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久违的父爱
丁树树
同处江南,又都带一个“海”字,这期前来打擂的两个学校可谓有缘。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记过海安,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大书海宁,两地的学校想必也在江南的翰墨书香里浸染出了独特的气质。当然,想当擂主还要凭实力说话,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苏海安县紫石中学代表队和浙江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代表队各位选手的表现吧!
腊月廿五的深夜,父亲回来了。这是他最近同来最早的一次。
“爸!祝……你生日……快乐。”我睁开蒙眬的双眼,送出我准备已久的祝福。
父亲点点头,进屋轻轻地给熟睡中的母亲拉好被褥,俯下身,深情地在母亲额上吻了一下。
“爸……”
父亲转过身从抽屉里取出档案袋塞进公文包,又拿上一件棉衣,匆匆准备出门。
“爸!”我大叫一声,从被子里跳起来。
父亲放在门把手上的手垂下了。
“爸!我等你好长时间了,这是我用攒下的钱买的蛋糕。爸,祝你生日快乐!”
父亲的眼眶湿润了,他放下公文包,坐到餐桌旁。
时光在这一刻开始倒流,回放着我对久违的父爱的呼唤。
当我在摇篮里,好奇地打量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一双有力的大手轻轻晃动着摇篮。白云打着旋儿,悠悠地和小河打招呼;小草倾下身来,轻轻地托住洁白的羊羔;还有那灿烂的太阳,照射在美丽的大地上……我被父爱和阳光所包围。
渐渐地,我长大了。父亲被调到外地工作,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回家和我们团聚。而我的学习生活紧张繁忙,父亲偶尔回家一次,我们也很难见面。每晚入睡前,当月光照在镜框里父亲的照片上时,我心里对父爱的那份渴望便愈发强烈,常常泪湿枕巾。
母亲已经起来了,坐到我的身旁,替我擦去眼泪。
我起身把切好的蛋糕递给父亲,一不小心碰到了壁灯,额头上的伤口隐隐作痛,不禁“哎哟”一声。母亲连忙站了起来,责备道:“孩子给你递蛋糕,你起身接一下啊……”
父亲有些尴尬,轻轻踢了一下我的脚尖。
母亲只顾察看我的伤口,并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小动作。我说“不疼”,心里却闪过一丝难过。母亲继续责备道:“当初你把孩子送进医院时,就该守着他缝完伤口再走。”
半个月前的一天中午,我买盐回家,路上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倒,摔倒时额角磕在一块碎石上,划了道口子,鲜血淋漓,当即疼得晕了过去。那是正午时分,路上少有行人,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陪在我身边的是母亲。
“爸,当时是你送我去医院的呀?”
“我去提货,顺路而已。”父亲不断地搓着手。
“不过当时也幸亏你爸路过,”母亲回忆道,“我见你一直没回来,跑到超市一问老板,他说你被摩托车撞了,又被一个男的用卡车送医院了。哎呀,我当时急得啥也不管,就往医院跑,我跑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医院。刚到急诊室门口就听见你爸扯着嗓子叫我,还没弄明白,他把钱往我手里一塞就没影了。”
我默默地低着头,心中却涌起一丝感动,原来不是父亲不爱我,只是因为工作,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向我表达他的爱呀!
记忆中的父亲从不打我,他只要求我正直、诚实地做人。在我小学毕业准备升初中的时候,他请了一个月假回来陪我。在那一个月里,每天到学校打开书包时,里面总会滚出一个苹果;每天晚上复习时,总会有浓浓的奶香在我房间里飘荡……
我的眼睛湿湿的,鼻子有些发酸。
“爸!今年过年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我和妈,等你!”
父亲抱抱我,抱抱母亲。当他弯腰去提包时,一条淡蓝色的围巾落在他的脖子上,扎出一个漂亮的同心结。
那团淡蓝色的火焰逐渐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我和母亲坚信,父亲的归期就在明天,后天……
指导老师:季艳飞
伊织建议
回忆与现实交织进行,层层推进让感情到达顶峰,丁树树在叙述上真有一手!而“寻找”父爱的过程,实际上又是由委屈到理解到愧疚的心路历程。如果在把这篇文章送给父亲的同时,再花点时间跟父亲交流一下内心的想法,相信你会收获更多!
