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能过很好结合,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就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重视“学”与“练”相结合的理论,改变学生学习观念,由被动地“学”,改为主动地“练”。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价值观念学习态度
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既有一定实践能力,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管理人员。因此,现在高等职业教学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在重视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过去只注重“教”过程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学”与“练”的结合,使理论和技能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引进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把学习变成以看书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因此这种学习已经背离了“学习”的本意,虽然它可以保证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然而这种工业化的、抽象的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成长体验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学习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读书识字活动,这里的学习则又变成了单纯的“学”,而“习”的因素却不见了。在历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的当今,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复归学习的本性而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老师决定了教学过程的计划、内容,同时控制了教学进度。学生则是围绕着教师,因而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重复教师教学的内容,缺乏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制。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与实践相脱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发展,从而使个性的发展受到障碍。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潜在的优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他指职业培训教学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动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因此,要应用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逐步深化。在这种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老师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脑、心、手展示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学生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来吸收物质营养一样,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来吸收精神营养。别人不能替代,也不能改变。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工作原则,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要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上课前,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张贴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为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掌握展示技巧,在展示中要使用好展示原则,还要对展示技术和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的。机械制造的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的结合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原因就是在其实训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生产式的技术培训。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实训中对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了培养了学生在理论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将是决定因素。所以,我认为在机械制造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和技术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更新。凡是学生不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放弃的,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要加强的。
在讲述机械加工工艺编程时,我们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如果只用工件的图纸的话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图纸毕竟不能完全的把零件的所有特点表达的非常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所加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在提供给学生图纸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已加工的工件的话,效果就比较好了。对于初学的学生,需要将零件的图纸和零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机械加工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件了,即省了很多时间对零件的特点进行讲述,又把被动的讲述变成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使学生学会能够根据工件的实际特点确定加工方式,能根据工件的最后几何形状主动思考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件,但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成主动思考的角度了。这一转换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目的就是应用,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训教学中更好的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提高解决机械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实训教学的关键所在。把学生的实训变成生产,让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训。也就是让实训和生产结合,它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生产,而教学的要求不同于对产品的要求。学生在实训操作中,零件的某一个部分、某个尺寸不合格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他的成绩可能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如果是生产中的某个产品的话,哪怕是一个尺寸不合格,那就是个废品。如果实训教学和生产脱节的话,学生就会认为零件的尺寸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生产的观念。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时就是完全按照生产产品的观念进行的,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体会机械加工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使学生通过和生产结合的实训教学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一方式的改变,不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里面转换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而且使学生的实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由于学生进行实习时所加工的工件不过是为了验证机械加工的理论,他所加工的工件没有价值,而现在由于是在生产中进行实习,学生看到了自己加工的工件成为合格的产品能够出售,这就有了价值观念,他在对待机械制造的态度上也就发生了必然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指在进行教学时学生和老师的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承认的一种关系和活动,这种观念和我们所原认为的教学就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困则思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和尝试中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更多的新技术的出现,高职院校的老师必然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如何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更高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恒的探讨主题。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力,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教育是个体化的,教师变得更为主动和自觉。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关键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价值观念学习态度
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既有一定实践能力,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管理人员。因此,现在高等职业教学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在重视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过去只注重“教”过程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学”与“练”的结合,使理论和技能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引进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把学习变成以看书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因此这种学习已经背离了“学习”的本意,虽然它可以保证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然而这种工业化的、抽象的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成长体验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学习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读书识字活动,这里的学习则又变成了单纯的“学”,而“习”的因素却不见了。在历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的当今,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复归学习的本性而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老师决定了教学过程的计划、内容,同时控制了教学进度。学生则是围绕着教师,因而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重复教师教学的内容,缺乏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制。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与实践相脱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发展,从而使个性的发展受到障碍。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潜在的优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他指职业培训教学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动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因此,要应用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逐步深化。在这种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老师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脑、心、手展示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学生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来吸收物质营养一样,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来吸收精神营养。别人不能替代,也不能改变。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工作原则,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要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上课前,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张贴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为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掌握展示技巧,在展示中要使用好展示原则,还要对展示技术和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的。机械制造的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的结合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原因就是在其实训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生产式的技术培训。由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实训中对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了培养了学生在理论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将是决定因素。所以,我认为在机械制造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和技术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更新。凡是学生不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放弃的,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应该考虑要加强的。
在讲述机械加工工艺编程时,我们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如果只用工件的图纸的话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图纸毕竟不能完全的把零件的所有特点表达的非常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所加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在提供给学生图纸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已加工的工件的话,效果就比较好了。对于初学的学生,需要将零件的图纸和零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机械加工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件了,即省了很多时间对零件的特点进行讲述,又把被动的讲述变成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使学生学会能够根据工件的实际特点确定加工方式,能根据工件的最后几何形状主动思考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件,但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成主动思考的角度了。这一转换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目的就是应用,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训教学中更好的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提高解决机械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实训教学的关键所在。把学生的实训变成生产,让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训。也就是让实训和生产结合,它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生产,而教学的要求不同于对产品的要求。学生在实训操作中,零件的某一个部分、某个尺寸不合格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他的成绩可能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如果是生产中的某个产品的话,哪怕是一个尺寸不合格,那就是个废品。如果实训教学和生产脱节的话,学生就会认为零件的尺寸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生产的观念。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时就是完全按照生产产品的观念进行的,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体会机械加工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使学生通过和生产结合的实训教学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一方式的改变,不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里面转换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而且使学生的实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由于学生进行实习时所加工的工件不过是为了验证机械加工的理论,他所加工的工件没有价值,而现在由于是在生产中进行实习,学生看到了自己加工的工件成为合格的产品能够出售,这就有了价值观念,他在对待机械制造的态度上也就发生了必然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指在进行教学时学生和老师的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承认的一种关系和活动,这种观念和我们所原认为的教学就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困则思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和尝试中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更多的新技术的出现,高职院校的老师必然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如何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更高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恒的探讨主题。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
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力,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教育是个体化的,教师变得更为主动和自觉。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关键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