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14000)
摘 要:悲愤意识是我国历代爱国诗人的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情感,瞿式耜作为南明抗清名臣,在大明江山逐步失陷的情况下,其诗作中悲愤意识的体现十分明显,本文选取瞿式耜留守桂林至城破被俘这一段时间的诗歌进行研究,分析其诗歌中体现悲愤意识的显著特色。
关键词:瞿式耜;南明
一、瞿式耜留守桂林的背景
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江苏常熟人,是南明重臣。公元1644年,瞿式耜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崇祯)十七年,福王立于南京。八月起式耜应天府丞。已,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1645年夏,瞿式耜抵達广西梧州,当时南京已被清军攻破,弘光政权覆灭,南明诸藩纷纷自立,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之后,桂林靖江王朱亨嘉非是朱元璋直系后裔,也想趁乱夺权,监国桂林,并召瞿式耜前往。“靖江王亨嘉谋僭号,召式耜”(《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瞿式耜拒不往,与两广总督丁魁楚合力擒下朱亨嘉,同时因为唐王伦序不当,拒绝唐王的封职。“及唐王监国,式耜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唐王擢式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晏日曙来代。式耜不入朝,退居广东。”(《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1646年8月,唐王殉国,鲁王出逃舟山,隆武与鲁王监国政权相继败亡,瞿式耜与丁魁楚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先在梧州迎桂王,后移至肇庆称帝,年号永历。12月,清军攻破广州,永历帝前往梧州。次年正月,清军攻破肇庆,永历帝至梧州前往桂林。此时,丁魁楚等人皆弃永历帝而去,而瞿式耜等人仍忠心随永历至桂林。“丁魁楚、吕大器、王化澄皆弃王去,止式耜及吴炳、吴贞毓等从,乃由平乐抵桂林”(《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此后,瞿式耜便一直留守桂林,以桂林为南明抗清工作的中心,在驻守桂林期间,瞿式耜三次上疏永历帝,请幸桂林,充分说明了瞿式耜对桂林战略要地的重视,直至1650年清军攻破桂林,瞿式耜被俘殉国,也一直不曾离开。
瞿式耜自1645年出任广西巡抚,至1650年殉国牺牲,期间虽有前往梧州、肇庆等地,但时间很短,桂林始终是其主要留守之处,因此瞿式耜自出任广西巡抚至桂林失陷以前,期间所创作的六十余首诗歌,皆可称作桂林诗。瞿式耜在桂林失陷被俘后,在狱中与自己的学生——万历首辅张居正曾孙张同敞相互赋诗唱和,并将这期间二人所创作的百余首绝命诗题名《浩气吟》,以明二人舍身成仁之志。
瞿式耜位高权重,他的死象征着桂林的彻底沦陷,粤西地区落入满清的控制,永历朝大势已去,瞿式耜自知此结果,因此,《浩气吟》中的诗歌十分明显的表现了瞿式耜决心成仁的悲愤意识,是而在城破前驻守桂林期间创作的诗歌,悲愤意识的体现方式就相对多样化。
二、瞿式耜桂林诗悲愤意识的表现特点
较之《浩气吟》,瞿式耜桂林诗由于数量多、创作时间长、局势多变等原因,在悲愤意识的体现上,除了直接表现,如:“君臣千古重,生死一身轻”(《丁亥正月初九扈驾西行,夜泊昭平检校滩,风雨迷离,扁舟独宿,竟夕不成寐枕上口占二律,以示愁怀》)、“军国愁千缕,乡园苦万端”(《不寐》)等等。除此以外,瞿式耜桂林诗悲愤意识的体现还有痛惜汉族衣冠、寄情山水却无心山水两个特点。
