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工程地面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列出来详细的施工流程,最后结合施工流程分别探讨了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
关键字:民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民用房屋建筑工程的地面施工对于民用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引起重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而对于地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来说,掌握好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各个环节中的施工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对此,针对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开展了以下探讨。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基層清理工作
在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前,首要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包括基层的砂浆、踢脚线部位的砂浆、以及其它杂物等。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基层清理中会有许多机械难以清理的部位,因此针对这些部位需要利用人工进行修整。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可以用水冲洗地坪,并检查阳角等机械难以清理的部位,如若存在杂物则要进行人工处理。最后基层清理完成后需要交由施工员进行检查验收并签字,只有经施工员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地坪面层细石混凝土施工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地坪面层的细石混凝土施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坪面层施工前都需要将水泥按照施工级配提前过磅试配,期间水泥由项目部负责代拉,施工员负责和搅拌机操作员进行交底严格控制水灰比。在地坪施工的前一天施工人员要将地坪表面进行湿润处理,在实际的施工中,基层水泥套浆要注意均匀同时厚度不宜过厚。最后,压光好的地面需要进行圈护保养并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确定合理的养水时间。
3.地坪灰饼施工
在地坪灰饼施工前,需要将地坪表面进行冲洗,保证地坪表面干净整洁及湿润。一般来说,在地坪灰饼施工中,确定灰饼的厚度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灰饼的厚度必须按照房屋内门下的锯齿线进行控制,并使灰饼厚度低于锯齿线0.5厘米,严禁灰饼厚度高于锯齿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地坪的高度。如果部分灰饼厚度过薄,则应该进行凿清修补修整处理。
4.施工材料准备
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材料主要是石材、水泥、砂等等。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用量。首先,在石材的购进中必须要向厂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并检查石材种类、光泽度、规格、技术等级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于水泥和砂石的购进,必须要严格要求其运输、储存环境、以及包装等等。其中由于水泥具有易受潮的性质,因此,在购入后还应该对水泥的储存进行防潮处理。其次,水泥的储存期限也不宜过长,最好是保持在三个月以内,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泥一旦凝结便无法使用。
二、施工流程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环节较多,其中各个环节都有许多需要重视的技术要点,例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构层次的处理等等。因此,要保证地面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具体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民用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流程图
三、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要点
1.耐磨地面施工
耐磨地面通常都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利用会钢砂和耐磨骨料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会钢砂和耐磨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地面的强度、耐磨性能、以及抗冲击能力。对于会钢砂和耐磨骨料的使用需要按照“随抹,随浇导”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按照设计好的混凝土厚土平铺到地表基层,然后再利用振捣器将混凝土夯实。在夯实完成后,还要用到滚筒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滚压,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最后再将所有的耐磨材料进行撤布压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耐磨地面施工中要尽量保证施工一次性完成,避免二次施工。
2.材料规格确定
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材料规格确定主要是针对金刚砂和水泥。其中,金刚砂是一种天然矿石非金属骨料,其硬度通常都大于莫氏8度。在实际的施工中金刚砂的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和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如设计没有明确说明金刚砂的用量,则需要参考以下标准:轻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应该保持在每平方米2.5-3.5kg之间;中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要保持在每平方米3.5-5.5kg之间;而重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则要保持在每平方米5.5-7.5kg之间。对于水泥的规格确定,必须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以及用量。同时在水泥的运输、包装、存放过程中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其次,在水泥材料进场前,研制单位要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必须要出示产品合格证之后才可用于施工。最后,在现场存放过程中还要严格的做好水泥的防潮、防水等方面的保管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现场水泥材料的存放最好保持在90天以内,避免时间过长水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出现结块,导致水泥无法投入使用。
3.地基承载力控制
