综上可知,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本质是将学校中长期的各项事业发展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考核周期目标),并在相应考核周期内进一步将阶段性目标分解到各二级学院,成为各学院周期内的目标任务;二级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学校统一安排对各学院实际完成情况的检查,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计算办法、排序比例安排对二级学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定与评比。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为督促各二级学院在规定时间内调动自身资源,全力完成学校既定的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进而完成学校的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因此,目标任务考核制的内容时效性、目标导向性较强。
绩效评估是对二级学院一定时期内各项事业发展的成绩与完成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二级学院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参与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明确绩效评估方向与实施原则,指导评估方案起草,审核、发布方案并组织实施评估工作。
第二,设定评估内容。主要对高校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完成绩效的考评,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绩效,研究生培养绩效,本(专)科教学绩效,科学研究绩效,师资队伍建设绩效等大项细化而成,并考查经费,设备,场地等人、财、物投入情况。具体考核内容配以相应完成情况的得分设置形成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周期结束时,学校一方面通过比照指标体系对各学院评估周期内工作成果进行统计、加分、并进行单项和总分排序;另一方面将二级学院各类成绩取得与人、财、物投入情况进行比照,计算投入—产出的效率。
第三,评估结果使用方向。一方面是通过对各二级学院周期内取得的单项和总工作实绩的排序鼓励先进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优化下一个评估周期内学校对二级学院各项资源的投入结构与比例。
综上可知,绩效评估制下,学校并不明确给各学院分配目标任务,而是采用统一的学校事业发展的观测点体系统计各学院周期内新增工作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并进行学院间比较。同时通过不同的人、财、物投入情况与工作成绩的对比,评估各学院投入—产出的绩效并进行排序对比。绩效评估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通过设置统一的事业发展指标观测体系促进各学院尽可能好得多的取得工作实绩,实现学校整体办学事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评估各学院的办学工作效率,全面、合理地评价各学院为学校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绩效评估的内容更开放,评估视角更宽泛。
3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指标类型设计差异
目标考核制的考评内容是一定时期内学校分解给二级学院的各项办学任务,目的是督促各学院齐心协力完成学校短、中、长期的办学目标;绩效评估制的考评内容是学校办学事业的新增长点及二级学院办学的投入—产出效率。因此,两种方案在考评内容所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与指标得分方式设计上有很大差别,突出表现在:绩效评估制中的全部指标都设置为结果加分制的定量指标;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设计中,除定量指标外,也设置定性与过程评价指标,定量指标还包括人均指标与排序指标的结合。
目标考核制是对学校各项办学事业任务具体分解到二级学院后完成情况的考评方式。具体办学任务内容种类宽泛,完成方式多样;同时各学院由于学科及发展定位、规模、速度间的较大差异,承担的办学任务也有很大不同,因此考核指标必然类型多样,具体特点是:
第一,指标涵盖面广。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不仅涵盖学科、研究生培养、本(专)科教学、师资队伍、科研等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还根据考核内容,设置学生工作、服务管理、社会服务、创新创优多个方面指标,并按照各二级学院实际承担或不同侧重,分配各项一级指标在总成绩计算中的权重比例。
第二,指标种类丰富。指标体系的设计总目标是以定量方式给予各二级学院工作以统一而精准的评价,因此定量指标为主要指标类型。但定量指标也有不同样式,有根据完成结果数量加分制的指标,有人均量的完成指标,有按照学院完成情况排序后的级差指标等。对各二级学院的学生管理、思政工作、创新工作、办学质量等无法精确测量结果描述性内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设计坚持分类与层次结合的原则,结合学院和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指导,也在基础性指标或者达标、合格等共性指标基础上设计差值指标和拓展性指标。指标的评分标准采取达标评分、结果加分,排序得分相结合的方式,以客观反映各学院的学科性质、历史特点、规模结构与发展阶段。
第三,权重设计明确。各二级学院往往发展历程差异较大,特别体现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特色学院间更是一个学院一个特点。为能在统一的指标体系内,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学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比较,需要在覆盖面广的指标体系设计中,通过根据有学院不承担某些工作的特征,对相应评分采取降低权重,提高其他实际承担工作项目考评权重的办法消除评比中不同学院基础条件的差异。
