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渠道,但前提是学生要有着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够在阅读的空间中自由徜徉。基于此,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他们也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培养策略。笔者基于此,结合自己的培养经验,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动力、培养学生阅读毅力和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三种培养策略。
关键词:阅读习惯;有效培养;小学语文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就如同一张白纸,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张白纸中描绘出正确的框架,也就是各种各样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话,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就会顺利很多。这其中,课外阅读习惯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因为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阅读则是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着明确的要求,这是语文课本教材和课内阅读时间无法完成的任务量,教师必须要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一、激发学生阅读动力
阅读动力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所必不可少的元素,此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的阅读动力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迫产生的。否则一旦脱离了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就不会再进行课外阅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从课外阅读中获得乐趣。因而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阅读,并且让学生有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例如:在进行《比尾巴》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就接触到了猴子、兔子、鸭子、孔雀、松鼠和公鸡六种小动物,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就会对这六种动物产生探究的欲望。此时笔者就会抓住机会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笔者会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们想要知道哪些内容呢?”此时学生就会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想要看看孔雀的尾巴;有的学生想要知道动物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有的学生还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尾巴等。接下来笔者就会将学生引到课外阅读中去,笔者会对学生说:“你们知道能从哪里寻找到答案吗?就是课外阅读的书籍中。”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着发自内心的课外阅读动力,笔者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去对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二、培养学生阅读毅力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有着长期的坚持。在此过程中,阅读毅力就是学生必须要拥有的元素,而阅读兴趣只能够为学生打开走进阅读世界的大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阅读毅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然后再主动去按照计划去展开阅读。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自己也可以用奖励来激励学生,用惩罚来给学生施加一些压力。例如:笔者每天都会让学生进行第二天阅读计划的制定,并且为自己寻找一个搭档,进而组成课外阅读小组。小组中的成员既需要相互督促,又彼此保持着竞争的关系。他们需要执行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一旦笔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小组中有学生没有完成阅读计划,就会对小组所有成员进行惩罚。但当学生圆满完成了计划之后,笔者就会对他们予以表扬,并且用他们喜欢的奖励来激励他们,如小红花等。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话,他们就能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进而让自己能够获益匪浅。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是无法有着积极的阅读心态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无从谈起。基于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布置周围的环境,让其充满着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有着阅读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和家长就可以顺利地为学生进行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了《乌鸦喝水》这一篇文章的阅读之后,学生对该类型的文章就有了阅读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就会趁着学生的兴趣还在,及时为他们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推荐,其主人公都是动物,并且在教室周围贴上生动的图片,进而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和家长进行联系,号召家长也在家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笔者会让学生回家之后将自己从阅读中收获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如果家里的氛围不适合讲故事,学生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如果家长能够坚持这一做法,那么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讲故事给父母听的习惯,进而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进行复习和巩固。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其在学生未来的健康和顺利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收获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当学生处于小学这一正式学习的基础阶段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阅读之路。在此过程中,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丰富自己的阅读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巧淋.以趣入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J].青海教育,2017(10):30-31.
[2]王立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数码设计,2017,6(10):202-203.
关键词:阅读习惯;有效培养;小学语文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就如同一张白纸,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张白纸中描绘出正确的框架,也就是各种各样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话,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就会顺利很多。这其中,课外阅读习惯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因为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阅读则是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着明确的要求,这是语文课本教材和课内阅读时间无法完成的任务量,教师必须要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一、激发学生阅读动力
阅读动力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所必不可少的元素,此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的阅读动力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迫产生的。否则一旦脱离了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就不会再进行课外阅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从课外阅读中获得乐趣。因而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阅读,并且让学生有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例如:在进行《比尾巴》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就接触到了猴子、兔子、鸭子、孔雀、松鼠和公鸡六种小动物,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就会对这六种动物产生探究的欲望。此时笔者就会抓住机会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笔者会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们想要知道哪些内容呢?”此时学生就会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想要看看孔雀的尾巴;有的学生想要知道动物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处;有的学生还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尾巴等。接下来笔者就会将学生引到课外阅读中去,笔者会对学生说:“你们知道能从哪里寻找到答案吗?就是课外阅读的书籍中。”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着发自内心的课外阅读动力,笔者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去对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二、培养学生阅读毅力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有着长期的坚持。在此过程中,阅读毅力就是学生必须要拥有的元素,而阅读兴趣只能够为学生打开走进阅读世界的大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阅读毅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然后再主动去按照计划去展开阅读。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自己也可以用奖励来激励学生,用惩罚来给学生施加一些压力。例如:笔者每天都会让学生进行第二天阅读计划的制定,并且为自己寻找一个搭档,进而组成课外阅读小组。小组中的成员既需要相互督促,又彼此保持着竞争的关系。他们需要执行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一旦笔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小组中有学生没有完成阅读计划,就会对小组所有成员进行惩罚。但当学生圆满完成了计划之后,笔者就会对他们予以表扬,并且用他们喜欢的奖励来激励他们,如小红花等。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话,他们就能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进而让自己能够获益匪浅。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是无法有着积极的阅读心态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无从谈起。基于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布置周围的环境,让其充满着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有着阅读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和家长就可以顺利地为学生进行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了《乌鸦喝水》这一篇文章的阅读之后,学生对该类型的文章就有了阅读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就会趁着学生的兴趣还在,及时为他们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推荐,其主人公都是动物,并且在教室周围贴上生动的图片,进而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和家长进行联系,号召家长也在家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笔者会让学生回家之后将自己从阅读中收获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如果家里的氛围不适合讲故事,学生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如果家长能够坚持这一做法,那么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讲故事给父母听的习惯,进而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进行复习和巩固。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其在学生未来的健康和顺利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收获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当学生处于小学这一正式学习的基础阶段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阅读之路。在此过程中,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丰富自己的阅读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巧淋.以趣入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J].青海教育,2017(10):30-31.
[2]王立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数码设计,2017,6(10):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