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CD25^high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CD25-PE染色阳性〉10^2为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治疗前ITP患者、20例治疗后患者及14名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CD25^high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ITP治疗后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
其他文献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急症,多见于伴有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因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循环障碍,导致脑干、小脑以及大脑后半球等相关脑区灌流不足,从而产生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可逆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以突发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易反复发作。因此,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为治疗的首
X连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XLSA)是红系特异性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δ-amionlevulinic acid syntase 2,ALAS2)基因突变造成的,本研究构建ALAS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表达
一门学科的引入或创建,规范且科学的名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门学科的名称都不一致,那么对该学科的发展肯定不利.新兴学科Forensic Linguisties引入我国之后,其中文名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