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西走廊地域文化对其山水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它是特定区域的生态地理环境、民俗民风的具体表现。河西走廊多样的地域环境、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是建构和发展河西走廊地域性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础,也是决定艺术家风格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河西走廊地域文化;山水画
  一、河西走廊地理特征对其山水画的影响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就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重要通道。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所指的“天山”就是指的祁连山。这里冰川、雪峰、森林、草原密布。有许多天然牧场,其中闻名中外的号称亚洲第一的军马场就位于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大马营草原。河西走廊绿洲的主要水源石羊河、黑河、党河等河流均发源于此。其北为北山,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组成,因与腾格尔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相接壤,其间还夹杂有大面积的雅丹地貌、沙漠、戈壁等,给人以苍凉之感。特别是位于张掖的平山湖丹霞和肃南冰沟丹霞以其多彩的色彩和多姿的造型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丹霞之一。丰富多样的地貌吸引了大批的画家来此采风写生。因此,河西走廊丰富多彩的地貌特征不仅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同时也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河西走廊地域文化对其山水画的影响
  (一)佛教石窟文化的影响
  因其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和多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碰撞,以及历史上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这使得河西走廊的美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特别是佛教东传,使得河西走廊佛教石窟密布,从西到东依次排列着敦煌石窟、榆林石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敦煌的石窟文化。一方面是因其地域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佛教的东传,造就了以敦煌为代表的佛教石窟文化。另一方面,其东面是华夏的主流文化,而西面则是多民族的异域文化,两种文化最初就是在这里实现了交汇与碰撞、融合与交流。特别是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交汇,更使得敦煌的石窟艺术举世闻名。不少中外艺术家多次朝圣敦煌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说,敦煌已经成为艺术家心中的一块圣地。
  (二)长城文化的影响
  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蜿蜒于甘肃境内的古长城总长度达4400多公里。其中汉、明长城在河西均有保存,且大多遗址保存完整。而且其西部的起点大多分布在河西走廊。并且沿古长城分布有大量的关隘城堡。如敦煌的玉门关和阳关、张掖的高台骆驼城、酒泉的安西锁阳城,都因其保存有国内规模较大和较为完整的汉唐古城而闻名中外。特别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万里长城终点的嘉峪关更是气势雄伟,堪称“天下第一雄关”。而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自甘肃从东到西,就是始终以长城为屏障,并因此而发展。生长于河西的山水画家们在潜意识里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长城文化的影响,苍凉雄宏、大气磅礴已成为河西山水画风格的基调。长城、烽燧、驿站、关隘城堡已成为大多画家表现西部山水的一些画面符号。
  (三)历代边塞诗的影响
  边塞诗是以表现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始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了的黄金时代。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陈子昂、高适、岑参、王翰、李颀、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如王维《燕支行》、岑参《过焉支山寄杜位》、 高适的《送浑将军出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诗歌均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塞上曲》、《幽州胡马歌》、《秋思二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韦应物的《调笑令》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等。其中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等等名句名篇至今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现当代描绘西部的山水画家大多都是被边塞诗里所呈现的那种意境美所吸引而步入西部,描绘西部。而烽火、狼烟、马、孤城、雁鹰、大漠、长河、落日、长城、烽燧等在边塞诗中常见的字眼,也已成为了他们画作里常见的符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边塞诗是当代西部山水画发展的催化剂。诗中闪烁着西部特有的力量美、阳刚美。这种力量美、阳刚美也必然会对现当代的西部山水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阳刚、苍凉、雄壮、浑厚、博大已成为西部山水画家作品的基调。
  (四)多民族性格的影响
  河西走廊是汉、藏、蒙古、哈萨克、回、满、裕固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汉族为主要居民,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蒙古、哈萨克、回、满、裕固则多从事畜牧业。因此,多种民族生活风情、文化形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人文景观和特有的民族精神。而风土人情的多样性以及特定的地域环境又铸造了特定的民族性格.而这种民族的性格又会对当地绘画风格的形成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河西走廊宽广的地理地域特征使得河西人生来就具有豪放、粗狂、大气的性格特性。他们的作品大多构图气势宏伟,意境苍凉雄浑,笔墨淋漓而独具特色。当代画家王文芳、周韶华、蒋志鑫、周尊圣、李宝林、郭文涛等大家的西部山水画作品也多呈现这种面貌,可见受其地域民风的影响之深。
  由此可见,河西走廊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是值得画家们去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特别是河西走廊本土的画家们更应该依据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风格的山水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编写,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乐府诗集》郭茂倩著,中华书局。1979
