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加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等。这门专业基础课涉及的术语多、概念多,而且较抽象,理解有难度。加上技工学校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这让他们往往知难而退,对专业课的学习毫无兴趣。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有效地带动他们学习呢?那就是——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过程,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选取广受关注的话题,围绕他们在专业课实习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生活实例充分结合,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应用知识的乐趣,懂得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内容,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所以,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可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重大责任及价值,进而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感觉学习再也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事情,并逐步学会主动、深入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
【案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教学单元中的重要内容,因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所以此单元的最佳教学方法是实验法。由于我校实验条件有限,只能采用讲授和演示实验图片的方式来让学生们理解本单元的知识,这样做往往使学生们难以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透彻理解教材内容,笔者巧设问题,将深奥难懂的书本概念直观地反映在生活实例中,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强度”这一重要概念时,笔者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则英雄故事: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各地电力工人为了防止输电线路中断,冒着刺骨的寒风爬上输电线塔,人工除去铁塔上覆盖的层层冰雪。1月26日,湖南省送变电公司下属送电三分公司在执行华电长沙电厂沙坪变电站500千伏线路的人工除冰任务时,因线路覆冰太厚,铁塔不堪重负发生倒塌,导致三名抢修作业人员死亡。我们在对英雄工人表达敬意的同时,应从专业角度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电力工人要在暴风雪中为高压线铁塔除冰?第二,为什么铁塔会断裂倒塌?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一步引出有关“强度”的概念:“强度”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在此事件中,由于冰块使铁塔的静载荷大幅度增加,超过了强度设计标准,所以才导致了铁塔的断裂。
“强度”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高层楼房安装空调室外机时,若支撑架“强度”不够,室外机就会有从高空坠落的危险,同样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以上两则小故事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牢牢记住了“强度”这一重要概念,从而让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和保障自身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指学生的生活世界,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案例“铜及铜合金”】
在讲授“铜及铜合金”这一课时,笔者结合日常生活中实例,先在讲台上摆放了一排外观上无任何差别的电器插座,请学生判断哪个插座质量更好。这时,笔者发现学生们纷纷面露难色、抓耳挠腮,被这道“易”题难住了!于是微笑着对学生们说:“不着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很简单。”
接下来,笔者告诉学生们“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抗磁性、耐蚀性和工艺性,故在日常生活、电气工业、仪表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纯铜(呈紫红色),故称紫铜,其导电性、导热性仅次于金和银,是最常用的导电、导热材料,它的塑性非常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在大气及淡水中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然后,笔者告诉同学们:“其实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因为插座的主要功能是导电,即触头(弹簧片)这个导电材料是关键,通常用铜制成。现在同学们会判断了吧?”于是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得出了答案:“触头(弹簧片)是紫红色的比黄色的好。”笔者问他们原因,他们高声喊到:“金属元素铜(Cu)的含量高”,这时笔者大声地说:“恭喜你们!答对了!”同学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的主要环节有导入、讲授及拓展。要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应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1.开篇导入生活化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教学在开篇的讲授中就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体味出相应的课题意识。在开篇导入中常用方法有: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的呈现法;让学生与实物见面,调动感官,从中孕育直觉感的实物法;到学生的生产实习地,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法等等。
【案例“常用车刀的材料”】
首先,笔者带学生到实习车间,看每台车床上的车刀,然后问同学们:“车刀的材料是什么?”他们有的说是“高速钢(俗称铎钢)”,有的说是“硬质合金(俗称钨钢)”。笔者告诉他们,常用的车刀材料就是这两大类,接着又告诉他们一般选择这两大类材料的原因:因为车刀切削部分在很高的切削温度下工作,连续经受强烈的摩擦,并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和冲击力,所以作为车刀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硬度高(冷硬性)、耐磨性好、耐高温(红硬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我们只有知道了车刀的基本性能,才能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合理地选用车刀的材料,保质保量又经济地完成车削任务,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2.课中讲授生活化
课中讲授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讲授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与感悟。
【案例“车刀材料的选择”】
首先,笔者告诉学生:在车削过程中,直接担当切削工作的是车刀的切削部分,它和工件直接接触,并把切屑从工件上切下来。因为工件材料的性能和切削要求的不同,“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为了顺利进行切削,车刀的切削部分必须根据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所以我们必须摸熟各种车刀材料的“脾气”,掌握他们的不同性能,以便合理选用刀具。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通过下列“三性”来表示:冷硬性——刀具材料在常温下所具有的硬度,也可以理解为耐磨性; 热硬性——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切削所需要的硬度,也叫“红硬性”,通常以“红热硬度”表示;坚韧性——刀具材料能承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
刀具材料的“三性”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冷硬性”和“热硬性”较高的材料,坚韧性往往较差,在具体选用时只有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及其切削要求,抓住切削中的主要矛盾,突出“三性”中的某“一性”。其他“两性”只要影响不大,就可以了。然后,在实习车间组织“针对工件材料选择车刀材料的竞赛、评优”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快乐!