绩效评估制是对二级学院取得的明确办学成果,二级学院办学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的方法。评估内容以明确的办学事业成果为主,包括所获各级奖项数,论文篇数,科研经费到款额等,并统计精确的人、财、物投入量,因此指标类型明确、单一。具体来说:
第一,指标适用度高。绩效评估制不按照各二级学院分别设定目标任务,而是设置全校统一的办学事业发展关键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内容实际为全校事业发展的某个观测点,指标体系适用于所有考评学院。这保证了各学院的评估分值差异是在同一基准线上的对照,而不是因某学院不能承担某类指标所对应考查工作,则不能得到的分数与别的学院得到的分数差异。
第二,指标类型明确。绩效评估考查各学院取得明确办学成果,有明确的可计量内容与计量单位,因此指标内容均设置为定量指标,并仅为结果加分制定量指标。该类型指标以指标内容达到的量乘以评分标准进行加分,进而合计总分。指标中不同级别的内容上设定有既能拉开差距,又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 第三,设立复合指标。绩效评估制不仅使用可明确办学成果数量与质量的结果加分制定量指标,并在评估各二级学院办学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率中,要使用取得办学成果的指标计算结果与人、财、物投入的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复合计算,才能得到各二级学院相关投入的绩效结果。
4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分值计算方法差异
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都需要在考评中,根据指标体系内容与评分标准对各二级学院考评周期内的工作情况给予评分并计算总分。两类考评制都首先将常规院系与专门承担体育教学、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特色学院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的权重比例对指标得分进行处理,以统一单项和总分的评比的标准(有些大学在常规院系的绩效评估中,体育教学部、继续网络教育学院等学院因数据不全没有总量绩效及相关评估结果,只有单项数据或排名),但两类考评制的分值计算方法也有较大不同:
目标考核制多采取合计绝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每个一级指标的总分按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科技工作、国际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党政管理等分类预设,有些大学还设置特色工作作为加分项,成为总分计算及学院排序的参考指标。每项一级指标含有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各学院按照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应的得分标准统计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并加总到上级指标进而累加取得一级指标单项总分。各学院根据一级指标考核结果得分排序并按比例明确其单项等级。考核总分采取满分预设制,一般为100分。实际得分由各学院每个一级指标的实际得分[假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A)、本科教学(B)、师资队伍(C)、科研工作(D)、学生工作(E)、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F)]获得后,乘以对应权重(假设分别为:Q1,Q2,Q3,Q4,Q5;Q1~Q5之和为1)后的总和(学院综合得分=A*Q1+B*Q2+C*Q3+D*Q4+E*Q5)。最后根据实际各学院总分排序,按预设比例确定学院所属等级,排序时考虑“特色工作”的附加分。
绩效评估制多采取相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按学校事业发展的不同类型设置一级指标,内含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观测点与对应加分标准,各学院根据实际工作成果对照加分标准按取得数量进行分值统计(计算中没有满分预设与最高得分限制)累加得到一级指标总分。取单项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单项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相应项目的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总量绩效计算时,分别计算各学院四大类一级指标绝对得分,乘以对应权重后加总得出学院的绝对总分;再找出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总量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在投入—产出效率计算中,还要统计“人、财、物”的投入值,将各学院按全部指标及其权重计算的绝对总分分别除以各学院的人员经费,用房面积,设备经费等投入得出平均分;每一项都找到总平均分最高的学院,以其总平均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该项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以此得到各二级学院的单项绩效,总量绩效,各类投入—产出绩效三大评估结果及其排序。
综上,目标考核制下预设满分,通过合计各项指标得分及权重处理,实现各学院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排序。绩效评估制采用相对评价方式计算总分,不预设满分,根据指标加分标准,分别计算各学院一级指标绝对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后加总得出的各学院绝对总分,除以各种投入项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分。相对分计算中均为找出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总量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
5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适用条件差异