首先,在瞿式耜的桂林诗中,有大量的诗句体现了瞿式耜对汉族衣冠的痛惜,如“胡尘澒洞天荒荒,中华遍地无冠裳”(《己丑夏六月,吾孙昌文航海而来,抵桂林时,夫人已辞世二十日矣。昌文以哭祖母抱病月余,病小愈,因作粤行小纪一篇,余见之为作长歌以志喜,又以志悲也》)、“陵寝衣冠泪,动封带砺盟”(《病中感怀》)、“私门可须张讨伐,中朝能几得衣冠”(《感时三首,即用前韵》)等,这些诗句总是通过对汉族衣冠的痛惜来表达其心中的悲愤、爱国之情、忠义之心的,这一特点,是前代爱国诗人作品中所没有的,因为这是明末清初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致,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清廷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条》),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日(1645年8月29日),又颁布了“易服令”,称“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九,顺治二年七月戊午条)然而,发式以及衣冠,不仅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汉族传统文化中,头发乃人生命的根源,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便释发为根,此外,汉族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在汉族文化中,头发不仅是自己生命的根源,也是父母的恩赐,所以绝不能随便损伤,中国历史上如曹操割发代首等典故,便是透露出头发等同生命一般重要的传统理念。
而汉族传统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后汉书·舆服制》),此后不断发展,历代华夏政权均将衣冠视为国家大事,在华夏传统中,衣冠服色关乎身份等级的尊卑贵贱,所以历朝正史中均设《舆服志》,衣冠文化从炎黄时期至明末清初,早已成为汉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满清强行推行“剃发令”与“易服令”对于汉族百姓而言,是对汉族人与华夏先祖的侮辱,也是一种身体刑罚,引起了汉族军民的强烈反抗,清廷则采取屠城血腥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屠城事件,均与汉族百姓反抗“剃发易服”政策有着重大关系。
瞿式耜驻守桂林时,南明小朝廷只有西南一隅,全国大部分领土均以被满清占领,在清廷占据的土地上,百姓皆剃发易服,而反抗者不是遭受屠戮,便是削发为僧,传承了数千年的汉族衣冠发式,在清廷所占之处彻底断层。瞿式耜在桂林所作的《己丑元日,和方密之见投原韵》中的一句“百粤衣冠仍汉殿,六年陵寝隔燕山”正是说明了当时全国各地在满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环境下,只有南明占据的西南百粤之地还保留着汉家衣冠。并且,瞿式耜在《新正十日,招方密之、朱子暇、毛恭则、吴青文、朱月生复游虞山。薄暮,鲁孺发棹舟携酒,焦瑞亭、吴鉴在继至,泛月而归。密之再用虞山原韵,枉投佳咏特奉和以博一粲》中写到:“烽烟尽处即无尘,落落衣冠汉代人。……名山又拟将休夏,故国何时好看春?”可见,汉族衣冠在瞿式耜心中已经上升成了一种忠义的象征,不仅仅是汉族的一种普通文化了。瞿式耜作为一个汉族的忠臣义士,对于这样的现实自是悲痛万分、愤懑满怀,无奈南明小朝廷的实力难以改变现实,只得在诗中写出对汉族衣冠的痛惜,以此来表达心中悲愤之情。 其次,自秦始皇开拓岭南,汉代马援出征交趾,桂林地区便纳入中国领土,此后各朝皆有名士文人来到此地,如南朝宋颜延之、唐李商隐、宋高宗赵构等,他们都曾游览桂林山水,并且留下了大量赞美桂林山水的诗歌。瞿式耜也不例外,驻守桂林期间忙于抗清,但同时也游览桂林风景名胜,并且留下诗作,所以山水诗在瞿式耜桂林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与历代多数山水诗不同,瞿式耜在桂林创作的山水诗中,并没有像历代诗人那样,通过寄情山水,来表达自身的恬静淡雅、求仕之心或是贬谪之恨,而是通过吟咏桂林山水来抒发悲愤之情,这些山水诗看似寄情山水,其实无心山水。在这些诗歌中,瞿式耜主要表达了对于明朝疆土沦陷的悲愤,如“峭壁斜依秋水深,乱余聊此寄登临。……愁看关塞多风曀,万里同酸一寸心。”(《和朱子暇南熏亭留别韵》)、“东西洞口屐频经,钟鼓岩边也试听。……把酒殷勤重惆怅,东皋何日返流萍?”(《八月廿三日端州郡伯朱子暇邀同林六长、方密之、徐巢友游七星岩,密之以佳什见投,依韵奉次》)等诗句都是先描述桂林山水的奇险,而在结尾笔锋一转,抒发自己心中对山河沦陷的悲愤。另外,瞿式耜在游览桂林山水时,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家乡,比如:“苍虬千尺压琅玕,翠重烟深五月寒。……忽忆江南风景似,衔杯清泪不胜弹。”