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初中教学的整体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高中物理教学打基础。目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仍然难以摆脱定向思维模式,本文将深入地探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与运用,并根据实例分析高效课堂的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是对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规律,并通过实际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严谨的治学态度。目前,各省市教育部门已经将初中物理作为中考的必修科目之一,学生的物理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高。
1 高效课堂的作用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1)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很多学生只注重分数,忽视了思维方式的学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以实际动手研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启发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利用日常物理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中物理知识实际上是科学探究的缩影,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需要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高效课堂的结构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上,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指导,逐步构建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必须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细化,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从多个角度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图1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结构图。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如下:(1)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剖析,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体验问题;(2)之后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分组讨论、实验教学等;(3)教师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4)最后将学生得到的答案进行汇总,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或者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进行讲诉,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 构建要点
3.1 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利用科学手段解释基本物理问题。
3.2 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体学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物理教学需求。我国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采用小组合作制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实现知识互补。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保证小组之间的整体实力相当,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3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必须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實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3.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初中物理教学也存在知识难点,很多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流程繁琐、数据处理量较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进教材,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弥补教材的缺陷,除此之外,初中物理存在知识点狭隘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狭隘性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究。
4 构建实例
初中物理中的“声现象”一直是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对声音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现象启发学生。我们遇见雷雨天气时,我们一般会先看到雷,之后才听见雷声,通过这个实例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根据汇总的结果,有的学生认为是风影响了雷声的传播,有的学生认为是雨声干扰了雷声,之后让各个小组的代表汇报结果,让学生分析答案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从教材中发现答案,如果学生仍然存在困惑可以为学生进行解答。一般雷电是光的传播,雷声是声音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3×10 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距离足够远时,光会先传播到观察者的眼睛,因此,我们一般会先看到雷电,后听到雷声。除了为学生讲解原因外,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包括为什么雷声会逐渐变小等,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5 总结
本文从高效课堂的概念、构建流程、构建要点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构建要点,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海东. 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210.
[2]袁柳,王进.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科技信息,2011,16:682.
[3]颜运飞.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3:101-102.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是对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规律,并通过实际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严谨的治学态度。目前,各省市教育部门已经将初中物理作为中考的必修科目之一,学生的物理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高。
1 高效课堂的作用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1)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很多学生只注重分数,忽视了思维方式的学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以实际动手研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启发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利用日常物理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中物理知识实际上是科学探究的缩影,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需要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在自主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高效课堂的结构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上,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指导,逐步构建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必须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细化,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从多个角度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图1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结构图。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如下:(1)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剖析,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体验问题;(2)之后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分组讨论、实验教学等;(3)教师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4)最后将学生得到的答案进行汇总,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解,或者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进行讲诉,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 构建要点
3.1 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利用科学手段解释基本物理问题。
3.2 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体学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物理教学需求。我国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采用小组合作制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实现知识互补。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保证小组之间的整体实力相当,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3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教师必须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必须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實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3.4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初中物理教学也存在知识难点,很多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流程繁琐、数据处理量较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进教材,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弥补教材的缺陷,除此之外,初中物理存在知识点狭隘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狭隘性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究。
4 构建实例
初中物理中的“声现象”一直是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对声音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现象启发学生。我们遇见雷雨天气时,我们一般会先看到雷,之后才听见雷声,通过这个实例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根据汇总的结果,有的学生认为是风影响了雷声的传播,有的学生认为是雨声干扰了雷声,之后让各个小组的代表汇报结果,让学生分析答案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从教材中发现答案,如果学生仍然存在困惑可以为学生进行解答。一般雷电是光的传播,雷声是声音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3×10 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距离足够远时,光会先传播到观察者的眼睛,因此,我们一般会先看到雷电,后听到雷声。除了为学生讲解原因外,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包括为什么雷声会逐渐变小等,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5 总结
本文从高效课堂的概念、构建流程、构建要点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构建要点,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海东. 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210.
[2]袁柳,王进.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科技信息,2011,16:682.
[3]颜运飞.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