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考评内容设计,评分标准设置、计算方法使用等环节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各有适用条件,不能简单混用。
目标考核制的应用条件是:
第一,学校整体处在快速发展、达标进档期。当高校事业处于快速发展、达标进档,有明确的可量化的发展目标阶段时,目标考核制比绩效评估制更适用于建校事业的需要。因为,高校事业发展在此阶段,可以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分解成阶段任务、年度任务并根据各学院定位与自身的基础、特色分解安排相应工作目标。实施对二级学院周期内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我校二级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推进学校二级管理;也有利于学校综合掌握各方面事业发展的进度,从而更为精确的、有针对性地做出发展部署的调整。
第二,学院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学院间的差异较大包括各二级学院承担学校事业发展的工作种类差别较大和学院发展基础与规模差异较大。学院发展差异大说明各学院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定位不同,职责不同,承担目标任务的数量与质量不同。为了使不同层次的二级学院在一个体系内,一个标准下全部进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评比,目标考核制涵盖面广的指标内容与体系能够确保所有学院都纳入到办学目标任务分配体系并进入考核体系中(通过权重调节来适应学院间的发展差异)。考核的分值计算以各学院按指标体系评分标准的实际得分为基础,经过加权得到总分,进行等级确定与排序。计算过程较为简洁,结果排序标准统一,结果直观,有利于各学院便捷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位次,以更科学的定位。
第三,考核内容多样。目标考核制的指标种类有定性,定量,达标量、人均量、排序等次等多种;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也采用达标评分制、结果加分制(有加分限制)、排序得分制等多种综合进行指标体系设计;能够对学院既定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创新的力度以及学院相关工作在学校中的排位等各类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学校将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工作目标并分配到二级学院,必然内容宽泛,种类丰富。对内容如此多样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必须使用目标考核制。 绩效评估制的应用条件是:
第一,学校发展层次高,以考查增量为主。绩效评估制的指标体系中只有结果加分制的定量指标,说明学校与学院综合事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基础和规模,常规的增长幅度与空间有限,因此发展方向不再是维持档次或达标,而是通过更广泛的调动积极性,实现创新争优。设置增量加分制的指标并通过相对分计算,可以引导学校新的发展方向,刺激二级学院更多获得重要发展内容,并合理增加学院间的竞争程度。
第二,各二级学院的既有发展规模与水平相对差异较小。绩效评估制对所有学院采用一套指标体系,不再用权重处理学院间的差异,要求各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事业发展层次间的差距较小。同时,相对分计算考查更多的是学院间的增量差距,增量的取得依托学院发展的既有基础。综上,只有学院彼此间发展规模与基础条件相当,才能公平地竞争增量,合理地拉开差距,进而排序才是对学院合理的评价与有意义的鞭策。因而,绩效评估制更适用于二级学院发展差距较小的高校。
第三,满足多种绩效评估需要。绩效评估制多采用相对分计算方法,这是一种纯粹的分值差异计算办法,与被计算对象不同的得分直接相关,却与分数的内容没有明显关联。因此,采用相对分计算,可以对多角度、多维度的内容进行考评。例如,不仅对各学院的单项绩效和总量绩效进行相对分计算与排序,还可计算诸如人、财、物等的投入绩效等多种评测内容,提升了评估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
6总结
充分发挥考评对二级学院发展的导向、监督与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办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行模式,是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事业进步,完善“校院”二级管理相关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但考评二级学院的办学工作又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只有充分掌握校情、院情,认真了解、学习、二级学院考评工作不同方法的本质、内容与指标设计、计算方法、适用条件的差异,才有利于校院二级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南京邮电大学二级学院目标考核方案(草案)[Z].南京邮电大学,2014
[2]同济大学院系绩效评估方法[Z].同济大学,2013
[3]浙江理工大学学院(部)目标管理与考核奖励办法[Z].浙江理工大学,2013
[4]滕宇晴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52)
[5]王松涛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12(1)
[关键词]高校事业发展;考评方法;目标考核制;绩效评估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031