(《昭州郡守梁君襄明邀余大士庵看竹,庵故铨部唐公别业,凉风习习,竟忘身之在炎方也。即席赋赠二首,以纪其游(其二)》)、“桂岭诸岩夙擅奇,争如此地旷而夷。……风物江南怜剧似,心情旅客辄频移。”(《丙戌夏六月,余以得代请告,候朝命梧江。念丁光三、郑大野相别数月,爰以扁舟过端州访之。二公喜出意表,布席阅江楼。次日,携尊订游七星岩,适曹石帆憲副亦至,同游揽胜,得未曾有。归舟口占数律以纪其事。阅江楼则有别数也(其二)》)等,这些诗歌同样也是在开头描写桂林山水的秀美,而在结尾触景生情,想起家乡风景,不禁悲从中来。前文提到,弘光政权覆灭以后,江南地区失陷,因此瞿式耜从抵达梧州后到殉国,再也没有回到家乡,瞿式耜自知南明的势力远远弱于清朝,难以光复大明,即便日后能够扭转颓势,北定中原,也不是三五年能够实现的,对于年近花甲的瞿式耜来说,落叶归根也许此生无望,在其桂林诗中大量使用“浮萍”意象,也正是印证了这种悲愤的情怀,所以,也不难理解瞿式耜为何总是抱持着一种悲愤的心境去面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了。
三、结语
瞿式耜自驻守桂林至殉国,创作诗歌多达百余首,无论是桂林失陷前的诗作,还是城破被俘后《浩气吟》中的绝命诗,悲愤意识都存在于这些诗歌之中,而诗歌中悲愤意识的背后,正是体现了瞿式耜舍生成仁的爱国情怀。瞿式耜殉国后,被清廷谥为忠宣,《明史》中也对其给予了“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的高度评价。
瞿式耜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世传诵,也正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因此,瞿式耜桂林诗中的悲愤意识,就是其爱国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南明]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瞿果行.瞿式耜年谱.[M]齐鲁书社.1987.
作者简介:
王婷鹤(1992—),女,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摘 要:悲愤意识是我国历代爱国诗人的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情感,瞿式耜作为南明抗清名臣,在大明江山逐步失陷的情况下,其诗作中悲愤意识的体现十分明显,本文选取瞿式耜留守桂林至城破被俘这一段时间的诗歌进行研究,分析其诗歌中体现悲愤意识的显著特色。
关键词:瞿式耜;南明
一、瞿式耜留守桂林的背景
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江苏常熟人,是南明重臣。公元1644年,瞿式耜出任应天府丞,旋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崇祯)十七年,福王立于南京。八月起式耜应天府丞。已,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1645年夏,瞿式耜抵達广西梧州,当时南京已被清军攻破,弘光政权覆灭,南明诸藩纷纷自立,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之后,桂林靖江王朱亨嘉非是朱元璋直系后裔,也想趁乱夺权,监国桂林,并召瞿式耜前往。“靖江王亨嘉谋僭号,召式耜”(《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瞿式耜拒不往,与两广总督丁魁楚合力擒下朱亨嘉,同时因为唐王伦序不当,拒绝唐王的封职。“及唐王监国,式耜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唐王擢式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晏日曙来代。式耜不入朝,退居广东。”(《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1646年8月,唐王殉国,鲁王出逃舟山,隆武与鲁王监国政权相继败亡,瞿式耜与丁魁楚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先在梧州迎桂王,后移至肇庆称帝,年号永历。12月,清军攻破广州,永历帝前往梧州。次年正月,清军攻破肇庆,永历帝至梧州前往桂林。此时,丁魁楚等人皆弃永历帝而去,而瞿式耜等人仍忠心随永历至桂林。“丁魁楚、吕大器、王化澄皆弃王去,止式耜及吴炳、吴贞毓等从,乃由平乐抵桂林”(《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此后,瞿式耜便一直留守桂林,以桂林为南明抗清工作的中心,在驻守桂林期间,瞿式耜三次上疏永历帝,请幸桂林,充分说明了瞿式耜对桂林战略要地的重视,直至1650年清军攻破桂林,瞿式耜被俘殉国,也一直不曾离开。
