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并且在现代化发展中汲取各类文化长处构建成内涵深刻、魅力独特、价值多元的音乐文化体系。基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文章以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简要分析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问题,重点从兴趣激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活动开展三个层面探究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堂;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对策
  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是人文精神培育、文化教育、德育及价值观教育的活力源泉,也是提升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效果的驱动力。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教育机构,理应承担培育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弘揚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近年来,乘借政策东风、在社会的大力呼吁下,我国高校对音乐课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融合予以高度重视,并以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虽然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实践中依然存在学生兴趣薄弱、传承实效性不足、与社会及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领会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立足实际情况、确立问题导向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激发音乐课堂上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力。
  一、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不仅具备韵律美,而且涵盖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
  (一)彰显音乐学科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立德”为先教授学生做人、做事、与他人相处的基本道理,以“树人”为后促成学生接触及参与社会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在高校音乐课堂上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促成学生以辩证观、普遍联系观、发展观看待纷繁复杂文化现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使学生通过音乐学习逐渐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精神、“天人合一、无我交融”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道德观念,“为往圣继绝学”文化传承意识的必然要求。
  (二)丰富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的必要条件
  在价值观多元的现代社会,中西方音乐交流频率、文化融合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受众面收窄、资金实力薄弱、渠道单一等现实困境。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为广大高校学生开启接触、走进、了解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世界的“大门”,将音乐课堂塑造为传统音乐文化交流阵地、内生动力激活载体、文化创新性发展媒介。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持积极健康态度并产生浓厚兴趣,将自身对文化的自信、认同感及荣誉感转化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弘扬音乐美学思维的实践行动,自觉成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与中坚力量,是筑牢高校大学生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丰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路径的必要条件。
  二、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高校也对音乐课程体系、教学及教师等进行了改革创新,但从音乐课堂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实践来看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兴趣普遍较低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音乐课程体系中缺乏对传统民间民族音乐文化的系统性规划与资源整合,尤其是基于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较为匮乏,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往往依赖固定僵化的音乐教材、单一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等,长此以往将会弱化学生理解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当前西方流行音乐盛行、快餐式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学生缺乏思辨能力、难以认识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与必要性,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提升自身音乐素养的内在动因不足。此外,部分高校音乐课堂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忽视文化的情感熏陶、心灵浸润作用,以强制性、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记忆文化知识,不仅会诱发学生逆反、厌倦等不良心理,而且会降低音乐学科育人价值,与音乐文化传承价值意蕴相背离。
  (二)音乐课堂教学媒介、途径单一僵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丰富的媒介与渠道,传统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当前部分高校音乐课堂上,教师宣传传统音乐文化的媒介为教师讲解,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此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代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烈、勇于质疑与实践的性格特点与学习特征,导致音乐课堂教学与学生文化需求脱节,无法激活文化传承活力。同时,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忽视传统音乐文化所依托的时代背景、形成生态等,单纯讲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类型,缺乏对精神意蕴、价值观念的揭示,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性,会降低学生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力、创造力,不利于以音乐课堂为主阵地拓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内容。
  (三)音乐课堂教学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
  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于发展认知、积累审美及文化传承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解决文化传承问题的策略。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音乐课堂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侧重于文化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介绍,尚未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再加上音乐课堂开展比例较低、高校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学生在创新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时缺乏完善平台、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指导,既不利于发展学生特长,又会降低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实效性。
  三、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对策
  基于对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必要性、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建议高校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效。   (一)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生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文化学习、文化传承的最大驱动力。为调动学生文化传承积极性,建议高校音乐教师注重兴趣培养、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以我国传统器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讲解我国民族器乐由“殿堂之音”朝向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与沿革,帮助学生理解“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始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观念,认识到音乐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的关联性,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列举我国石器时代人们敲打石头以表达喜悦之情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不仅仅具有韵律美,而且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语言符号,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人的智慧,在敬佩、爱戴情感的支撑下主动投身于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中。
  (二)运用现代技术,丰富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呈现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微课、Flash动画、虚拟交互视频等可以将抽象、笼统的传统音乐文化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视频,并拓寬音乐课堂知识容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民歌、地方戏剧等传统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视听一体化音乐审美空间,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观看视频的同时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意图、价值意蕴,进而通过与文化情境的交互体会到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缩短理论知识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集中讨论、小组探究、自主思考机会,进而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多元性的理解,可有效丰富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呈现方式、活跃音乐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传承与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在动因。
  (三)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促进文化发展
  为解决当前高校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建议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自然与生活中创造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方法、新道路。例如引导学生来到户外,通过聆听自然之声体验我国传统乐器的拟生性特点,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再如以“本地区民间文化调查”为课题请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音乐素养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调查其传承人数量、现存曲目、传承困境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方案,可以提升学生传承音乐文化的实践力与创造力,进而充分彰显高校音乐课堂育人价值,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化发展积蓄智慧力量。
  结束语
  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彰显音乐学科育人价值、丰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途径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音乐课堂对文化宣传、介绍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学生兴趣薄弱、课堂教学媒介单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为此,高校音乐教师需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文化的兴趣,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文化知识呈现方法,并主动开展文化传承实践活动,进而激活音乐课堂文化传承动力、提升学生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黄丽丽著. 高校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M].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8.07.
