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是现代民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彝族民歌在旋律节奏、歌词内容、乐曲伴奏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和别的地区民歌相比,如广西、云南等地,四川彝族民歌具有同源异流的风采,固有的淳朴风采和独特个性增添了彝族民歌的魅力。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民风民俗等,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川腔蜀韵”,让音乐和文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凉山当地来说人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重大节目,都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展现了凉山地区风貌的同时,也体现了彝族文化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色;创新
凉山彝族地区的音乐种类非常丰富,被广泛彝族人民接受和船厂。民歌完整的记录凉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专家学者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在四川凉山就有一部分彝族居住,他们世代居住在此,创造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歌被当地人们广为传唱。民歌数量多、内容丰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1自然特色
凉山彝族地区民歌记录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凝聚在文字中,以歌的形式传唱出来,同时通过演唱的方式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生活习俗等糅杂在歌曲中,以歌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凉山彝族民歌中记录了当地大量的民族资料,是不可复制的活的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彝族民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地民歌的发展有自然淳朴的特色,展示了民族的音乐智慧、生活智慧、精神面貌等。当地民歌演唱的過程中完成一首歌曲的表演,大概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在演唱上缺乏技巧的情况下,发声、换气不能掌握好的话就不能取得好的演唱效果。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吐字清晰、掌握好换气的方式取得好的演唱效果。四川凉山地区民歌的展示向全世界展示了当地的民族风物,可以听出人们的热情和朴实,展示出自然质朴的艺术特点,是艺术上的财富[1]。
1.2地域特征
彝族民歌音域宽广宏伟,旋律变化差异比较大,在民歌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在雷波地区,民歌歌曲的曲调变化很小,乐曲音调稳定注重说唱演奏,在说唱的过程中注意声音携带感情;但是美姑地区的民族,节奏平稳,旋律携带情感,重视歌曲本身协调性的同时,声音更加优美柔和。和同一地区的云南、广西相比,云南和广西地区民歌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和四川凉山地区的民歌有天壤之别。因此可以看出在民歌艺术性上。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在演唱、旋律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
1.3演唱特色
四川彝族民歌在演唱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合唱非常普遍,但是四川彝族民歌不能随意合唱,也很难合唱。主要的原因是凉山彝族地区地理位置不便、交通闭塞,再加上社会因素导致当地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合唱演奏;同时当地的合唱一般用于特殊的场合,当地的合唱形式一般用在丧事方面。如果齐声高歌在当地就有对天神不敬的意思,因此不能、也不便随意合唱。彝族民歌在歌词上就束缚了人们想要合唱的欲望。除此之外在在歌词上,还体现了人们对劳动辛苦的认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明天的希冀。由于歌词没有一致性,大多数人们在演唱的时候都是触景生情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很难用合唱的形式来表现彝族民歌。
2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途径
2.1音乐教学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首先要改变原本的无序状态,让彝族民歌可以系统性的发展,因此严格的音乐教育是及时有效的途径。但是最近两年我国音乐的发展存在的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发展。当地彝族居民在长期彝族民歌的浸淫下受到彝族民歌的影响,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创新当地文化、促进对文化的理解[2]。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会得到更好的研究效果。但是目前四川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发展非常艰难。经济落后成为阻碍音乐创新的主要原因。对于当地来说需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彝族民歌在当地的传承,这样可以在彝族民歌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创新彝族民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开发学生、引导学生个性的任务。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将不同的教学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学的优势,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农村地区,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资源落后,教师可以运用的设备有限,这样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同时也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现代音乐研究人员、彝族民歌研究工作者来说,现在的工作目标是完善当地的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2时代发展下的音乐创新
时代的发展推动的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可以体现处真正的价值。但是由于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方面的不均衡发展。这种现象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发展。彝族民歌要创新发展就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开创新的体系,促进彝族民歌的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之后彝族民歌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如陈旧思想、落后的内容等需要淘汰掉,重新创作出新的民歌作品[3]。在原本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加上新词重新演绎民歌。为民歌重新注入新的活力,让民歌更加生动和生命。
2.3政府参与彝族民歌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之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同时也将教育教学的发展的目光投在更偏远的地区。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加强学校的重点即可,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国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结语
彝族民歌是具有特色、力量的重要的艺术分支,在民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融入音乐教育,带动音乐的创新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政策的基础上,对当地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资源设备都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政府做出相关的努力,加强资金投入,对教师、是设备、器材等的投入,加强当地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阿依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凉山、楚雄两州的彝族民歌为比较对象[J].民族学刊,2019(5).64-72
[2]李阳阳.广西民歌发展创新研究[J].文化月刊,2018(10):136-137.
[3]宋阿依姆.彝族民歌文化内涵与韵律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1):286-297.