十五分钟没能倒好一杯水
黄 睿
眼前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亮,因为“眼保姆”把我的双眼给罩住了。据说,人一旦得到了安宁就学会了思考。眼前的黑暗让我想起了身处黑暗中的盲人。师长经常对我说:某某身残志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是个正常人更应该发奋努力啊……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盲人,我承认他们的遭遇很不幸,无法感受绚烂的色彩,可他们不需要经常外出,把家里的“地理环境”摸熟了,活动起来也应该与正常人差不多吧。
我躺在沙发上,突发奇想要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蒙着眼睛去倒杯水吧。我边想边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摸索着向餐厅走去。可茶几却很不“配合”,用一只角对我的左腿来了个“偷袭”,还真疼。出师不利,我得另想办法。我微躬着身子,十指张开,双手上下左右地挥舞着,检测是否有障碍物,双脚也交叉呈弧线滑动着挪移。用这个方法,形象有点不雅观,速度也很慢,行进倒很顺利。我缓缓移到餐厅,挪到橱柜旁,右手扶着橱柜,左手向上摸着数着:一、二、三。我记得杯子是放在第二层的。眼睛看不见还真是麻烦,但这不是越来越有挑战性了吗?我除了磕碰了一下,一切都还顺利。我也开始得意于自己的那些判断,对师长的那些教导也越发怀疑起来。
我全神贯注地找我的杯子.应该已经摸了个遍吧,可为什么还没有摸到呢?我记得是放在这儿的呀。真是奇怪.难道还要用这种速度再找一遍?我有点心烦,摸索时无意间左手的力量也增加了一些,当一个东西被我触摸到又消失后,我心中一惊,急忙用右手去接。不料右手又猛地撞上了铁壳的微波炉,手指吃了记“萝卜干”。我捏着僵硬的右手中指为刚才的举动“悲哀”。连那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东西落下的方向更不清楚,还盲目地去接。幸好只是吃了记“萝卜干”,要是落下的是一把刀呢?想到这儿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我还是没打算放弃,又细心地摸了起来,终于摸到了一摞纸质的一次性杯子。抽出一个,挪到饮水机旁……水没落到杯子里,好像全洒到地上了。要不倒暖水瓶里的水吧?暖水瓶就在厨房的地上。
我有点犹豫,刚才也不知扣碎了什么东西。难道我的判断是错的?的确,除了走一走,在黑暗中,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都感到很困难。可我还不愿马上就承认自己前面的判断是错误的,想了想,又保持刚才的行走姿势“挪”到了厨房。我蹲下来,双手缓缓地摸索着。摸到暖水瓶后,我把纸杯放到灶台上,拿掉瓶塞,却又不敢把水往杯子里倒。我怕倒的时候对不准杯子,热水会烫伤自己。算了,不喝水了吧,还是回去躺着吧。这时“眼保姆”也“嘟嘟”地叫了起来,15分钟已经过去了。我摘下“眼保姆”,终于看到了“久违”的光亮,看到了地上打碎的碗,没有塞瓶塞、冒着热气的暖水瓶和空空的纸杯。揉着隐隐作痛的左腿和手指,我才真正体会到盲人的不易。
而做一个正常人,是多么幸福啊!
伊织赞赏
已经拥有的东西却不珍惜,这是一种悲哀。黄睿寻找的幸福其实是他已经拥有的,但他这种“寻找”的意识和行为却很可贵。细致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文章显得真实有趣,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于思考的可爱的黄睿呢!
探寻国学大师的足迹
曹佳丽
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我有幸随校潮的文学社的文友去盐官参观王国维故居,探寻国学大师的足迹。
一直都觉得“国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国学大师”也必是学识渊博、深不可测的学者。对于静安先生,从前也只是知道他不同寻常的事迹,但未曾读过先生的书,不了解先生的思想,出于对大师的崇敬之情,我对这次盐官之行充满期待。
在海宁三中下车,沿着蜿蜒泥泞的小路寻找王国维故居。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小楼,我不禁有些疑惑:难道王国维先生的故居真会如此不起眼,以致无法让人在这一片普通的农舍中辨认出来吗?
