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是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它对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极其迫切的要求。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心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历史教学必需适应时代需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应该突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单一的求同模式,确立一种“一石入水,浪花四溅”的求异导向。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探索、富于联想、勇于创新。
  一、提高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积极的兴趣有如催化剂,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如果学生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着地去思索创新。那么如何创造这样一种课堂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单调乏味,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生动诱人。教师如果经常采取新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消除学生学习中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和厌倦情绪,又能不断剌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我在课堂上把每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由全班同学轮流讲“历史上的今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愈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让学生自拟提纲然后板书,好的略加修改当做课堂板书。这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都它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显然,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创新欲才能得以产生,创新思维方能得以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的一方,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教育对象,而且要把学生当作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同盟者,取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我觉得教师,其一是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这样,思路清晰、通畅,就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教学活动,所教授的内容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默契配合。其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课堂提问就是诱使学生直接参与教课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课堂提问是一种可以启发学思维,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必须善于使用这种方法。首先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最好是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者立体思维的问题。讲课时根据这一系列问题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或边讲边问,边问边议,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积极性也就容易调动起来了。当学生回答困难或回答不完整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启发、点拨、或通过提问其他学生,互相补充,做出完整的答案。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更要起着“导”的作用,让学生各抒见,热烈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勇于质疑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可能有创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时机,促进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迷信,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例如在讲中国近代史时,评价列强侵华造成的影响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2).有人认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既然是因贫困落后才引来外敌,失去独立,那么只要致力于经济建设,使国家富强,“西人即可敛手”,外敌自退,政治上的独立地位也就自然恢复了。请针对以上观点,结合1860----1957年近百年中国社会历史情况,写一篇400字以内的小论文。(3).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没有英国殖民者对香港侵占就没有香港的繁荣与昌盛?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的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问难,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可以特派激发学生广开思路,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三、创设讨论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格局。在历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适时适度地为组织讨论课、辩论课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组织学生上好这种类型的课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做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准备可供讨论的题目。让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才能解决这些题目。准备的讲座题目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具有启迪他们对现实问题思想的内容,如“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这代学生的父母辈大都经历过这个非常时期,对该问题有浓厚兴趣,求知欲强,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怎样去评价?又如“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等等,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范畴,但要注意层次要求上的区别,因年龄而异。这些课题我们只要稍稍用心,每节课、每个单元都可以罗列许多。平时要多多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意义,讨论时则应注意指导相互协作、学会建立共处的情感、注意扬长避短、消除不利因素。捕捉正确的思路,有意识的将大题目分解为小题目,各自分担部分,再集中综合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如以上例题都可以分解。其次,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善于引导。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态度、言行,认真分析他们思想、观念,和视角的转变、能力的迁移,能诱发求知欲、竞争心理,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清晰地流畅地表达。促成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对学生的创见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诱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对与众不同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应对其乐于大胆思考的精神给予帮助,但同时要指出错误之处,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的批判性思维。因为真理与谬误、创新与保守仅一步之遥。记得有一次讨论课题是“对秦始皇做一个简单评价”。当教师指导学生用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分析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他接着罗列了一些如坑儒活埋知识分子,役使几百万人修筑长城、阿房宫等例子说明。课堂气氛瞬间的沉默后,几个同学发表了支持意见,但更多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当时教师鼓励了他大胆思考问题敢于大胆置疑的精神、同时与大家一起讨论了了什么是“暴君”的含义、又指导他们一定要学会“一分为二”的观战,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分析,实事求的评价,并进一步就“暴君”还是“一代枭雄”展开辩论、深入探讨,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即“秦始皇应是一代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讨论,既增强学生探讨问题的争鸣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以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得出一个十分准确的新结论,还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思维方法。
  四、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 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说要服务现实,历史学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失去生命力。“鉴古而知今”,人类总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 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去收集历史信息,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分析世界近代史上“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时有位学生根据“英国大地产制客观上有利于后来的工业革命,而法国形成的小地产制则导致了农民的贫困、市场狭窄”这一内容,联想到了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家庭联产承包制”该改革了!》为题写了一篇小论文,指出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近代英法的土地制度影响来看,这种制度不能长期维持,如果不尽早改革,将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小论文,由此及彼、由历史到现实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自己独特看法,显示出中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敢于向教师、课本、权威的结论提出挑战,冲破常规思维模式,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深化和升华。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与新高考“综合科目应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模拟现实”的命题要求相适应。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历史教师应切实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再到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经验性的总结。切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主张,对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有思想,并且肯交流会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合作。其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并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 中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 “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难看出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交际活动,培养其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并能不断修正和调整;要与学生一起思考学习过程并检查学习效果。注重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期刊
摘要:SOLO分类评价法是近两年出现在各地高考中的一类新题型,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其核心内容和本质内涵是评价历史思维的相对宽度和深度,它提供了新的分析历史思维能力的视角和方法,既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展现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体现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它彻底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引领历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法 特点 评分标准 解题方法
内容摘要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中。”(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语文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只有将情感注入课堂,师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
期刊
作文教学难,让学生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自由地表达更难。理想是私隐性很强的话题,在当前这个耻于谈理想的时代,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理想,是一种奢侈。学生往往担心自己的理想不够远大,不够崇高,说(写)出来让同学嘲笑,惹老师不高兴,所以,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迎合老师的口味,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这是因为学生内心的不安全感限制、约束了学生的自由、顺畅地表达。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要关注言语安全,为学生创设
期刊
大自然是位雕刻家,在小小的贝壳上刻画着它的故事;大自然是位音乐家,让鸟儿在林间奏响了它的乐曲;大自然是位绘画家,绘出青山绿水,画出千姿百态的云彩;大自然是位设计家,设计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对学生关注不当。  (一)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  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象, 强调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中的目的之一,《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信息量大,电工与电子的各个领域都能够涉及到,诸如:电路、电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等,属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技能的最佳途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  关键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