通常来说地基的碾压和夯实分为室内和室外进行,通常情况下,室外的施工场地较为宽阔,可以利用碾压机进行碾压。而室内相对来说施工场地较小,无法利用碾压机进行夯实,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打夯机对混凝土进行夯实。[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灰土和素土上到地面的情况发生,在夯实前应该适当的提高混凝土垫护层的厚度,以防止水分被吸收造成混凝土表层的小石子外漏,影响施工质量。
4.混凝土平整度
混凝土的平整度主要对民用房屋建筑的打磨阶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打磨效果就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平整度,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混凝土表层不会出现凹凸、坑洼的现象。而混凝土表面存在坑洼将会导致在打磨过程中部分坑洼部位打磨不到,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用水准仪来设置标高的精确点,或者在垫层之上作灰饼从而控制土坪量,但要注意灰饼的高度应该略低于标高。
5.施工现场整理
施工现场的整理主要是将位于垫层上的杂物和泥土进行清理,其中,如果垫层上存在油污则需要利用火碱溶液进行清洗。其次,在浇筑地台施工开始前,要将其表面进行润湿处理,同时清除多余的积水。最后,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则应该将施工场地分仓安排到位,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通常需要注意三个环节:一是浇筑前的润湿处理、二是混凝土浇筑要达到指定标高、三是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泌水。对此,本文在下文中将会分别进行介绍。
其一,混凝土浇筑前的润湿处理是为了对泌水现象进行控制,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除了浇筑前的润湿处理,还应该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进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要注意不要采用泵送的浇筑形式。
其二,混凝土浇筑到指定标高,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当局部位置没有达到指定标高时,可以通过混凝土的上料进行补齐,切记不可使用砂浆进行直接填补。其次,在振捣过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多次滚压,并对边角部位进行拍浆,最后在对混凝土进行刮平。
其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到专业的真空设备进行泌水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泌水处理都要重复两次。其主要原因在于只有混凝土不再出现泌水现象时才可以进行耐磨材料的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地面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其中各个流程的地面处理技术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想要保证地面施工质量,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合理的利用相关技术,从而保证地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广. 民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探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6,12:86-87.
[2]曹坤.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17:3-4.
[3]樊云志,高俊鹏. 关于房屋建筑地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风,2014,04:158.
关键字:民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民用房屋建筑工程的地面施工对于民用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引起重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而对于地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来说,掌握好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各个环节中的施工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对此,针对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开展了以下探讨。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基層清理工作
在民用建筑地面施工前,首要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包括基层的砂浆、踢脚线部位的砂浆、以及其它杂物等。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基层清理中会有许多机械难以清理的部位,因此针对这些部位需要利用人工进行修整。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可以用水冲洗地坪,并检查阳角等机械难以清理的部位,如若存在杂物则要进行人工处理。最后基层清理完成后需要交由施工员进行检查验收并签字,只有经施工员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地坪面层细石混凝土施工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地坪面层的细石混凝土施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坪面层施工前都需要将水泥按照施工级配提前过磅试配,期间水泥由项目部负责代拉,施工员负责和搅拌机操作员进行交底严格控制水灰比。在地坪施工的前一天施工人员要将地坪表面进行湿润处理,在实际的施工中,基层水泥套浆要注意均匀同时厚度不宜过厚。最后,压光好的地面需要进行圈护保养并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确定合理的养水时间。
3.地坪灰饼施工
在地坪灰饼施工前,需要将地坪表面进行冲洗,保证地坪表面干净整洁及湿润。一般来说,在地坪灰饼施工中,确定灰饼的厚度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灰饼的厚度必须按照房屋内门下的锯齿线进行控制,并使灰饼厚度低于锯齿线0.5厘米,严禁灰饼厚度高于锯齿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地坪的高度。如果部分灰饼厚度过薄,则应该进行凿清修补修整处理。
4.施工材料准备
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材料主要是石材、水泥、砂等等。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用量。首先,在石材的购进中必须要向厂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并检查石材种类、光泽度、规格、技术等级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于水泥和砂石的购进,必须要严格要求其运输、储存环境、以及包装等等。其中由于水泥具有易受潮的性质,因此,在购入后还应该对水泥的储存进行防潮处理。其次,水泥的储存期限也不宜过长,最好是保持在三个月以内,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泥一旦凝结便无法使用。
