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书记直面“大学生就业”困局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大学现有的本科生有多少?研究生又有多少?”2004年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时,侧过头来亲切地向时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询问。
  顾海良一阵激动。早在几天前,他就听说总书记要来参加讨论,特意作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武汉大学地处我国中部,大学生就业相对沿海地区要困难一些,作为高校代表的顾海良觉得很有必要当面向总书记谈一谈审议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会,同时也汇报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记 者:2004年3月9日,也就是全国“两会”期间,您作为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大学生就业的情况与到湖北团参与讨论的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您能否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顾海良:2004年3月9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湖北团听取代表意见。我作为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作为武汉大学的主要领导之一,有幸跟锦涛同志谈了一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所以锦涛同志自始至终一边记着笔记,一边询问有关情况。我觉得总书记对这件事是非常关心的。由于规定了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我超出了一些(时间),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作了表达。
  
  记 者:当时您怎么想到提出这个话题?
  
  顾海良:当时我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来之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参加“两会”,第一天就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更感受到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不仅在于学校、或者学校领导,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温家宝总理报告里两次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以往历次人代会上所没有的,(以前)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没有的。1999年,是高校扩招第一年,到2003年7月正好本科毕业。于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问题凸现。由于全国高校大幅度扩招,而出口不畅,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十分关注,于是在发言中提出这个问题。我对锦涛同志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问题。去年是历届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212万人,而国家整个就业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人口总是存在的,其中肯定会包括一部分大学生。”
  
  记 者:总书记的反应如何?
  
  顾海良:当着锦涛同志的面,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来抓;二是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三是转变观念,把评估和考核高等学校的单一指标转为多元指标,尤其是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四是政府要发挥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尽快建立发布中长蝴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平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锦涛同志认真听取了我的发言,并作了讲话。他十分关心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就业,关心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如何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他强调要研究大学生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业,高校如何调整专业,等等。
  
  记 者: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企业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职场压力异常巨大,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您预见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形势吗?
  
  顾海良:在2004年的时候,我经过大量调研,就提出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全”理念,即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提到学校全局工作的高度、要作出全面的部署、要使之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全”的就业指导思想,既强调就业率的提升,更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如果要说预见性,也许我作为一名研究经济学的高校领导,对于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供需关系等关联性问题,感觉敏锐一些,考虑得也比较早一些吧。金融危机的确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但是作为高校应当发挥职业规划方面的经验,提供就业辅导。
  
  记 者:您还同其他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交流过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吗?
  
  顾海良:2003年3月12日上午,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讨论时,我作典型发言。当时,我力挺“中国应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我谈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我注意到,江泽民同志在认真听,并不时地点头。
  


  当年,武汉大学正筹备110周年校庆。我当面向江泽民同志提出邀请他出席武大的校庆活动。他高兴地说:“(20世纪)60年代,我任一机部武汝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期间,经常到东湖游泳,穿越武大校园去东湖。武大很美的,依山傍水。校庆,我在这里表示祝贺,到时争取去。”尽管江泽民同志最终没有成行,没能出席武大的校庆活动,但是他没有忘记武大人——今年,著名法学家、武大资深教授韩德培先生病逝后,他就托人送来花圈。
  
  记 者:听说,您不论是在北京开会,还是到其他地方出席活动,每见到武大校友,总会推销武大毕业生,请他们在招聘时“多招三五个武大的学生”。武汉大学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作过一些有特色的探索吗?
  
  顾海良:近年来,我们同中广核联合培养高层次人员,效果比较好。这种“订单式”定向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尝试值得推广,毕竟它是瞄准了企业或人才市场需求而确立培养目标的,提前解决了大学生的出口问题,也就是就业问题,也保证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学困难问题,并有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记 者:有人说,目前就业困难都是大学扩招惹的祸。您怎么看?
  
  顾海良: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没有必然关系。就业本身就是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大学生就业作为劳动力供给方,不管扩招还是不扩招,供给总量没有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来讲,与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发生的变化就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所以说是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就是整个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还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而不是不利于。我们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是缺少的,由于受到高等教育以后,高层次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反而优化了劳动力结构。这样看来,扩招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反而优化了整个劳动力的结构。
  
  记 者:好多年前,我在看报道时注意到您曾说过“中国将来也会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您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根据?
  
