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英九当选连任之后,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与政策调整举施,这些举措不仅没有赢得掌声,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争议与批评。与此同时,开放美国牛肉进口、特赦陈水扁、文林苑拆迁、旺中并购案、人才外流等争议,让当下台湾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与焦虑。今日之台湾困境与纷扰,皆源于政治,源于民粹。笔者这里就“台湾故事”成负面教材、油电价格调涨、旺中媒体并购案等三个议题作为考察点,予以解剖。
今日台湾之困境皆源于政治
前不久,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一次演说中特别提出以“台湾故事”引为警惕与告诫。他认为台湾闭关自守、采取保护政策,造成了人才流失,让台湾丧失了竞争力优势。这一报道顿时引起台湾媒体的广泛报道与学者的反思。
短短十年多时间,台湾从创造“台湾奇迹”的“亚洲之星”变为今天让外界引以为戒的负面教材“台湾故事”,确实令人感叹。其实,台湾的衰落早已引起岛内外关注,早有学者提出警告,要防止与避免台湾成为“菲律宾第二”。近十多年来,台湾经济形势逐步逆转,经济增长放慢,经济规模一直徘徊不前,已被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韩国远远甩在后面。可以说,台湾已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经济发展停滞、薪资停止增长、人才外流、竞争优势丧失。台湾为何走向衰落,原因众多。尚达曼将其归咎为台湾采取的“保护政策”或闭关自守政策,这只是其一。台湾经济形势逆转与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政治。台湾政治发展的恶质化、蓝绿对立化、社会民粹化,是台湾走向衰落与陷入陷阱的关键原因。
民主政治是台湾最为自豪的发展成就,也成为今天对抗大陆、反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筹码。台湾在从专权政治向民主政治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就,但台湾的民主政治却常常偏离了民主精神,注入了极端的“台独”政治诉求,同时又夹杂着强烈的民粹主义,从而让台湾的民主政治变质与变调。台湾的民主政治逐步变为只是权力的争夺与权力的分配,选举绑架了民主,也绑架了经济,绑死了经济。在所谓的民主旗帜下,民主选举化,民主意识形态化,民主抽象化,个人利益极大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被颠覆,理性被破坏,真理被扭曲。近20年来,台湾先后提出多个重大建设项目,皆因民粹式的反对与选举的需要,以流产告终,制约与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尚达曼所谓的“保护政策”甚至歧视政策,造成了台湾产业外移、优秀人才外流。其实这些“保护政策”或“锁岛政策”只是针对大陆的。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对大陆学生在台读书等等,几乎没有不严格限制的,没有不歧视的。而这些所有对大陆的限制,也均是出于政治考虑,出于所谓的安全考虑。
可以肯定地讲,今天的台湾,一切是政治挂帅,意识形态主导,民粹主义作怪。如果台湾民主政治不进步,蓝绿对抗不解决,“台独”隐患不清除,民粹主义不根除,台湾就会内斗不休,衰落不止,台湾没有真正的明天,“台湾故事”的负面教材也会越来越多,台湾将无处去找人们天天强调的所谓“台湾人的尊严”。
非理性反对油价与电价调涨
最近台湾当局在调涨油价后又全面调涨电价,造成物价普遍上涨,在岛内引起很大争议,民怨四起,马英九当局陷入新的执政困境。然而,台湾的民粹主义倾向使得民众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失去理性,完全变为一种情绪化的反应,甚至政治斗争的借口。从本次台湾民众对物价上调的抱怨来看就是这样。
事实上,台湾的物价水平并不高,物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去年台湾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幅度只有1.4%,在亚洲“四小龙”中最低,即使将这波物价调涨的因素考虑在内,预计今年全年CPI上涨率仍只有2%左右。况且,台湾不少重要民生物价,如电价,不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电价格,在亚洲地区属于相当低的水平,因此调涨电价对于理顺价格关系、节能减排等均有重要意义。再看油价,台湾原油几乎全靠进口,但民用燃油价格则非常低廉,即使调涨之后,还是低于有庞大自产原油的大陆的汽油价格。然而,台湾民众并不愿了解真相,只有抱怨,希望长期维护电价、油价或物价的低水平。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显然,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台湾民众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满意,只要影响到个人利益的,都要反对。