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实践与探索。但是,在笔者对一些高中校的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存在许多的困惑与迷惘,尤其是对《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感到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仍然固守以往经验,以知识为唯一的课程目标,几乎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目标为无物。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必须迅速改变,否则是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也将很难适应2008年新高考。理解新课程目标是当务之急,而只有首先把握了三维目标的核心,才能抓住牛鼻子,全面实现三维目标。通过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认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这个核心是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本文试图就此做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
为什么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两个课程目标作为核心目标呢?我认为,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其一、是由新旧课程对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同定位决定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开宗明义:“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这就点明了高中历史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基础教育属性和国民素质教育属性。这与以往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改革开放前,我们把历史教育看成是为政治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使历史教育丧失了学科独立性。改革开放后,我们赋予中学历史教育三大任务,就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但又一度把学科能力提到了过高的地位,突出体现在高考的难度过大,一些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中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严重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这种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尤甚。那时,不少中学历史教师都感到困惑:难道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把所有学历史的学生都培养成历史学家吗?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历史高考的难度明显下降,但命题在回归课本的指导思想下又矫枉过正,造成历史教学完全以死记硬背为获取高分的不二法门。这些现象正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所指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过去对历史教育的定位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因此,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根本的变革,它要培养的学生既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历史学家,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两脚书橱,而是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它把历史教育看成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那么,我们的课程目标就必然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关于此点,下文再论述。)
其二、是由三维目标各自的地位决定的
我们不妨把三维目标拆开来一一分析,看它们是否可以成为核心目标;
首先,假设把知识与能力定位为核心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必然每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的反复记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记得牢。在“背多分”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反复背7遍,据说效果很好。)、大量练习(题海战术近年大盛,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实践证明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可大幅度提高,所谓的历史学科能力其实就是应试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都上了名牌大学,师生都很有成就感。
但是,这样的教学有意义吗?
近来,媒体披露了一个事件:一位北京的历史特级教师,桃李满天下,对自己培养的学生历史高考取得高分,大都考上重点大学感到十分自豪。一次放寒假时,她的几个当年刚考上大学的得意门生来看她,她突发奇想,把他们几个月前做过的一张考卷让他们再做一遍,结果令她大吃一惊,这几个高材生的平均分竟然只有17分!
我想我们必须反思:我们费尽心力灌输给学生的那些知识究竟有多大意义?如果这些知识只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一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而一旦他们上了大学就会将这些知识抛到九霄云外的话,那我们的辛勤劳动岂不是白费了吗? 可见,把知识与应试能力定位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实际上,知识与能力属于基础性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其次,假设把过程与方法定位为核心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表述是过去旧课程从未提及的,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新提法是“历史学习……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最近,苏州市十中校长柳袁照在某重点中学的学科沙龙活动中,对时下新课程公开课上课堂流行的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究等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活动虽然使课堂显得很活跃,但是教师在其中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实在是误人子弟。当然,对新课程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柳校长的见解对我的最大启发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而不是相反,如果把过程与方法定位为核心目标,一味追求所谓的活跃气氛,那只能出现许多言之无物的讨论、不知所云的交流,学生将很难有所得,这样的课其实是在作秀,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的确是误人子弟!
我认为,过程与方法是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选择的手段和形式;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因此,“过程与方法”又是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总之,过程与方法应当是方法性目标,
最后,假设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定位为核心目标。
这个目标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着力阐述的重点,篇幅在三个目标中最长,约为前两个目标的总和。这里就不再引述,就笔者的理解,这些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教益:
(一)对国家、民族,要有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这部分主要是情感层面。
(二)对人类,要有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的世界意识。这部分主要是价值观层面。
(三)对自身,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部分主要是态度层面。
从上述目标中,我想不难得出结论:这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国民素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爱祖国、爱人类、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的合格国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显然应该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
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它是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性学科的精髓与核心。
其三、是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清楚地阐明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显然,人文主义精神、人文素养均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理所当然地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目标的核心。
二、抓住核心,全面实现三维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指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在我看来,如果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知识与能力就是一个人的皮肉,过程与方法就是骨骼和血脉,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灵魂高尚、血肉丰满,骨骼强健,气脉畅通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反之,没有骨骼和血脉,则皮肉无法组织,肌体无法活动,没有灵魂,则这个人只能是行尸走肉,一具僵尸而已。旧课程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几乎把知识的落实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无物,这就必然把课上成没有灵魂的僵尸课!
在教学实践中,既然“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原则,首先明确这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爱国主义还是人文精神,是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是创新的科学态度等等,然后,吃透新课标,研究课标中的不同要求,严格遵照列举、了解、知道、说出、简述、概述、认识等要求,选择适当的过程和方法去处理具体的知识,组织教学。这样,才能把该课的三维目标都落到实处。切忌抛开课标,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做过多的知识补充与拓展,做过深的分析和挖掘。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必然无暇顾及其他两个目标的实施,使三维目标的落实落空。
换言之,每节课都应当有自己的灵魂,使学生的心灵能够被一次又一次打动,最终完成自己的教学使命。上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与灵魂的课就是新课程的真谛!