瞿式耜自1645年出任广西巡抚,至1650年殉国牺牲,期间虽有前往梧州、肇庆等地,但时间很短,桂林始终是其主要留守之处,因此瞿式耜自出任广西巡抚至桂林失陷以前,期间所创作的六十余首诗歌,皆可称作桂林诗。瞿式耜在桂林失陷被俘后,在狱中与自己的学生——万历首辅张居正曾孙张同敞相互赋诗唱和,并将这期间二人所创作的百余首绝命诗题名《浩气吟》,以明二人舍身成仁之志。
瞿式耜位高权重,他的死象征着桂林的彻底沦陷,粤西地区落入满清的控制,永历朝大势已去,瞿式耜自知此结果,因此,《浩气吟》中的诗歌十分明显的表现了瞿式耜决心成仁的悲愤意识,是而在城破前驻守桂林期间创作的诗歌,悲愤意识的体现方式就相对多样化。
二、瞿式耜桂林诗悲愤意识的表现特点
较之《浩气吟》,瞿式耜桂林诗由于数量多、创作时间长、局势多变等原因,在悲愤意识的体现上,除了直接表现,如:“君臣千古重,生死一身轻”(《丁亥正月初九扈驾西行,夜泊昭平检校滩,风雨迷离,扁舟独宿,竟夕不成寐枕上口占二律,以示愁怀》)、“军国愁千缕,乡园苦万端”(《不寐》)等等。除此以外,瞿式耜桂林诗悲愤意识的体现还有痛惜汉族衣冠、寄情山水却无心山水两个特点。
首先,在瞿式耜的桂林诗中,有大量的诗句体现了瞿式耜对汉族衣冠的痛惜,如“胡尘澒洞天荒荒,中华遍地无冠裳”(《己丑夏六月,吾孙昌文航海而来,抵桂林时,夫人已辞世二十日矣。昌文以哭祖母抱病月余,病小愈,因作粤行小纪一篇,余见之为作长歌以志喜,又以志悲也》)、“陵寝衣冠泪,动封带砺盟”(《病中感怀》)、“私门可须张讨伐,中朝能几得衣冠”(《感时三首,即用前韵》)等,这些诗句总是通过对汉族衣冠的痛惜来表达其心中的悲愤、爱国之情、忠义之心的,这一特点,是前代爱国诗人作品中所没有的,因为这是明末清初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致,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1645年7月8日)清廷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七,顺治二年六月丙寅条》),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日(1645年8月29日),又颁布了“易服令”,称“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九,顺治二年七月戊午条)然而,发式以及衣冠,不仅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汉族传统文化中,头发乃人生命的根源,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便释发为根,此外,汉族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在汉族文化中,头发不仅是自己生命的根源,也是父母的恩赐,所以绝不能随便损伤,中国历史上如曹操割发代首等典故,便是透露出头发等同生命一般重要的传统理念。
而汉族传统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后汉书·舆服制》),此后不断发展,历代华夏政权均将衣冠视为国家大事,在华夏传统中,衣冠服色关乎身份等级的尊卑贵贱,所以历朝正史中均设《舆服志》,衣冠文化从炎黄时期至明末清初,早已成为汉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满清强行推行“剃发令”与“易服令”对于汉族百姓而言,是对汉族人与华夏先祖的侮辱,也是一种身体刑罚,引起了汉族军民的强烈反抗,清廷则采取屠城血腥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屠城事件,均与汉族百姓反抗“剃发易服”政策有着重大关系。