  [2]张园媛著.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概述[M].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
  [3]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创新[M].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20.01.
  魏熙畅(1989.5.25)性别:女 (汉族)籍贯:河南周口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学位:学士 职位:教学副院长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钢琴表演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高校音乐课堂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JKGHYB—0378
其他文献
摘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防疫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开展两不误,特别是如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做好疫情期间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开展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将高职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进而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思政的制定是整个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课程思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是课堂教学主体的重要支撑。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素描以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为出发点,注重思政资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其难点在于课程思政资源与设计素描专业知识的整合。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历史文化根源和政治文化根源,研究典型案例,与设计素描专业知识内容相适应,通过系统整合,使教学有水平、有政治背景,学习过程贯穿于思政的
期刊
摘要:文创作为宣扬品牌文化的载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作为文创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重视,不断挖掘与开发新的文化内涵,与“互联网+”相似,是一个产业间相互融合的发展方式,形成“1+1>2”的发展效果。  关键词:文创;旅游;融合;创新  文创作为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具有典型的原生艺术品的美学特质,兼具人文精神、创新价值,在设计宣传过程中更强调其对艺术的解构
期刊
摘要:想要在英语四、六级阅读中取得好成绩,考生则需在平时注重大纲单词的记忆、背诵,并大量练习三种考试题型,同时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  关键词:英语四、六级阅读选词填空长篇阅读仔细阅读  英语四、六级阅读一直是考生比较重视的考试部分,阅读题的得分高低,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四、六级总分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总是问我:如何在英语四、六级阅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备考经验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车辆装备驾驶操作教学的特点,做好装备教学的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类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职责,进一步规范轮式车辆装备驾驶操作教学。  关键词:轮式车辆装备;驾驶;安全。  一、轮式车辆装备驾驶操作教学的特点  轮式车辆装备驾驶操作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不论是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教学环境都是不同的,有着专业性、多样性、同一性、差异性、层次性、基础性的特点。整个
期刊
摘要:区域性的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为了突出高校在现阶段的发展优势,高校的经营者与管理者需要及时的意识到开展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共享活动的重要性,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针对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共享模式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整改策略,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稳定发展,为体育教学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  关键词: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共享  明确掌握区
期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汉语热”席卷全球,这对汉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产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电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电影作为真实语料,能够有效增强汉语学习者的沟通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促进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电影;真实语料;交际法;视听法;应用  一、真实语料的定义  语料是指语言材料,我
期刊
摘要:探究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分析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背景,从摄影工具和摄影知识这两个方面,给出普及摄影艺术的可行性。摄影艺术的普及可以让爱好者掌握更加专业的摄影知识,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为社会生活提供真实写照;应该对摄影艺术、技术、方法进行多样化普及和推广,在生活中科学选材,提升摄影作品观赏者的认可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摄影艺术;普及性;方法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使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后,高中数学教学也需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和考验,需要教师明确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以及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还需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从各个环节响应国家教育机构的号召,给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翻转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单一化问题,使课堂界限得到拓展和延伸,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也应该利用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新的课堂形式下获得进步与提高。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作用,探索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