二、施工流程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环节较多,其中各个环节都有许多需要重视的技术要点,例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构层次的处理等等。因此,要保证地面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具体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民用房屋建筑地面施工流程图
三、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要点
1.耐磨地面施工
耐磨地面通常都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利用会钢砂和耐磨骨料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会钢砂和耐磨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地面的强度、耐磨性能、以及抗冲击能力。对于会钢砂和耐磨骨料的使用需要按照“随抹,随浇导”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按照设计好的混凝土厚土平铺到地表基层,然后再利用振捣器将混凝土夯实。在夯实完成后,还要用到滚筒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滚压,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最后再将所有的耐磨材料进行撤布压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耐磨地面施工中要尽量保证施工一次性完成,避免二次施工。
2.材料规格确定
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材料规格确定主要是针对金刚砂和水泥。其中,金刚砂是一种天然矿石非金属骨料,其硬度通常都大于莫氏8度。在实际的施工中金刚砂的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和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如设计没有明确说明金刚砂的用量,则需要参考以下标准:轻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应该保持在每平方米2.5-3.5kg之间;中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要保持在每平方米3.5-5.5kg之间;而重磨度地坪中金刚砂的用量则要保持在每平方米5.5-7.5kg之间。对于水泥的规格确定,必须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以及用量。同时在水泥的运输、包装、存放过程中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其次,在水泥材料进场前,研制单位要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必须要出示产品合格证之后才可用于施工。最后,在现场存放过程中还要严格的做好水泥的防潮、防水等方面的保管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现场水泥材料的存放最好保持在90天以内,避免时间过长水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出现结块,导致水泥无法投入使用。
3.地基承载力控制
通常来说地基的碾压和夯实分为室内和室外进行,通常情况下,室外的施工场地较为宽阔,可以利用碾压机进行碾压。而室内相对来说施工场地较小,无法利用碾压机进行夯实,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打夯机对混凝土进行夯实。[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灰土和素土上到地面的情况发生,在夯实前应该适当的提高混凝土垫护层的厚度,以防止水分被吸收造成混凝土表层的小石子外漏,影响施工质量。
4.混凝土平整度
混凝土的平整度主要对民用房屋建筑的打磨阶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打磨效果就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平整度,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混凝土表层不会出现凹凸、坑洼的现象。而混凝土表面存在坑洼将会导致在打磨过程中部分坑洼部位打磨不到,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用水准仪来设置标高的精确点,或者在垫层之上作灰饼从而控制土坪量,但要注意灰饼的高度应该略低于标高。
5.施工现场整理
施工现场的整理主要是将位于垫层上的杂物和泥土进行清理,其中,如果垫层上存在油污则需要利用火碱溶液进行清洗。其次,在浇筑地台施工开始前,要将其表面进行润湿处理,同时清除多余的积水。最后,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则应该将施工场地分仓安排到位,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通常需要注意三个环节:一是浇筑前的润湿处理、二是混凝土浇筑要达到指定标高、三是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泌水。对此,本文在下文中将会分别进行介绍。
其一,混凝土浇筑前的润湿处理是为了对泌水现象进行控制,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除了浇筑前的润湿处理,还应该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进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要注意不要采用泵送的浇筑形式。
其二,混凝土浇筑到指定标高,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当局部位置没有达到指定标高时,可以通过混凝土的上料进行补齐,切记不可使用砂浆进行直接填补。其次,在振捣过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多次滚压,并对边角部位进行拍浆,最后在对混凝土进行刮平。
其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到专业的真空设备进行泌水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泌水处理都要重复两次。其主要原因在于只有混凝土不再出现泌水现象时才可以进行耐磨材料的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地面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其中各个流程的地面处理技术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想要保证地面施工质量,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合理的利用相关技术,从而保证地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广. 民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探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6,12:86-87.
[2]曹坤.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17:3-4.
[3]樊云志,高俊鹏. 关于房屋建筑地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风,2014,0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