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轮美奂的东西,我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位于淄博市中心文化广场的中国陶瓷馆把我的喜爱放大到了极致。
初夏时节,空气中流动着花的芬芳,中国陶瓷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闪耀着圣洁的光。
步入陶瓷馆的陈列大厅,心里竟有莫名的激动,仿佛将要看到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陶瓷的圣洁和美展示在我面前,各式各样的精美瓷器,让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欢喜和感叹。那是怎样一双双灵巧的手,把瓷器制作得如此精美,历经千年的风霜依然美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禁惊叹,原来美和时光也可以这样凝驻,永不凋谢。
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
先来看看中国陶瓷馆的镇馆之宝——北朝青釉莲花尊。它距今已有1500余年,依然那么优雅地矗立在那里。釉色青中泛黄,光亮润泽,通体洋溢着雍容华贵之气,透射出庄重祥和的感染力,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真品。青釉莲花尊以其独有的风采,卓立于世界的艺术殿堂,放射出璀璨的艺术之光。
大型陶塑作品——陶魂组雕,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它长达32米,犹如一张陶瓷版《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民国年间淄博陶瓷业从陶料的开采、粉碎、淘洗、制泥、成型、装饰、凉坯、烧成、运输到市场交易的完整过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伫立在陶魂前,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置身于那片火热的劳动中。
接下来,我走进刻瓷艺术馆,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刻瓷声,声声悦耳,远远地瞧见一个人正伏在直径约两米的巨大盘子上埋头工作。走至近前,一位年近六旬的长者从盘子上抬起头来,对我微微一笑。那是一幅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山水作品,刀法疏密有致,依所刻图样而变。我国的刻瓷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就出现了在瓷器上刻底款的方式,后来有帝王和文人在瓷器上舞文弄墨,为了保存墨迹,就请艺人在瓷器上刻出来,到了明末清初,刻瓷在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如今,刻瓷因为是手工制作,难度颇高,费工费时,已经成了“稀有品种”。刻瓷艺术馆内,各色刻瓷作品琳琅满目,让人忍不住动心思,想把这快要绝迹的“稀有品种”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陶瓷馆,还可以在陶吧里过一把玩泥巴的瘾。在馆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忍不住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陶器。看着经自己的手成型的陶器,顿时有一种莫名的快乐。
来淄博吧,感受一下淄博的齐文化。来中国陶瓷馆吧,领略一下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停下您匆匆的脚步,为了那些凝驻了时光和美的陶瓷。
实习编辑·刘震宇
初夏时节,空气中流动着花的芬芳,中国陶瓷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闪耀着圣洁的光。
步入陶瓷馆的陈列大厅,心里竟有莫名的激动,仿佛将要看到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陶瓷的圣洁和美展示在我面前,各式各样的精美瓷器,让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欢喜和感叹。那是怎样一双双灵巧的手,把瓷器制作得如此精美,历经千年的风霜依然美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禁惊叹,原来美和时光也可以这样凝驻,永不凋谢。
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
先来看看中国陶瓷馆的镇馆之宝——北朝青釉莲花尊。它距今已有1500余年,依然那么优雅地矗立在那里。釉色青中泛黄,光亮润泽,通体洋溢着雍容华贵之气,透射出庄重祥和的感染力,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真品。青釉莲花尊以其独有的风采,卓立于世界的艺术殿堂,放射出璀璨的艺术之光。
大型陶塑作品——陶魂组雕,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它长达32米,犹如一张陶瓷版《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民国年间淄博陶瓷业从陶料的开采、粉碎、淘洗、制泥、成型、装饰、凉坯、烧成、运输到市场交易的完整过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伫立在陶魂前,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置身于那片火热的劳动中。
接下来,我走进刻瓷艺术馆,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刻瓷声,声声悦耳,远远地瞧见一个人正伏在直径约两米的巨大盘子上埋头工作。走至近前,一位年近六旬的长者从盘子上抬起头来,对我微微一笑。那是一幅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山水作品,刀法疏密有致,依所刻图样而变。我国的刻瓷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就出现了在瓷器上刻底款的方式,后来有帝王和文人在瓷器上舞文弄墨,为了保存墨迹,就请艺人在瓷器上刻出来,到了明末清初,刻瓷在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如今,刻瓷因为是手工制作,难度颇高,费工费时,已经成了“稀有品种”。刻瓷艺术馆内,各色刻瓷作品琳琅满目,让人忍不住动心思,想把这快要绝迹的“稀有品种”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陶瓷馆,还可以在陶吧里过一把玩泥巴的瘾。在馆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忍不住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些陶器。看着经自己的手成型的陶器,顿时有一种莫名的快乐。
来淄博吧,感受一下淄博的齐文化。来中国陶瓷馆吧,领略一下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停下您匆匆的脚步,为了那些凝驻了时光和美的陶瓷。
实习编辑·刘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