我满腹狐疑,目光仍极力在视野中搜寻。过了一会儿,只听导游小姐喊了一声“到了”,我们一班人马不知不觉间已驻足在王氏宅院门前的空地上。环顾四周,蔓草丛生,不远处炊烟袅袅,静安先生的故居,难道就被湮没在这一片村舍田野之中?
朝门里望去,深邃的门厅造就了王宅庄严和深沉的气质,我尾随人群,拥入并不宽敞的大门。与寻常老宅一样,一进大门便是天井,抬头仰望,明清建筑特有的棱角分割出的天空,让人产生了回到那个时代的错觉。步入一进院落,墙上有金箔大字书日——“博大精深,学贯中西”。这是对先生毕生的学术成就最为准确的概括了。字的前方,是一座先生的雕像:瘦削的面颊,圆框眼镜,唇上一排浓密的胡子,一顶瓜皮帽。乍一看,像是一位迂腐的私塾老先生,可就是跟前的这位老先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及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氏宅院一共只有两进房屋,全都陈列着王国维先生的生平资料、著作及后世对其研究的成果。说是故居,倒不如说是纪念馆。我多想感受一下大师所受的启蒙教育,多想了解一些大师的日常起居生活,多想寻找出王氏宅院的与众不同,然而眼前的一切是如此平凡。没有什么精雕细刻的装饰,没有奢华的陈设,如果二进中堂里的一幅水墨画和一副对联也算装饰,那应该是这宅院里最“豪华”的东西了。站在这平凡的院落中,想到先生所形容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不禁慨然。
游伴们都已走出故居,我独自在先生像前伫立了一会儿,仿佛听到他在高呼“学无新旧,学无中西”,又仿佛看到他为清王朝的灭亡而痛心不已。思想向前,感情向后,是新的先驱,又是旧的忠臣,于是在新旧矛盾的激烈碰撞中,先生成了文化的殉道者。
走出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宅院,我仍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寻找到了先生的足迹,理解了先生的精神,但是确有一种情感,久久在我心房回荡……
指导老师:魏爱华
伊织回应
其实不是所有的“寻找”都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你一定是满足的,因为那是你在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在那个短暂的下午,你已经感受到了静安先生的精神,这就已经足够,对吗,曹佳丽?
丁树树
同处江南,又都带一个“海”字,这期前来打擂的两个学校可谓有缘。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记过海安,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大书海宁,两地的学校想必也在江南的翰墨书香里浸染出了独特的气质。当然,想当擂主还要凭实力说话,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苏海安县紫石中学代表队和浙江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代表队各位选手的表现吧!
腊月廿五的深夜,父亲回来了。这是他最近同来最早的一次。
“爸!祝……你生日……快乐。”我睁开蒙眬的双眼,送出我准备已久的祝福。
父亲点点头,进屋轻轻地给熟睡中的母亲拉好被褥,俯下身,深情地在母亲额上吻了一下。
“爸……”
父亲转过身从抽屉里取出档案袋塞进公文包,又拿上一件棉衣,匆匆准备出门。
“爸!”我大叫一声,从被子里跳起来。
父亲放在门把手上的手垂下了。
“爸!我等你好长时间了,这是我用攒下的钱买的蛋糕。爸,祝你生日快乐!”
父亲的眼眶湿润了,他放下公文包,坐到餐桌旁。
时光在这一刻开始倒流,回放着我对久违的父爱的呼唤。
当我在摇篮里,好奇地打量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一双有力的大手轻轻晃动着摇篮。白云打着旋儿,悠悠地和小河打招呼;小草倾下身来,轻轻地托住洁白的羊羔;还有那灿烂的太阳,照射在美丽的大地上……我被父爱和阳光所包围。
渐渐地,我长大了。父亲被调到外地工作,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回家和我们团聚。而我的学习生活紧张繁忙,父亲偶尔回家一次,我们也很难见面。每晚入睡前,当月光照在镜框里父亲的照片上时,我心里对父爱的那份渴望便愈发强烈,常常泪湿枕巾。
母亲已经起来了,坐到我的身旁,替我擦去眼泪。
我起身把切好的蛋糕递给父亲,一不小心碰到了壁灯,额头上的伤口隐隐作痛,不禁“哎哟”一声。母亲连忙站了起来,责备道:“孩子给你递蛋糕,你起身接一下啊……”
父亲有些尴尬,轻轻踢了一下我的脚尖。
母亲只顾察看我的伤口,并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小动作。我说“不疼”,心里却闪过一丝难过。母亲继续责备道:“当初你把孩子送进医院时,就该守着他缝完伤口再走。”
半个月前的一天中午,我买盐回家,路上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倒,摔倒时额角磕在一块碎石上,划了道口子,鲜血淋漓,当即疼得晕了过去。那是正午时分,路上少有行人,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陪在我身边的是母亲。
“爸,当时是你送我去医院的呀?”
