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照云20年摊煎饼书写人间大爱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平凡,走入人群谁也不会找到;他真实,倾尽所有助人为乐;他伟大,奉献爱心不图回报,几十年如一日。简单的数字难以表达他的平凡至伟:一张煎饼0.6米宽,能赚2分钱,他却用300万米的宽度,谱写了一曲平凡人的大爱之歌。
  去年“淄博慈善奖”的颁奖台上,在淄博市的商界精英、企业老总中有一位很不起眼的“乡下老土”,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当他从你身边走过,不经意间你会闻到淡淡的“煎饼”的香气。他粗糙的大手,朴实的笑脸,带着些许“煎饼糊”的皮鞋,以及闪着金光的奖杯给人震撼心灵的感动……
  “那天,听说领奖,俺给她买了件最便宜的西服,他却说,穿西装干什么?还不如省下钱来捐给有困难的人呢?鞋上还粘着煎饼糊子就走了。气得俺骂他个‘老抠’!”他的妻子刘中香告诉笔者。
  “他”就是江照云,一位沂源县西里镇梭背岭村普普通通的村民。初中毕业的他,种过地、修过缝纫机。1996年,背着8 000多元的债务,为了生计,为了小孩上学,举家来到了沂源县城。在郊区的一个小村子,租了30平方米的平房,借钱买了一盘鏊子,开始了摊煎饼的艰难生活。可就是这样一名平凡的农民,就是这样一个“老抠”,20多年来,他仅仅凭着“摊煎饼”的微薄收入,关爱他人,热心捐助达10万余元。他用一张张不足毫米厚的煎饼,谱写了人间万丈真情,用平凡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百姓的无限大爱。
  2003年江照云从电视信息栏里得知,一名考上大学的孩子因交不上学费面临失学。此时的他家境依旧不好,眼看开学在即,心急如焚的他毅然卖掉了还不到期的个人保险单,二话没说就捐给了那名困难学生4 000元。
  问起当年捐助学生的名字,他说不知道,他说那孩子肯定有出息。其实早在1996年前,或多或少他就开始默默关爱困难人群了,20年来,每一笔捐款,他都是匿名捐助,至于受捐助的人他从来不去过问。只求付出,不图一丝一毫回报。
  与他慷慨助学,无私捐款相比,家里却悄悄经历了一件最让他尴尬的事。钱捐出去,家里却没了钱,甚至连买几块煤球都没钱了,善良的妻子在邻居家门口转了三圈都没好意思开口,最后还是以自家的煤球不好用为由,借了6块煤球,炉子才生起了火。谈起这事妻子又气又急。
  有人笑他“痴”、笑他“傻”,就连他的妹妹都说他是“疯了”,还有人说他是“出风头”。这些他都不理睬,他这样告诉妻子: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希望在困难时有人拉一把?
  江照云就是这样,生活的艰辛,让他善良的心更加懂得人间的真爱,懂得困难群众最需要帮助。上天不负有心人,凭借真诚的信用,捐助一年年继续,生意也一年年红火起来。
  通过沂源县民政局、民生办公室了解,江照云捐款从不留名,有时或是用别人的名字,没成立慈善机构前他是自己通过邮寄的方式捐助,有了机构后每年都捐四五次。捐款次数多了,工作人员就和他熟识了,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了他的身份。
  我们搜集到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捐助善款的清单:1998年洪涝灾害他捐1 000元……2 000年他一下捐出了5000元,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回忆说:“在那时对大部分人而言可是一个天文数字”……2006年开始至今,资助南鲁山镇前坡村贫困学生王建超,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是江兆云在资助他……2008年汶川地震捐1 200元……2010年3月16日捐2 000元、3月23日捐2  200元、5月9日捐3  000元、9月26日捐1  000元,同日向11个敬老院捐了550斤茶汤面……
  一个人,一家子,一个村,一伙群众……江照云一次次的默默爱心奉献,他人格的魅力深深影响了周围的人们。
  2009年,当他发现自己村里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老人时,就主动捐出3 000元。在他的带动下,企业、机关、村民等多人参与,当年该村的困难老人每人得到了50元钱,另有花生油、大米、面粉等救助。2010年该村参与捐资助困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已达到了10家。
  年复一年,每一次捐款,妻子都第一个支持;受他的影响,远在青岛理工大学上学的儿子也先后两次将5 000元的奖学金全部捐给有困难的同学,自己一分钱也没要,只保留了证书,而自己边打工,边上学。
  谈到摊煎饼的艰辛,江照云和妻子都是晚上十一点以后才睡,凌晨四点就要起。
  与慷慨捐款相比,江照云的生活条件却一直没有多少改变。走进江照云的家,依旧是破旧的廉租平房,一台8年前的破旧电视机,一张20年前别人送给他的餐桌……
  面对别人的疑问,他却说不感到吃亏,幸福就是在别人困难时拉别人一把,互帮互助,才能社会和谐。江兆云就是这样用平凡演绎着人间的大爱。
  如今,在沂源县江照云的煎饼已将爱心传递的越来越远……
  (来源:人民网 张琦 刘克伟/文)
  ◇责任编辑 杨曙光◇
其他文献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家长和孩子们却并没有太在意这个日子的临近。记者采访发现,孩子们对雷锋知之甚少,只知道是助人为乐的“标杆”;家长仍然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但却不再向自己的下一代“传授”。如何让雷锋深入“00后”孩子心中,还需家长和教师合力,在与时俱进中诠释“雷锋精神”。  孩子因道德困惑:学雷锋要“看情况”  随着雷锋纪念日的到来,一年一度组织小学生到社区、公园
期刊