1引论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事业经历了飞速发展,一方面是办学规模持续扩大,表现在学科数、专业数、教师数、学生数、办学场地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馆藏图书量等的增长速度与已达到规模;另一方面是办学实力显著提升,表现在学科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评估方法、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推陈出新。随着办学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原先学校对各项办学事业的相对直接管理模式逐步发展为学校通过职能部门对由若干相近学科与专业集中的二级学院进行各项工作的管理,二级学院对学科、专业、教师、学生等方面有更自主、更直接的管理权限模式。学院制现已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模式的转变是适应办学规模发展,降低直接管理成本,提高事业发展效率的必然选择。转变后,二级学院为高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具有相对具体及自主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实体单位,按照其专业特色和优势承担着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二级学院自主权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决策自主性的不断增强,管理模式转变的同时也有管理层级增加,管理信息沟通不畅,学校整体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路径贯彻受阻,学校资源投入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此,各院校纷纷制定符合高等学校发展规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的校院二级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在相应制度的制定、完善中,定期对二级学院的办学成果、效益进行科学考评是重要环节;是对二级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校对二级学院工作的考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目标管理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两套方案都是通过设定系列指标,力求科学评价二级学院一段时期内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学院间的排序与比较,优化学校资源投入的结构,促进学院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校整体办学与发展实力。但两者也有重大区别,表现在考评本质、考评内容、计算方法、适用性等方面。很多学校在设置考评方案时并没有厘清不同考评方法的本质及其适用条件,在制定自己学校的考评方案中存在照搬他校方案等盲目性。本文力求科学分析两种考评方法的差异及其适用条件,为科学选取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考评方法,保证考评取得实效提供参考。
论文分成六个部分:引论后在第二部分分析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本质特点;第三部分分析两者考评内容及指标设计上的差异;第四部分分析两者分值计算方法的差异;第五部分分析两者适用条件的差异;最后总结全文。
2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本质特征
作为二级学院办学成果与质量的考评方法,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方案设计、操作环节上很多的相似点。方案设计中,首先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负责考评方案的制定,考评工作的实施,牵头部门设在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各职能部门参与;考评方案内容包括二级学院分类方式、考评主要方面及指标体系设置、赋分与计算方法设计、二级学院考评结果排序与奖惩方法、考评工作基本流程、牵头部门与职能部门工作分工等方面。考评工作实施中,牵头部门按照考评方案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考评内容分类对学院相关工作完成情况或完成效果进行考评,一般包括:学院自评,职能部门审核、复评、数据核算,职能部门将统计的各学院的分类数据汇总到牵头部门后计算总得分,根据各学院最后得分排序按比例确定等次形成结果评价等环节。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对考评结果均有进一步使用。学校将全部或部分依据考评方案所计算的各学院总得分、(分类)排序及学院等次等考评结果,做出新一轮考评周期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不同投入安排。虽然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方案设计与工作实施中有诸多类似,但两者绝不是完全相同的方法,本质上有很大差别。
目标考核制是高校对其给二级学院下达的年度具体办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的一系列办法及其操作安排,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二级学院目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参与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明确考核方向与实施原则,指导考核方案起草,组织调查研究,审核发布考核方案并组织相关实施等工作。
第二,设定考核内容。考核内容的大类一经确立,在一定年限内不会改变,一般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本(专)科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大项;具体考核内容由一定时期内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任务及其分解所构成;考核内容配以相应完成情况的得分设置形成考核的指标体系。学校在考核周期的开始阶段下达经分解过的各学院考核周期内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高校采取二级学院签订经学校审核的目标责任书办法明确当年的工作任务);考核周期结束时,学校通过比照指标体系对各学院考核周期内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序等。