3.结尾拓展生活化
一节课的结尾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课堂即将结束时要将课内教学有机地延续到校外生活和家庭生活。一方面,让课中解决的一些问题,成为触发学生继续探究新问题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课中收获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结出丰硕果实。因此,课堂结尾应重点组织同学们就“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如何联系”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科学、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讨论物质的性能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学习了“铜及铜合金”一课,笔者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成本高,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笔者又接着问道:“物质的性能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其实,通过上一题的讨论,结论已十分明确,那就是“物质的性能不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考虑材料用途时还要考虑其价格、资源存量、美观度和便利性等各种综合因素。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延续到生活中,并触发他们继续探究新问题。这个案例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既复习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就能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过程,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选取广受关注的话题,围绕他们在专业课实习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生活实例充分结合,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应用知识的乐趣,懂得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内容,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所以,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可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重大责任及价值,进而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感觉学习再也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事情,并逐步学会主动、深入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
【案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教学单元中的重要内容,因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所以此单元的最佳教学方法是实验法。由于我校实验条件有限,只能采用讲授和演示实验图片的方式来让学生们理解本单元的知识,这样做往往使学生们难以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透彻理解教材内容,笔者巧设问题,将深奥难懂的书本概念直观地反映在生活实例中,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强度”这一重要概念时,笔者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则英雄故事: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各地电力工人为了防止输电线路中断,冒着刺骨的寒风爬上输电线塔,人工除去铁塔上覆盖的层层冰雪。1月26日,湖南省送变电公司下属送电三分公司在执行华电长沙电厂沙坪变电站500千伏线路的人工除冰任务时,因线路覆冰太厚,铁塔不堪重负发生倒塌,导致三名抢修作业人员死亡。我们在对英雄工人表达敬意的同时,应从专业角度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电力工人要在暴风雪中为高压线铁塔除冰?第二,为什么铁塔会断裂倒塌?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一步引出有关“强度”的概念:“强度”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在此事件中,由于冰块使铁塔的静载荷大幅度增加,超过了强度设计标准,所以才导致了铁塔的断裂。
“强度”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高层楼房安装空调室外机时,若支撑架“强度”不够,室外机就会有从高空坠落的危险,同样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以上两则小故事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牢牢记住了“强度”这一重要概念,从而让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和保障自身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指学生的生活世界,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案例“铜及铜合金”】
在讲授“铜及铜合金”这一课时,笔者结合日常生活中实例,先在讲台上摆放了一排外观上无任何差别的电器插座,请学生判断哪个插座质量更好。这时,笔者发现学生们纷纷面露难色、抓耳挠腮,被这道“易”题难住了!于是微笑着对学生们说:“不着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很简单。”
接下来,笔者告诉学生们“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抗磁性、耐蚀性和工艺性,故在日常生活、电气工业、仪表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纯铜(呈紫红色),故称紫铜,其导电性、导热性仅次于金和银,是最常用的导电、导热材料,它的塑性非常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在大气及淡水中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然后,笔者告诉同学们:“其实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因为插座的主要功能是导电,即触头(弹簧片)这个导电材料是关键,通常用铜制成。现在同学们会判断了吧?”于是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得出了答案:“触头(弹簧片)是紫红色的比黄色的好。”笔者问他们原因,他们高声喊到:“金属元素铜(Cu)的含量高”,这时笔者大声地说:“恭喜你们!答对了!”同学们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的主要环节有导入、讲授及拓展。要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应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1.开篇导入生活化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教学在开篇的讲授中就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体味出相应的课题意识。在开篇导入中常用方法有: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的呈现法;让学生与实物见面,调动感官,从中孕育直觉感的实物法;到学生的生产实习地,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法等等。
【案例“常用车刀的材料”】
首先,笔者带学生到实习车间,看每台车床上的车刀,然后问同学们:“车刀的材料是什么?”他们有的说是“高速钢(俗称铎钢)”,有的说是“硬质合金(俗称钨钢)”。笔者告诉他们,常用的车刀材料就是这两大类,接着又告诉他们一般选择这两大类材料的原因:因为车刀切削部分在很高的切削温度下工作,连续经受强烈的摩擦,并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和冲击力,所以作为车刀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硬度高(冷硬性)、耐磨性好、耐高温(红硬性),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我们只有知道了车刀的基本性能,才能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合理地选用车刀的材料,保质保量又经济地完成车削任务,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2.课中讲授生活化
课中讲授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讲授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与感悟。
【案例“车刀材料的选择”】
首先,笔者告诉学生:在车削过程中,直接担当切削工作的是车刀的切削部分,它和工件直接接触,并把切屑从工件上切下来。因为工件材料的性能和切削要求的不同,“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为了顺利进行切削,车刀的切削部分必须根据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所以我们必须摸熟各种车刀材料的“脾气”,掌握他们的不同性能,以便合理选用刀具。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通过下列“三性”来表示:冷硬性——刀具材料在常温下所具有的硬度,也可以理解为耐磨性; 热硬性——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切削所需要的硬度,也叫“红硬性”,通常以“红热硬度”表示;坚韧性——刀具材料能承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
刀具材料的“三性”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冷硬性”和“热硬性”较高的材料,坚韧性往往较差,在具体选用时只有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及其切削要求,抓住切削中的主要矛盾,突出“三性”中的某“一性”。其他“两性”只要影响不大,就可以了。然后,在实习车间组织“针对工件材料选择车刀材料的竞赛、评优”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快乐!
3.结尾拓展生活化
一节课的结尾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课堂即将结束时要将课内教学有机地延续到校外生活和家庭生活。一方面,让课中解决的一些问题,成为触发学生继续探究新问题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课中收获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结出丰硕果实。因此,课堂结尾应重点组织同学们就“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如何联系”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科学、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讨论物质的性能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学习了“铜及铜合金”一课,笔者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成本高,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笔者又接着问道:“物质的性能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其实,通过上一题的讨论,结论已十分明确,那就是“物质的性能不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考虑材料用途时还要考虑其价格、资源存量、美观度和便利性等各种综合因素。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延续到生活中,并触发他们继续探究新问题。这个案例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既复习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就能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