如果有人讲真话(如台湾一位企业家认为台湾电价偏低),就会引起民粹主义的强烈攻击。台湾民众不了解,如果不对物价进行适当调整,物价长期被扭曲,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当然,台湾油电等重要物价的“集中”上调,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则是台湾当局需要检讨的。本来去年年底,台湾有包括油价在内的多项物价需要调涨,但却遇上了“大选”,马英九当局采取了“冻涨”,人为地压制了价格的上调。选后,面对物价水平的长期扭曲,马当局不得不鼓起勇气对物价集中调涨。这种现象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也曾同样上演,即选前“冻涨”,选后“再涨”。这是台湾选举政治导致物价扭曲的集中表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价作为商品(包括服务)供需的反映是不断变化的,价格涨跌是正常现象,尤其是政府掌握的重要民生品价格,更需要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整。但在选举政治下,选民只要降税不要加税,只要降价不要涨价,物价的正常调整受到限制,选前不涨或人为“冻涨”、选后再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常常是“补涨”或“集中上涨”,自然引来民怨。这一点台湾当局确实需要认真思考。但是另一方面,台湾选民也需要理性与冷静看待物价调涨,民进党更不能将物价上调政治化。只有执政者与老百姓同舟共济、共渡时艰,才能实现台湾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改善民生。
媒体并购案变为政治思想战
日前,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所属旺中宽带公司并购中嘉网络公司案,拖延一年半之久,迟迟不能获得批准,在岛内引起很大争议。这一并购案悬而不决的关键,不是法律与程序问题,而是台湾体制内部背后存在的“反中”意识与政治问题。在标榜民主、公平、言论自由的台湾,一直存在着“反中”的政治幽灵,让台湾长期笼罩在意识形态挂帅与“反中”的政治气氛中。
2010年年底,旺旺中时集团所属的旺中宽频公司申请并购中嘉网络公司,在有关部门认定符合现行法令与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却一直卡在“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这一独立机关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部分学者、民间团体以及民进党认为这一并购案会造成媒体集中度过高、有垄断言论的威胁。民进党中央公开声称,一旦通过旺中案,“将造成严重的跨媒体垄断,戕害台湾言论自由空间”。
其实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台湾部分人士对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有“中资”背景的忧虑与对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亲中”立场的忧虑。旺旺集团前身只是台湾一家米果小公司,在大陆发迹壮大,成为一家闻名海峡两岸的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旺旺集团在大陆发展壮大之后,回报故土,返台投资,收购了中时媒体集团,旺旺集团也随之改名为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一举从一个米果商人变为媒体大亨,在台湾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因此,绿营一直视旺旺中时集团有“中资”(即大陆资本)背景,是一个“亲中”(即亲大陆)企业。由于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与大陆关系良好,蔡衍明一直被认为是“亲中”的“红顶台商”,是绿营的眼中钉与攻击的对象。尤其是蔡衍明在今年年初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达了“两岸统一迟早要发生”的支持和平统一的言论,更让绿营势力不满。
近年来,台湾先后有四起媒体企业(主要为有线电视系统台)的并购案,虽有外资与本土企业参与,但几乎没有公听会与听证会(只有富邦集团所属大富媒体公司并购案有一次公听会),而且均在短期内完成审查与审批。惟独旺中并购案先后举行了三次公听会与听证会,而且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也未完成审查与审批,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有明显的政治介入。事实上,两前年,香港博智金控公司并购台湾南山人寿(外资)案,也因绿营怀疑博智金控公司背后有“中资”背景而遭到坚决反对,在一切程序合法的情况下迟迟不予审批,最终予以否决。可见,“反中”的政治思维与背后的绿营势力施压、反对,才是阻碍旺中并购案的关键所在。旺中并购案受阻的遭遇,深刻折射出岛内“反中”与“惧中”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消除,不仅会伤害台湾的民主与言论自由,而且也会影响外商、特别是大陆的对台投资,阻碍台湾的经济发展。
