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民间音乐艺苑里,渔家号子源于海洋渔业劳作,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学生从小生活在海岛,拥有丰厚的海岛文化底蕴和海岛文化教育环境,对大海有深厚的感情。这些丰富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都为探索海岛特色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独有的条件。
关键词:音乐课堂 教学 研究与实践 渔家号子
渔家号子是我们长岛独特的渔家音乐文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今正慢慢淡出文明发达的现实生活。在我国民间音乐艺苑里,由于渔家号子源于海洋渔业劳作,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故又与搬运号子、打夯号子、作坊号子等其他劳动号子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笔者的家乡是一个小小的海岛县,绝大部分学校分布在渔村。学生从小生活在海岛,拥有丰厚的海岛文化底蕴和海岛文化教育环境,对大海有深厚的感情。这些丰富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都为探索海岛特色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独有的条件。
长岛的渔家号子,有着强烈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吆喝、呐喊为其主要特征,粗犷、豪迈、浑厚、热烈,旋律性强,节奏和缓,抒情委婉,号子大多优美动听,感染力很强,谁听了都会禁不住随和喊唱几声。
长岛渔家人长年闯海,在生产中演变出“上网号”“摇橹号”“掌篷号”“捞渔号”“廷巴号”“竖大桅号”等20多种劳作号子,喊唱形式是“一领众和”,领者称“号头”,和者称“答号”。“一领众和”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常有呼应型和叠置型,并伴有加花、重叠和说唱。领者竖眉瞪眼,一字千钧,和者放喉大嗓,齐声协力,一领一应,一呼百欢,雄劲有力,气吞山河。喊号时,渔民们全神贯注,所有力量用在一喊一腔之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墩墩浆,装大仓,装仓起呀,咳呀咳,咳呀,咳呀咳!”长岛这支《捞渔号》听来特别提神,学生操作起来也特别有兴趣。
长岛渔家号子是渔家人闯海斗浪的“生命进行曲”,在号子当中,洋溢着渔民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劳作型渔号逐渐更换了新词,但曲调依然引人入胜。在集体性劳动中和节日里,渔民欢快地高声喊唱渔号,抒发情怀,凝聚精神,歌颂生活,那情趣宛如一曲飘着海腥味的渔家“信天游”。它是渔民长期从事海上劳动而创造的歌唱。它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的功能。渔民说,号子像军号,似命令。喊起它,就来了精神,添了力气;唱着它,能跟着拍子使齐劲,一门心思干活计。这正是它一直常唱不衰,不断创新发展,广泛流传的原因。渔家号子,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烘托出渔业各项劳动的特点。其音乐的表现特色受劳动强度所制约,劳动强度小、动作幅度不大时,所唱出的号子,多是优美动听,抒情娓婉,旋律性强,节奏和缓的曲调,突出了号子调节精神的作用;劳动强度大时,所吆喝的号子,粗犷、豪迈、浑厚有力,节奏性强,这就突出了号子的指挥劳动、统一用劲的功能。
在课堂中,我们和学生一起模仿新船下航时的热闹场面,让课桌模拟船头,昂首屹立在大伙欣喜热切的目光里。这时海潮涨起来了,浪涛拍岸,卷起汹涌的浪花;同时,号子响起来了,领唱的学生船老大站在“船头”,手中的木棒敲击着结实的“船舷”,在最原始最朴素的节奏里,领唱穿透了喧哗的涛声,惊雷一般滚过海湾的上空:“新船赴水,使着劲哟!”“嗨哟!嗨哟!”“闯荡渔场,鱼满舱喂!”“嗨哟!嗨哟!”船两侧数十名学生手扳船帮,在合声中齐心协力推船向前,学生们斜着身子憋着劲,在响彻课堂的拉船号子声中,学生们周身血液沸腾、畅快淋漓,脸庞泛出像喝了酒般的酡红。一双双激动兴奋的眼眸里,闪动着仿似在搏击海洋的渴望和对鱼儿满舱的憧憬。
渔家号子按照演唱时的节奏可以分为急促号子和舒缓号子。
急促号子。这类渔家号子的节奏非常急促强烈,坚定有力。领唱与合唱衔接紧凑,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节拍多为2/4拍。如黄海一带渔民在遇逆风逆流时的摇橹号子,就很有代表性。
舒缓号子。这是相对于急促号子而言的渔家劳动号子。这类号子不像急促号子那样激烈紧迫。其特点是节奏自由而不散,用力点明确,领唱的时候正是众人劳动的准备与歇休时刻。
渔家号子按内容来分,又可分为劳动之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
渔家号子的种类,更是应有尽有。上网的、抬锚的、摇橹的、掌篷的、拔绠的、捕鱼的、竖大桅的等,连拉船、掀船(往水里推船),领号者根据船行的节奏,在船上跳着、舞着,即兴喊出指挥和鼓劲的号声。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唱渔家号子,我们喊渔家号子,我们记渔家号子,让学生秉承着祖辈们勇敢创新的精神和意志,深深地领略音乐之美、劳动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又一次的结晶和升华。