“我的腰椎不好,也没条件去按摩。没想到在这里有这么多学医的年轻人放弃休息时间来给我们义务按摩推拿,太感谢了。”69岁的何奶奶说道。  3月4日,在昆明市中心的南屏步行街广场,一股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正在涌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明办、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军区政治部、武警云南总队、省公安边防总队和昆明市、五华区联合举办云南省暨昆
期刊
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教八条”),明确制止通过办升学培训班方式招生和收费的行为,制止跨区域招生和收费的行为,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以实现“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得到明显缓解,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工作目标。“教八条”要求各省、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提出,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应主要学习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外语的学习可以放在中学以后。(《京华时报》3月7日)  笔者赞同这个提议。对于英语教育,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认识,既不要盲目排斥,也不宜提倡搞超前教育,对于以功利为目的的英语教育,更应该反对。  学生什么时候学英语才合适,目前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最强,因此应该提倡幼儿
期刊
●陈炯明为在学生中普及新知识,给新式学校的老师发补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轮流到私塾授课。  ●阎锡山为了在山西推行义务教育,给手下的旅长、团长、营长、排长都下了硬指标:每人包定几个村,在两年内把学校建起来,建成以后,直接担任该学校的校长。  ●张作霖有句名言:“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办东北大学!”  壹  民国也有义务教育  首先要说明,民国也有义务教育。那时候一般不叫义务教育,叫“强迫教育”,意思
期刊
一位教育部官员近日指出,高职院校的学术地位不可能由乞讨得来,而要依靠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相互支撑,要能跟行业企业“称兄道弟”。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大都流于形式,难有实质性、持久性的进展。对此,很多学校归因于企业积极性不高,自嘲职教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一些专家学者也偏于指责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没有战略远见,进而呼吁出台相关条例进行强制规范。  诚然,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行业企业支持职
期刊
导读: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已延续近50年。如今,人们对这个道德楷模,产生了各种疑惑:雷锋不计报酬的做事,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伦理;真实的雷锋是什么样子。  避开雷锋光环,以平常心去重读,会发现他身上的纯真、善良,是一种普世价值。他的利他行为、见义勇为、节约行善,在当下社会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雷锋生于1940年。那一年,约翰列侬在英国出生,李小龙在香港出生。日后,三人皆为民众偶像。不同的是,雷锋成
期刊
追梦者雷锋  7岁就成了孤儿的雷锋,不仅独立思考能力更强、行动更果断,而且与需要养家糊口的同龄人相比,他始终经济独立,这些都让他比同龄人更有机会和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智慧的小个子注定要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他不仅有着洞察社会潮流的敏感,而且从来都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与尝试。  严肃的军纪让雷锋不得不尽可能地隐藏着自己的情感,后来因与王佩玲交往而被部队调查时,面对“你是不是爱王佩
期刊
国务院: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难  中国政府网消息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意见”指出,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此部分工作由教育部牵头,其
期刊
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国内的第一份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的调查报告显示,少年儿童崇拜的偶像,前十名除雷锋外均是文体明星,少年儿童对偶像和榜样的区分度并不明显。(3月15日《中国青年报》)  这份关于“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调查报告的发布,起到的正是偶像“打假”的作用。“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课题组副组长孙宏艳,在接受采访时承认,我们现在提供给少年儿童的榜样虽然是正面的
期刊