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讯 观点 信息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讯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结束后,不少本刊的铁杆粉丝来电来信报讯:我部两刊训练内容大量入选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从本部目前搜集到的70多套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此言不虚。其中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几乎进入所有试卷,古诗文阅读方面的内容进入大部分试卷,这里按下不提,仅现代文阅读就有十多篇载之本刊。
  如:河南非课改区卷现代文阅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浙江绍兴卷现代文阅读《月光下的探访》、温州卷现代文阅读《好雪片片》;江苏连云港卷现代文阅读《海发光》;湖北黄冈卷现代文阅读《如何给地球降温》、天门卷现代文阅读《胸像》;内蒙古包头卷现代文阅读《书里有花悄悄开》《珍惜愤怒》;广西百色实验区卷现代文阅读《最苦与最乐》;安徽芜湖实验区卷现代文阅读《黄山绝壁松》;贵州毕节地区实验区卷现代文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机会》;山东课标卷现代文阅读《植物如何“看见”世界》;广东实验区卷现代文阅读《词典的故事》;福建福州非课改区卷《不仅仅是左手》等。
  我刊指导训练过的作文与几十个省、市的中考试题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如:河南卷“以‘交流’为话题作文”、作文“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湖南益阳卷“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浙江舟山卷“以‘执著’为话题作文”,定海、岱山、嵊泗卷“以‘执著’为话题作文”,嘉兴卷“______也美丽”,湖州卷“以‘感动’为话题作文”;江苏泰州卷“以‘感恩’为话题作文”,宿迁卷“以‘细节’为话题作文”;广东江门卷作文“为《人与自然》《人生百态》和《成长笔记》三个栏目投稿”;福建厦门卷作文“那一次,我尝到了______的滋味”,泉州卷“以‘歌声’为话题作文”;广西百色卷作文“感恩”;四川内江卷“以‘责任’为话题作文”,达州卷“以‘让’为话题作文”,乐山卷作文“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甘肃兰州卷作文“我爱______”;山东临沂卷作文“我______,因为我______”等。
  山东济宁卷“以‘面对与自强’为话题作文”材料取自本部中考版2006年第4期卷首语;山西非实验区卷作文题“发生在初三的故事”,则与本部《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06年重要栏目“初三故事”惊人相似;吉林卷自拟题目作文给出的材料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5年第10期“漫画品读”栏目内容相同;广西河池卷作文题“以‘门’为话题作文”,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5年第11期“同题作文擂台赛”栏目赛题相同。
  欲知详情,请关注《中学生阅读》中考版第9期“心灵互联网”栏目。
  
  观点
  
  张中行的作文观
  张中行先生谈作文观,强调“言为心声”,以手写口,反对“文”与“话”的剥离。这是继承了叶圣陶先生“写话”的观点,即“嘴怎么说,笔就怎么写”,“写成文章,念,要让隔壁人听见,以为你是谈话,才算及了格”。张先生曾以两个“凤姐”为例说明这一观点。一个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几乎是文盲,竟能给众姐妹的“即景联句”起头,道出“一夜北风紧”的首句,而且这个头开得颇为大气,余韵悠长;一个是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以记录口语的写作方法,写了多种回忆录,叶圣陶先生曾填《菩萨蛮》词赞曰:“家常言语真心意,读来深印心儿里。本色见才华,我钦新凤霞。”当然,张先生也指出,“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张先生谈作文,从实际出发,谈问题不作“无非有多少多少点”的高论,引证的例子也往往妙趣横生。如在谈到作文要坚持“一己之见”时,也强调不能过于偏激。他引用了西方的一个讽刺故事:甲乙二人为地上一个黑点是什么展开争论,甲说是虫子,乙说是黑豆。正在相持不下时,黑点爬了,甲说:“你看怎样?”乙说:“爬也是黑豆!”他用这样的小故事提醒学生写作文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固执己见,而成为“爬也是黑豆”派。
  (选自《语文教学参考》,李世中/文)
  