瞿式耜驻守桂林时,南明小朝廷只有西南一隅,全国大部分领土均以被满清占领,在清廷占据的土地上,百姓皆剃发易服,而反抗者不是遭受屠戮,便是削发为僧,传承了数千年的汉族衣冠发式,在清廷所占之处彻底断层。瞿式耜在桂林所作的《己丑元日,和方密之见投原韵》中的一句“百粤衣冠仍汉殿,六年陵寝隔燕山”正是说明了当时全国各地在满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环境下,只有南明占据的西南百粤之地还保留着汉家衣冠。并且,瞿式耜在《新正十日,招方密之、朱子暇、毛恭则、吴青文、朱月生复游虞山。薄暮,鲁孺发棹舟携酒,焦瑞亭、吴鉴在继至,泛月而归。密之再用虞山原韵,枉投佳咏特奉和以博一粲》中写到:“烽烟尽处即无尘,落落衣冠汉代人。……名山又拟将休夏,故国何时好看春?”可见,汉族衣冠在瞿式耜心中已经上升成了一种忠义的象征,不仅仅是汉族的一种普通文化了。瞿式耜作为一个汉族的忠臣义士,对于这样的现实自是悲痛万分、愤懑满怀,无奈南明小朝廷的实力难以改变现实,只得在诗中写出对汉族衣冠的痛惜,以此来表达心中悲愤之情。 其次,自秦始皇开拓岭南,汉代马援出征交趾,桂林地区便纳入中国领土,此后各朝皆有名士文人来到此地,如南朝宋颜延之、唐李商隐、宋高宗赵构等,他们都曾游览桂林山水,并且留下了大量赞美桂林山水的诗歌。瞿式耜也不例外,驻守桂林期间忙于抗清,但同时也游览桂林风景名胜,并且留下诗作,所以山水诗在瞿式耜桂林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与历代多数山水诗不同,瞿式耜在桂林创作的山水诗中,并没有像历代诗人那样,通过寄情山水,来表达自身的恬静淡雅、求仕之心或是贬谪之恨,而是通过吟咏桂林山水来抒发悲愤之情,这些山水诗看似寄情山水,其实无心山水。在这些诗歌中,瞿式耜主要表达了对于明朝疆土沦陷的悲愤,如“峭壁斜依秋水深,乱余聊此寄登临。……愁看关塞多风曀,万里同酸一寸心。”(《和朱子暇南熏亭留别韵》)、“东西洞口屐频经,钟鼓岩边也试听。……把酒殷勤重惆怅,东皋何日返流萍?”(《八月廿三日端州郡伯朱子暇邀同林六长、方密之、徐巢友游七星岩,密之以佳什见投,依韵奉次》)等诗句都是先描述桂林山水的奇险,而在结尾笔锋一转,抒发自己心中对山河沦陷的悲愤。另外,瞿式耜在游览桂林山水时,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家乡,比如:“苍虬千尺压琅玕,翠重烟深五月寒。……忽忆江南风景似,衔杯清泪不胜弹。”(《昭州郡守梁君襄明邀余大士庵看竹,庵故铨部唐公别业,凉风习习,竟忘身之在炎方也。即席赋赠二首,以纪其游(其二)》)、“桂岭诸岩夙擅奇,争如此地旷而夷。……风物江南怜剧似,心情旅客辄频移。”(《丙戌夏六月,余以得代请告,候朝命梧江。念丁光三、郑大野相别数月,爰以扁舟过端州访之。二公喜出意表,布席阅江楼。次日,携尊订游七星岩,适曹石帆憲副亦至,同游揽胜,得未曾有。归舟口占数律以纪其事。阅江楼则有别数也(其二)》)等,这些诗歌同样也是在开头描写桂林山水的秀美,而在结尾触景生情,想起家乡风景,不禁悲从中来。前文提到,弘光政权覆灭以后,江南地区失陷,因此瞿式耜从抵达梧州后到殉国,再也没有回到家乡,瞿式耜自知南明的势力远远弱于清朝,难以光复大明,即便日后能够扭转颓势,北定中原,也不是三五年能够实现的,对于年近花甲的瞿式耜来说,落叶归根也许此生无望,在其桂林诗中大量使用“浮萍”意象,也正是印证了这种悲愤的情怀,所以,也不难理解瞿式耜为何总是抱持着一种悲愤的心境去面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了。
三、结语
瞿式耜自驻守桂林至殉国,创作诗歌多达百余首,无论是桂林失陷前的诗作,还是城破被俘后《浩气吟》中的绝命诗,悲愤意识都存在于这些诗歌之中,而诗歌中悲愤意识的背后,正是体现了瞿式耜舍生成仁的爱国情怀。瞿式耜殉国后,被清廷谥为忠宣,《明史》中也对其给予了“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的高度评价。
瞿式耜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世传诵,也正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因此,瞿式耜桂林诗中的悲愤意识,就是其爱国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南明]瞿式耜.瞿式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瞿果行.瞿式耜年谱.[M]齐鲁书社.1987.
作者简介:
王婷鹤(1992—),女,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