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写作是非常重要且相对薄弱的环节,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生外语的应用能力;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写作成绩低于其他部分得分,平均成绩不及格。鉴于此,本文紧密围绕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基本要求,深入剖析目前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系统总结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不足,探索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有效地布置作业,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 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基本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为: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 个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比例为15%,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四级作文范文档的要求是:切题,表达思想清晰,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该要求蕴涵着大学英语写作的四个基本考点:
第一,切题。所谓切题,通常是指在形式上诸如段落、字数、文体、格式等方面满足题目要求,并在内容上没有偏差。
第二,表达清楚、条理清晰。要求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握,要求文章主题观点明确,有头有尾,论证说明安排有主次,有轻重。
第三,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要求考查学生对过渡句、连接词或词组的掌握和运用,要求文章句子内部与句子之间通顺连贯,无突兀感。
第四,基本无语言错误。要求考查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掌握,包括语法和拼写。
二、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从参加各类考试的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
首先,词汇储备少,只学习基本词汇,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书面考试不过关,只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写,用已经知道的基本词汇来表达思想。因为词汇量限制言论自由,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写作中潜意识的运用中式思维习惯,酷似中国式的文章,并直接翻译成英文。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迂回的,这种组合始终是非常僵硬、不够地道,写出的文章得分会大大降低。
最后,语法错误,同时包括不少简单的错误,比如:动词时态不一致、语序混乱等。事实上,如果学生做语法校正题目,这样的错误,大多数人可以识别和纠正,但一次作文考试,往往是错误频率高发期。例如:组织较少的篇章结构、句与句之间缺乏连接词、没有过渡句子,使得文章缺乏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不足
一是专业写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充分。少数学校开设非英语专业写作课,大多数情况下非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只是穿插在精读教学过程中,而精读类课程都有其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作文教学不够系统和全面,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和介绍。大多数时候,所谓的写作教学,仅仅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课上课下练习不充分,不能够把握好各式文体的写作模式,无法做到充分的巩固练习。
二是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考试中,学生的审题、中心思想的确立、文章结构的把握、词汇的准确运用、句式的得当表述和安排等,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总是费时费力。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花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来纠正学生在中心思想确立、结构、词汇等方面所犯的错误。老师所教数百名学生,工作量是巨大的,很容易使得教师无法尽心而为之。即使老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同学,但是由于学生很难接受,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它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此外,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得到提高,前提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其阅读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教师只在考试前夕突击,不能真正去深入写作指导,很多同学便会觉得不知所云。
四、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有效地布置作业
针对上述不足,并结合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通过为学生有效地布置作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简介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1896-1934)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正是教学者创造最近发展区,所以维果斯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
实践证明:只有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才能促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部联系。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心理活动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知识来实现的。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感性材料作多重角度的设问,让学生在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在有梯度的层次设问中逐步过渡到新问题,即进入“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维果斯基在社会文化学说中有一条重要的命题——“搭建脚手架”,即认为儿童依靠成人的帮助搭建起学习的框架,这对儿童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而“最近发展区”与“搭建脚手架”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得到了最为真实的体现。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体是指通过支架(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情境)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三)具体实施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建议:通过布置一些有效的课后作业,建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日常英语写作作业的布置主要包括:日常习作的写作和相关练习。笔者建议:在此之上细化作业要求,结合平时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以笔者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为例:要求学生每周读2篇文章,教师规定主题,分时段更换,比如隔一个月或两个月更换一次。主题选择时,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相关,更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而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命题也是围绕大学生活的。
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要求完成的内容包括:1. 词汇:不必将所有生词查出,记下一些影响阅读的词和高频词,并用这些词造句;2. 句子:找出认为对自己日后写作有帮助的句子,主要是句式,并用这些句式造句;3. 结构:找出每篇文章的承接结构、承接句、承接词,尤其是意群之间的承接;4. 观点:总结每篇文章的论点、分论点、论据,可以使用原文。
这样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
一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养成日常积累的习惯,避免学生互相抄袭,对日后的写作、培养语感及语言学习极为有益; 同时,自己选择比较教师直接布置,会使学生印象更深。
二是这些有目的选择的词、句式、承接及观点,就是学生在真正写作时的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学生就不会在考试时出现无词可用、脑中一片空白的情况,逐渐就会写出一篇无论是遣词还是造句方面都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1]崔长青.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3).