(作者单位:长岛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音乐课堂 教学 研究与实践 渔家号子
渔家号子是我们长岛独特的渔家音乐文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今正慢慢淡出文明发达的现实生活。在我国民间音乐艺苑里,由于渔家号子源于海洋渔业劳作,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故又与搬运号子、打夯号子、作坊号子等其他劳动号子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笔者的家乡是一个小小的海岛县,绝大部分学校分布在渔村。学生从小生活在海岛,拥有丰厚的海岛文化底蕴和海岛文化教育环境,对大海有深厚的感情。这些丰富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都为探索海岛特色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独有的条件。
长岛的渔家号子,有着强烈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吆喝、呐喊为其主要特征,粗犷、豪迈、浑厚、热烈,旋律性强,节奏和缓,抒情委婉,号子大多优美动听,感染力很强,谁听了都会禁不住随和喊唱几声。
长岛渔家人长年闯海,在生产中演变出“上网号”“摇橹号”“掌篷号”“捞渔号”“廷巴号”“竖大桅号”等20多种劳作号子,喊唱形式是“一领众和”,领者称“号头”,和者称“答号”。“一领众和”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常有呼应型和叠置型,并伴有加花、重叠和说唱。领者竖眉瞪眼,一字千钧,和者放喉大嗓,齐声协力,一领一应,一呼百欢,雄劲有力,气吞山河。喊号时,渔民们全神贯注,所有力量用在一喊一腔之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墩墩浆,装大仓,装仓起呀,咳呀咳,咳呀,咳呀咳!”长岛这支《捞渔号》听来特别提神,学生操作起来也特别有兴趣。
长岛渔家号子是渔家人闯海斗浪的“生命进行曲”,在号子当中,洋溢着渔民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劳作型渔号逐渐更换了新词,但曲调依然引人入胜。在集体性劳动中和节日里,渔民欢快地高声喊唱渔号,抒发情怀,凝聚精神,歌颂生活,那情趣宛如一曲飘着海腥味的渔家“信天游”。它是渔民长期从事海上劳动而创造的歌唱。它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的功能。渔民说,号子像军号,似命令。喊起它,就来了精神,添了力气;唱着它,能跟着拍子使齐劲,一门心思干活计。这正是它一直常唱不衰,不断创新发展,广泛流传的原因。渔家号子,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烘托出渔业各项劳动的特点。其音乐的表现特色受劳动强度所制约,劳动强度小、动作幅度不大时,所唱出的号子,多是优美动听,抒情娓婉,旋律性强,节奏和缓的曲调,突出了号子调节精神的作用;劳动强度大时,所吆喝的号子,粗犷、豪迈、浑厚有力,节奏性强,这就突出了号子的指挥劳动、统一用劲的功能。
在课堂中,我们和学生一起模仿新船下航时的热闹场面,让课桌模拟船头,昂首屹立在大伙欣喜热切的目光里。这时海潮涨起来了,浪涛拍岸,卷起汹涌的浪花;同时,号子响起来了,领唱的学生船老大站在“船头”,手中的木棒敲击着结实的“船舷”,在最原始最朴素的节奏里,领唱穿透了喧哗的涛声,惊雷一般滚过海湾的上空:“新船赴水,使着劲哟!”“嗨哟!嗨哟!”“闯荡渔场,鱼满舱喂!”“嗨哟!嗨哟!”船两侧数十名学生手扳船帮,在合声中齐心协力推船向前,学生们斜着身子憋着劲,在响彻课堂的拉船号子声中,学生们周身血液沸腾、畅快淋漓,脸庞泛出像喝了酒般的酡红。一双双激动兴奋的眼眸里,闪动着仿似在搏击海洋的渴望和对鱼儿满舱的憧憬。
渔家号子按照演唱时的节奏可以分为急促号子和舒缓号子。
急促号子。这类渔家号子的节奏非常急促强烈,坚定有力。领唱与合唱衔接紧凑,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节拍多为2/4拍。如黄海一带渔民在遇逆风逆流时的摇橹号子,就很有代表性。
舒缓号子。这是相对于急促号子而言的渔家劳动号子。这类号子不像急促号子那样激烈紧迫。其特点是节奏自由而不散,用力点明确,领唱的时候正是众人劳动的准备与歇休时刻。
渔家号子按内容来分,又可分为劳动之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
渔家号子的种类,更是应有尽有。上网的、抬锚的、摇橹的、掌篷的、拔绠的、捕鱼的、竖大桅的等,连拉船、掀船(往水里推船),领号者根据船行的节奏,在船上跳着、舞着,即兴喊出指挥和鼓劲的号声。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唱渔家号子,我们喊渔家号子,我们记渔家号子,让学生秉承着祖辈们勇敢创新的精神和意志,深深地领略音乐之美、劳动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又一次的结晶和升华。
(作者单位:长岛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