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近几年的教改实践给我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反思过程
我认为,目前的数学教学注重的已不再是结论,而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前反思。在学习新知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学习的方法、技巧,引发思考。经过课前反思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知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我在教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我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类比、猜想,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矫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例如:计算这道题要注意些什么?这一问不仅是要学生反思计算法则,而且还要他们说出在计算中容易出错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再去纠错、点拨。
在概念课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①自己怎样叙述概念?②我能举例吗?③这个概念和以前学过的概念有什么关系?通过自我反思,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反思
毋庸置疑,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各种因素而存在着差异,在解决问题时也有各自的策略。每当这时,作为教师的我都不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他人的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反思:“这些解法跟我的解法比较怎样?”“这种解法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这些解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好的提出表扬,差的进行引导。
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出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探讨得出结论。交流时学生共探讨出五种方法:①1,2,3,……13一盒一盒地数出13盒;②接着箱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盒;③接着箱子外面的4盒往下数4,5,6,7……13盒;④把箱子外边的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再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⑤知道10 3=13,推出9 4=13。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其他同学的解决策略也表现出了强烈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就会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就会想方设法去思考,体验不同的算法,感悟各种算法的优点,并找出其中一些方法的不足,从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理解的、可以接受的、喜欢的算法,优化了策略。
三、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反思
“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
[案例]这题不该错呀!
填空题:把3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班里却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做错了,很多同学的答案都是18平方厘米。班上有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数学日记里反思:这题不该错呀!我没有多想,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3个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18平方厘米呀。而我没考虑到重叠的部分的面积4平方厘米要去掉的。要是我能画出拼成后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这样用公式计算表面积是(3×1 3×1 1×1)×2=14(平方厘米)。这样也不会出错了呀。
再如:有一次,有一道判断题: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反思过程
我认为,目前的数学教学注重的已不再是结论,而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前反思。在学习新知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学习的方法、技巧,引发思考。经过课前反思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知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我在教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我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类比、猜想,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矫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例如:计算这道题要注意些什么?这一问不仅是要学生反思计算法则,而且还要他们说出在计算中容易出错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再去纠错、点拨。
在概念课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①自己怎样叙述概念?②我能举例吗?③这个概念和以前学过的概念有什么关系?通过自我反思,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反思
毋庸置疑,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各种因素而存在着差异,在解决问题时也有各自的策略。每当这时,作为教师的我都不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他人的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反思:“这些解法跟我的解法比较怎样?”“这种解法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这些解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好的提出表扬,差的进行引导。
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出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探讨得出结论。交流时学生共探讨出五种方法:①1,2,3,……13一盒一盒地数出13盒;②接着箱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盒;③接着箱子外面的4盒往下数4,5,6,7……13盒;④把箱子外边的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再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⑤知道10 3=13,推出9 4=13。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其他同学的解决策略也表现出了强烈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就会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就会想方设法去思考,体验不同的算法,感悟各种算法的优点,并找出其中一些方法的不足,从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理解的、可以接受的、喜欢的算法,优化了策略。
三、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反思
“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
[案例]这题不该错呀!
填空题:把3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班里却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做错了,很多同学的答案都是18平方厘米。班上有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数学日记里反思:这题不该错呀!我没有多想,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3个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18平方厘米呀。而我没考虑到重叠的部分的面积4平方厘米要去掉的。要是我能画出拼成后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这样用公式计算表面积是(3×1 3×1 1×1)×2=14(平方厘米)。这样也不会出错了呀。
再如:有一次,有一道判断题: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