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融合语文实践活动的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情况比较突出,甚至纯粹作为一种体力活动,缺乏技能、思想的综合教育,不符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宗旨。语文老师往往是德育、劳动教育的兼任教师,通过在劳动课融合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劳动实践环节与语文课本教学内容结合,使学生从劳动实践活动中获得文化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劳动;语文;实践活动;教育性
  列宁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教育性实践的育人价值非常明显,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小学生德育的关键方法。笔者任教小学语文,兼任劳动课教师,在劳动活动中通过融合语文实践活动,提高文化教育性,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达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
  一、优化劳动教育主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劳动的美德、集体主义精神,传统的农耕文化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要传承优秀文化,就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注重文化教育性理念,塑造教育性,在教学的活动内容中对劳动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们崇尚劳动,踏踏实实劳动。以融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在指导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中,重温古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促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而学好文化知识是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础,帮助父母劳动、建设美好家乡,创造劳动价值,是光荣而崇高的事。
  二、设计劳动教学内容
  有意识、有计划的劳动实践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进行社会服务劳动如“小小环卫工”主题劳动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活动计划融入五年级下册《刷子李》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精心设计实践方案,重视实践活动的过程,发扬劳动创新精神,以精湛的劳动技艺,获得劳动成果和赞誉。劳动课中指导好学生科学设计环境卫生保洁劳动方案,高效完成劳动任务,向市民展示劳动成果,并体验干净街道背后清洁工的辛苦,重新树立感人的劳动者形象。此外,让学生积累描写真实劳动场景、赞颂现代劳动人物的素材,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经验,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更好地在其内心深处树立尊重劳动的观念。
  三、渗透文化教育理念
  劳动活动的开展,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生劳动要渗透文化教育理念,将重点放置在其文化的内涵教学层面上,尽可能地结合和劳动相关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在语文教学中有意释放劳动信号,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在行动中积极参与,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所在,从服务自我到服务身边人,进而走向服务社会。劳动教育融合语文学科,让知识学习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融入生命中,抵达灵魂深处。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中,虽对翻地、播种、收获一字带过,但就花生的好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篇文章中作者最后的发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告诉了学生只有做一个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劳动者,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才是我们崇尚的人。
  四、营造劳动教育场景
  小学生劳动实践主要是围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劳动教育要着眼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场景的真实性和日常生活的时代性。应更多地针对学生的身心年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等不同情况,根据教学实际及劳动教育的要求,营造教育氛围,将有关知识点分配到劳动活动中,从“做”中学, 从“做”中获取丰富而真实的经验及感悟,牢固树立劳动意识。如以种葱劳动结合《种葱》写作为例,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学生通过漫谈、交流资料,了解种植知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劳动观念得到巩固。再通过家庭劳动教育,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在自家阳台、庭院进行栽培。劳动结合作文训练,学生一边在劳动,一边在思考,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启发了学生,推动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劳动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五、结语
  具备文化教育性的劳作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让他们看到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亲自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从思想上受到了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改善了劳动情感态度。对劳动课中文化教育性的提高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融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去促进劳动活动开展,彰显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特征。
  [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STEM教育专项研究课题“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0-S-a025)]
  参考文献:
  [1]葉澜.融通“教”“育”,深度开发学科的育人价值[J].今日教育, 2016(3):1.
  [2]曾素林,彭冬萍,刘璐.教育性实践:含义、价值及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7(12):12-17.
  [3]商曼.论教科书中的劳动精神渗透——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1):54-60.
其他文献
摘 要:线上课堂,给人全新的视角,带来巨大的挑战。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线上新课堂,立体、思考并举,活泼、深刻同存,创设开放、多元、灵动的课堂模式,入情、进境、联动、共研、分享,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任务为主线,以研究为核心,以分享为载体,关注学生个性,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之契机,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沟通合作和个性发展的平台,打开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线上教学新空间,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导致学生阅读量不足,写作思维固定,进而影响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写作教学观念,重点引导读写结合,打好写作基础。同时,通过采用情景创设方式,为学生思维创新创造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简称PS。它是一门操作性极强、实践应用范围广范的课程。在PS课程的教学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时间一长学生产生学习疲惫,热情退减,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也是呆板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几乎每个教师都非常重视教材中的语篇分析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及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有效的提问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更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课提问策略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究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的提问,培
深度教学是一种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教学。教师只有深入教学,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知识本身,构建知识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学科,促进学科间或学科内知识的转移和移植,内化知识,从而提升为自身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高层次思维的培養。那么,化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深行教学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读懂教材是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根本依据,教师如何解说好教材,在教
【摘要】特殊时期,教育教学任务不变,德育一刻也不能松懈。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越要重视加强对学生们的情感关怀和德育。但是,这样的时刻,对我们的德育是一种新的考验。如何通过线上教育,借助线上班会,线上德育微课,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强化特殊时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特殊时期开展线上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积极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线上;德育;特殊  由于特殊时期,
【摘要】歌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对于语言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歌唱更能够表达他们的心情,但当前音乐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却不喜欢歌唱,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本文就小学三年级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歌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是一种能力,但提升歌唱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当前小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为其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及技术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如何结合我国教育行业的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开发方向。本文就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为研讨内容,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具体实例,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
广东本土音乐文化中的“咸水歌”是流传于广东珠三角沿海地区的民间歌曲。也是“疍民”即生活在“水上人家”,用本土方言吟唱的歌谣。“广州咸水歌”是珠三角及沿海地区“水上居民”口头创作,是在日常生活和劳作时随心所唱的歌谣。歌中有着浓厚的本土音乐风格特点,口头流传,歌者即兴编曲,即兴发挥。但随着“水上居民”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中,“咸水歌”已经无人传唱,当代很难再听到“疍民”们那游吟的歌声了。  2000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学习为主线”的三个形式的教学探索,让学生能以科学的方法、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生物素养;学生;主体;主导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堂教育、思考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让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