“我去提货,顺路而已。”父亲不断地搓着手。
“不过当时也幸亏你爸路过,”母亲回忆道,“我见你一直没回来,跑到超市一问老板,他说你被摩托车撞了,又被一个男的用卡车送医院了。哎呀,我当时急得啥也不管,就往医院跑,我跑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医院。刚到急诊室门口就听见你爸扯着嗓子叫我,还没弄明白,他把钱往我手里一塞就没影了。”
我默默地低着头,心中却涌起一丝感动,原来不是父亲不爱我,只是因为工作,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向我表达他的爱呀!
记忆中的父亲从不打我,他只要求我正直、诚实地做人。在我小学毕业准备升初中的时候,他请了一个月假回来陪我。在那一个月里,每天到学校打开书包时,里面总会滚出一个苹果;每天晚上复习时,总会有浓浓的奶香在我房间里飘荡……
我的眼睛湿湿的,鼻子有些发酸。
“爸!今年过年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我和妈,等你!”
父亲抱抱我,抱抱母亲。当他弯腰去提包时,一条淡蓝色的围巾落在他的脖子上,扎出一个漂亮的同心结。
那团淡蓝色的火焰逐渐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我和母亲坚信,父亲的归期就在明天,后天……
指导老师:季艳飞
伊织建议
回忆与现实交织进行,层层推进让感情到达顶峰,丁树树在叙述上真有一手!而“寻找”父爱的过程,实际上又是由委屈到理解到愧疚的心路历程。如果在把这篇文章送给父亲的同时,再花点时间跟父亲交流一下内心的想法,相信你会收获更多!
十五分钟没能倒好一杯水
黄 睿
眼前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亮,因为“眼保姆”把我的双眼给罩住了。据说,人一旦得到了安宁就学会了思考。眼前的黑暗让我想起了身处黑暗中的盲人。师长经常对我说:某某身残志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是个正常人更应该发奋努力啊……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盲人,我承认他们的遭遇很不幸,无法感受绚烂的色彩,可他们不需要经常外出,把家里的“地理环境”摸熟了,活动起来也应该与正常人差不多吧。
我躺在沙发上,突发奇想要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蒙着眼睛去倒杯水吧。我边想边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摸索着向餐厅走去。可茶几却很不“配合”,用一只角对我的左腿来了个“偷袭”,还真疼。出师不利,我得另想办法。我微躬着身子,十指张开,双手上下左右地挥舞着,检测是否有障碍物,双脚也交叉呈弧线滑动着挪移。用这个方法,形象有点不雅观,速度也很慢,行进倒很顺利。我缓缓移到餐厅,挪到橱柜旁,右手扶着橱柜,左手向上摸着数着:一、二、三。我记得杯子是放在第二层的。眼睛看不见还真是麻烦,但这不是越来越有挑战性了吗?我除了磕碰了一下,一切都还顺利。我也开始得意于自己的那些判断,对师长的那些教导也越发怀疑起来。
我全神贯注地找我的杯子.应该已经摸了个遍吧,可为什么还没有摸到呢?我记得是放在这儿的呀。真是奇怪.难道还要用这种速度再找一遍?我有点心烦,摸索时无意间左手的力量也增加了一些,当一个东西被我触摸到又消失后,我心中一惊,急忙用右手去接。不料右手又猛地撞上了铁壳的微波炉,手指吃了记“萝卜干”。我捏着僵硬的右手中指为刚才的举动“悲哀”。连那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东西落下的方向更不清楚,还盲目地去接。幸好只是吃了记“萝卜干”,要是落下的是一把刀呢?想到这儿我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我还是没打算放弃,又细心地摸了起来,终于摸到了一摞纸质的一次性杯子。抽出一个,挪到饮水机旁……水没落到杯子里,好像全洒到地上了。要不倒暖水瓶里的水吧?暖水瓶就在厨房的地上。
我有点犹豫,刚才也不知扣碎了什么东西。难道我的判断是错的?的确,除了走一走,在黑暗中,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都感到很困难。可我还不愿马上就承认自己前面的判断是错误的,想了想,又保持刚才的行走姿势“挪”到了厨房。我蹲下来,双手缓缓地摸索着。摸到暖水瓶后,我把纸杯放到灶台上,拿掉瓶塞,却又不敢把水往杯子里倒。我怕倒的时候对不准杯子,热水会烫伤自己。算了,不喝水了吧,还是回去躺着吧。这时“眼保姆”也“嘟嘟”地叫了起来,15分钟已经过去了。我摘下“眼保姆”,终于看到了“久违”的光亮,看到了地上打碎的碗,没有塞瓶塞、冒着热气的暖水瓶和空空的纸杯。揉着隐隐作痛的左腿和手指,我才真正体会到盲人的不易。
而做一个正常人,是多么幸福啊!