第三,考核结果使用方向。目标考核的结果有进一步使用的方向:首先通过考核结果评价各学院在考核周期内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对目标任务实际的完成、未完成及超额完成状况做出详细的梳理,以调整下一个考核周期目标任务的分配;其次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二级学院考核周期内的工作成果给予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最后根据考核结果优化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学校对二级学院各项资源的投入结构与比例。 综上可知,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本质是将学校中长期的各项事业发展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考核周期目标),并在相应考核周期内进一步将阶段性目标分解到各二级学院,成为各学院周期内的目标任务;二级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学校统一安排对各学院实际完成情况的检查,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计算办法、排序比例安排对二级学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定与评比。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为督促各二级学院在规定时间内调动自身资源,全力完成学校既定的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进而完成学校的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因此,目标任务考核制的内容时效性、目标导向性较强。
绩效评估是对二级学院一定时期内各项事业发展的成绩与完成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二级学院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参与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明确绩效评估方向与实施原则,指导评估方案起草,审核、发布方案并组织实施评估工作。
第二,设定评估内容。主要对高校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完成绩效的考评,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绩效,研究生培养绩效,本(专)科教学绩效,科学研究绩效,师资队伍建设绩效等大项细化而成,并考查经费,设备,场地等人、财、物投入情况。具体考核内容配以相应完成情况的得分设置形成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周期结束时,学校一方面通过比照指标体系对各学院评估周期内工作成果进行统计、加分、并进行单项和总分排序;另一方面将二级学院各类成绩取得与人、财、物投入情况进行比照,计算投入—产出的效率。
第三,评估结果使用方向。一方面是通过对各二级学院周期内取得的单项和总工作实绩的排序鼓励先进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优化下一个评估周期内学校对二级学院各项资源的投入结构与比例。
综上可知,绩效评估制下,学校并不明确给各学院分配目标任务,而是采用统一的学校事业发展的观测点体系统计各学院周期内新增工作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并进行学院间比较。同时通过不同的人、财、物投入情况与工作成绩的对比,评估各学院投入—产出的绩效并进行排序对比。绩效评估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通过设置统一的事业发展指标观测体系促进各学院尽可能好得多的取得工作实绩,实现学校整体办学事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评估各学院的办学工作效率,全面、合理地评价各学院为学校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绩效评估的内容更开放,评估视角更宽泛。
3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指标类型设计差异
目标考核制的考评内容是一定时期内学校分解给二级学院的各项办学任务,目的是督促各学院齐心协力完成学校短、中、长期的办学目标;绩效评估制的考评内容是学校办学事业的新增长点及二级学院办学的投入—产出效率。因此,两种方案在考评内容所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与指标得分方式设计上有很大差别,突出表现在:绩效评估制中的全部指标都设置为结果加分制的定量指标;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设计中,除定量指标外,也设置定性与过程评价指标,定量指标还包括人均指标与排序指标的结合。
目标考核制是对学校各项办学事业任务具体分解到二级学院后完成情况的考评方式。具体办学任务内容种类宽泛,完成方式多样;同时各学院由于学科及发展定位、规模、速度间的较大差异,承担的办学任务也有很大不同,因此考核指标必然类型多样,具体特点是:
第一,指标涵盖面广。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不仅涵盖学科、研究生培养、本(专)科教学、师资队伍、科研等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还根据考核内容,设置学生工作、服务管理、社会服务、创新创优多个方面指标,并按照各二级学院实际承担或不同侧重,分配各项一级指标在总成绩计算中的权重比例。
第二,指标种类丰富。指标体系的设计总目标是以定量方式给予各二级学院工作以统一而精准的评价,因此定量指标为主要指标类型。但定量指标也有不同样式,有根据完成结果数量加分制的指标,有人均量的完成指标,有按照学院完成情况排序后的级差指标等。对各二级学院的学生管理、思政工作、创新工作、办学质量等无法精确测量结果描述性内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目标考核制的指标体系设计坚持分类与层次结合的原则,结合学院和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指导,也在基础性指标或者达标、合格等共性指标基础上设计差值指标和拓展性指标。指标的评分标准采取达标评分、结果加分,排序得分相结合的方式,以客观反映各学院的学科性质、历史特点、规模结构与发展阶段。
