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应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而在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融合,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进行德育教育,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创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格局。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理解也从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德育工作也在学校工作中显得日益重要。但是,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后果处理,即注重教育者的灌输、说教和处罚,注重强化规范和统一;而现代的思想教育则注重引导和预防,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让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和个人行为的认知能力,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融合,逐步提高教师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德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整个人生成长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著名的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桥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促进品性的提高,德育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和预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品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标。另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为载体,通过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在德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要做好引导和预防的工作,就必须熟知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高尚的道路上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判断能力,从而达到道德自律,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2. 当今的“健康”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定义:身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身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推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3. 按照杜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作为一个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里,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并能为之而努力,达到这一点德育便事半功倍;而不健康的心理却会使幼小的心灵变得更加脆弱、更迷茫,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和忧郁或盲目自大,无心向学,不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能明辨是非,从而做出不良行为,甚至做出父母、教师都感到遗憾万分的事情。
  4. 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现象表现
  今天的孩子,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心理上容易出现障碍,产生“心理负效应”,例如:
  1. 面对困难和挫折,缺乏信心和勇气,不能克服。小明是新挑选的学校田径队队员,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觉得很辛苦,便向老师提出退队申请,老师不同意,希望他能坚持训练,他搬出百般理由推却,甚至找来父亲向校长再次提出要求。由于小明不能吃苦,没有勇气面对困难,本来有可能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机会就丧失了。
  2. 对不良的诱惑缺乏抑制,以致玩物丧志,甚至为满足欲望而做出逃学、偷窃等不良行为。小龙一年级的时候聪明乖巧,是个优秀的学生,但有一次跟同学去打电子游戏机,觉得非常刺激、好玩,从此沉迷进去,以致终日“流连忘返”,经常跟别人进行“比赛”(赌博)。没有钱去玩的时候,勒索同学,借到同学家玩的机会偷同学父母的钱,甚至把家长的摩托车也卖了换钱去玩。从一个优秀学生变成一个小偷,这是令人痛心的转变。
  3.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盲目自大或自卑。六年级的小杰,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在行为习惯上却是不会自律,自认为所有知识都懂了,上课时违反纪律被新来的语文老师批评,竟声称自己的亲戚是村镇的领导,要投诉老师。课堂上表现得目无尊长,捣乱课堂,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
  4. 嫉妒,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缺乏合作精神。小怡和小静是很要好的朋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小静考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而小怡成绩并不算很理想,老师在班上多次表扬小静,小静表现得很高兴,而小怡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像从前一样与小静亲近,自己变得焦虑,自卑,还总是挑小静的刺儿,在与其他同学说小静的坏话,以至好朋友变成了陌生人。而小怡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对于高年级年龄相对较大的同学,由于踏入青春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性心理问题,在网上看一些淫秽视频,甚至在校内外做出一些不雅的行为。
  以上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难题。因此,必须预防心理问题的形成。改变过去单纯的、缺乏针对性的说教,摈弃简单的批评和处罚方式,积极、主动、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1.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向学生传授适合他们接受的心理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健康心理,怎样才能培养健康心理,可以结合身边的有关事例,用讨论、举例分析或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例如在主题为感恩教育的班会上,通过小组讨论,讲心里话,心理小测、小品表演等,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关爱时刻在身边,让他们不要因为父母的唠叨而烦躁,而产生抗拒的心理。要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感恩父母,孝顺长辈。
  2. 个体心理辅导。对正在萌芽或已形成不健康心理的学生,应采取个体心理辅导形式,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了解其心理状态,从而对症下药,解开他(她)心里的疙瘩,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使他们的心理回复到健康状态。
  3. 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课堂教学当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老师们要结合课堂例子,并积极开发教材资源,从学习心理、自我意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
  4. 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都一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利用家长会、校讯通及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向家长传授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以双管齐下从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中,但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大力推广,而实践也有力地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协同创新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在共同的目标下互相协同,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以达到各要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可以借鉴和引入协同创新理论。在“毛中特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协同创新分组讨论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系统各主体、各要素的协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
【摘 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能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特别适合近年来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的“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小学阶段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很有意义,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显著效果。  【关键
【摘 要】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既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又需要教师精益求精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合作交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课堂教学  上好数学课,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为之奋斗的终身目标,也是全身心探究的中心课题。那么,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
【摘 要】在“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校通过确立一个指导思想、制定两层发展目标、实施三种研究方法、达到四项研究成效、落实五点调研基础、探索六条实施途径的策略,基于“承传统,育君子”的办学理念,借助“竹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载体,使“竹文化”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成长为具有竹子品质的祖国接班人。  【关键词】“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竹文化”校本
【摘 要】质疑与求知是问题思维的起点,创意与研究是创新思维的起点。“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文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基于综合实践课的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路径:创设平等关系,焕发学生的质疑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交流平台,触发学生的创意点;创设身边话题,启发学生的研究点。  【关键词】问题
摘 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颠覆性批判,发现了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决定作用,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追寻使马克思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对作为市民社会本质的私有财产的批判分析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私有财产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大工业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  关键词:唯物史观; 市民社会; 所有制; 生产关系  DOI:1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的学习为主线,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出路。以《除三害》磨课历程为例,总结课堂教学实践。关注多种体裁的文体,重视课文中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教学;选读课文;文本  一、案例背景  语文教学姓“语”,这已经成为共识。在教学之中,关注言语本身,关注语言表达,让文本语言“增值”,以学习语言为主线,带动对课文
【摘 要】对蔡某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进行教育并获得成功,归因于教师的宽容、理解、鼓励——这些支持性策略对学困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工作中需要用爱心去体验学生的情感经历,既要具有教师的思想高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转化学困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建立成为蔡某转变的动力。蔡某的转变经历带来有益的教育启示。  【关键词】捕捉闪光点;理解;沟通;教育启示  一、个案基本情况 
【摘 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落实合作学习的实效,注重文本的延伸与拓展,以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活力;开放;延伸;学习型;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延伸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
【摘 要】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成因,找出了四大对策来防止两极分化,分别是审视教材,用活教材;激发动机,诱发兴趣,立足课堂,去除浮华;分层教学,体现个性差异。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成因;对策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少数人的发展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作为一线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