伊织赞赏
已经拥有的东西却不珍惜,这是一种悲哀。黄睿寻找的幸福其实是他已经拥有的,但他这种“寻找”的意识和行为却很可贵。细致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文章显得真实有趣,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于思考的可爱的黄睿呢!
探寻国学大师的足迹
曹佳丽
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我有幸随校潮的文学社的文友去盐官参观王国维故居,探寻国学大师的足迹。
一直都觉得“国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国学大师”也必是学识渊博、深不可测的学者。对于静安先生,从前也只是知道他不同寻常的事迹,但未曾读过先生的书,不了解先生的思想,出于对大师的崇敬之情,我对这次盐官之行充满期待。
在海宁三中下车,沿着蜿蜒泥泞的小路寻找王国维故居。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小楼,我不禁有些疑惑:难道王国维先生的故居真会如此不起眼,以致无法让人在这一片普通的农舍中辨认出来吗?
我满腹狐疑,目光仍极力在视野中搜寻。过了一会儿,只听导游小姐喊了一声“到了”,我们一班人马不知不觉间已驻足在王氏宅院门前的空地上。环顾四周,蔓草丛生,不远处炊烟袅袅,静安先生的故居,难道就被湮没在这一片村舍田野之中?
朝门里望去,深邃的门厅造就了王宅庄严和深沉的气质,我尾随人群,拥入并不宽敞的大门。与寻常老宅一样,一进大门便是天井,抬头仰望,明清建筑特有的棱角分割出的天空,让人产生了回到那个时代的错觉。步入一进院落,墙上有金箔大字书日——“博大精深,学贯中西”。这是对先生毕生的学术成就最为准确的概括了。字的前方,是一座先生的雕像:瘦削的面颊,圆框眼镜,唇上一排浓密的胡子,一顶瓜皮帽。乍一看,像是一位迂腐的私塾老先生,可就是跟前的这位老先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及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氏宅院一共只有两进房屋,全都陈列着王国维先生的生平资料、著作及后世对其研究的成果。说是故居,倒不如说是纪念馆。我多想感受一下大师所受的启蒙教育,多想了解一些大师的日常起居生活,多想寻找出王氏宅院的与众不同,然而眼前的一切是如此平凡。没有什么精雕细刻的装饰,没有奢华的陈设,如果二进中堂里的一幅水墨画和一副对联也算装饰,那应该是这宅院里最“豪华”的东西了。站在这平凡的院落中,想到先生所形容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不禁慨然。
游伴们都已走出故居,我独自在先生像前伫立了一会儿,仿佛听到他在高呼“学无新旧,学无中西”,又仿佛看到他为清王朝的灭亡而痛心不已。思想向前,感情向后,是新的先驱,又是旧的忠臣,于是在新旧矛盾的激烈碰撞中,先生成了文化的殉道者。
走出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宅院,我仍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寻找到了先生的足迹,理解了先生的精神,但是确有一种情感,久久在我心房回荡……
指导老师:魏爱华
伊织回应
其实不是所有的“寻找”都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你一定是满足的,因为那是你在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在那个短暂的下午,你已经感受到了静安先生的精神,这就已经足够,对吗,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