  [3]《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中国美术史》王朝闻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文广新局)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在所有艺术以及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以往的艺术历史中就已经存在,并且属于一种匿名存在的关系。在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率首先开始了变革,逐渐进入了将消费作为重要特征的一种消费社会。艺术以及商业之间进行的互动不仅仅只是为了彰显存在的事实,同时也逐渐开启了理解各种艺术的另一种全新的领域。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的就是艺术以及商业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艺术;商业;互动
期刊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需求也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文化的需求,舞蹈艺术作为高雅艺术的代表,也逐步走进了百姓的生活,社区舞蹈活动本身具有的方便性、健身性、快捷性、娱乐性、交流型的特点等多种特征,使其日益成为社区文化间神社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与各类群众性舞蹈锻炼的群体高达1亿人,笔者作为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认为要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加强引导和组织。  一
期刊
【摘 要】李斯不但是一位文学学家,为小篆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书法家,他写的字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蒙恬笔经》说:“斯善书,自赵高以下,咸见服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李斯的小篆艺术仍是以曲为美,行笔自然舒展,飘逸飞动。那些优美多姿的曲线,或如“景山星云”、“鹤望鹏逝”,或如“江海淼漫”、“游鱼得水”,充满了律动。  【关键词】李斯;书法家;小篆  李斯(约公元前28
期刊
一、“厦门讲古”发展及保护现状  “厦门讲古”由来已久,在清道光年间的《厦门志》中就有记载,它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口传文学,在厦门、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及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大受民众欢迎,在清末民初“厦门讲古”的鼎盛时期,单是岛内就有讲古场五十多处,后来由于受战争、文革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厦门讲古”几起几落,但仍一直流传于民间并未消亡。改革开放以后
期刊
【摘 要】当下正在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者是立足与乡村的艺术实践,在方法和目的上都或多少是在意识形态的薄弱环节,追求再造乌托邦。而抛弃了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批判,在空间上重新定义现实,才能够为不同方式的行动的介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揣想什么样的现实情境都必须重视差异、偶然性和多样性这一基本起点。本文试图从米歇尔·福柯所提出的异托邦(heterotopias)的概念入手,谈到在艺术实践中与以往并不真实的
期刊
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障碍的主观因素  1.中医理论的神秘性。解读一种文化,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理论,然后才能够更较深入的认知。比如文学,字,词,句,表达手法等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中医理论的构成有些是神秘的,我们看不见的,不可理解的。例如中医的基本理论“精气学说”。中医认为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运行全身,濡养脏腑,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那么精和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不可见的,所以中医的
期刊
杭州城外,钱塘江口,潮信阵阵而至,巨浪拍击在江边的礁石上,声势甚是宏大,不负“天下第一潮”的盛名。一名年纪约摸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一块巨硕的礁石上,眼望着潮水,怔怔地发呆。少年名叫欧阳清,祖上本是开封人氏,父亲是布商,无奈北宋军力不振,致辽国入侵,举家南迁的欧阳家又恰巧碰上了战败流窜,目无法纪的小股宋军,结果乱兵看上了欧阳家的丰厚身家,非但洗劫了一并金银细软,还杀害了欧阳家男女老少,主仆俾侍凡四十余
期刊
【摘 要】海明威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他是现代荒原上的斗士,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流传,他的战争小说在悲剧美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他的主要战争题材作品包括《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其中,《永别了,武器》这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中通过爱情与战争的描写,借助一些自然环境对气氛进行烘托,展现了一种因为战争导致的家园破败,亲人无觅的悲剧美感,战争不
期刊
【摘 要】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基于生活的,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悟。以不同形式来表达.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可能是最平凡生活的真实再现,只要顺应自己的真实情感,达到自己所认为的那个“清新脱俗”就可以了。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和一直在鼓励的“思想解放”,于是艺术也便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加广泛.。只要有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思维方式,那么,生活还是生活,艺术还是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  【关键词
期刊
唐朝,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独领风骚。唐朝人才辈出,许多著名文人、诗人、画家,他们都有着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唐朝政治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给艺术家们创造了自由,广阔的发展创作空间。唐朝的诗人既精于诗,又工于乐曲;把诗歌创作出了各种体裁与形式,将诗歌与乐曲完美的融合,使诗歌的节凑随着感情的节奏而起伏变化。而唐代建筑像诗歌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将它们转化为具有空间立体感与节奏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