第三,权重设计明确。各二级学院往往发展历程差异较大,特别体现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特色学院间更是一个学院一个特点。为能在统一的指标体系内,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学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比较,需要在覆盖面广的指标体系设计中,通过根据有学院不承担某些工作的特征,对相应评分采取降低权重,提高其他实际承担工作项目考评权重的办法消除评比中不同学院基础条件的差异。
绩效评估制是对二级学院取得的明确办学成果,二级学院办学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的方法。评估内容以明确的办学事业成果为主,包括所获各级奖项数,论文篇数,科研经费到款额等,并统计精确的人、财、物投入量,因此指标类型明确、单一。具体来说:
第一,指标适用度高。绩效评估制不按照各二级学院分别设定目标任务,而是设置全校统一的办学事业发展关键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内容实际为全校事业发展的某个观测点,指标体系适用于所有考评学院。这保证了各学院的评估分值差异是在同一基准线上的对照,而不是因某学院不能承担某类指标所对应考查工作,则不能得到的分数与别的学院得到的分数差异。
第二,指标类型明确。绩效评估考查各学院取得明确办学成果,有明确的可计量内容与计量单位,因此指标内容均设置为定量指标,并仅为结果加分制定量指标。该类型指标以指标内容达到的量乘以评分标准进行加分,进而合计总分。指标中不同级别的内容上设定有既能拉开差距,又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 第三,设立复合指标。绩效评估制不仅使用可明确办学成果数量与质量的结果加分制定量指标,并在评估各二级学院办学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率中,要使用取得办学成果的指标计算结果与人、财、物投入的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复合计算,才能得到各二级学院相关投入的绩效结果。
4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分值计算方法差异
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都需要在考评中,根据指标体系内容与评分标准对各二级学院考评周期内的工作情况给予评分并计算总分。两类考评制都首先将常规院系与专门承担体育教学、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特色学院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的权重比例对指标得分进行处理,以统一单项和总分的评比的标准(有些大学在常规院系的绩效评估中,体育教学部、继续网络教育学院等学院因数据不全没有总量绩效及相关评估结果,只有单项数据或排名),但两类考评制的分值计算方法也有较大不同:
目标考核制多采取合计绝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每个一级指标的总分按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科技工作、国际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党政管理等分类预设,有些大学还设置特色工作作为加分项,成为总分计算及学院排序的参考指标。每项一级指标含有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各学院按照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应的得分标准统计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并加总到上级指标进而累加取得一级指标单项总分。各学院根据一级指标考核结果得分排序并按比例明确其单项等级。考核总分采取满分预设制,一般为100分。实际得分由各学院每个一级指标的实际得分[假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A)、本科教学(B)、师资队伍(C)、科研工作(D)、学生工作(E)、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F)]获得后,乘以对应权重(假设分别为:Q1,Q2,Q3,Q4,Q5;Q1~Q5之和为1)后的总和(学院综合得分=A*Q1+B*Q2+C*Q3+D*Q4+E*Q5)。最后根据实际各学院总分排序,按预设比例确定学院所属等级,排序时考虑“特色工作”的附加分。
绩效评估制多采取相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按学校事业发展的不同类型设置一级指标,内含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观测点与对应加分标准,各学院根据实际工作成果对照加分标准按取得数量进行分值统计(计算中没有满分预设与最高得分限制)累加得到一级指标总分。取单项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单项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相应项目的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总量绩效计算时,分别计算各学院四大类一级指标绝对得分,乘以对应权重后加总得出学院的绝对总分;再找出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总量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在投入—产出效率计算中,还要统计“人、财、物”的投入值,将各学院按全部指标及其权重计算的绝对总分分别除以各学院的人员经费,用房面积,设备经费等投入得出平均分;每一项都找到总平均分最高的学院,以其总平均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该项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以此得到各二级学院的单项绩效,总量绩效,各类投入—产出绩效三大评估结果及其排序。