作者简介:
胡昊(1991-2-)男,汉,四川南充人,助教,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方向。
四川文理学院校级科研启动专项重点项目《四川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KR014Z)。
关键词: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色;创新
凉山彝族地区的音乐种类非常丰富,被广泛彝族人民接受和船厂。民歌完整的记录凉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专家学者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在四川凉山就有一部分彝族居住,他们世代居住在此,创造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歌被当地人们广为传唱。民歌数量多、内容丰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1.1自然特色
凉山彝族地区民歌记录了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凝聚在文字中,以歌的形式传唱出来,同时通过演唱的方式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生活习俗等糅杂在歌曲中,以歌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凉山彝族民歌中记录了当地大量的民族资料,是不可复制的活的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彝族民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地民歌的发展有自然淳朴的特色,展示了民族的音乐智慧、生活智慧、精神面貌等。当地民歌演唱的過程中完成一首歌曲的表演,大概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在演唱上缺乏技巧的情况下,发声、换气不能掌握好的话就不能取得好的演唱效果。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吐字清晰、掌握好换气的方式取得好的演唱效果。四川凉山地区民歌的展示向全世界展示了当地的民族风物,可以听出人们的热情和朴实,展示出自然质朴的艺术特点,是艺术上的财富[1]。
1.2地域特征
彝族民歌音域宽广宏伟,旋律变化差异比较大,在民歌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在雷波地区,民歌歌曲的曲调变化很小,乐曲音调稳定注重说唱演奏,在说唱的过程中注意声音携带感情;但是美姑地区的民族,节奏平稳,旋律携带情感,重视歌曲本身协调性的同时,声音更加优美柔和。和同一地区的云南、广西相比,云南和广西地区民歌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和四川凉山地区的民歌有天壤之别。因此可以看出在民歌艺术性上。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在演唱、旋律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
1.3演唱特色
四川彝族民歌在演唱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合唱非常普遍,但是四川彝族民歌不能随意合唱,也很难合唱。主要的原因是凉山彝族地区地理位置不便、交通闭塞,再加上社会因素导致当地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合唱演奏;同时当地的合唱一般用于特殊的场合,当地的合唱形式一般用在丧事方面。如果齐声高歌在当地就有对天神不敬的意思,因此不能、也不便随意合唱。彝族民歌在歌词上就束缚了人们想要合唱的欲望。除此之外在在歌词上,还体现了人们对劳动辛苦的认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明天的希冀。由于歌词没有一致性,大多数人们在演唱的时候都是触景生情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很难用合唱的形式来表现彝族民歌。
2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途径
2.1音乐教学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首先要改变原本的无序状态,让彝族民歌可以系统性的发展,因此严格的音乐教育是及时有效的途径。但是最近两年我国音乐的发展存在的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创新发展。当地彝族居民在长期彝族民歌的浸淫下受到彝族民歌的影响,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创新当地文化、促进对文化的理解[2]。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会得到更好的研究效果。但是目前四川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发展非常艰难。经济落后成为阻碍音乐创新的主要原因。对于当地来说需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彝族民歌在当地的传承,这样可以在彝族民歌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创新彝族民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开发学生、引导学生个性的任务。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将不同的教学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学的优势,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农村地区,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资源落后,教师可以运用的设备有限,这样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同时也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现代音乐研究人员、彝族民歌研究工作者来说,现在的工作目标是完善当地的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2时代发展下的音乐创新
时代的发展推动的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可以体现处真正的价值。但是由于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方面的不均衡发展。这种现象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发展。彝族民歌要创新发展就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开创新的体系,促进彝族民歌的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之后彝族民歌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如陈旧思想、落后的内容等需要淘汰掉,重新创作出新的民歌作品[3]。在原本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加上新词重新演绎民歌。为民歌重新注入新的活力,让民歌更加生动和生命。
2.3政府参与彝族民歌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之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同时也将教育教学的发展的目光投在更偏远的地区。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加强学校的重点即可,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国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结语
彝族民歌是具有特色、力量的重要的艺术分支,在民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融入音乐教育,带动音乐的创新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政策的基础上,对当地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资源设备都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政府做出相关的努力,加强资金投入,对教师、是设备、器材等的投入,加强当地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阿依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凉山、楚雄两州的彝族民歌为比较对象[J].民族学刊,2019(5).64-72
[2]李阳阳.广西民歌发展创新研究[J].文化月刊,2018(10):136-137.
[3]宋阿依姆.彝族民歌文化内涵与韵律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1):286-297.
作者简介:
胡昊(1991-2-)男,汉,四川南充人,助教,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方向。
四川文理学院校级科研启动专项重点项目《四川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KR01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