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因为“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适时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影响他们良好朗读习惯的形成。如《锡林郭勒大草原》文中的“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等句子,写出草原美在野花的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教学时我采用舒缓平静的语气范读,同时,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和重点词的重音,形成高低起伏的语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再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学时,我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而且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其次,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有图文并茂,内容有趣,体裁多样,语言活泼等特点。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教学《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收集到的图片,结合文中的插图,制成动态的画面,让声、像、形、感同步的“动态”画面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化“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
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等语言单位多层次组合而形成的整体,在内容、结构、语法各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要让学生从一篇课文一个片断中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紧扣词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点拨,使学生细细品味。如《海上英魂》一课第四自然段中的重点句(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 ‘致远 ’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 ‘吉野 ’,与 ‘吉野 ’同归于尽。”)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抓住重点词:“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的朗读,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体会邓世昌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多样化朗读指导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形式的朗读。
1、1.个别学生朗读。
这可在分析课文前指定学生朗读,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分析的那段课文上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讲解。对学生的个别朗读,要求发音清楚、洪亮,态度大方。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对漏读、错读之处要记牢,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2、2.分组比赛朗读
。这是一种集体朗读、集体朗读要求整齐,要求快慢适中,顾全大局。分组朗读因为要互相衔接,学生听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分组朗读无形中是一种竞赛,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适用于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分析点拨之后来加深印象。
3、3.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时,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4、4.分角色朗读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该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要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人物性格。这种读法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分角色朗读比较感兴趣。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时,因为这是一则历史小话剧的剧本,教学的重点又是通过对剧本台词的阅读品味,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是以分角色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角色朗读中感悟人物性格,同时又促进了朗读。学生的朗读也非常积极,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授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来训练。
1、1.停顿
:(1)标点的停顿
:课文中每一个标点都对正确停顿作了很好的提示。一般而言,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而自然段这间的停顿最长。
(2)(2)词语的停顿
:如:春眠 / 不觉 / 晓,处处 / 闻 / 啼鸟.夜来 / 风雨/ 声,花落 / 知 / 多少。
(3)(3)情感的停顿
: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后并没有停顿标点,但如果停顿长一点,就更能体现革命烈士甘愿为后代而牺牲自己的祟高精神。
2、2.重音:
(1)(1)词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重、轻音之分。如“哆嗦”,“哆”字重读,“嗦”字重读;而在“打哆嗦”中“打”重读,“哆嗦”轻读。词语一般是前一个字重读,如喜欢、慈祥、檐子等;如果词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如红花、青草、蓝天、白云,一般后一个字重读。(2)句子:往往重音放在“怎么样”上。如:她的舞跳得真漂亮。(3)根据朗读内容确定能突出中心、表现主题的词语重读。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孔子游春》)重读“更浓了”,景浓加上情浓,意更浓了。
3、3.快慢
:朗读的速度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适当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读这句话时,速度要稍快些,以表 现出狼挑衅的语气,以及它凶狠狡诈的本质。当读到狼大声嚷道:“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反正都一样。”要读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現出狼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样子。相反,读到小羊的话时 ,速度就要放慢些,声音温和些,以表现小羊的温文有礼和天真无辜。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对狼 凶恶本质的憎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4、4.升降
: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 更能细致地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如《东郭先生和狼》中,狼说:“先生,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读这段话时,语气要下降,表现出狼在求救时虚伪狡猾的面目。再如狼从口袋里出来后说:“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读这句话时,要注意读得前低后高语气稍上扬,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狼得救后露出的凶相。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因为“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适时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影响他们良好朗读习惯的形成。如《锡林郭勒大草原》文中的“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等句子,写出草原美在野花的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教学时我采用舒缓平静的语气范读,同时,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和重点词的重音,形成高低起伏的语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再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学时,我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而且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其次,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有图文并茂,内容有趣,体裁多样,语言活泼等特点。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教学《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收集到的图片,结合文中的插图,制成动态的画面,让声、像、形、感同步的“动态”画面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化“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
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等语言单位多层次组合而形成的整体,在内容、结构、语法各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要让学生从一篇课文一个片断中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紧扣词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点拨,使学生细细品味。如《海上英魂》一课第四自然段中的重点句(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 ‘致远 ’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 ‘吉野 ’,与 ‘吉野 ’同归于尽。”)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抓住重点词:“慷慨激昂”、“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的朗读,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体会邓世昌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多样化朗读指导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形式的朗读。
1、1.个别学生朗读。
这可在分析课文前指定学生朗读,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分析的那段课文上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讲解。对学生的个别朗读,要求发音清楚、洪亮,态度大方。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对漏读、错读之处要记牢,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2、2.分组比赛朗读
。这是一种集体朗读、集体朗读要求整齐,要求快慢适中,顾全大局。分组朗读因为要互相衔接,学生听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分组朗读无形中是一种竞赛,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适用于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分析点拨之后来加深印象。
3、3.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时,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4、4.分角色朗读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该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要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人物性格。这种读法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分角色朗读比较感兴趣。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时,因为这是一则历史小话剧的剧本,教学的重点又是通过对剧本台词的阅读品味,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是以分角色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角色朗读中感悟人物性格,同时又促进了朗读。学生的朗读也非常积极,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授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来训练。
1、1.停顿
:(1)标点的停顿
:课文中每一个标点都对正确停顿作了很好的提示。一般而言,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而自然段这间的停顿最长。
(2)(2)词语的停顿
:如:春眠 / 不觉 / 晓,处处 / 闻 / 啼鸟.夜来 / 风雨/ 声,花落 / 知 / 多少。
(3)(3)情感的停顿
: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后并没有停顿标点,但如果停顿长一点,就更能体现革命烈士甘愿为后代而牺牲自己的祟高精神。
2、2.重音:
(1)(1)词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重、轻音之分。如“哆嗦”,“哆”字重读,“嗦”字重读;而在“打哆嗦”中“打”重读,“哆嗦”轻读。词语一般是前一个字重读,如喜欢、慈祥、檐子等;如果词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如红花、青草、蓝天、白云,一般后一个字重读。(2)句子:往往重音放在“怎么样”上。如:她的舞跳得真漂亮。(3)根据朗读内容确定能突出中心、表现主题的词语重读。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孔子游春》)重读“更浓了”,景浓加上情浓,意更浓了。
3、3.快慢
:朗读的速度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适当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读这句话时,速度要稍快些,以表 现出狼挑衅的语气,以及它凶狠狡诈的本质。当读到狼大声嚷道:“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反正都一样。”要读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現出狼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样子。相反,读到小羊的话时 ,速度就要放慢些,声音温和些,以表现小羊的温文有礼和天真无辜。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对狼 凶恶本质的憎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4、4.升降
: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 更能细致地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如《东郭先生和狼》中,狼说:“先生,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读这段话时,语气要下降,表现出狼在求救时虚伪狡猾的面目。再如狼从口袋里出来后说:“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读这句话时,要注意读得前低后高语气稍上扬,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狼得救后露出的凶相。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