(作者单位:215128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
为什么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两个课程目标作为核心目标呢?我认为,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其一、是由新旧课程对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同定位决定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开宗明义:“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这就点明了高中历史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基础教育属性和国民素质教育属性。这与以往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改革开放前,我们把历史教育看成是为政治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使历史教育丧失了学科独立性。改革开放后,我们赋予中学历史教育三大任务,就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但又一度把学科能力提到了过高的地位,突出体现在高考的难度过大,一些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中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严重脱离了中学的教学实际。这种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尤甚。那时,不少中学历史教师都感到困惑:难道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把所有学历史的学生都培养成历史学家吗?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历史高考的难度明显下降,但命题在回归课本的指导思想下又矫枉过正,造成历史教学完全以死记硬背为获取高分的不二法门。这些现象正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所指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过去对历史教育的定位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因此,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根本的变革,它要培养的学生既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历史学家,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两脚书橱,而是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它把历史教育看成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那么,我们的课程目标就必然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关于此点,下文再论述。)
其二、是由三维目标各自的地位决定的
我们不妨把三维目标拆开来一一分析,看它们是否可以成为核心目标;
首先,假设把知识与能力定位为核心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必然每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的反复记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记得牢。在“背多分”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反复背7遍,据说效果很好。)、大量练习(题海战术近年大盛,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实践证明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可大幅度提高,所谓的历史学科能力其实就是应试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都上了名牌大学,师生都很有成就感。
但是,这样的教学有意义吗?
近来,媒体披露了一个事件:一位北京的历史特级教师,桃李满天下,对自己培养的学生历史高考取得高分,大都考上重点大学感到十分自豪。一次放寒假时,她的几个当年刚考上大学的得意门生来看她,她突发奇想,把他们几个月前做过的一张考卷让他们再做一遍,结果令她大吃一惊,这几个高材生的平均分竟然只有17分!
我想我们必须反思:我们费尽心力灌输给学生的那些知识究竟有多大意义?如果这些知识只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一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而一旦他们上了大学就会将这些知识抛到九霄云外的话,那我们的辛勤劳动岂不是白费了吗? 可见,把知识与应试能力定位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实际上,知识与能力属于基础性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其次,假设把过程与方法定位为核心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表述是过去旧课程从未提及的,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新提法是“历史学习……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最近,苏州市十中校长柳袁照在某重点中学的学科沙龙活动中,对时下新课程公开课上课堂流行的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究等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活动虽然使课堂显得很活跃,但是教师在其中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实在是误人子弟。当然,对新课程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柳校长的见解对我的最大启发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而不是相反,如果把过程与方法定位为核心目标,一味追求所谓的活跃气氛,那只能出现许多言之无物的讨论、不知所云的交流,学生将很难有所得,这样的课其实是在作秀,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的确是误人子弟!
我认为,过程与方法是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选择的手段和形式;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因此,“过程与方法”又是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总之,过程与方法应当是方法性目标,
最后,假设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定位为核心目标。
这个目标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着力阐述的重点,篇幅在三个目标中最长,约为前两个目标的总和。这里就不再引述,就笔者的理解,这些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三个层面上得到教益:
(一)对国家、民族,要有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这部分主要是情感层面。
(二)对人类,要有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的世界意识。这部分主要是价值观层面。
(三)对自身,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部分主要是态度层面。
从上述目标中,我想不难得出结论:这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国民素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爱祖国、爱人类、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的合格国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显然应该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
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它是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性学科的精髓与核心。
其三、是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清楚地阐明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显然,人文主义精神、人文素养均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理所当然地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目标的核心。
二、抓住核心,全面实现三维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指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在我看来,如果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知识与能力就是一个人的皮肉,过程与方法就是骨骼和血脉,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灵魂高尚、血肉丰满,骨骼强健,气脉畅通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反之,没有骨骼和血脉,则皮肉无法组织,肌体无法活动,没有灵魂,则这个人只能是行尸走肉,一具僵尸而已。旧课程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几乎把知识的落实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无物,这就必然把课上成没有灵魂的僵尸课!
在教学实践中,既然“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原则,首先明确这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爱国主义还是人文精神,是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是创新的科学态度等等,然后,吃透新课标,研究课标中的不同要求,严格遵照列举、了解、知道、说出、简述、概述、认识等要求,选择适当的过程和方法去处理具体的知识,组织教学。这样,才能把该课的三维目标都落到实处。切忌抛开课标,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做过多的知识补充与拓展,做过深的分析和挖掘。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必然无暇顾及其他两个目标的实施,使三维目标的落实落空。
换言之,每节课都应当有自己的灵魂,使学生的心灵能够被一次又一次打动,最终完成自己的教学使命。上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与灵魂的课就是新课程的真谛!
(作者单位:215128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