  顾海良:是的,我讲过这么一个观点。人家都知道,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假如一所学校就业率降到20%以下,就不会有学生愿意去了,学校招不到学生,自然就会破产。现在有些民办高校为了多挣钱,到处拉生源,把新生入学的门槛调得很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又跟不上,质量上不去,如此下去,校合再好,总有一天会走向破产。学校关闭和企业关闭相比,更严酷之处在于,学校不能转产,不能讲新闻专业办不下去了,转办中文,这是做不到的。高等教育抓质量是切中要害的,既有现实的针对性,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最根本的措施。现在,大学书记、校长们对此都有共识。
其他文献
“蚁族”是这样一群人,大学生毕业找到工资低微的工作,只能像蚂蚁一样蜗居于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据称,他们的特点是高智、弱小、群居,绝大多数属于“80后”,是大学扩招时代之后的“过剩人才”。“蚁族”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群落。这些精英们的遭遇的确让整个民族为之焦虑。  解决“蚁族”之道在于扩大社会生产以及深化社会分工,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社会分工越细越多,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
期刊
为了三秦大地的天更蓝水更清,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率领全省环保队伍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了解决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他不计得失,隐姓埋名,不时出现在执法第一线;为了寻求符合陕西省情的环保之路,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他身体力行……他,就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何发理。    从林学专家到环保行家    1977年,何发理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凭
期刊
2009年12月2日和12月4日,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不啻是两个重要的日子,两年一度的增补院士工作宣告结束,新院士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中国工程院增选了48名新院士,中国科学院增选了35名新院士,与上一届(2007年)增补相比,人数的增加和平均年龄的大幅降低,成为本届院士增补的最大亮点。至此,我国2009年新院士的评选工作尘埃落定。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中国式院士的演变流程    院士是我国科
期刊
东北人民解放军三下江南、朝鲜停战谈判签字的背后、周恩来的万隆传奇、毛泽东畅游长江、邓小平亮相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情、华国锋平淡而不失传奇的佳话……历史学家用笔书写着历史,而红色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则亲历着传奇,用相机真实记录着历史,那一张张新闻老照片承载着诸多特殊年月的风云。自本期起,我们节选即将由新华出版社重磅推出的《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一书的部分精彩
期刊
1996年初,顾海良被调到国家教委工作。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问:“你的特长主要是哪方面?”顾海良笑着作答:“我没有什么特长,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有着特殊的经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我都教过。在中国,我只知道吕叔湘先生有我这样的经历。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朱开轩含笑称赞他的传奇经历。  2001年底,顾海良调任武汉大学。临行时,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对他说:“武大不缺教授,你不是作
期刊
2001年12月13日,顾海良从北京到武汉就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次年8月,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作为党委书记的顾海良做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入微。“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交互式、讨论式的对话,要让他们从你的表达中感受到他们自我成长,成才所需要的东西,把你的需要变成大学生‘我的需要’。”如今,作为校长的顾海良有着深邃而长远的战略眼光,瞄准世界一流名校而努力着。  大学特色,是大学的制度
期刊
在武大中文系79级的同学中,我应该算是毕业后际遇起伏较大的一个。回首毕业后走过的20多年,我认为,大学4年我们学得最多的是知识,而在工作与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智慧。    300个字改变命运    从大学到社会的第一重转换,是从“地图世界”到“实践世界”。也就是说,从“象牙塔”的人生转化为实践中的磨炼成长。这个阶段并不简单,往往充满挣扎与痛苦。而我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摔了一个大跟斗开始。  我可能属于
期刊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上世纪80年代,这一首流行于青年中的歌曲,让大学校园里多少莘莘学子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如今过去的不是20年,而是30年。那个年头的大学生们,无疑都进入了中年。30年,他们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7本期《中华儿女》就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群体身上。  1978年12月18日,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时,各地的莘莘学子正在备战
期刊
2009年8月11日,温家宝总理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引逸周书“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来勉励崔世安。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温总理引用经典勉励崔世安,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告诫是那么精准、到位。就像一位兄长亲切地嘱咐兄弟,听了让人心动、温暖……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温总理借古喻今,借古
期刊
过节回老家,听说一个不久前发生在邻县的悲剧,不禁心头一沉:年仅19岁的河南省郑州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高中生,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着实令人嘘唏不已——  这个以全市前50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曾是父母的骄傲与希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乖巧听话,学习也好,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得的奖状贴了家里整整一面墙。在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