[2]胡华芳. 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3]王海波.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4]徐江,郑莉.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 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基本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为: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 个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比例为15%,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四级作文范文档的要求是:切题,表达思想清晰,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该要求蕴涵着大学英语写作的四个基本考点:
第一,切题。所谓切题,通常是指在形式上诸如段落、字数、文体、格式等方面满足题目要求,并在内容上没有偏差。
第二,表达清楚、条理清晰。要求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握,要求文章主题观点明确,有头有尾,论证说明安排有主次,有轻重。
第三,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要求考查学生对过渡句、连接词或词组的掌握和运用,要求文章句子内部与句子之间通顺连贯,无突兀感。
第四,基本无语言错误。要求考查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掌握,包括语法和拼写。
二、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从参加各类考试的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
首先,词汇储备少,只学习基本词汇,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书面考试不过关,只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写,用已经知道的基本词汇来表达思想。因为词汇量限制言论自由,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写作中潜意识的运用中式思维习惯,酷似中国式的文章,并直接翻译成英文。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迂回的,这种组合始终是非常僵硬、不够地道,写出的文章得分会大大降低。
最后,语法错误,同时包括不少简单的错误,比如:动词时态不一致、语序混乱等。事实上,如果学生做语法校正题目,这样的错误,大多数人可以识别和纠正,但一次作文考试,往往是错误频率高发期。例如:组织较少的篇章结构、句与句之间缺乏连接词、没有过渡句子,使得文章缺乏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不足
一是专业写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充分。少数学校开设非英语专业写作课,大多数情况下非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只是穿插在精读教学过程中,而精读类课程都有其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作文教学不够系统和全面,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和介绍。大多数时候,所谓的写作教学,仅仅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课上课下练习不充分,不能够把握好各式文体的写作模式,无法做到充分的巩固练习。
二是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考试中,学生的审题、中心思想的确立、文章结构的把握、词汇的准确运用、句式的得当表述和安排等,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总是费时费力。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花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来纠正学生在中心思想确立、结构、词汇等方面所犯的错误。老师所教数百名学生,工作量是巨大的,很容易使得教师无法尽心而为之。即使老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同学,但是由于学生很难接受,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它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此外,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得到提高,前提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其阅读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教师只在考试前夕突击,不能真正去深入写作指导,很多同学便会觉得不知所云。
四、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有效地布置作业
针对上述不足,并结合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通过为学生有效地布置作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简介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1896-1934)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正是教学者创造最近发展区,所以维果斯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
实践证明:只有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才能促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部联系。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心理活动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知识来实现的。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感性材料作多重角度的设问,让学生在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在有梯度的层次设问中逐步过渡到新问题,即进入“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维果斯基在社会文化学说中有一条重要的命题——“搭建脚手架”,即认为儿童依靠成人的帮助搭建起学习的框架,这对儿童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而“最近发展区”与“搭建脚手架”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得到了最为真实的体现。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体是指通过支架(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情境)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三)具体实施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建议:通过布置一些有效的课后作业,建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日常英语写作作业的布置主要包括:日常习作的写作和相关练习。笔者建议:在此之上细化作业要求,结合平时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以笔者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为例:要求学生每周读2篇文章,教师规定主题,分时段更换,比如隔一个月或两个月更换一次。主题选择时,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相关,更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而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命题也是围绕大学生活的。
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要求完成的内容包括:1. 词汇:不必将所有生词查出,记下一些影响阅读的词和高频词,并用这些词造句;2. 句子:找出认为对自己日后写作有帮助的句子,主要是句式,并用这些句式造句;3. 结构:找出每篇文章的承接结构、承接句、承接词,尤其是意群之间的承接;4. 观点:总结每篇文章的论点、分论点、论据,可以使用原文。
这样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
一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养成日常积累的习惯,避免学生互相抄袭,对日后的写作、培养语感及语言学习极为有益; 同时,自己选择比较教师直接布置,会使学生印象更深。
二是这些有目的选择的词、句式、承接及观点,就是学生在真正写作时的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学生就不会在考试时出现无词可用、脑中一片空白的情况,逐渐就会写出一篇无论是遣词还是造句方面都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1]崔长青.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3).
[2]胡华芳. 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3]王海波.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4]徐江,郑莉.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