综上,目标考核制下预设满分,通过合计各项指标得分及权重处理,实现各学院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排序。绩效评估制采用相对评价方式计算总分,不预设满分,根据指标加分标准,分别计算各学院一级指标绝对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后加总得出的各学院绝对总分,除以各种投入项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分。相对分计算中均为找出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总量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
5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适用条件差异
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考评内容设计,评分标准设置、计算方法使用等环节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各有适用条件,不能简单混用。
目标考核制的应用条件是:
第一,学校整体处在快速发展、达标进档期。当高校事业处于快速发展、达标进档,有明确的可量化的发展目标阶段时,目标考核制比绩效评估制更适用于建校事业的需要。因为,高校事业发展在此阶段,可以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分解成阶段任务、年度任务并根据各学院定位与自身的基础、特色分解安排相应工作目标。实施对二级学院周期内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我校二级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推进学校二级管理;也有利于学校综合掌握各方面事业发展的进度,从而更为精确的、有针对性地做出发展部署的调整。
第二,学院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学院间的差异较大包括各二级学院承担学校事业发展的工作种类差别较大和学院发展基础与规模差异较大。学院发展差异大说明各学院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定位不同,职责不同,承担目标任务的数量与质量不同。为了使不同层次的二级学院在一个体系内,一个标准下全部进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评比,目标考核制涵盖面广的指标内容与体系能够确保所有学院都纳入到办学目标任务分配体系并进入考核体系中(通过权重调节来适应学院间的发展差异)。考核的分值计算以各学院按指标体系评分标准的实际得分为基础,经过加权得到总分,进行等级确定与排序。计算过程较为简洁,结果排序标准统一,结果直观,有利于各学院便捷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位次,以更科学的定位。
第三,考核内容多样。目标考核制的指标种类有定性,定量,达标量、人均量、排序等次等多种;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也采用达标评分制、结果加分制(有加分限制)、排序得分制等多种综合进行指标体系设计;能够对学院既定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创新的力度以及学院相关工作在学校中的排位等各类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学校将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工作目标并分配到二级学院,必然内容宽泛,种类丰富。对内容如此多样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必须使用目标考核制。 绩效评估制的应用条件是:
第一,学校发展层次高,以考查增量为主。绩效评估制的指标体系中只有结果加分制的定量指标,说明学校与学院综合事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基础和规模,常规的增长幅度与空间有限,因此发展方向不再是维持档次或达标,而是通过更广泛的调动积极性,实现创新争优。设置增量加分制的指标并通过相对分计算,可以引导学校新的发展方向,刺激二级学院更多获得重要发展内容,并合理增加学院间的竞争程度。
第二,各二级学院的既有发展规模与水平相对差异较小。绩效评估制对所有学院采用一套指标体系,不再用权重处理学院间的差异,要求各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事业发展层次间的差距较小。同时,相对分计算考查更多的是学院间的增量差距,增量的取得依托学院发展的既有基础。综上,只有学院彼此间发展规模与基础条件相当,才能公平地竞争增量,合理地拉开差距,进而排序才是对学院合理的评价与有意义的鞭策。因而,绩效评估制更适用于二级学院发展差距较小的高校。
第三,满足多种绩效评估需要。绩效评估制多采用相对分计算方法,这是一种纯粹的分值差异计算办法,与被计算对象不同的得分直接相关,却与分数的内容没有明显关联。因此,采用相对分计算,可以对多角度、多维度的内容进行考评。例如,不仅对各学院的单项绩效和总量绩效进行相对分计算与排序,还可计算诸如人、财、物等的投入绩效等多种评测内容,提升了评估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
6总结
充分发挥考评对二级学院发展的导向、监督与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办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行模式,是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事业进步,完善“校院”二级管理相关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但考评二级学院的办学工作又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只有充分掌握校情、院情,认真了解、学习、二级学院考评工作不同方法的本质、内容与指标设计、计算方法、适用条件的差异,才有利于校院二级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南京邮电大学二级学院目标考核方案(草案)[Z].南京邮电大学,2014
[2]同济大学院系绩效评估方法[Z].同济大学,2013
[3]浙江理工大学学院(部)目标管理与考核奖励办法[Z].浙江理工大学,2013
[4]滕宇晴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52)
[5]王松涛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