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轴法巧算时间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计算时间时,时差与日期算错等问题,运用数轴法:形象、直观、思路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可有效减少计算时间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数轴 地方时 时区 区时 时差 日界线
  计算时间是地球自转运动地理意义的应用之一,同时是高考高频考点,中学生在计算时间时,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是选择加还是减的方法出错;二是跨越日界线时,日期算错。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出现,可运用数轴法进行计算。
  如图1所示,先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一段表示全球的经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表示1800经线,線段的中点表示00经线,这样,全球所有地点的经度位置都可以表示在这条线段上。箭头方向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因此,从00经线向东至1800经线是东经,最右边的时区是东十二区,时间最早;从00经线向西至1800经线是西经,最左边的时区是西十二区,时间最迟,东、西十二区刚好相差24小时。在这条数轴上,越往右边,时间越早,其数右数值越大,这与数学上数轴的含义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已知图1中乙地的时间,要求甲地的时间,甲地在乙地的右边,用加法,即甲地时间等于乙地时间加上甲、乙两地的时差;反之,要求乙地的时间,乙地在甲地的左边,用减法,可以记成“右加左减”,同时,由于数轴的方向代表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可记成“东加西减”。这样, 加减法的选择和时间早晚与数轴的数学含义结合起来,就不易出错了。此外,用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来表示1800经线,可以避免跨越日界线,从而使计算简化。下面以不同类型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根据经度进行计算
  在甲、乙两地的经度和地方时四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都可根据“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的规律进行计算,其通用公式为:甲地地方时-乙地地方时=甲、乙两地经度差÷150/小时。
  其中甲、乙两地经度差的计算,可采用“同侧(同在东经或西经)大减小,异侧两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假定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进行计算。
  例1:若甲、乙两地分别为东、西经1200,当乙地为2016年9月8日2时时,甲地的地方时是多少?
  解:甲地地方时=乙地地方时+(甲、乙两地经度差÷150/小时)=2016年9月8日2时+[(1200+1200)÷150/小时]=2016年9月8日18时
  二、根据时区进行计算
  在甲、乙两地的时区和区时四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根据“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的规律进行计算,其通用公式为:甲、乙两地时区差=甲、乙两地区时差。其中甲、乙两地时区差的计算,仍然可以采用“同侧(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大减小,异侧两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假定东时区为正数,西时区为负数进行计算。
  例2:若甲、乙两地分别为东八区和西八区,当乙地区时为2016年9月8日2时时,甲地的区时是多少?
  解:甲地的区时=乙地的区时+甲、乙两地时区差=2016年9月8日2时+(8+8)=2016年9月8日18时。
  在上面两个例题中,东八区和西八区的中央经线分别为东、西经1200,而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等于该时区的区时,所以,尽管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二者结论相同。
  三、有关旅途时间的计算问题
  随着国际交往频繁,这类问题属于包含了行程的时间计算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基本模式:若甲地比乙地的区时早Q小时,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用了Y小时(即旅途时间),则:到达时甲地时间=出发时甲地时间+Y,到达时乙地时间=到达时甲地时间-Q。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旅途时间Y是相对于同一地点(如甲地或乙地)的起止时间差,因此,计算时应换算成同一地点的时间;而Q是甲、乙两地的时间差,通过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成同一地点的时间。
  例3 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7年6月22日12时,从夜色朦胧的某机场(580W)起飞,经18小时抵达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起飞地点和北京各是什么时间(区时)?
  解法一:在本题中需先算出某机场与北京的区时差,即上述假定中的Q值,计算方法是:580W所在的时区数=58/15≈4,故在西四区,比北京东八区晚4+8=12小时。飞机到达时起飞地点时间=22日12时+18=23日6时。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23日6时+12=23日+18时。
  解法二:可分两步计算,先假定行程时间为0,对题中问题做出第一步计算;再考虑实际的行程时间,对所提问题做出最终回答。如要计算飞机到达的北京时间,第一步:假定飞行时间为0,则到达时的北京时间=22日12时+12=22日24时;第二步:实际上飞行时间用了18小时,故到达时的北京时间=22日24时+18时=23日18时。因此,四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三个量,综合解法一和解法二可归结其通用公式为:目的地的时间=出发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
  四、涉及今天和昨天分界线的计算问题
  在地球上若有两个日期,要将其表现在数轴上,则较早的一天画在数轴右边,为(n+1)日;较晚的一天画在数轴左边,为n日,若将数轴上表示地球的这条线段弯曲成圆,如右图所示,则可从图中看出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时间就相差1个小时。全球有360个经度,同一个地方在绕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个小时,即1天。为消除这种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地球上划分日期界线有两条: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人为日界线,也就是180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是由于昼夜更替而引起的,以东早一天(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旧的一天)。人为界线180经线(固定不变)和自然界线(随时改变,并向西运动)。人为界线180经线向西至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n+1)日,要早一天。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时,则全球属于同一天。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则全球新旧日期各占一半;180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全球新一天的比例为n/24。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西十二区拥有地球上最晚的时间,其余各地的时间都比它早,东十二区拥有地球上最早的时间。
其他文献
区域地理内容的学习主要在初中完成,但由于中考时没有设置地理的考试。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社会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以至于学生虽然初中时学习过区域地理,但是仍不能掌握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而高考地理试题往往是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其提供基础背景的,所以区域地理在整个高中地理的复习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怎样来进行区域地理部分的教学呢?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
期刊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
期刊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小学生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谴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
期刊
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新途径,采用新方法,已是当今时代听力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连读  新时代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具备标准的语音和语调。只有教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学生才能在语言思维上进行模仿,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这样,语言思维就能与外国人所朗读的内容相吻合。如果同一内容,学生的朗读与外国人的朗读在语音语调上不一致,形成难于矫正的母语化英语,这就必然影响听力效果,学生思维认知上会反射性地排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入选的诗词都是经典作品中的精华内容。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当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有待创新。多数教师认为,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能掌握其中的生僻字即可。按照教材要求,能背诵诗词,能应付考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完
期刊
近来,我经常学习了解一些国内外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进行平等地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下面就谈谈我管理班级的心得体会:  一、班主任工作要“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班主任,要比别的教师多留心眼,多下功夫,要细
期刊
审美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都表明了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管是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好,都忽视了审美教育,其后果是造成了教师厌教语文、学生厌学语文的不良局面,所以语文教学亟需审美教育,呼唤审美教育。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
期刊
新课程标准将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老师们也逐渐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一言堂变为多言堂,由专制行为变为民主行为,课堂上变得热闹起来,似乎是师生的交流增多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交流意识不强,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小组交流只限于形式,课堂交流指向单一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课例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体
期刊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迫切要求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改变以往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有所得。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吸引学生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导入是新课的开幕曲,能否在课堂开始的短短几分钟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坚持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教育过程的主角。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