  信息
  
  “接力杯•我与课外必读书”征文大赛评选揭晓
  2006年“接力杯•我与课外必读书”全国初中师生征文大赛落下帷幕。这次活动历时7个月,1~5月份为有效征稿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老师和初中生的参赛稿件12000多份。看着堆集如小山般的来稿,除了感谢参赛的小选手外,还特别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赛的老师,他们不仅自己写读名著的感悟体会,还组织了班上读名著有心得的同学参与。老师文章写得漂亮,学生的文章也写得养眼,叫人想起那句老话:强将手下无弱兵。师生共同展示风采,成为本次大赛的一个亮点。
  经过认真评选,大赛共评出学生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70名;教师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40名。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将分别收到由接力出版社提供的价值500元、200元、100元的优秀图书。所有获奖者,都将收到有全国中语会和本刊签章的获奖证书;学生组获奖文章的指导老师也同样会收到获奖证书。
  特别感谢:接力出版社在我国出版界影响巨大,成就突出,本刊感谢他们对大赛的特别支持。
  特别提示:所有获奖的初三选手,我们将把获奖证书和所赠图书一并寄送指导老师收转,请与指导老师联系。
  获奖名单刊登在本期56~60页,参赛的朋友,赶快看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吧。
其他文献
不可能先生能做许多令人惊奇的事。  比如,不可能先生能跳过一栋房子。  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  不可能先生还能把自己变没了。他只要站在那里想“我变没了我变没了……”他就会消失不见了。  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  不可能先生还能飞。他的胳膊只要像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挥动,一下子就飞起来了。  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  不可能先生住在不可能房子里——你见过树梢上盖的一座房子吗?没见过吧。  不可能先生就
期刊
辛弃疾和一般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不仅早年就有过壮丽的军事生涯,从北方到南方后,又多次主持“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的军政实务,他的宏图远略、英雄气概,并非是书生气的东西。但他的豪迈倔强的个性和执著北伐的热情,又使得他难以在圆滑而猥琐的官场中牢牢立足,以致二度遭弹劾,长期免职闲居。英雄失志意难平,所以辛弃疾的词中常有一种悲愤激昂的情绪,像“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道‘男儿到死心如铁’”,令
期刊
手心与手背  蝶舞沧海    他出生那年,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母亲只生了这一胎,就做了结扎。按理说,他应该是家中的独苗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偏偏在他呱呱坠地之前,已经有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家伙哭声嘹亮地候着他了。于是,他就这样做了弟弟。  两个人长得实在太像了,父母不知谁是谁的时候就解开他们的纽扣。他的胸前有一颗痣,而哥哥没有。  学校里,两个人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输,年年捧回的奖状都是花开并蒂
期刊
父亲一头担着谷子和鸡蛋一头担着谷子和我到这个小镇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抬头看了看天,父亲跟我说,明娃,今晚黑我们就在这儿落脚,明天再坐车到你二外婆家去。  听说要坐车,我大睁着眼睛转过来转过去地看,但我并没有看见车在哪里。我只看见很多大人小孩端着碗在街上走来走去,他们一点儿也不像我们要把碗平放在桌子上吃饭,他们一点儿也不怕不小心把碗打了。问过几个人,拐来倒去,父亲担着挑子终于找到了旅社。  安
期刊
父亲的鞋  任雨林    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布鞋就一直晃动在我的眼前。那时,父亲喜欢穿着那双黑布鞋带我去公园,抱着我,指引我辨认身边的事物:看,那是花,那是树……  我4岁那年,父亲在一家机关谋到了一份工作。上班前的一个星期,母亲带我到鞋城给父亲买鞋,父亲说要买一双好一点的布鞋,可母亲第一次为父亲买了一双皮鞋,不贵,25元。第二天,父亲穿着皮鞋,带我去云龙湖看夕阳,夕阳照在父亲的脸上,他的脸像镀了
期刊
父爱如禅  倪新宇    我感到有一只手轻轻却又坚定地一下一下推着我,睁开眼,父亲如冬晨河岸上的枯树桩般站在我的床边。我懵懂着爬起来,周围的鼾声此起彼伏,别的新生还在甜美地睡着,远大而美好的前程在他们的梦乡中是怎样一幅广阔的画卷啊!本来我也同他们一样,不,比他们更有权利梦想美好的将来!我以比他们更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名牌大学,但却由于先天性心脏病而不得不等待严酷的“判决”——鉴于我的病情,校方坚持必
期刊
作文题: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人生的三种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世界也就是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是常温,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就能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
期刊
特区    金狗送旺 梅开二度   进入新年之后,编辑部好事不断。用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狗年大旺。  一是本部编辑的新刊《中学生阅读》中考版刚刚面世,便得到了全国中考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他们不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还认真填写了评刊表,对这本指导中考的刊物作了充分肯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写信说:“中考版虽是初办,但颇有特色,估计会越办越受到初三学子的欢迎。”每天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断,订阅
期刊
老保  陈元和    我把它们撒在门前的大树下,长出的花开得很好。  后来,我因上学离开了那里。中间好几年没回去了。最近我回奶奶家,无意间又看到那些鲜艳的花,红的,黄的,白的。于是眼前浮现出送花籽的王憨子,又想起我躲开他时他那无奈的眼神。我向奶奶打听王憨子的事,奶奶说,死了好几年了,他没媳妇儿没儿没女地过了一辈子。我又问他的那只猫。“猫?他养过猫?”他自身不起眼,他的猫更引不起人注意了。我没有再向
期刊
最近,媒体上频繁出现一个过去很少提及的国名:黎巴嫩。这个连冬天都很温暖的小国正深陷战争血海。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惨不忍睹的断壁残垣和婴儿无助的目光时,耳边就会响起一位伟大诗人的呼喊:“自由啊!从苦难深渊的底层我们向你呼唤,请你倾听我们的声音。从尼罗河的源头到幼发拉底河的人海口,心灵的嚎啕伴随着深渊的呐喊向你呼救:从阿拉伯半岛之疆到黎巴嫩之滨,无数手臂向你伸出;从海湾沙滩到撒哈拉边缘,饱含心碎热泪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