今日台湾之困境皆源于政治
前不久,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一次演说中特别提出以“台湾故事”引为警惕与告诫。他认为台湾闭关自守、采取保护政策,造成了人才流失,让台湾丧失了竞争力优势。这一报道顿时引起台湾媒体的广泛报道与学者的反思。
短短十年多时间,台湾从创造“台湾奇迹”的“亚洲之星”变为今天让外界引以为戒的负面教材“台湾故事”,确实令人感叹。其实,台湾的衰落早已引起岛内外关注,早有学者提出警告,要防止与避免台湾成为“菲律宾第二”。近十多年来,台湾经济形势逐步逆转,经济增长放慢,经济规模一直徘徊不前,已被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韩国远远甩在后面。可以说,台湾已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经济发展停滞、薪资停止增长、人才外流、竞争优势丧失。台湾为何走向衰落,原因众多。尚达曼将其归咎为台湾采取的“保护政策”或闭关自守政策,这只是其一。台湾经济形势逆转与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政治。台湾政治发展的恶质化、蓝绿对立化、社会民粹化,是台湾走向衰落与陷入陷阱的关键原因。
民主政治是台湾最为自豪的发展成就,也成为今天对抗大陆、反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筹码。台湾在从专权政治向民主政治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就,但台湾的民主政治却常常偏离了民主精神,注入了极端的“台独”政治诉求,同时又夹杂着强烈的民粹主义,从而让台湾的民主政治变质与变调。台湾的民主政治逐步变为只是权力的争夺与权力的分配,选举绑架了民主,也绑架了经济,绑死了经济。在所谓的民主旗帜下,民主选举化,民主意识形态化,民主抽象化,个人利益极大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被颠覆,理性被破坏,真理被扭曲。近20年来,台湾先后提出多个重大建设项目,皆因民粹式的反对与选举的需要,以流产告终,制约与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尚达曼所谓的“保护政策”甚至歧视政策,造成了台湾产业外移、优秀人才外流。其实这些“保护政策”或“锁岛政策”只是针对大陆的。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对大陆学生在台读书等等,几乎没有不严格限制的,没有不歧视的。而这些所有对大陆的限制,也均是出于政治考虑,出于所谓的安全考虑。
可以肯定地讲,今天的台湾,一切是政治挂帅,意识形态主导,民粹主义作怪。如果台湾民主政治不进步,蓝绿对抗不解决,“台独”隐患不清除,民粹主义不根除,台湾就会内斗不休,衰落不止,台湾没有真正的明天,“台湾故事”的负面教材也会越来越多,台湾将无处去找人们天天强调的所谓“台湾人的尊严”。
非理性反对油价与电价调涨
最近台湾当局在调涨油价后又全面调涨电价,造成物价普遍上涨,在岛内引起很大争议,民怨四起,马英九当局陷入新的执政困境。然而,台湾的民粹主义倾向使得民众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失去理性,完全变为一种情绪化的反应,甚至政治斗争的借口。从本次台湾民众对物价上调的抱怨来看就是这样。
事实上,台湾的物价水平并不高,物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去年台湾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幅度只有1.4%,在亚洲“四小龙”中最低,即使将这波物价调涨的因素考虑在内,预计今年全年CPI上涨率仍只有2%左右。况且,台湾不少重要民生物价,如电价,不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电价格,在亚洲地区属于相当低的水平,因此调涨电价对于理顺价格关系、节能减排等均有重要意义。再看油价,台湾原油几乎全靠进口,但民用燃油价格则非常低廉,即使调涨之后,还是低于有庞大自产原油的大陆的汽油价格。然而,台湾民众并不愿了解真相,只有抱怨,希望长期维护电价、油价或物价的低水平。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显然,在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台湾民众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满意,只要影响到个人利益的,都要反对。如果有人讲真话(如台湾一位企业家认为台湾电价偏低),就会引起民粹主义的强烈攻击。台湾民众不了解,如果不对物价进行适当调整,物价长期被扭曲,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当然,台湾油电等重要物价的“集中”上调,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则是台湾当局需要检讨的。本来去年年底,台湾有包括油价在内的多项物价需要调涨,但却遇上了“大选”,马英九当局采取了“冻涨”,人为地压制了价格的上调。选后,面对物价水平的长期扭曲,马当局不得不鼓起勇气对物价集中调涨。这种现象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也曾同样上演,即选前“冻涨”,选后“再涨”。这是台湾选举政治导致物价扭曲的集中表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价作为商品(包括服务)供需的反映是不断变化的,价格涨跌是正常现象,尤其是政府掌握的重要民生品价格,更需要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整。但在选举政治下,选民只要降税不要加税,只要降价不要涨价,物价的正常调整受到限制,选前不涨或人为“冻涨”、选后再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常常是“补涨”或“集中上涨”,自然引来民怨。这一点台湾当局确实需要认真思考。但是另一方面,台湾选民也需要理性与冷静看待物价调涨,民进党更不能将物价上调政治化。只有执政者与老百姓同舟共济、共渡时艰,才能实现台湾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改善民生。
媒体并购案变为政治思想战
日前,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所属旺中宽带公司并购中嘉网络公司案,拖延一年半之久,迟迟不能获得批准,在岛内引起很大争议。这一并购案悬而不决的关键,不是法律与程序问题,而是台湾体制内部背后存在的“反中”意识与政治问题。在标榜民主、公平、言论自由的台湾,一直存在着“反中”的政治幽灵,让台湾长期笼罩在意识形态挂帅与“反中”的政治气氛中。
2010年年底,旺旺中时集团所属的旺中宽频公司申请并购中嘉网络公司,在有关部门认定符合现行法令与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却一直卡在“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这一独立机关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部分学者、民间团体以及民进党认为这一并购案会造成媒体集中度过高、有垄断言论的威胁。民进党中央公开声称,一旦通过旺中案,“将造成严重的跨媒体垄断,戕害台湾言论自由空间”。
其实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台湾部分人士对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有“中资”背景的忧虑与对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亲中”立场的忧虑。旺旺集团前身只是台湾一家米果小公司,在大陆发迹壮大,成为一家闻名海峡两岸的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旺旺集团在大陆发展壮大之后,回报故土,返台投资,收购了中时媒体集团,旺旺集团也随之改名为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一举从一个米果商人变为媒体大亨,在台湾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因此,绿营一直视旺旺中时集团有“中资”(即大陆资本)背景,是一个“亲中”(即亲大陆)企业。由于集团负责人蔡衍明与大陆关系良好,蔡衍明一直被认为是“亲中”的“红顶台商”,是绿营的眼中钉与攻击的对象。尤其是蔡衍明在今年年初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达了“两岸统一迟早要发生”的支持和平统一的言论,更让绿营势力不满。
近年来,台湾先后有四起媒体企业(主要为有线电视系统台)的并购案,虽有外资与本土企业参与,但几乎没有公听会与听证会(只有富邦集团所属大富媒体公司并购案有一次公听会),而且均在短期内完成审查与审批。惟独旺中并购案先后举行了三次公听会与听证会,而且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也未完成审查与审批,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有明显的政治介入。事实上,两前年,香港博智金控公司并购台湾南山人寿(外资)案,也因绿营怀疑博智金控公司背后有“中资”背景而遭到坚决反对,在一切程序合法的情况下迟迟不予审批,最终予以否决。可见,“反中”的政治思维与背后的绿营势力施压、反对,才是阻碍旺中并购案的关键所在。旺中并购案受阻的遭遇,深刻折射出岛内“反中”与“惧中”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消除,不仅会伤害台湾的民主与言论自由,而且也会影响外商、特别是大陆的对台投资,阻碍台湾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